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者观点 | 面向失地居民的城中村包容性更新路径探讨——以苏州陆慕老街为例

学术   2024-09-26 10:30   上海  



面向失地居民的城中村包容性更新路径探讨——以苏州陆慕老街为例


雷诚 于子博 肖雪纯 王欣


摘要:

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特殊产物,其拆迁后的更新不仅关系到城市品质的提升,也涉及失地居民的生计问题。以往传统的“大拆大建”模式,往往会忽视城中村居民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使其普遍面临空间福利失配、持续生计乏力、互动机会欠缺等不包容困境。因此,如何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下,实现城中村拆迁后的包容性更新,满足失地居民的可持续生计需求,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通过梳理国内外失地居民包容性研究及实践进展,分析城中村失地居民的包容性困境与需求,基于可持续生计视角,建构了包容性的城中村拆迁后更新的理论基础和设计框架,并以苏州陆慕老街为实践案例,结合设计框架从“情感-自然、实质-经济、交往-社会”3个维度,提出“功能聚焦、空间营造、交通建构、绿色均等、设施共享”的技术路线,旨在为构建包容性的城中村拆迁后更新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策略建议。


关键词:

城中村;更新;失地居民;可持续生计;包容性;陆慕老街


引用格式:

雷诚,于子博,肖雪纯,王欣.面向失地居民的城中村包容性更新路径探讨——以苏州陆慕老街为例[J].中国名城.2024, 38(02): 61-70.




0

引言

城中村拆迁后如何平衡好公平和效率,是城市更新的核心议题。兼顾失地居民群体利益,满足其可持续生计需求的包容性更新模式,逐渐成为城市文明和人本关怀的象征。反观我国增量规划时代“大拆大建”的城中村改造模式所引致的问题,大量城中村内的耕地和宅基地在政府趋利性的土地征收政策下被征用于城市开发,加之拆迁安置和市民化工作的滞后,使得城中村居民失去了生计来源,面临着生存困境和身份转换的双重挑战。随着我国包容性政策的不断推进和城市发展由增转存,传统的城中村拆迁后粗放安置的模式已难以适应当前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型,也不能满足城中村失地居民多元化的高品质生活需求。因此,有必要探索并构建一种能够有效保障失地居民主体地位,支持其后续持续生计的城中村更新模式,让城市更具有“人情味”。为此,本文基于国内外失地居民包容性研究及实践总结,以苏州陆慕老街为例,从设计维度探讨面向失地居民可持续生计的城中村拆迁后包容性更新的框架与途径,以期为我国城市存量更新建设提供新思路。


1

城中村失地居民包容性研究及实践概况

1.1国外城中村失地居民包容性研究概况

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发展过程的特殊产物,其居民主要由两类农业转移人口构成:在籍居民和外来租客。在籍居民是指原本居住在农村的农民,由于城市扩张和改造,其耕地被征用,身份转变为城市居民,但仍然保留着农业户口和集体所有制的宅基地。外来租客是指从外地来到城市寻求就业机会的农民工,由于没有城市户口和住房产权,其只能租住在城中村的低端住房。近年来,随着地方政府的公共建设和城市规划,大量城中村被拆除或改造,原有居民的产权和户籍发生变化,成为“被征地农转非”的失地居民。本文以“失地居民”为统一概念(表1),指代因城镇化发展而失去耕地和宅基地,转为城镇户口的居民群体。


由于各国的国情、社会体制和农用地产权不同,国外并没有与失地居民完全对应的概念。但都市农园、贫民窟等被征地或被拆迁居民问题与之有相似之处,可为我国城中村拆迁后更新和群体包容性提升提供借鉴。国外对于失地居民包容性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法规实施评价不断推动失地居民土地征收法律体系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例如,美国最早关于被征地农民的法律法规是《1933年农业调整法》,规定了政府对被征地农民的救济和援助,旨在缓解大萧条时期的农业危机。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失地居民群体的规模和利益诉求日益强化,各国也相继颁布了指导和保障失地居民权益的法律规定。二是从后期支持视角,研究失地居民可能的就业选择和受影响程度。如Hart指出失地居民的就业选择偏好于城市中的非正式经济;Vishal通过对印度失地居民的研究,发现大部分失地居民改变了原有生产方式,转而投向交通运输、房屋租赁、杂货零售等行业;Joseph和Michael在对尼日利亚失地居民的研究中发现,失地居民普遍趋向从事商业化的农业项目且适应能力更强,而对于非农行业的就业选择则是不得已之举。为更好保障失地居民的持续生计和差异化需求,从包容性视角出发,结合其就业偏好,目前国际上也逐渐形成了以市民化培训、都市农园、社会保障等为主流的开发项目。


