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访谈 | 青年学者谈跨学科空间研究(2)(吴军篇)| 《空间与社会评论》2024.01(总第3期)

学术   2024-10-31 10:30   上海  

第3期:包容性空间生产

空间理论研究


【作者简介】

李耕: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与人类学系,副教授

钟晓华: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教授




青年学者谈跨学科空间研究(2)


摘要:

本次笔谈集结了来自不同学科的八位青年学者,即沈洁、吴军、杨辰、葛天任、张敏、黄华青、张宁、战洋,探讨空间概念、公众参与空间治理、空间治理新动向以及前沿研究作品等议题。学者们认为,空间不仅是物理实体,也是社会关系和权力结构的体现,强调了空间研究的多维视角和跨学科的重要性。公众参与在空间变迁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反映了空间变迁中的权力斗争。同时,空间治理和管理需要采纳新理念与技术,推动多元主体合作和自下而上的治理。此外,学者们还探讨了空间研究的方法多样性和主流空间生产逻辑的反思,以及新的研究挑战和方向。整体上,笔谈展示了空间研究的复杂性和对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关键词:

跨学科 空间概念 公众参与 空间治理 方法




《空间与社会评论》集刊作为一个跨学科的空间研究平台,极大地促进了多个研究网络的学者之间的思想交流和灵感激发。虽然各个研究网络的名称不同,如城市研究、建筑人类学、空间社会学等,但名目仅仅是一个外在属性或者组织资源的方便法门,大家的共性是都关注空间与社会议题,在各个具体问题上有着深入的视域融合,也均投身于干预、咨询和评估等各类空间实践。


利用此次笔谈的契机,来自社会学、规划学、建筑学、人类学、人文地理等学科的八位青年学者代表“齐聚一堂”,对以下四个核心议题进行了集中探讨:空间的概念、公众在空间变迁中的参与、空间治理与管理的新动向,以及空间与社会研究领域的前沿作品推荐。本次笔谈旨在探讨他们共同的观点以及他们独特视角中的差异性,指出学者观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对话,让读者能够洞察空间在不同学科领域中的多样性及其对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围绕空间的理解问题,学者们普遍认同空间不仅是物理实体,也是社会关系和权力结构的体现。空间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相互交织影响。不同学科侧重点略有不同,如人文地理学家更关注空间的物理属性和位置关系,社会学家更强调空间背后的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但多维视角的融合正成为空间研究的新趋势。对空间的敏感与认知,除了文献与理论探讨外,个人经历可能构成一个触发点。参观废墟、经历城市更新等体验极大地影响了学者的空间观。


吴军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北京市人口研究所)副主任、教授


研究方向为城市社会学理论、城市文化与消费、城市发展与治理等。


Q

1.你如何看待空间?什么经历、文献影响并塑造了你的空间观?你是否考虑过时间的议题以及时空关系的问题?


A

“空间”似乎是一个内涵复杂、包罗万象的概念,它可以是对地点或位置的描绘,可以是一种抽象的思维秩序,可以是被生产与再生产的特殊产品,也可以是一种涉及自我展现、身份认同、生活方式以及象征意义等方面的文化符号。总体而言,空间与时间一样,构成了人们理解自然、理解社会、理解自我的一种“构序系统”,如果脱离了具体的、感性的人的实践活动去理解空间,空间就会变得空洞无物、缺乏意义,因此福柯批判那种被视为死寂、固定、非辩证和静止的空间。我相信,空间的全部价值在于蕴含其间的情境、主体及其互动,在于由此形成的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同意卡斯特的一种空间看法,即“空间不是社会的拷贝,空间就是社会”。


作为长期从事城市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科研工作者,我对空间的认识受到个人研究偏好与阅读兴趣的影响。我感到,阅读书籍能够使得我们对空间概念的理解更为深刻和系统,涉及空间理论与研究的著述可以说车载斗量,我个人重点推荐下列著作: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及其相关著作。尽管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教程中并没有重点强调空间,但其所关注的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及其动力机制,对于理解空间问题具有深刻的洞察力。这为后来的新马克思主义、城市政治经济学等对于空间问题的分析提供了重要灵感和养料。


帕克和伯吉斯等合著的《城市:有关城市环境中人类行为研究的建议》。这是城市社会学奠基性的作品之一,把城市作为“实验室”开展实地调查研究,与当时欧洲较为抽象的哲理研究传统“分道扬镳”,尤其是他们提出的人类生态学范式,对随后的城市与社区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芒福德所著的《城市文化》。这本书关注的首先是社会问题而不是美学问题。他认为,城市的基本问题应该是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尤其是人与人的面对面交流的需求,应该得到充分重视。


