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访谈 | 青年学者谈跨学科空间研究(3)(杨辰篇)| 《空间与社会评论》2024.01(总第3期)

学术   2024-11-06 10:30   上海  

第3期:包容性空间生产

空间理论研究


【作者简介】

李耕: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与人类学系,副教授

钟晓华: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教授




青年学者谈跨学科空间研究(3)


摘要:

本次笔谈集结了来自不同学科的八位青年学者,即沈洁、吴军、杨辰、葛天任、张敏、黄华青、张宁、战洋,探讨空间概念、公众参与空间治理、空间治理新动向以及前沿研究作品等议题。学者们认为,空间不仅是物理实体,也是社会关系和权力结构的体现,强调了空间研究的多维视角和跨学科的重要性。公众参与在空间变迁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反映了空间变迁中的权力斗争。同时,空间治理和管理需要采纳新理念与技术,推动多元主体合作和自下而上的治理。此外,学者们还探讨了空间研究的方法多样性和主流空间生产逻辑的反思,以及新的研究挑战和方向。整体上,笔谈展示了空间研究的复杂性和对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关键词:

跨学科 空间概念 公众参与 空间治理 方法




《空间与社会评论》集刊作为一个跨学科的空间研究平台,极大地促进了多个研究网络的学者之间的思想交流和灵感激发。虽然各个研究网络的名称不同,如城市研究、建筑人类学、空间社会学等,但名目仅仅是一个外在属性或者组织资源的方便法门,大家的共性是都关注空间与社会议题,在各个具体问题上有着深入的视域融合,也均投身于干预、咨询和评估等各类空间实践。


利用此次笔谈的契机,来自社会学、规划学、建筑学、人类学、人文地理等学科的八位青年学者代表“齐聚一堂”,对以下四个核心议题进行了集中探讨:空间的概念、公众在空间变迁中的参与、空间治理与管理的新动向,以及空间与社会研究领域的前沿作品推荐。本次笔谈旨在探讨他们共同的观点以及他们独特视角中的差异性,指出学者观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对话,让读者能够洞察空间在不同学科领域中的多样性及其对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围绕空间的理解问题,学者们普遍认同空间不仅是物理实体,也是社会关系和权力结构的体现。空间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相互交织影响。不同学科侧重点略有不同,如人文地理学家更关注空间的物理属性和位置关系,社会学家更强调空间背后的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但多维视角的融合正成为空间研究的新趋势。对空间的敏感与认知,除了文献与理论探讨外,个人经历可能构成一个触发点。参观废墟、经历城市更新等体验极大地影响了学者的空间观。


杨辰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副教授


研究方向为住房与社区研究、城乡历史与遗产保护、城市更新等。


Q

1.你如何看待空间?什么经历、文献影响并塑造了你的空间观?你是否考虑过时间的议题以及时空关系的问题?


A

在最初接受建筑学和城市规划教育的时候,我对空间的理解主要是物质性的——空间的结构、材料、建造技术以及功能、形态、尺度、分布等是建筑师和规划师最关心的问题。我的空间观发生改变是源于一次国外求学的经历,那是在我毕业设计答辩的时候,一位法国建筑师不客气地指出,“你拍的上海工人新村的照片我都看不懂。”我很吃惊,问他为什么。他说,“你的眼睛里只有空间形式,看不到使用者,看不出居民是如何使用这些空间的,又是如何通过分享或争夺这些公共空间来形成他们独特的邻里关系和生活方式的。”我觉得他指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建筑师善于解决工程和技术问题,但对于空间背后的使用者是如何认知和使用空间,如何在这一特定空间中完成各自的社会化过程,以及这一过程又如何与更大的社会事实相连接——所知甚少。今天我们都知道,空间不是中性、静态的,而是充满着文化意义和权力关系。空间是社会关系的容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甚至强化了社会关系;同时,不断变化的社会关系又形塑着空间,进而呈现出不同的功能和形态。某种意义上看,城市和乡村都是空间与政治、经济和社会关系互动的产物。


Q

2.空间改造、城市更新、遗产保护等诸多和“空间变迁”有关系的领域,都会出现“公众参与”的呼声和身影,你对此有什么经验或看法?


