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资料显示,我国近年来有超8500万名残疾人,占全国总人口比例为6.34%。其中,重度残疾约有2500万人,主要残疾缺陷分别为肢体残疾、视力残疾及听力残疾。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快等因素,残疾人数量还在不断增加,保障残障者生活水平是重中之重。
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下,我国城市发展由增量转向存量,于2017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在全国15个城市启动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试点。无障碍设计在社区改造过程中更是重要内容之一,社区是残障者居住和生活的主要空间,是残障者各项日常活动的重要载体,社区无障碍环境建设完善与否直接影响残障者走出家门融入社会生活的节奏和程度。本研究以关照残障者等弱势群体的日常需求为切入点,对老旧社区无障碍环境建设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并提供改造新思路,从而提升社区无障碍环境建设水平。
1
社区更新视角下的无障碍环境建设
1.1社区更新视角下的无障碍环境建设相关研究
目前,学术界关于社区更新视角下的无障碍环境建设相关研究主要聚焦于三个方面,即从人文关怀层面对不同障碍人士特征的分析、从物质空间层面对户外环境通达性的分析,以及从社会文化背景层面对障碍人士的权利进行保障维护。
1.1.1基于障碍人士特征的社区无障碍环境建设研究
在社区更新背景下,日常生活通行困难的障碍人士主要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日渐衰退的老年人,以及生理功能因先天基因或后天环境而部分或完全丧失的残障者。障碍表现主要分为肢体残障导致日常通行不便及感官认知存在偏差。
部分学者针对不同类型的障碍类型和障碍人士的特征提出社区无障碍环境建设改造意见。邵磊通过对肢残群体的特征进行解构后,确定影响肢残群体使用及评价公共服务设施最主要的因素,提出需加强一刻钟社区服务圈无障碍环境系统性建设,打通居家、下楼、社区内公共服务设施、社区外出行四个空间层级;雷馨雨针对视觉障碍者的需求,探索当前社区景观现状,基于视觉障碍者从社区道路、植物、水景三个方面提出社区景观提升策略;胡雪峰等以残障者日常行为活动为导向,提出通过建设层级清晰、精准性高和系统性强的社区无障碍设施,满足残障者休闲性、消费性以及事务性活动的需求;王旭东对听力障碍者和视力障碍者的行为特征进行研究,从室内设计研究的角度提出建议。目前国内学者针对障碍人士的特征进行研究,形成“一刻钟社区服务圈—社区景观建设—无障碍设施—室内设计”4级圈层研究,从宏观到微观皆有涉及,并且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
1.1.2基于户外环境改善的社区无障碍环境建设研究
社区户外环境是障碍人士日常出行、参与社交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王翠翠通过对障碍人士在住区户外环境的出行进行模拟,对其在一刻钟社区生活圈内可能遇到的障碍进行预判和拟处理,提出以规范的尺度为依据,设计连贯的道路系统,营造丰富的景观氛围,布置多层次的活动空间等解决方法;夏菁从“城市人”的规划理论出发,针对障碍人士聚居空间的满意度调查,探讨了障碍人士对出行场所空间差异化的偏好问题,提出了先强化“家及周边”空间范围内保障出行的安全程度,再拓展范围外的偏好场所设计。现今国内学者通过对住区户外环境的物质空间现状调研,对障碍人士出行遇到的困难提出体系化的解决构想,并对使用后评价的满意度进行深层次的研究。
1.1.3基于社会权利保障的社区无障碍环境建设研究