雅各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对城市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有更深刻的洞察。她强调了人们的互动交往是城市空间的基本功能、城市生活的本质,并且分析了城市结构的基本要素及它们在城市生活中发挥的功能。书中所涉及的城市问题及其解决思路对于当下城市规划、建设与治理依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格莱泽的著作《城市胜利》,细致深入地分析了发达国家主要城市发展面临的一些问题,如城市衰落的根源以及复兴出路等,并对“贫民窟”“摩天大楼”“消费城市”“邻避主义”等众多城市热门议题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述与分析。


怀特的著作《城市:重新发现市中心》,回答了“城市需要怎样的公共空间?”“人在城市规划中应该占到怎样的位置?”“如何实现更好的交流交往?”等一系列关于现代城市发展的基本问题。书中提出的一些观点“未来不在郊区,而在市中心”“街头巷尾是城市的生命之河”“街上的人就像煤矿里的金丝雀”“功能混合能让街道更生机勃勃”等观点,让人印象深刻。


以上这些著作,对于我理解空间,尤其是城市空间,都有较大的助益。不过要注意的是,个体空间观的形成是比较复杂的,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比如离不开个体的生命体验、所处的环境、专业训练、接触的人与事,以及更为宏观的经济社会结构与历史因素等。


Q

2.空间改造、城市更新、遗产保护等诸多和“空间变迁”有关系的领域,都会出现“公众参与”的呼声和身影,你对此有什么经验或看法?


A

公众参与是我国城市治理研究的重要议题,在引导公众参与方面,地方政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具体实践中,谁来参与、如何参与、如何形成共识、参与后的效果评估等方面都需要政府进行事前引导和科学的顶层设计。比如,有的城市引入了社会资本(相较于国有资本而言)和社会力量进行街区更新与治理,推动了地区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环境品质提升和民生幸福工程等,产生了显著效果。其中往往涉及两种主要机制:其一是“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地方政府应该提前设置好规则并且透明化运作,让参与各方都能看清楚地方发展的未来前景和热情,只有激发了参与各方的内生动力,公众参与才能够可持续。其二是“自下而上”的营造与引导,让利益相关者能够“坐”在一起,通过各种形式如工作坊或座谈会等形式,居民、企业、社会团体、媒体以及青年群体等,要认识到不同的行动者有不同的资源和影响力,努力促成或达成利益共识或一致性。在这过程中,要不断地与市民交谈,倾听他们的心愿。不要总是说“如果我们建了它,人们就会来”,我们要首先要询问人们想要什么,并评估附近已有的项目的可能性,然后再请规划师或建筑师将这些意愿纳入新的土地使用和建设中。


Q

3.空间治理和管理领域出现一些新趋势,例如数字化治理、可持续发展、包容性、韧性等。你对上述趋势有什么见解?


A

近年来,空间的场景化作为一种空间治理发展的新趋势在我国城乡区域开始大量涌现。这与我国人均收入和财富的普遍增长有着紧密关联。这也反映了人们对空间的个性化、体验化和美学化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对生活品质和文化艺术需求的日益重视。放眼全国,无论是在大城市发展建设中,还是在乡村振兴中,空间的场景化、美学化、体验化等作为一种新的方式或工作抓手,在提升地方生活品质、驱动区域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比如,北京和上海等国际大都市建设中的商圈、商场、商街等空间转型升级,出现了很多的新消费新场景。再比如,江浙一带或南方的美丽小镇与乡村,或者是离大都市核心区有段距离的远郊区县,靠着自身的地方文化特点和资源禀赋,蓬勃发展起了观光旅游和民宿产业。实践证明,通过场景化,能够把空间蕴藏的文化进行意象性表达。空间有限,但场景却无限,在有限的空间里,通过不同场景营造与更换,可以植入无限的场景内容。通过一个个场景的叠加与串联,拓展空间的深度和广度。简言之,场景是可感知的,体验者的认同是场景价值所在。场景是可参与的,行动者是场景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是场景的活力之源。场景是想象的,它不仅带给人眼前的景象,还能与特定文化意义、生活方式、符号象征等勾连起来,延展人们的生命体验。因此,以文化场景营造城市,能够提升城市人文关怀与空间美感体验,创造出丰富多样且能够带来美好体验的场景,能够赋予城市生活以意义、体验和情感共鸣。


Q

4.能否推荐一本空间与社会方面的前沿作品并简要评价它?