A

公众参与是城乡规划研究的重要议题,它对二战以来西方的城乡规划和建设产生过重要影响,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也受到中国学者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在城市更新特别是遗产保护领域,公众参与的呼声愈来愈高——这一方面是因为快速城镇化时期的“大拆大建”对城市文脉和地方生活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居民也意识到文化遗产所蕴含的重要经济和文化价值,参与保护的意愿与需求逐步增强。今天的问题不是“应不应该”建立公众参与制度,而是“如何有效实施”公众参与。在这方面,我们近年来比较关注“遗产社区”的概念与方法。“遗产社区”是指在一定的地域空间内,“蕴含着独特的遗产资源,并依赖较强的文化维系力而结成的共同体”。共同体成员不仅有当地居民,也可以包括对遗产地有文化认同或参与保护的企业、研究机构和专家顾问等外部组织。遗产社区的参与方法强调在传统的官方挂牌遗产之外,共同体成员在意识培育、对象选择、价值甄别和保护展示等不同的遗产化进程中发挥各自的作用,从而形成广泛的公众参与,就像上海田子坊和曹杨新村等案例所经历的过程。


Q

3.空间治理和管理领域出现一些新趋势,例如数字化治理、可持续发展、包容性、韧性等。你对上述趋势有什么见解?


A

与传统的扩张型建设相比,存量时代的城市更新有三个显著特征:一、目标更为综合。过去的城市建设主要关注物理空间中“建设型”要素,如建筑物、道路、基础设施等。今天的城市更新在提升建成环境空间品质的同时,还要兼顾历史传承(文化遗产保护与再生)、环境友好(生态保护与低碳节能)、安全韧性(防灾与应急管理)、多元创新(社会包容与产业活力)等综合目标。二、参与主体更为多元。更新目标和要素的综合必然导致参与主体的多元——这种多元,既包括管理部门的扩充(发改、规划、住建、交通、水务、绿容、环保、文旅、商委、应急、城管、民政等职能部门在项目规划、建设、管理不同阶段的介入),又包括企业、社会组织、媒体、居民等多元群体的多渠道参与,“共建—共治—共享”成为城市更新的新趋势。三、复杂程度大大增加。与过去在“七通一平”的土地上搞建设不同,今天的城市更新是“在城市上建造城市”:建成区内已有建筑的留改拆研判、地下基础设施的施工条件、错综复杂产权关系以及开发地块对周边地区的影响等,都会极大制约着方案设计与项目实施——这对城市更新特别是重大项目的工程技术和管理流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标的综合、参与主体的多元、复杂程度的增加”给当前中国的城市更新提出了新要求,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个人认为,这些挑战中“规建管协同”是关键痛点。“规划”指研究城市未来发展、规范城市建设、合理城市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建设”指由政府、建设企业或两者共同推进的,贯穿设计、施工、验收全过程的建设行为。“管理”指项目验收交付业主后,进入运营与维护管理,延续至整个使用生命周期的过程。“规—建—管”协同,是指三者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从建设向前看,规划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要为建设和管理留有弹性;向后看,在建设阶段就要充分考虑管理和运维的问题。“规—建—管”协同充分体现了城市建设刚性与弹性,近期与远期,专项(条)与整合(块)之间的对立与统一,对于超大城市的精细化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Q

4.能否推荐一本空间与社会方面的前沿作品并简要评价它?


A

我推荐法国社会学家潘松夫妇(Michel Pinçon,Monique Pinçon-Charlot)2004年出版的《巴黎社会学》(Sociologie de Paris)。从书名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经典的城市社会学研究——把城市空间置于社会学视角下审视,正如作者所言:本书不是要建立一门专门研究巴黎的社会学,而是对这座城市进行一种‘社会学式’的解读。”我个人认为,这本书或许有两个方面值得关注:一、该书从历史角度对巴黎的城市空间特征、人口和资本的聚集过程进行了梳理,也对“绅士化、政治选举、混合政策和郊区计划”等城市事件做了分析。无论是演变(历史)还是现象(事件),作者都把空间作为一种其中最重要的活跃因素;二、作者继承了法国古典社会学传统(哈布瓦赫的社会形态学),融合了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地理学和芝加哥学派的城市生态学理论。但作者没有坚持哈布瓦赫“空间只是社会结构的一种形态”的“决定—反映”式观点,而是认为在工业化与全球化的背景下,大都市新的不平等关系是通过经济活动、政治博弈、社会关系以及空间演变(住房政策、城市更新)等多元形式体现出来——这对我们理解超大城市空间与社会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有很大的启发。


