第3期:包容性空间生产
空间理论研究
【作者简介】
李耕: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与人类学系,副教授
钟晓华: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教授
《空间与社会评论》集刊作为一个跨学科的空间研究平台,极大地促进了多个研究网络的学者之间的思想交流和灵感激发。虽然各个研究网络的名称不同,如城市研究、建筑人类学、空间社会学等,但名目仅仅是一个外在属性或者组织资源的方便法门,大家的共性是都关注空间与社会议题,在各个具体问题上有着深入的视域融合,也均投身于干预、咨询和评估等各类空间实践。
利用此次笔谈的契机,来自社会学、规划学、建筑学、人类学、人文地理等学科的八位青年学者代表“齐聚一堂”,对以下四个核心议题进行了集中探讨:空间的概念、公众在空间变迁中的参与、空间治理与管理的新动向,以及空间与社会研究领域的前沿作品推荐。本次笔谈旨在探讨他们共同的观点以及他们独特视角中的差异性,指出学者观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对话,让读者能够洞察空间在不同学科领域中的多样性及其对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围绕空间的理解问题,学者们普遍认同空间不仅是物理实体,也是社会关系和权力结构的体现。空间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相互交织影响。不同学科侧重点略有不同,如人文地理学家更关注空间的物理属性和位置关系,社会学家更强调空间背后的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但多维视角的融合正成为空间研究的新趋势。对空间的敏感与认知,除了文献与理论探讨外,个人经历可能构成一个触发点。参观废墟、经历城市更新等体验极大地影响了学者的空间观。
沈洁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
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发展,包括郊区化与郊区发展、城市社会空间、城市治理、人口迁移与社会融合等。
Q
1.你如何看待空间?什么经历、文献影响并塑造了你的空间观?你是否考虑过时间的议题以及时空关系的问题?
A
跨学科学术经历让我认识到,不同学科对空间的理解存在差异,但又有共通之处。
在地理学中,空间是研究的核心对象。它可以被视为一个容器,类似于一个盒子,在其中我们测量和确定物理特征或边界,以回答“什么在哪里?”和“为什么在那里?”这样的问题。地理学家使用坐标参考系统准确标定位置。一旦我们了解事物和现象在空间中的位置,就能通过识别拓扑空间来理解它们的关系。此外,地理研究不仅考虑空间现象的静态特征,还深入探讨它们随时间的发展和变化,时间和时空关系研究是一个重要视角。因此,空间不仅仅是物理距离和位置,也是自然环境、人类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汇点。人文地理学关注人类如何与空间互动,探讨社会经济活动和关系如何塑造空间同时又被其改变。
社会学以社会、社会制度、社会关系等为核心研究对象。空间更多地被视为社会结构之一,对社会生活产生深远影响。每一种人类行为和关系都发生在特定的空间中,强调理解个体和社会如何融入空间的重要性,以解答“在何处形成了这样的社会关系”以及“何种社会活动和关系改变了那里”等问题。因此,社会学关注空间与社会之间的因果关系,探索空间如何影响社会生活,以及社会关系如何利用和塑造空间。
城市规划作为一门学科和实践方法,以城市空间的生产、利用和结构化为核心对象,旨在探讨“不同的空间设计如何影响城市居民的社会生活”等问题。这以理解各种空间布局(如公共空间、交通系统、绿化配置等)与城市经济社会活动的相互作用关系为基础。此外,空间也被视为一个具有实践意义的平台,通过创造有意义的场所,吸引利益相关者参与规划过程,确保他们的声音被充分听取并纳入城市设计决策中。
可见,三个学科都认为空间是社会建构的产物,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对塑造社会生活和人际互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城市研究中,空间可以被视为一种方法,它连接了不同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有助于我们理解城市的社会经济活动和规律。
Q
2.空间改造、城市更新、遗产保护等诸多和“空间变迁”有关系的领域,都会出现“公众参与”的呼声和身影,你对此有什么经验或看法?