1.2国内城中村失地居民包容性研究概况

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要求对失地居民的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提出指导意见。此后,国内关于城中村失地居民社会包容的研究与实践逐渐展开,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探讨失地居民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例如,张海娜等以长三角地区为研究案例,分析了失地居民的居住空间分异,认为失地居民社会融合的作用机制受到自然特征、身份特征、经济特征的影响;二是关注失地居民市民化进程的社会保障问题。例如,唐云锋等基于扎根理论,构建了城市融入心理障碍化解结构模型,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4个维度提出了失地居民社会融合适宜性策略;李臻等从生计适应性视角出发,调查了西南地区失地居民生计情况,提出应重视失地居民自发形成的经济互动形态。


1.3城中村失地居民包容性困境与需求

城中村失地居民的包容是指在城市化进程中,对失去耕地和宅基地,转为城镇户口的居民群体的权益保障和社会融入。国内外相关政策和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这一领域的研究。但城中村拆迁后更新的设计思路仍缺乏微观尺度的指导,导致更新建设在自然、经济与社会3个维度均存在与制度层级脱节的情况。因此,本文将以问题为导向,分析失地居民的现实处境和需求,为城中村拆迁后更新模式的包容性提供思路。


1.3.1情感-自然维度:空间福利失配

城中村拆迁安置过程中,土地征用制度的不完善和社会服务设施的不均衡,使失地居民在空间福利上处于弱势地位。具体表现在:(1)耕地空间流失。随着城中村土地被大量征用,导致失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受到影响,土地依赖和归属感降低。(2)群体意识异质。失地居民是一个复杂的群体,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技能、收入水平等都存在差异,这种群体的异质性,增加了失地居民空间福利满足的难度和复杂性。(3)设施分配不足。城中村失地居民的安置区通常位于城乡结合部或城市边缘,距离城市中心较远,交通不便,公共设施缺乏,空间差距和隔阂明显,空间福利感受和社会融入受到影响。


1.3.2实质-经济维度:持续生计乏力

城中村失地居民的可持续生计受到自身特征和外部市场条件的制约。一是就业机会缺乏。失地居民失去土地后,难以重新就业。受限于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技能等城市用工要求,以及社会关系、信息渠道的滞后,致使失地居民在城市从业市场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二是生产技能滞后。失地居民原先主要依靠农业技能和经验进行生产,土地被征用后,原有的农业技能难以适应城市的非农生产环境和产业需求,成为失地居民再就业的障碍;三是生活成本上升。失地居民被迫融入城市化,面临着物价、房租、交通、教育等方面的增长,生活成本增加,同时为转变农业技能,还需承担技能培训的压力,加重了其后期生计困难。


1.3.3交往-社会维度:互动机会欠缺

城中村失地居民的社会融入受到城乡之间的边缘化和交流平台缺乏的影响。主要有以下3个原因:(1)交流空间缺失。失地居民的居住空间与城市居民隔离,原有的集体组织和社会关系变化,难以融入城市社区;(2)社会交往阻隔。失地居民与城市居民在文化、价值观等方面存在隔阂,缺乏共鸣和信任,同时失地居民也与原农村居民失去了集体福利、保障和农业生产的联系,难以建立有效的沟通和互动;(3)代际机会失衡。失地居民在社会机会上遭遇了代际不公平和代际困境,受限其本身的职住环境和资源条件,失地居民的子女在设施服务、生活体验、就业选择层面也面临着上升阻碍。


2

适宜失地居民的包容性城中村更新模式建构

2.1失地居民可持续生计理论基础

针对失地居民所面临的包容性困境,本文基于可持续生计理论,探讨其社会融入的适宜性途径。首先,应充分理解失地居民可持续生计所涉及范畴和受影响领域。可持续生计理论主张城市与农村、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强调失地居民能够通过自身努力或外部支持,实现稳定或增长的收入水平,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并具有应对风险和困难的能力。其中人力资本(生产技能、知识等)、自然资本(可利用资源、土地、生态服务等)、物质资本(维持生计所需的设施)、金融资本(流动资金、储备资金)和社会资本(社会关系网和社会组织)5个范畴共同组成了可持续生计理论的内涵框架。其次,就失地居民现实困境而言,其需求和困境主要表现在空间福利、经济机会和社会交往层次,未来城中村拆迁后的包容性更新不仅需从制度政策维度推进失地居民保障体系的完善,还应重点关注与其需求紧密相关的物质环境改善。最后,可持续生计理论和失地居民现实困境,两者共同聚焦“如何通过更新客观配备提升社会包容性和生计可持续性”,为此本文尝试耦合生计资本五大范畴,以解决失地居民融入困境为基础,强化其可持续生计能力。


2.2基于生计视角的包容性城中村更新框架

基于情感-自然、实质-经济、交往-社会3个维度,耦合自然资本、人力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五大范畴,通过识别目标主体需求,更新城中村客观配备,落实和创新城中村包容性更新的设计框架(图1、表2)。