正如张敏所言,空间是具有生成性的过程性产物,蕴含着时间性。所以,尽管笔谈主题是空间,但我们也邀请了学者们谈谈另一个基本范畴:时间和时空关系。杨辰和战洋都提到,城市空间的剧烈变迁体现了特定的时间节奏和历史逻辑。沈洁指出,地理学的空间研究也日益关注时间和时空关系。可见,静态、均质的空间观已然过时,未来需要在更长的时间尺度上审视空间现象的历史性与动态性。


公众参与被所有人视为空间变迁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也普遍认识到公众参与反映出空间变迁中的权力斗争。笔谈中多次出现“谁的空间”“谁在生产空间”的问题。谁能掌控城市空间?这似乎充满了权力关系的角逐。在诸多涉及“空间变迁”的领域,学者们呼吁规划部门给予公众参与更多空间,平衡不同利益主体的诉求。但杨辰和张敏也提醒我们,应警惕“公众参与”沦为一种口号,参与的“公众”能否真正代表底层民意?对此值得审慎对待。


面对城市发展的新挑战,学者们一致呼吁空间治理和管理范式需要转型和创新。数字化、包容性、可持续、韧性等新理念和新技术的引入,有望推动多元主体合作、自下而上的治理,提升城市应对风险的综合能力。吴军将空间的场景化、美学化、体验化等作为一种新的治理方式或工作抓手。杨辰表示,目标的综合、参与主体的多元、复杂程度的增加给当前中国的城市更新提出了新要求,在这个进程中,“规建管协同”是关键痛点。但正如战洋所言,在各种提倡背后,空间治理的正规化、集权化倾向依然值得警惕看待。未来研究应关注制度创新如何平衡国家、市场与社会的边界。


八篇笔谈体现了空间研究方法的多样性。除传统的地理学测绘、社会学调查等方法外,建筑民族志、口述历史、参与式规划、大数据分析等新方法不断涌现并走向融合,以期更好地洞察空间现象的复杂性。多位学者如葛天任、黄华青都推荐了跨学科合作的研究著作,这些著作凸显了方法创新的重要性。


笔谈也透露出学者们对主流空间生产逻辑的反思。战洋以“废墟”研究质疑边缘化空间的价值判断,考察城中村如何在结构性压力下实现替代性空间生产。杨辰、沈洁推荐的经典著作则从郊区化视角出发,重新审视了全球城市化的独特路径。在中国语境下,城乡二元、增长主义等主流空间生产逻辑已显露诸多问题,还需学界与民间社会的持续介入。


综上,八位青年学者的笔谈体现了中国空间研究的多元视角和问题意识。作为一个经典又不断有新议题出现的交叉研究领域,空间与社会的研究尚有很大的探索空间,期待更多学者投入到跨学科的空间理论与实践创新中来。


(待续)




本文引用格式:李耕, 钟晓华.青年学者谈跨学科空间研究[M]. 空间与社会评论. 2024(01):30-51.


(内容以实际出版物为准)

《空间与社会评论》长期征稿启事


办刊宗旨

本刊旨在推进空间与社会的跨学科研究,结合中国的国土空间规划、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城市更新、历史文化保护、社区发展、社会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聚焦大都市圈的空间与社会问题,为规划、社会、建筑、地理、历史、文化、管理等相关领域的学者搭建交流平台,助力建设美丽中国、营造美好生活。


集刊介绍

本刊包括固定栏目、专题栏目和创新栏目三大部分,固定栏目以理论研究为主,内容为跨学科的空间研究成果;每期设置主题作为专题栏目,主题将提前半年左右发布;创新栏目为根据热点问题和新研究方法而设置的案例和方法研究栏目。同时,将设置学术笔谈或学术对话栏目,拟邀请跨学科的专家学者对空间研究发表自己的观点。