A
在城市更新中的公众参与是指让当地居民和利益相关者参与到城市更新项目的规划和实施过程中。这一过程对于确保项目满足社区需求、提高透明度和利用本地知识至关重要。与此同时,城市更新中推动公众参与也面临诸多挑战,例如,需求差异大、参与深度不足、影响力评价困难等。近年来,城市公共事务(urban commons)对居民参与空间治理的影响成为新兴研究焦点。从制度经济学角度看,当空间由居民共同管理,将激励居民更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在空间改造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从社会政治学角度看,通过集体治理公共资源,弱势群体得以参与地方治理,实现更加公正的社会。
与西方城市不同,中国城市中封闭式居住区具有悠久的文化和历史渊源。即使在单位制度解体和住房商品化之后,封闭式小区仍然是组织城市居住空间的主要形式。根据物权法,小区大门和围墙内的公共区域和设施属于公共资源,由小区居民集体所有和共同管理。我们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社区内的公共资源,包括公共空间、设施和服务,对居民参与集体决策和行动具有积极影响。居民对社区公共资源的依赖程度和满意程度越高,其参与意愿就越强烈。社区公共资源通过提供空间联系、社交机会以及自治途径等方式促进公众参与。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参与并非完全受集体财产利益驱动,领域化治理促进了高效的服务供给和集体动员。在城市更新、遗产保护等空间改造项目中,高水平的公众参与不仅有助于满足居民实际需求、提升改造效率,还进一步增强社区凝聚力和可持续性。
Q
3.空间治理和管理领域出现一些新趋势,例如数字化治理、可持续发展、包容性、韧性等。你对上述趋势有什么见解?
A
城市发展正面临着技术进步、气候变化、社会不平等一系列挑战。这些新趋势跨越不同领域,但都致力于构建更有效、更具适应性的治理结构来迎接挑战,强调城市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包含许多相互依存的物理、社会和经济要素。其中,可持续发展治理强调在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社会福祉之间取得平衡,确保城市长期发展能力;韧性治理旨在增强城市区域抵御和从各种挑战中恢复的能力,如自然灾害、气候变化影响和社会经济动荡等;包容性治理以促进社会公平为目标,赋予每个人平等的机会和权利,帮助城市边缘社区应对挑战;数字化治理充分利用数字基础设施和技术,提升城市治理效率、透明度和有效性。
这些趋势展示了城市治理转型的新特征。首先,底层逻辑超越了经典的城市增长机器模型,强调城市不仅是促进经济增长的空间,更是实现社会公平、环境可持续性以及应对不确定性挑战等更广泛、更长远目标的重要场所。其次,治理实践从传统以政府为中心的管理模式,转向多元主体(包括政府、私人组织、非政府组织和社区团体等)之间更具协作性、网络化的合作,强调共同生产和多层次协调。最后,数字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将深刻影响城市政治,不仅带来政府角色和管理方式的变革,也为城市政策制定注入新动力。
Q
4.能否推荐一本空间与社会方面的前沿作品并简要评价它?
