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者观点 | 城市遗产足迹视角下的老城区人文游径构建方法

学术   2024-07-25 10:30   上海  



城市遗产足迹视角下的老城区人文游径构建方法


夏雯


摘要:

在城市遗产足迹视角下,提取空间价值性、整体关联性、动态适宜性等3大目标,以南昌老城区为例,层层递进,探讨老城区人文游径构建的方法。在凸显游径本体空间价值的目标下,运用史地学手段强化显性本体价值和挖掘隐性本体价值,梳理价值性线性空间载体,通过历史溯源绘制线性人文历史框架底图;在强化周边簇群整体关联价值的目标下,依托线性人文历史框架底图关联周边的历史人文要素、自然景观要素和文商旅要素,构建人文自然资源簇群,强化以游径为骨架的点、线、面整体价值的提升;在提升游径动态适宜价值的目标下,构建导览系统、布置街道家具和设置服务驿站,以提高游径的文旅体验性和步行适宜性。


关键词:

人文游径;老城区;城市遗产足迹;空间价值性;整体关联性;动态适应性;南昌


引用格式:

夏雯.城市遗产足迹视角下的老城区人文游径构建方法[J].规划师.2024(05): 91-96.




1

研究意义

2023年5月印发的《国家文物局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中国文物主题游径建设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推动了全国各地探索文物主题游径的建设工作,从顶层设计逻辑阐述了文物主题游径构建的方法路径,强调游径主题的选择,坚持文物的原真性,坚持价值导向,鼓励创新,发挥游径价值并产生效益。《通知》对广泛意义上的人文游径提出了构建思路与核心价值方向。


老城区是城市历史层层积淀的区域,是城市历史和人文风貌的载体与展示窗口,其中的历史文化遗存数量繁多、属性庞杂,如《通知》所阐述,借用城市绿道、街道等线性慢行通道将其串联,挖掘、凝练文物的价值内涵和历史发展脉络,形成特定历史或特定主题的旅游展示路线,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彰显手段。这种线性空间是老城区内历史文化遗存之间联系的空间纽带,同时也随着时间继续发展,与历史衔接,与城市现在的发展与变化相融合,并向未来流动,成为城市演化的见证和表征。本文将城市遗产足迹的研究方法应用于老城区人文游径的构建之中,旨在探寻一种兼顾迭代历史性和时代动态发展性的方法逻辑,延续历史记忆,强化城市历史文脉,提升老城区的游赏体验。


2

相关概念辨析及目标提取

2.1相关概念

在通过线性空间构建老城区的人文游径以聚合与保护老城区的文化景观方面,近年来呈现的新概念主要有文化线路、遗产廊道、历史文化步道、城市遗产足迹等。其中:文化线路和遗产廊道侧重于区域性的线性文化遗产保护,偏向于特定主题和特定历史,其载体可以是道路、铁路线、运河等;历史文化步道首提于日本,即以文旅散步道的形式联结整合街道、街区、庭院等多类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城市遗产足迹起源于美国,是指在历史地段或传统特色街区等区域尺度内,针对遗产破碎化、价值载体多样化的现状,依据城市某条或多条文化线索,联结、整合相关遗产资源,并综合考虑步行环境、城市连通等因素,在原有道路系统上对线路、节点、解说系统等进行统一、低强度的设计改造,从而构建出的既能展现城市历史文脉又能满足公众现代化需求的城市步行道路网络。


2.2相关概念的共性与特性

城市遗产足迹与文化线路、遗产廊道、历史文化步道有3类共性:①重视线性空间自身历史文化价值的挖掘、保护与呈现;②对线性空间所串联的建筑单体、景观环境和空间格局进行整体保护;③重视历史人文要素的溯源和动态性发展,重视史地学与景观考古学的介入支持。


与文化线路、遗产廊道、历史文化步道相比,城市遗产足迹还存在3类特性:①载体不同。城市遗产足迹的载体包含了商业街、城墙、护城河和驿道等小尺度的线性空间。②关注内容不同。城市遗产足迹更关注碎片化历史文化资源的活化利用,其对所串联的地物是否必须具备保护身份的判定标准较为宽松。③目的不同。城市遗产足迹更侧重于文化主题的设计与展示,以及人、物、境之间关联性情境的呈现。