在对相关文献及案例的查阅过程中,将所收集到的资料整理之后得出,从残障者社会权利出发的研究主要分为社会融入中的排斥与包容、人权平等与增权主义两个方面。首先,就社会融入中存在排斥与包容两种现象而言,许巧仙、别江侠等对于残障者难以融入社会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倡导完善残障者社会保障体系,加大相关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培育公众对无障碍认知的观念,缩小公众无障碍意识的差距。其次,从人权平等与增权主义的视角进行研究,邓昱利用福利多元主义理论对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各个相关主体及其在社区无障碍环境建设中的具体作用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法治化多元主体的社会无障碍环境建设模式;傅鸿飞从增权视角提出社区的残障者专业服务状况对残障者权利的获得和行使起着重要作用,建议帮助残障者树立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念、提升社区服务能力,促进残障者身心的全面康复。现有研究为以需求为导向把握残障者在老旧社区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研究提供了借鉴,也为进一步思考深化策略提供了思路。
1.2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内涵
无障碍环境建设由三个要素组成,即针对主体、物质空间以及空间活动。无障碍环境建设中,针对主体是生理功能因先天基因或后天环境部分或完全丧失的残障者,是物质环境空间的生存者、创造者,也是空间内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之一;物质空间是残障者在日常进行社区活动的承载空间,是残障者可以直观看见、感知的实体空间;空间活动是促进残障者与残障者、残障者与常人之间交往的连接方式,是主体与环境发生联系的增值式过程(见表1)。
2
武汉市老旧社区
无障碍环境建设现状及残障者需求
2.1武汉市老旧社区无障碍环境建设现状
在武汉市全面持续推进老旧社区改造工作的进程中,笔者对已完成改造、正在进行改造或尚未改造的老旧社区进行走访调查,发现老旧社区中无障碍环境建设尚不到位,无法满足以残障者为主的弱势群体的日常生活的多方面需求,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2.1.1无障碍设施改造成果不理想
传统社区建造时间过久,公共空间的设计缺乏对残障者的无障碍设施的人性化设计。即使在改造完成的社区中,也存在着无障碍硬性设施碎片化、零星状的现象,未形成系统化连贯式的无障碍通行交通。例如:外部城市道路与社区内部小区主路的出入口衔接处盲道具有断裂性,导致社区内部盲道不连续。社区内部道路宽度不满足轮椅通行及回转需求且存在台阶较多的现象。公共活动场所由于过于追求空间形式的新颖和美观而采用下沉或筑高的方式,导致残障者的使用频率降低。老旧社区由于在建设初期停车位未充分布置,导致如今社区内非机动车停车随意、机动车车位紧张,部分小区尚未考虑无障碍停车位的设置。社区内缺少下肢残障者适用的低位设计,社区垃圾箱的高度无法适用于轮椅使用者日常倒垃圾。
2.1.2绿化景观设计缺乏实用性
目前老旧社区的绿地面积不大,仅在居民楼间的宅间用地,改造目标趋向于视觉效果及较高的绿化率,从而种植大面积、大片区的乔木、灌木及绿地来进行改造设计。植物的选种、配置过于统一,缺乏绿化景观的高低层次性设计,这样的景观效果表现平面化且缺少空间上的围合性,居民少有驻足。残障者的身体及感官有着“用进废退”的趋向,同时他们更向往独处宁静的空间,喜爱与自然植物的接触,在景观设计中要发挥“园艺疗法”的康养复健的重要作用。
2.1.3公共空间场所类型设计单一
残障者具有身体障碍的特质,社区是满足他们日常居住及其他活动的主要载体。在社区改造中,要对户外公共空间进行多种多样的类型设计来满足他们的活动需求。
如今,小区内的交往场所类型单一,空间尺度的设计缺乏多样性,由人际关系距离决定的私密性、半私密性及开放性交往空间设计不足,公共服务设施不足,无法满足残障者走出家门,在小区内部驻足放松、交往活动、休闲游憩的需求。
2.2残障者对社区无障碍环境的需求
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结构中,将人类的需求分为五级,其中包括: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残障者首先是“人”,再为有残障特质的人,他们也需要健全人所需要的需求,在此基础上,进行特定需要的满足。在建设老旧社区无障碍环境中,残障者的需求可依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结构分为身心康复需求、交往活动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见图1)。
2.2.1身心康复需求