A

《场景:空间品质如何塑造社会生活》一书是由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丹尼尔·西尔教授和美国芝加哥大学特里·克拉克教授合作完成。该书诠释了“场景是什么”“它在哪里”“为什么重要”等议题,构建了一种新的理解城市、分析城市的文化力。


场景是美好生活的基本单元,承载着人们的美好生活体验。美好生活离不开文化艺术。该书是新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团队历时30余年,在对38个国际大都市和美国1200多个城市的舒适物数据分析和大量城市决策者访谈的基础上,概括总结而成。该书的出版,标志着场景理论(The Theory of Scenes)的形成。中译本由社科文献出版社于2019年发行,并获得当年该出版社的“十大好书”称号。该书认为,当一个地方或社区变成一个场景时,它可以成为培养各类精神的地方,比如自我表达、合作意识、睦邻友好、时尚魅力、创新精神等。这些或其中的任一种精神,都取决于居住地的舒适物组合场景。因此,场景,正在重新定义着城市的经济增长、居住生活、政治参与和公共政策等。


场景理论的学术价值在于从文化角度揭示发达国家当代城市发展的经济社会现象,这一点区别于以生产为导向的工业理论。正如马克思对生产的研究一样,不仅把生产看作生产实物,而且把其当作生产方式的社会组织来考察。异曲同工,场景理论不仅把消费看作消费活动本身来研究,而且着重研究消费的社会组织形态,用场景使消费组织成为有意义的社会形式,这种社会形式应由专门的学术语法结构来表示。总之,场景是美好生活的空间载体。场景,定义城市的美好生活。以场景营造城市,不断增强城市的宜居舒适性品质并把这种品质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可感可及的美好生活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努力给企业创造新机会,给个人创造新机遇,给大众创造社会生活的新境界。


正如张敏所言,空间是具有生成性的过程性产物,蕴含着时间性。所以,尽管笔谈主题是空间,但我们也邀请了学者们谈谈另一个基本范畴:时间和时空关系。杨辰和战洋都提到,城市空间的剧烈变迁体现了特定的时间节奏和历史逻辑。沈洁指出,地理学的空间研究也日益关注时间和时空关系。可见,静态、均质的空间观已然过时,未来需要在更长的时间尺度上审视空间现象的历史性与动态性。


公众参与被所有人视为空间变迁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也普遍认识到公众参与反映出空间变迁中的权力斗争。笔谈中多次出现“谁的空间”“谁在生产空间”的问题。谁能掌控城市空间?这似乎充满了权力关系的角逐。在诸多涉及“空间变迁”的领域,学者们呼吁规划部门给予公众参与更多空间,平衡不同利益主体的诉求。但杨辰和张敏也提醒我们,应警惕“公众参与”沦为一种口号,参与的“公众”能否真正代表底层民意?对此值得审慎对待。


面对城市发展的新挑战,学者们一致呼吁空间治理和管理范式需要转型和创新。数字化、包容性、可持续、韧性等新理念和新技术的引入,有望推动多元主体合作、自下而上的治理,提升城市应对风险的综合能力。吴军将空间的场景化、美学化、体验化等作为一种新的治理方式或工作抓手。杨辰表示,目标的综合、参与主体的多元、复杂程度的增加给当前中国的城市更新提出了新要求,在这个进程中,“规建管协同”是关键痛点。但正如战洋所言,在各种提倡背后,空间治理的正规化、集权化倾向依然值得警惕看待。未来研究应关注制度创新如何平衡国家、市场与社会的边界。


八篇笔谈体现了空间研究方法的多样性。除传统的地理学测绘、社会学调查等方法外,建筑民族志、口述历史、参与式规划、大数据分析等新方法不断涌现并走向融合,以期更好地洞察空间现象的复杂性。多位学者如葛天任、黄华青都推荐了跨学科合作的研究著作,这些著作凸显了方法创新的重要性。


笔谈也透露出学者们对主流空间生产逻辑的反思。战洋以“废墟”研究质疑边缘化空间的价值判断,考察城中村如何在结构性压力下实现替代性空间生产。杨辰、沈洁推荐的经典著作则从郊区化视角出发,重新审视了全球城市化的独特路径。在中国语境下,城乡二元、增长主义等主流空间生产逻辑已显露诸多问题,还需学界与民间社会的持续介入。


综上,八位青年学者的笔谈体现了中国空间研究的多元视角和问题意识。作为一个经典又不断有新议题出现的交叉研究领域,空间与社会的研究尚有很大的探索空间,期待更多学者投入到跨学科的空间理论与实践创新中来。


(待续)




本文引用格式:李耕, 钟晓华.青年学者谈跨学科空间研究[M]. 空间与社会评论. 2024(01):30-51.