2.3城市遗产足迹3大目标的提取

城市遗产足迹强调3大目标,即空间价值性、整体关联性和动态适宜性。在空间价值性方面,关注线性空间本身价值的体现;在整体关联性方面,强调线性空间串联的文化资源所具有的整体价值大于各资源单独具有的价值之和;在动态适宜性方面,考虑线性空间的功能与服务设施是否完善,关注“空间—情感”的转化模式和累积效应。


3

城市遗产足迹视角下老城区人文游径的构建

老城区是城市地域特色与历史文脉层层积淀的核心承载区域,历史文化遗存繁杂散布。根据空间价值性、整体关联性和动态适宜性等3大目标来选择最优的路径作为老城区的人文游径。为实现空间价值性,通过强化显性本体价值和挖掘隐性本体价值构建人文游径;为实现整体关联性,通过强化与历史人文要素、自然景观要素和文商旅要素的关联,寻找可能构成人文游径的重要线性空间;为实现动态适宜性,通过主客共享和舒适便捷优化人文游径的路线走向,并推动周边的协同发展。见表1。


3.1空间价值性:强化显性本体价值,挖掘隐性本体价值

3.1.1强化显性文化景观线性空间的本体价值

显性文化景观线性空间主要包括见证城市发展变迁的区域交通线路或运输通道、历史城垣遗留的城墙、历史路网、城市的中轴线等,其空间价值已被大众认知,因此重点是强化及提升其骨架特征,形成被大众认可的记忆框架。可以通过选择统一主题、植入文化设施、强化主题赋能引导、进行文化故事数字化转译及虚拟现实呈现等地域文化多元演绎方法,以及建立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主题视觉识别与导览系统、设计游径标识形象等整体风貌协调方法,强化显性本体价值。例如,肖洪未等提出,香港的很多历史建筑位于老城区,被建筑和城市道路包围,周边街道的导向性和可达性较差,可通过文物径强化路径指引系统,以更加直观地展示线路。


3.1.2挖掘隐性文化景观线性空间的本体价值

对于隐性的文化景观线性空间,呈现其本体价值的重点手段是挖掘,即通过调查溯源法、时间归纳法和事件提取法,以挖掘为核心,寻找影响城市空间发展演变的结构性要素,并将相应的线性空间作为价值展示标志物。


首先,可利用调查溯源法研究地方志、历史地图、当地口口相传的历史故事和历史事件等,从中寻找对城市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但已消逝的骨架性线性空间,如城墙、水系、街巷等。通过调查研究,寻找已消逝的线性空间在当下的真实空间载体,从而依托载体重新建构其本体价值。例如,钟翀从史地学和景观考古学角度详细解释了古代日本消逝的古官道“七道”系统的复原方法,通过古地名参合比对、史料回溯推演形成遗产廊道的历史景观复原方案。


其次,可利用时间归纳法梳理同一时期的文物古迹、考古遗址等自然人文资源,归纳总结成特定历史时期的文明进程展示游径。例如,朱自煊分析了日本文化散步道系统规划的方法,该方法按照古代中世纪—江户时期、江户时期—近现代两个历史时间段进行调查研究,依托古代道路、地形水系、沿线村落古迹和沿线宫殿苑囿等选定文化散步道的区域骨架。


最后,可利用事件提取法寻找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建筑或场所空间,将随时空发展层层累进的历史事件线索或市民生活事件线索梳理成事件发展路径。例如,张硕通过深入研究史料,整理出澳门军事建筑遗存,这些遗存包括城墙、关闸、兵营、炮台等,据此提炼出早、中、晚等3个不同时期的军事防御路线,并进一步梳理了这些军事防御路线的文化脉络,结合其动态变迁过程,构建了文化线路。这一过程不仅体现了对历史事件发生过程的深入挖掘,还成功展现了文化景观线性空间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