由于残障者生理条件因客观因素导致的严重残疾,保障残障者的出行及活动安全成为社区更新的必要因素。社区内部空间的安全程度直接关系残障者是否有信心和积极性走出家门,参与社区活动。在心理健康层面,残障者因为有身体缺陷,非必要情况常闭门不出,形成了孤独、自卑、敏感、自尊心强的负面心理特征,我们要试图通过社区无障碍环境建设及设施的普及,帮助他们树立能独立生活的能力,提高自信心,获得更多的幸福感。
2.2.2交往活动需求
社区是残障者参与社交的首选场所,建立邻里和谐交往的关系是帮助残障者提高独立生活信心、实现自我认同的重要途径。残障者参与社交活动可以帮助他们缓解孤独、自卑及敏感的消极心理现象,通过社区内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开放与私密交往场所的设计更好地吸引残障者出行,社区内户外公共空间应该提供丰富多样的娱乐休闲场所和活动空间。
2.2.3自我实现需求
障碍者往往会给自己加一层灰色滤镜,觉得自己存在物理缺陷并受限于环境,出行不便,会成为自己和别人的累赘,从内心否定自己,这是他们倾向于留在家中的主要原因。人的五感是相通的,感官障碍者在空间无障碍设计上可以利用感官代偿的方式,让他们不必纠结于自己的短板,将其他感官的特长尽情发挥,给予残障者精神上的自我实现。鼓励他们多与他人社交,帮助他们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在一定程度上能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增强存在感和认同感。
3
武汉市老旧社区无障碍建设改造策略
3.1创建以人为本、安全便利的步行交通系统
3.1.1建立步行友好的慢性通行交通
出行安全是社区无障碍设计的基础,只有通行环境保障安全,弱势群体行动自由时,才能实现环境的人性化,为残障者提供一个安全无碍的步行空间。在老旧社区无法完全实现人车分流,可以在人车共存的状态下尽量避免人流与车流路线的交叉,减少对社区内部步行环境造成影响。比如在社区出入口布置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位,增加绿化带设计来区分步行、车行道路,适当采用人为障碍设施路桩、汽车减速带限制住区内部行驶速度来避免机动车带来的社区内部步行的危险性。
建立以步行友好为主的慢行交通,提高残障者在老旧社区内部通行的安全感。社区内部步行道路宽度要满足轮椅的通行宽度及回转所需空间,至少为150cm(见表2);步行转弯设计弧形弯道,避免90°角产生的碰撞问题,盲道设计要有连续性,避免被打断。
3.1.2完善步行环境中的无障碍设施
残障者每天活动范围缩小至社区,完成日常活动通常通过步行或借助轮椅、拐杖等方式。因此,应完善社区内部步行环境中配套无障碍设施布置。
首先,整合基于残障者使用的无障碍设施,对现有设施进行改造来满足无障碍标准。局部高差变化处,进行无阶梯的场地设计并减少路面的连接点,对于原先坡道因坡度较大致使轮椅难以通行的问题,通过对现有坡道长度增加的手段减小坡度。
其次,要提高通行辅助设施的适宜性。休闲座椅应根据不同的空间类型进行细节设计并且设有配套的遮阳雨棚,方便居民一年四季不受天气影响进行社区活动。台阶坡道的扶手高度应根据人体工程尺度进行设计。步行道路的铺地应采用排水性较好的大块地砖,活动区域铺地布置塑胶材料。对于视觉和感知障碍者,还应设置颜色可辨、字体明显、容易理解的信息引导标识。
3.2优化感官协调、舒适体验的绿化景观环境
3.2.1发挥感官作用提高景观互动性
安藤忠雄曾说:“人类拥有如此丰富的感官世界,建筑应将人们的生活感受作为基础经验来进行思考。”人类的五大感官有各自的特征、优势及劣势(见表3),在进行老旧社区无障碍环境建设时,应充分重视人体感官可相互配合、感官代偿能力的特性,利用优势感官替代劣势感官,提高感官间的协调能力,对缺失的感官信息进行补充,在空间定位和方位导向中起到关键作用。
在老旧社区绿化景观环境的建设中,针对存在感官障碍的人群要加强感官间的交互性设计,通过景观元素的设计来强化对外界的感知,满足特殊人群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视觉是人们感受景象的首要感官,在植物的选取及搭配上,应采用色彩对比强烈、形态高低错落的分层立体化设计,增强景观观赏性和层次感,视觉传达激发残障者停留的好奇心与新鲜感;听觉作为人们对景观感受的第二印象,在社区环境设计中与大自然的声音相结合,将景观与特殊材质结合,营造出小溪流水配合风吹桃林满树花、雨打芭蕉闲听雨的悠闲自得的优美景象,在可能会发生危险的转弯处也可布置音响设施,对视觉障碍者做出提醒;嗅觉加强了人们对特定环境的记忆,在社区重要景观节点种植罗勒、班兰叶和花果树等具有自然芳香气味的植物,可以方便残障者通过气味辨别方向、明确方位,也可起到身临其境、放松心情的作用;触觉可以感知事物的质感和肌理,观赏者通过触摸多种多样的植物,可以感受到植物表面长毛、带刺、光滑或者粗糙及花、茎、叶的触感,从而判断自己到达的区位;味觉上在社区内可选择种植可食用的绿色蔬菜或者水果,收获结果的时候品尝鲜美味道的同时也能增加残障者日常生活的趣味性,提升自我存在感和认同感以及社区生活的幸福感。