(内容以实际出版物为准)

《空间与社会评论》长期征稿启事


办刊宗旨

本刊旨在推进空间与社会的跨学科研究,结合中国的国土空间规划、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城市更新、历史文化保护、社区发展、社会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聚焦大都市圈的空间与社会问题,为规划、社会、建筑、地理、历史、文化、管理等相关领域的学者搭建交流平台,助力建设美丽中国、营造美好生活。


集刊介绍

本刊包括固定栏目、专题栏目和创新栏目三大部分,固定栏目以理论研究为主,内容为跨学科的空间研究成果;每期设置主题作为专题栏目,主题将提前半年左右发布;创新栏目为根据热点问题和新研究方法而设置的案例和方法研究栏目。同时,将设置学术笔谈或学术对话栏目,拟邀请跨学科的专家学者对空间研究发表自己的观点。


2025年第1期(总第5期)拟为“社区空间韧性更新”,不同学科和专业可从住房、公共服务供应、社会适应、社会治理、公平公正、气候变化、邻里、共享等视角展开关于社区更新的讨论。


2025年第2期(总第6期)拟为“多样化空间价值营造”,不同学科和专业可从空间效能与品质,记忆与身份、日常生活与日常性空间、邻里重建、城市风貌、空间公正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健康、教育、美学、生态、安全等视角展开关于空间价值的讨论。


诚邀广大专业人员投稿交流。


投稿须知

  1. 本刊刊登研究性论文,不刊登译文或已公开发表的论文。

  2. 本刊保证审稿工作科学、公平、公正,采用同行专家匿名评审制度。

  3. 本刊随时接受来稿,稿件请直接投寄本刊编辑部电子邮箱,切勿一稿多投,审稿周期一般为2个月左右。

  4. 本刊不收取任何费用,稿件一经刊用,即奉稿酬并赠送样刊两册。

  5. 本刊所发表的稿件,作者若无特别要求,均加入数字化期刊网络系统。

  6. 稿件须符合学术规范,不得抄袭、剽窃他人成果,不得伪造、篡改数据,也不允许任何其他学术不端行为,不涉及国家机密。

  7. 请确保对将要提交的稿件拥有完全的知识产权,包括图片、图表等不侵犯第三方的任何权利、不含有法律法规等禁止的内容;如果图片、图表等是从第三方获得,请确保已经得到相应权利方的使用许可授权。

  8. 稿件一经本刊发表,版权即为本刊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翻译。

  9. 稿件的国内外版权事宜,均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有关国际法规。


格式要求

  1. 稿件请提供Word电子文本。

  2. 文字篇幅以1.5万~1.8万字为宜。

  3. 请在稿件首页写明:文章标题、作者简介(姓名、工作单位全称、职称、研究方向、联系电话、详细通信地址、电邮地址等)。

  4. 稿件须完整,包括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摘要(300字左右)、3~5个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

  5. 稿件请附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摘要和关键词的英文翻译。

  6. 稿件如受基金资助,请在标题上加脚注说明,包括基金项目名称和编号。

  7. 稿件文献引用参照《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7714-2015)的格式。凡引用文献,须在篇末列入参考文献。

  8. 稿件正文层次最多为4级,标题序号依次采用“一、”“(一)”“1.”“(1)”。一级标题居中,二级标题左对齐,三、四级标题左缩进2格。图表要清晰,符合出版质量要求。


审定与出版

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制,即编辑部初审、同行专家评审和主编/总编终审。收到投稿后的3~6个月内,编辑部将通过电子邮件告知作者稿件是否录用。若录用,编辑部将及时向作者反馈返修意见;若不录用,编辑部将通过电子邮件告知作者。编辑部及评审专家有权对录用稿件作适当文字删改。


投稿信息

投稿邮箱:rosas@tjupdi.com

编辑部联系人:冯梦雯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1239号同济大学文远楼314室《空间与社会评论》编辑部


《空间与社会评论》集刊现已正式被“中国学术辑刊全文数据库”(知网)全文收录,欢迎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或复制以下链接到浏览器后查阅:

https://kns.cnki.net/knavi/journals/KOSH/detail?uniplatform=NZKPT


《空间与社会评论》集刊现已出版1-3期(第1-2期已在本公众号陆续发布,相关内容欢迎查阅过往推送记录)。



编辑:王天翔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空间与社会评论》辑刊简介

《空间与社会评论》由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城市与社会研究中心、同济大学社会学研究所、中国社会学会社会地理学专业委员会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发行,集刊每年出版两期。本集刊旨在推进空间与社会的跨学科研究,结合中国的国土空间规划、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社会治理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聚焦大都市圈的城乡空间与社会问题,为规划、社会、地理、建筑等相关领域的学者搭建交流平台,助力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建设。


编辑部邮箱:rosas@tjupdi.com

编辑部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1239号同济大学文远楼314室


上海城市研究
城市与社会研究中心(CSRC)由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与同济大学社会学系合作成立,致力于推动城市研究领域的多学科合作,探讨新的研究方法与路径,分享前沿研究成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