3.2整体关联性:突出整体关联、强化要素整合

3.2.1与历史人文要素的整合关联

挖掘线性空间周边的不可移动文物、文保单位、大遗址、工业遗产、历史建筑、古树名木等历史文化资源,与能展示现代城市风貌的重要文化节点相结合,聚点成簇,构建关联性簇群,并与周边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整合互动,形成整体关联。选择路径时应选择那些能串联尽可能多的历史文化资源或主题接近的资源簇群的线性空间作为人文游径。例如,王薇对梅关古道的驿站、商品运输中转站、古城村落、书院寺庙等文化建筑、无形文化遗产及其空间载体、带有浓厚地方特色的传统建筑环境等内容进行分析,并在保护规划中将历史自然景观、物质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进行整合,形成整体关联,提升梅关古道的人文价值。


3.2.2与自然景观要素的整合关联

城市的地形地貌、气候水文、植被条件等自然要素是城市历史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城市人文游径时,应充分利用周边的城市公园、广场、绿道、绿廊等自然资源,同时应寻找那些与已消逝的水系湖泊、楼阁苑囿、亭台水榭紧密相连的线性空间,选择其中与这些历史性自然资源关联最为紧密的部分,作为城市人文游径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强化游径的历史文化记忆。


3.2.3与文商旅要素的整合关联

在城市人文游径的路线选择上,除了需关联历史人文资源和自然景观资源,还应将老字号、美食街、网红打卡地等城市品牌场所纳入其中,以完整展示城市动态发展的风貌形象。同时,应结合文艺演出、风俗表演、体育赛事、大众运动和夜游经济等,增加路径的体验性,以路径带动文商旅融合发展。例如,福州马尾历史风貌区立足船政工业,重塑海洋文明,构建了现代海丝地标,协同船政文化遗址,形成了古今融合的文旅游径。


3.3动态适宜性:突出主客共享,强调舒适便捷

3.3.1主客共享

针对城市微度假、新消费旅游、地域文化体验等目标,优化相应的主题人文游径,沿线性空间布局市民和游客共享的、均好的服务设施和城市型文创空间等,将游客与市民共同纳入文旅消费市场,实现主客共享。在高效配置社会资源的同时,尽可能缓解城市居民与旅游人群之间的矛盾。例如,大运河无锡段构建了多样性、全时性活力区,将漕运仓储、水利文化、传统园林、现代人文等融入整体活力空间网络,激发了全龄人群活力。


3.3.2舒适便捷

在人文游径的选择上,应尽量选择安全、舒适、靠近公共交通和集散广场的路线,可以结合现有的城市绿道、马拉松赛道等进行协同设置,为使用者提供舒适、安全、便捷的,同时兼顾人文性和趣味性的步行空间。


4

南昌老城区人文游径的构建方法探索

南昌老城区承载着南昌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南昌城市更新和复兴的重点区域。在阳明路、八一大道、洪城路、赣江围合的区域内,形成以滕王阁、朱德军官教育团旧址、万寿宫、八一馆、八一广场、贺龙指挥部旧址、朱德旧居、新四军军部旧址、进贤仓、绳金塔等为主要历史文化资源点的景点簇群。南昌老城区人文游径的构建需强调以下3个方面:一是空间价值性的凸显。溯源城市历史,寻找古城墙、水脉、故道和老街等城市发展中的关键性平面框架,并强调这一线性框架自身的文化属性和文化价值。二是整体关联性的强化。梳理老城区全域历史文化遗存,作为老城区人文游径筛选的重要因子,同时整合其所串联的水系、绿地等生态景观空间,进一步带动文保单位、历史建筑等点状资源的价值提升,形成“1+1>2”的合力,提升对老城区整体价值的认知。三是动态适宜性的提升。思考现代城市发展对城市人文游径在使用便捷性和舒适性方面的需求,增加游径导览系统、街道家具和服务驿站。