通过对社区户外绿化景观的无障碍感官设计,满足残障者愉悦身心、锻炼康复、社会交往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3.2.2注重景观布局的适用与围合
在景观空间布局的尺度上,从残障者的行为特点和心理特征出发进行人性化设计。根据大多数人都有触摸植物、亲近自然、感受生活的欲望,残障者比常人更渴望美好生活。在社区景观环境的建设中,特定的植物空间要注意植物栽植的高度,保障安全的情况下尽量接触到更多的植物,充分发挥“园艺疗法”的康健作用。根据人体工程学,乘坐轮椅者触摸到的距离为40~75cm,可采用种植池和种植台的形式,保证栽植平面高度在65cm、立面双层花池高度在120cm左右,既能使乘坐轮椅者和直立者都较为轻松地操作,也可以达到锻炼康复的目的。在半私密的休闲游憩空间采用不遮挡视线的灌木绿植或者景观墙设计,围合的景观绿化、疏密有致的植物空间既能美化环境、提高环境的私密性,还能为残障者带来心理上的自在感和放松感。
3.3营造多元差异、丰富多样的公共活动空间
3.3.1构建高效公共活动空间形态体系
社区户外公共活动空间是障碍人士最重要的行为载体之一。组成一个高效的公共空间体系,要把分散的点状空间通过连接路径且打通过于闭塞的窄道,增加空间节点和线性空间的联系,从而形成了点、线、面不同形态的活动空间,满足残障者不同的空间需要。
公共空间的平面形态设计,加强残障者对方向感的感知,给予心理上安全感。矩形四角活动场地沿着边界走四次转角即可回到起始点,圆形平面活动场地由于缺乏“拐角”这种鲜明的节点,通过步行距离预测所处位置难度较高,容易产生方向上的错觉。因此,活动场地设计尽量避免曲线、曲面的形态,多采用直线和有回角的几何图案(见图2)。
3.3.2打造不同空间尺度的社交场所
公共活动空间是居民间开展社交活动的重要场所,通常由私密空间、半私密空间和开放空间组成。空间的私密与开放,通常是由人际交往距离组成的。根据霍尔分类的人际距离,私密空间的人际距离为0~45cm,表现为点状形式,主要分布于建筑与建筑、建筑与道路之间的空闲场地,适用于喜爱独处的残障者进行静坐、闲读和停留等个人行为;半私密空间的人际距离为45~120cm,多为由线性空间和点状空间组成的具有一定围合性的院落式静态空间,主要沿小区道路分布,在设计中要保证路径简洁、良好的视线连接以及绿色景观的阻断,适用于3~5人的聊天、健身和棋牌等休闲活动;开放空间的人际距离为120~360cm,主要为社区建设中较大面积的集中式中心活动广场。考虑到残障者的生理行为特点,空间的限定可通过绿化景观的分隔、地面铺砖的变化来进行细分,塑造出多样多层次、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差异性需求的群体性公共活动空间(见表4)。
由于残障者日常活动受生理限制,对陌生人具有恐惧心理,偏爱安静、独处的环境。相比于其他群体,残障者对空间环境私密性的需求更加强烈,在无障碍景观设计中,要适当减小对空间私密性的界定范围,帮助残障者融入社区、实现自我价值,增加一定的半私密休闲空间。
4
结语
随着城市存量时代的发展,老旧社区改造工作稳步推进,我国社区对障碍人士创造的环境建设还不成熟,多为大多数健康人考虑。无障碍建设是城市的底线,每个人生命周期中都会面临生理性行动和空间感知的障碍。建筑师和规划师需要重视针对弱势群体对物质空间和心理建设及日常生活的体验。基于对残障者需求研究的老旧社区无障碍环境建设,能够改善各类障碍人士生活居住环境,重视他们的生活质量,营造安稳和谐的社区氛围。从社区这个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地方开始思考,对未来无障碍环境建设提供新方向。
(内容以原文为准)
《空间与社会评论》长期征稿启事
办刊宗旨
本刊旨在推进空间与社会的跨学科研究,结合中国的国土空间规划、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城市更新、历史文化保护、社区发展、社会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聚焦大都市圈的空间与社会问题,为规划、社会、建筑、地理、景观、文化、历史等相关领域的学者搭建交流平台,助力建设美丽中国、营造美好生活。