A
加拿大约克大学Roger Keil教授的著作Suburban Planet: Making the World Urban from the Outside In(《郊区星球:由外而内打造城市世界》),深入探讨了全球各地不同形式的郊区化现象,揭示了城市扩张背后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驱动因素,邀请读者从城市边缘思考城市化。该书首先挑战了对“郊区”的传统认识,即郊区视为城市的简单延伸,强调理解郊区的独特性和复杂性对可持续城市化至关重要。同时,郊区化是一个全球性进程,是星球城市化的延伸。其次,书中呼吁超越将北美城市郊区化作为参考标准的研究路径。通过介绍世界各地的案例,讨论郊区化的多样性,并指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郊区由不同力量塑造。从这些观点出发,该书探讨了一系列与郊区化相关的核心议题,如郊区理论、大众文化中的郊区想象、郊区基础设施、郊区对环境可持续性的影响以及郊区治理等。尽管该书未能从全球案例中进一步发展新理论,但为超越欧美城市经验、理解郊区发展的复杂动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正如张敏所言,空间是具有生成性的过程性产物,蕴含着时间性。所以,尽管笔谈主题是空间,但我们也邀请了学者们谈谈另一个基本范畴:时间和时空关系。杨辰和战洋都提到,城市空间的剧烈变迁体现了特定的时间节奏和历史逻辑。沈洁指出,地理学的空间研究也日益关注时间和时空关系。可见,静态、均质的空间观已然过时,未来需要在更长的时间尺度上审视空间现象的历史性与动态性。
公众参与被所有人视为空间变迁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也普遍认识到公众参与反映出空间变迁中的权力斗争。笔谈中多次出现“谁的空间”“谁在生产空间”的问题。谁能掌控城市空间?这似乎充满了权力关系的角逐。在诸多涉及“空间变迁”的领域,学者们呼吁规划部门给予公众参与更多空间,平衡不同利益主体的诉求。但杨辰和张敏也提醒我们,应警惕“公众参与”沦为一种口号,参与的“公众”能否真正代表底层民意?对此值得审慎对待。
面对城市发展的新挑战,学者们一致呼吁空间治理和管理范式需要转型和创新。数字化、包容性、可持续、韧性等新理念和新技术的引入,有望推动多元主体合作、自下而上的治理,提升城市应对风险的综合能力。吴军将空间的场景化、美学化、体验化等作为一种新的治理方式或工作抓手。杨辰表示,目标的综合、参与主体的多元、复杂程度的增加给当前中国的城市更新提出了新要求,在这个进程中,“规建管协同”是关键痛点。但正如战洋所言,在各种提倡背后,空间治理的正规化、集权化倾向依然值得警惕看待。未来研究应关注制度创新如何平衡国家、市场与社会的边界。
八篇笔谈体现了空间研究方法的多样性。除传统的地理学测绘、社会学调查等方法外,建筑民族志、口述历史、参与式规划、大数据分析等新方法不断涌现并走向融合,以期更好地洞察空间现象的复杂性。多位学者如葛天任、黄华青都推荐了跨学科合作的研究著作,这些著作凸显了方法创新的重要性。
笔谈也透露出学者们对主流空间生产逻辑的反思。战洋以“废墟”研究质疑边缘化空间的价值判断,考察城中村如何在结构性压力下实现替代性空间生产。杨辰、沈洁推荐的经典著作则从郊区化视角出发,重新审视了全球城市化的独特路径。在中国语境下,城乡二元、增长主义等主流空间生产逻辑已显露诸多问题,还需学界与民间社会的持续介入。
综上,八位青年学者的笔谈体现了中国空间研究的多元视角和问题意识。作为一个经典又不断有新议题出现的交叉研究领域,空间与社会的研究尚有很大的探索空间,期待更多学者投入到跨学科的空间理论与实践创新中来。
(待续)
本文引用格式:李耕, 钟晓华.青年学者谈跨学科空间研究[M]. 空间与社会评论. 2024(01):30-51.