4.1凸显游径本体空间价值:通过历史溯源绘制线性人文历史框架底图

在构建老城区人文游径时,应尽可能选取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线性要素作为载体。城墙和河湖水系是南昌城市演变的重要符号与历史记忆,将其作为老城区人文游径的基底,有助于人文游径本体空间价值的挖掘和显化。历史街巷伴随城市发展而兴盛,其名字、走向、肌理既是历史的佐证,也是历史文化遗存的空间载体和串联线索,串联与整合了城市重要的历史人文资源,构成了老城区的发展骨架。寻找并确定这一线性框架,将凸显线性载体本身的价值。


4.1.1以城墙和河湖水系定骨架

汉颍阴侯灌婴曾筑豫章城,其城墙主要沿着现今石厂街、中山路、象山北路、阳明路一带延伸,形成豫章城的雏形。到了唐代,兴建子城和罗城,形成内外两重城,其中子城的城墙主要沿现今石厂街、上河街及阳明路所在位置修建。北宋时期,向北拓展城池,修筑豫章沟和护城河,建立大批书院。明清时期,沿城墙保留了7座城门,形成了“七门九洲十八坡、三湖九津通赣”的老城格局。然而,这些历经沧桑的城墙已随城市发展扩张被尽数拆除。


可以看到,东、西、南、北四湖和抚河贯穿城市发展的历史主线,沿河湖水系所形成的民德路、环湖路、苏圃路、百花洲路、西湖路、孺子亭路等成为沿四湖向抚河与赣江延伸的发展路径。依托古城墙形成并固化的阳明路、榕门路、船山路、永叔路、中山路、八一大道成为城市迭代演变进程中延续发展和持续依托的线性框架(图1)。


4.1.2以历史街巷理支脉

在将城墙和河湖水系历史走线作为文化线路主干骨架的基础上,梳理得出南昌重要的历史街巷,包括纪念陶渊明等人修建而成的乡贤前贤路,以及万寿宫、滕王阁和四湖区域等6大区域的历史街巷。可以看出,叠山路、孺子路、象山北路—象山南路、船山路、永叔路大致将老城区分成了滕王阁区域、万寿宫区域、四湖区域、三眼井区域和进贤仓—绳金塔区域等5大区域。5大区域内部通过细支路网形成历史发展层层叠加的、特色各异的街巷空间肌理。见图2。


依托历史街巷,通过历史溯源绘制老城区“五横四纵一环”的线性人文历史框架底图(图3)。在该框架底图中,阳明路、榕门路、船山路、永叔路、八一大道、十字街形成主干环路,叠山路、民德路、火神庙巷、中山路、孺子路,以及胜利路、象山北路—象山南路、百花洲路、苏圃路—系马桩街形成“五横四纵”的纵横骨架。


4.2强化周边簇群整体关联价值:以整体性保护为原则构建资源簇群

整体保护不仅需要保护区域内的历史文化遗存,还需要保护历史文化遗存所在的场地、景观环境以及这些空间随历史发展所产生的变化。通过整合老城区内点、线、面的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构建人文自然资源簇群,以簇群引动文保单位、历史建筑等分散的点状资源集聚,实现线性空间与点、面簇群整体价值的发挥。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空间的演变,围绕八一广场、四湖和三眼井区域集聚了一批红色历史文化资源。通过挖掘南昌老城区现存和已湮灭的人文自然资源,汇聚形成7大簇群。