栏目介绍
本刊分固定栏目和专题栏目,每期设置主题,将提前半年以上发布。2024年第一期拟为“包容性空间生产”,第二期拟为“社区发展与韧性”。固定栏目为与主题结合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本集刊同时开辟“空间与社会”基础研究专栏,并根据热点问题和新研究方法的出现设置不同的专题栏目。
投稿须知
本刊刊登研究性论文,不刊登译文或已公开发表的论文。
本刊保证审稿工作科学、公平、公正,采用同行专家匿名评审制度。
本刊随时接受来稿,稿件请直接投寄本刊编辑部电子邮箱,切勿一稿多投,审稿周期一般为2个月左右。
本刊不收取任何费用,稿件一经刊用,即奉稿酬并赠送样刊两册。
本刊所发表的稿件,作者若无特别要求,均加入数字化期刊网络系统。
稿件须符合学术规范,不得抄袭、剽窃他人成果,不得伪造、篡改数据,也不允许任何其他学术不端行为,不涉及国家机密。
请确保对将要提交的稿件拥有完全的知识产权,包括图片、图表等不侵犯第三方的任何权利、不含有法律法规等禁止的内容;如果图片、图表等是从第三方获得,请确保已经得到相应权利方的使用许可授权。
稿件一经本刊发表,版权即为本刊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翻译。
稿件的国内外版权事宜,均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有关国际法规。
格式要求
投稿请提供Word电子文本。
文字篇幅以1.5万~1.8万字为宜。
请在来稿首页写明:文章标题、作者简介(姓名、工作单位全称、职称、研究方向、联系电话、详细通信地址、电邮地址等)。
稿件须完整,包括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摘要(300字左右)、3~5个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
来稿请附“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摘要和关键词”的英文翻译。
稿件如受基金资助,请在标题上加脚注说明,包括基金项目名称和编号。
稿件文献引用参照《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15)的格式。凡引用文献,须在篇末列入参考文献。
稿件正文层次最多为4级,标题序号依次采用“一、”“(一)”“1.”“(1)”。一级标题居中,二级标题左对齐,三、四级标题左缩进2格。图表要清晰,符合出版质量要求。
审定与出版
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制,即编辑部初审、同行专家评审和主编/总编终审。收到投稿后的3~6个月内,编辑部将通过电子邮件告知作者稿件是否录用。若录用,编辑部将及时向作者反馈返修意见;若不录用,编辑部将通过电子邮件告知作者。编辑部及评审专家有权对录用稿件作适当文字删改。
投稿信息
投稿邮箱:rosas@tjupdi.com
编辑部联系人:冯梦雯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1239号同济大学文远楼314室《空间与社会评论》编辑部
《空间与社会评论》辑刊现已正式被“中国学术辑刊全文数据库”(知网)全文收录,欢迎点击知网链接查阅:
https://kns.cnki.net/knavi/journals/KOSH/detail?uniplatform=NZKPT
编辑:王天翔
城市与社会研究中心
中心邮箱:csrc@tjupdi.com
中心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1239号同济大学文远楼314室
“城市与社会研究中心”(City & Society Research Center)由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与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共同创建,致力于城乡规划与社会学等社会科学学科交叉领域的研究。中心以空间为视角,以上海为重点研究对象,推动多学科合作共同对新的研究方法以及新的城市问题进行研究与实验,并将研究成果运用到城乡规划和城市社会学等领域的实践、教学和科研中,以期为城市治理和城市规划的决策提供新的参考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