2025年第1期(总第5期)拟为“社区空间韧性更新”,不同学科和专业可从住房、公共服务供应、社会适应、社会治理、公平公正、气候变化、邻里、共享等视角展开关于社区更新的讨论。


2025年第2期(总第6期)拟为“多样化空间价值营造”,不同学科和专业可从空间效能与品质,记忆与身份、日常生活与日常性空间、邻里重建、城市风貌、空间公正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健康、教育、美学、生态、安全等视角展开关于空间价值的讨论。


诚邀广大专业人员投稿交流。


投稿须知

  1. 本刊刊登研究性论文,不刊登译文或已公开发表的论文。

  2. 本刊保证审稿工作科学、公平、公正,采用同行专家匿名评审制度。

  3. 本刊随时接受来稿,稿件请直接投寄本刊编辑部电子邮箱,切勿一稿多投,审稿周期一般为2个月左右。

  4. 本刊不收取任何费用,稿件一经刊用,即奉稿酬并赠送样刊两册。

  5. 本刊所发表的稿件,作者若无特别要求,均加入数字化期刊网络系统。

  6. 稿件须符合学术规范,不得抄袭、剽窃他人成果,不得伪造、篡改数据,也不允许任何其他学术不端行为,不涉及国家机密。

  7. 请确保对将要提交的稿件拥有完全的知识产权,包括图片、图表等不侵犯第三方的任何权利、不含有法律法规等禁止的内容;如果图片、图表等是从第三方获得,请确保已经得到相应权利方的使用许可授权。

  8. 稿件一经本刊发表,版权即为本刊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翻译。

  9. 稿件的国内外版权事宜,均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有关国际法规。


格式要求

  1. 稿件请提供Word电子文本。

  2. 文字篇幅以1.5万~1.8万字为宜。

  3. 请在稿件首页写明:文章标题、作者简介(姓名、工作单位全称、职称、研究方向、联系电话、详细通信地址、电邮地址等)。

  4. 稿件须完整,包括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摘要(300字左右)、3~5个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

  5. 稿件请附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摘要和关键词的英文翻译。

  6. 稿件如受基金资助,请在标题上加脚注说明,包括基金项目名称和编号。

  7. 稿件文献引用参照《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7714-2015)的格式。凡引用文献,须在篇末列入参考文献。

  8. 稿件正文层次最多为4级,标题序号依次采用“一、”“(一)”“1.”“(1)”。一级标题居中,二级标题左对齐,三、四级标题左缩进2格。图表要清晰,符合出版质量要求。


审定与出版

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制,即编辑部初审、同行专家评审和主编/总编终审。收到投稿后的3~6个月内,编辑部将通过电子邮件告知作者稿件是否录用。若录用,编辑部将及时向作者反馈返修意见;若不录用,编辑部将通过电子邮件告知作者。编辑部及评审专家有权对录用稿件作适当文字删改。


投稿信息

投稿邮箱:rosas@tjupdi.com

编辑部联系人:冯梦雯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1239号同济大学文远楼314室《空间与社会评论》编辑部


《空间与社会评论》集刊现已正式被“中国学术辑刊全文数据库”(知网)全文收录,欢迎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或复制以下链接到浏览器后查阅:

https://kns.cnki.net/knavi/journals/KOSH/detail?uniplatform=NZKPT


《空间与社会评论》集刊现已出版1-3期(第1-2期已在本公众号陆续发布,相关内容欢迎查阅过往推送记录)。



编辑:王天翔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空间与社会评论》辑刊简介

《空间与社会评论》由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城市与社会研究中心、同济大学社会学研究所、中国社会学会社会地理学专业委员会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发行,集刊每年出版两期。本集刊旨在推进空间与社会的跨学科研究,结合中国的国土空间规划、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社会治理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聚焦大都市圈的城乡空间与社会问题,为规划、社会、地理、建筑等相关领域的学者搭建交流平台,助力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建设。


编辑部邮箱:rosas@tjupdi.com

编辑部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1239号同济大学文远楼314室


上海城市研究
城市与社会研究中心(CSRC)由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与同济大学社会学系合作成立,致力于推动城市研究领域的多学科合作,探讨新的研究方法与路径,分享前沿研究成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