在“五横四纵一环”的线性人文历史框架底图之上,通过八一大道—民德路—榕门路—船山路—永叔路形成串联7大簇群核心区域的内部环形骨架,强化四湖及八一大道在人文游径中的引领和串接作用,弱化资源热力冷区的叠山路、阳明路的骨干作用。每个簇群通过内部特征街道形成簇群游径次级框架,并形成相应的簇群文化特征(图4)。①四湖“豫章之源”簇群:百花洲路、苏圃路、民德路和中山路环绕四湖,并通过民德路向西直通抚河,通过系马桩街向南通向绳金塔,通过环湖路向北延伸。②八一广场“红色八一”簇群:以八一大道为主脉,通过阳明路、叠山路、中山路、孺子路、永叔路贯通东西。③滕王阁“诗画”簇群:依托榕门路、胜利路步行街、后墙路、中山路和民德路构成滕王阁区域重要的格网发展骨架,并构建自后墙路望向滕王阁的视线廊道。④叠山路北“民国风情”簇群:通过环湖路连通四湖。⑤万寿宫“豫章情风”簇群:船山路—翠花街形成环线串联整个万寿宫区域,并通过吉水仓街、直冲巷、棉花市街、带子巷向四周放射。⑥三眼井“巷弄洪韵”簇群:孺子亭路、南海行宫巷、校厂东巷、友竹路将四湖的人文景观向南延伸,串联三眼井区域,并通过东—西书院街向西连通进贤仓。⑦进贤仓—绳金塔“商市民俗”簇群:绳金塔街—金塔东街—十字街、地藏庵巷—南昌仓巷、犁头咀巷—进贤仓街作为区域的骨干路网。


4.3提升游径动态适宜价值:以人地情感黏性为依托优化服务设施

4.3.1构建导览系统

构建导览解说系统和指引系统,展示景点平面、位置及设计说明,同时以南昌市花为原型设计LOGO,形成整体性的游览引导。将LOGO作为地面标识示意,结合紫色的人行道路面色彩标识,形成人文景观路径的特色引导。


4.3.2布置街道家具

在参考当地城市家具建设指引的基础上,布置人文景观路径统一特色的街道家具。对于一般地区,采用当地城市家具建设指引所提供的城市家具选择清单;对于文化景点簇群周边地区和重要的线性空间,采用赣北风等带有地域特征的设计元素,形成模块化集成设计,可应用到市政箱体、休憩座椅、种植花池树池、照明系统、非机动车停车系统、公交站点导引系统等板块。


4.3.3设置服务驿站

梳理中心城区的小微空间,结合服务半径,选择路线上的7处小微空间设置包括红色驿站、温暖驿站、文化驿站、梦想驿站等7种主题的服务驿站,提升游客在游览过程中的舒适性。


4.4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3种耦合方法,在南昌老城区形成“一环两横两纵”的复合人文景观路径和簇群内部人文景观路径两类网络,针对南昌旅游巴士2号线不足以满足游客使用需求的现状,结合游径新增1条旅游巴士环线,在建设实施时与人文景观路径一同进行集成化更新提升。同时,结合老城区现有的抚河故道、滨江绿道和环湖碧道,整体形成“4+1”链景系统,衔接区域内的绿道系统。见图5。


5

结束语

本文从城市遗产足迹的视角展开,根据空间价值性、整体关联性、动态适宜性等3大目标,以南昌老城区为例,探索人文游径的构建方法。首先,从地方志、文章诗歌、历史地图等历史文献入手,梳理南昌老城区的城墙、水系、街巷、文化资源和历史事件等历史空间信息,绘制线性人文历史框架底图。其次,通过构建人文自然资源簇群形成线性空间,以实现对点状要素和面状要素的串联与整体保护利用。最后,通过构建导览系统、布置街道家具和设置服务驿站来提升人文游径载体的文旅体验性和步行适宜性。


老街巷是城市的活化石,是城市历史文化资源集聚之所在,也是城市历史事件的见证者与记录者,是城市重要的文化标识和历史记忆。规划工作者应从老街巷的历史文献和田野调查中触摸及体验到独属于地方特色的风物民情,并感受到其中所承载的城市千百年来的人文情感流动和场地记忆,即当时“人与环境交融的场域与情境”。老城区人文游径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未来希望更好地利用史地学研究方法,运用挖掘、提炼、保护、传扬等手段,继续探索城市中历史、文化、情感等元素的时空流动,积极发掘和创造具有传统中华智慧的历史人文空间。





(内容以原文为准)

《空间与社会评论》长期征稿启事


办刊宗旨

本刊旨在推进空间与社会的跨学科研究,结合中国的国土空间规划、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城市更新、历史文化保护、社区发展、社会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聚焦大都市圈的空间与社会问题,为规划、社会、建筑、地理、景观、文化、历史等相关领域的学者搭建交流平台,助力建设美丽中国、营造美好生活。