(内容以实际出版物为准)
《空间与社会评论》长期征稿启事
办刊宗旨
本刊旨在推进空间与社会的跨学科研究,结合中国的国土空间规划、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城市更新、历史文化保护、社区发展、社会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聚焦大都市圈的空间与社会问题,为规划、社会、建筑、地理、历史、文化、管理等相关领域的学者搭建交流平台,助力建设美丽中国、营造美好生活。
集刊介绍
本刊包括固定栏目、专题栏目和创新栏目三大部分,固定栏目以理论研究为主,内容为跨学科的空间研究成果;每期设置主题作为专题栏目,主题将提前半年左右发布;创新栏目为根据热点问题和新研究方法而设置的案例和方法研究栏目。同时,将设置学术笔谈或学术对话栏目,拟邀请跨学科的专家学者对空间研究发表自己的观点。
2025年第1期(总第5期)拟为“社区空间韧性更新”,不同学科和专业可从住房、公共服务供应、社会适应、社会治理、公平公正、气候变化、邻里、共享等视角展开关于社区更新的讨论。
2025年第2期(总第6期)拟为“多样化空间价值营造”,不同学科和专业可从空间效能与品质,记忆与身份、日常生活与日常性空间、邻里重建、城市风貌、空间公正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健康、教育、美学、生态、安全等视角展开关于空间价值的讨论。
诚邀广大专业人员投稿交流。
投稿须知
本刊刊登研究性论文,不刊登译文或已公开发表的论文。
本刊保证审稿工作科学、公平、公正,采用同行专家匿名评审制度。
本刊随时接受来稿,稿件请直接投寄本刊编辑部电子邮箱,切勿一稿多投,审稿周期一般为2个月左右。
本刊不收取任何费用,稿件一经刊用,即奉稿酬并赠送样刊两册。
本刊所发表的稿件,作者若无特别要求,均加入数字化期刊网络系统。
稿件须符合学术规范,不得抄袭、剽窃他人成果,不得伪造、篡改数据,也不允许任何其他学术不端行为,不涉及国家机密。
请确保对将要提交的稿件拥有完全的知识产权,包括图片、图表等不侵犯第三方的任何权利、不含有法律法规等禁止的内容;如果图片、图表等是从第三方获得,请确保已经得到相应权利方的使用许可授权。
稿件一经本刊发表,版权即为本刊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翻译。
稿件的国内外版权事宜,均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有关国际法规。
格式要求
稿件请提供Word电子文本。
文字篇幅以1.5万~1.8万字为宜。
请在稿件首页写明:文章标题、作者简介(姓名、工作单位全称、职称、研究方向、联系电话、详细通信地址、电邮地址等)。
稿件须完整,包括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摘要(300字左右)、3~5个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
稿件请附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摘要和关键词的英文翻译。
稿件如受基金资助,请在标题上加脚注说明,包括基金项目名称和编号。
稿件文献引用参照《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7714-2015)的格式。凡引用文献,须在篇末列入参考文献。
稿件正文层次最多为4级,标题序号依次采用“一、”“(一)”“1.”“(1)”。一级标题居中,二级标题左对齐,三、四级标题左缩进2格。图表要清晰,符合出版质量要求。
审定与出版
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制,即编辑部初审、同行专家评审和主编/总编终审。收到投稿后的3~6个月内,编辑部将通过电子邮件告知作者稿件是否录用。若录用,编辑部将及时向作者反馈返修意见;若不录用,编辑部将通过电子邮件告知作者。编辑部及评审专家有权对录用稿件作适当文字删改。
投稿信息
投稿邮箱:rosas@tjupdi.com
编辑部联系人:冯梦雯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1239号同济大学文远楼314室《空间与社会评论》编辑部
《空间与社会评论》集刊现已正式被“中国学术辑刊全文数据库”(知网)全文收录,欢迎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或复制以下链接到浏览器后查阅:
https://kns.cnki.net/knavi/journals/KOSH/detail?uniplatform=NZKPT
《空间与社会评论》集刊现已出版1-3期(第1-2期已在本公众号陆续发布,相关内容欢迎查阅过往推送记录)。
编辑:王天翔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空间与社会评论》辑刊简介
《空间与社会评论》由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城市与社会研究中心、同济大学社会学研究所、中国社会学会社会地理学专业委员会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发行,集刊每年出版两期。本集刊旨在推进空间与社会的跨学科研究,结合中国的国土空间规划、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社会治理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聚焦大都市圈的城乡空间与社会问题,为规划、社会、地理、建筑等相关领域的学者搭建交流平台,助力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建设。
编辑部邮箱:rosas@tjupdi.com
编辑部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1239号同济大学文远楼314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