栏目介绍

本刊分固定栏目和专题栏目,每期设置主题,将提前半年以上发布。2024年第一期拟为“包容性空间生产”,第二期拟为“社区发展与韧性”。固定栏目为与主题结合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本集刊同时开辟“空间与社会”基础研究专栏,并根据热点问题和新研究方法的出现设置不同的专题栏目。


投稿须知

  1. 本刊刊登研究性论文,不刊登译文或已公开发表的论文。

  2. 本刊保证审稿工作科学、公平、公正,采用同行专家匿名评审制度。

  3. 本刊随时接受来稿,稿件请直接投寄本刊编辑部电子邮箱,切勿一稿多投,审稿周期一般为2个月左右。

  4. 本刊不收取任何费用,稿件一经刊用,即奉稿酬并赠送样刊两册。

  5. 本刊所发表的稿件,作者若无特别要求,均加入数字化期刊网络系统。

  6. 稿件须符合学术规范,不得抄袭、剽窃他人成果,不得伪造、篡改数据,也不允许任何其他学术不端行为,不涉及国家机密。

  7. 请确保对将要提交的稿件拥有完全的知识产权,包括图片、图表等不侵犯第三方的任何权利、不含有法律法规等禁止的内容;如果图片、图表等是从第三方获得,请确保已经得到相应权利方的使用许可授权。

  8. 稿件一经本刊发表,版权即为本刊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翻译。

  9. 稿件的国内外版权事宜,均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有关国际法规。


格式要求

  1. 投稿请提供Word电子文本。

  2. 文字篇幅以1.5万~1.8万字为宜。

  3. 请在来稿首页写明:文章标题、作者简介(姓名、工作单位全称、职称、研究方向、联系电话、详细通信地址、电邮地址等)。

  4. 稿件须完整,包括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摘要(300字左右)、3~5个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

  5. 来稿请附“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摘要和关键词”的英文翻译。

  6. 稿件如受基金资助,请在标题上加脚注说明,包括基金项目名称和编号。

  7. 稿件文献引用参照《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15)的格式。凡引用文献,须在篇末列入参考文献。

  8. 稿件正文层次最多为4级,标题序号依次采用“一、”“(一)”“1.”“(1)”。一级标题居中,二级标题左对齐,三、四级标题左缩进2格。图表要清晰,符合出版质量要求。


审定与出版

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制,即编辑部初审、同行专家评审和主编/总编终审。收到投稿后的3~6个月内,编辑部将通过电子邮件告知作者稿件是否录用。若录用,编辑部将及时向作者反馈返修意见;若不录用,编辑部将通过电子邮件告知作者。编辑部及评审专家有权对录用稿件作适当文字删改。


投稿信息

投稿邮箱:rosas@tjupdi.com

编辑部联系人:冯梦雯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1239号同济大学文远楼314室《空间与社会评论》编辑部


《空间与社会评论》辑刊现已正式被“中国学术辑刊全文数据库”(知网)全文收录,欢迎点击知网链接查阅:

https://kns.cnki.net/knavi/journals/KOSH/detail?uniplatform=NZKPT



编辑:王天翔


城市与社会研究中心

中心邮箱:csrc@tjupdi.com
中心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1239号同济大学文远楼314室


“城市与社会研究中心”(City & Society Research Center)由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与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共同创建,致力于城乡规划与社会学等社会科学学科交叉领域的研究。中心以空间为视角,以上海为重点研究对象,推动多学科合作共同对新的研究方法以及新的城市问题进行研究与实验,并将研究成果运用到城乡规划和城市社会学等领域的实践、教学和科研中,以期为城市治理和城市规划的决策提供新的参考维度。

上海城市研究
城市与社会研究中心(CSRC)由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与同济大学社会学系合作成立,致力于推动城市研究领域的多学科合作,探讨新的研究方法与路径,分享前沿研究成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