一是情感-自然维度。强调优化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出行空间、微空间等要素的设计和营造,通过补充设施短板、整合碎片化空间以改善人居环境品质,为失地居民提供可利用的土地、生态等资源,满足其可持续生计的自然资本。二是实质-经济维度。涵盖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旨在从后期支持视角,创新产业运营模式,并配套相应基础性和包容性设施,创造并增加适宜失地居民的就业岗位,使其在职业选择上由被动融入转变为主动选择。三是交往-社会维度。主要聚焦邻里网络关系,通过设计不同的功能活动空间,保障目标群体自发性活动、必要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的连续性,并以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考虑多元群体的差异化需求,布置共享开放的交互式活动空间,创造和谐平等的社会网络。


3

实证研究:苏州陆慕老街包容性更新路径探索

3.1陆慕片区包容性现状评析

本文以苏州相城区元和街道陆慕老街为案例,结合上述更新框架,探讨城中村拆迁后实现包容性更新的设计路径。陆慕老街前身属陆慕镇,是南北向贯穿相城区的重要公共服务及景观轴,也是联系平江新城和古城以及相城主城区南北两组团的主要廊道(图2)。由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相城区撤镇设街,原陆慕镇城中村被大量拆迁,物质空间已基本拆除,而由于拆迁安置工作及市民化工作的滞后,基地仍有失地居民居住在临时棚户区,难以融入城市,在包容性城市建设的时代背景下亟待探索研究。


根据《相城区城市更新体检评估》以及实地走访和现场问卷调查,该地区在包容性建设方面存在以下问题(表3):一是政府出资率高,企业和居民参与度低。2022年旧房改造及拆除重建全部为政府出资,企业和居民参与率为0%。二是城市空间及用地效率低。断头路连通数量、专用自行车道数量少,低税收产业用地多。三是生存空间环境质量不佳。基地内现存大面积荒置用地与碎片化未整合用地,失地居民居住在质量低劣的棚户区,缺乏设施资源。四是失地居民后续可持续生计乏力。失地居民未接受非农培训,仍依赖自耕农业维持生活。五是社区居民社会交往与互动渠道缺乏。失地居民主要分布在基地南部与中部,与北部高档住区居民隔离,仅基地中部有一处寺庙作为活动场所,南部则由于杂草丛生和施工阻碍,交通流线不畅。


3.2陆慕片区包容性更新设计路径

基于基地现状评析,设计立足失地居民群体,合理进行目标定位,结合可持续生计理论和包容性理念,以“功能聚焦、空间整合、交通建构、绿色均等、设施共享”等方式对场地进行包容性更新设计(图3),有效增强失地居民的城市归属感。


3.2.1聚焦包容功能定位,策划新型产业模式

深入挖掘基地特征与失地居民的生计需求,将基地以阳澄湖西路、润元路为边界,划分为北、中、南三大片区,结合功能定位创新产业供给模式(图4)。一是以北部御窑遗址为依托发展文创产业。通过提取金砖、缂丝等文化要素,利用御窑金砖博物馆的人流集聚作用,结合遗址发展文创工艺、手工体验等产业,为失地居民提供非农职业培训。二是以中部古寺为核心发展文旅服务产业。利用河泾寺、南桥、宋泾桥等历史遗迹,设置人流聚集点,提供社区综合服务和适宜失地居民的就业岗位。三是南部片区聚焦失地居民生产技能,创新农园产业。规整元和塘两侧居民自发开垦的菜田,并对场地中部、南部大面积的废弃用地和滨水地段进行开发,设计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农业教育、交往互动等新型产业,为失地居民提供集中型产业园区、分散型作业场地、三产结合型服务轴线,形成点轴贯通的功能结构(图5)。


3.2.2营造多元尺度空间,建筑层次结合功能

根据产业与功能的初步策划,将更新重点放在满足失地居民持续生计的新型农业上,结合场地尺度构建了网络中心、连接廊道、小型场地相结合的产业布局模式(图6)。一是以大面积闲置用地为网络中心,设置农业产业综合办公区。集成商业、办公、餐饮、休闲等功能,开发农场综合种植、农产品培育、农产品销售等功能产业,同时针对不同客户需求,设计短租菜地、托管菜地、观光菜园等活动,在办公建筑设计中,利用屋顶绿化、室内种植等手段改变传统办公区的环境,形成特色产业示范中心。二是以水街传统建筑为连接廊道,设置农业服务的商业街区。利用基地内部的高差,打造“梯田”样式的农业体验基地,还原乡间种植风土,并结合陆慕老街原有建筑形式和风格,将仿古建筑置于梯田状农田中,呈现青瓦交错的田间风光。三是以碎片化场地为农业小型场地,设置观赏性农业作物展示点。在用地局限的老街片区,利用街心、街道转角、建筑围合、建筑退界等空地,采用爬藤植物廊架进行绿色植入,同时在基地北部御窑遗址外围,也设置观赏性廊架,在以保护为前提的条件下,对其功能使用进行全新的焕活。


3.2.3建构畅行交通体系,满足目标行为需求

针对基地内部交通流线断裂、场地空间阻隔等问题,设计以建构多层次交通体系为基础,旨在激发多元群体出行意愿和消费行为。一是耦合公共交通与慢行交通,建构多级交通网络(图7)。打通基地内部断头路与丁字路,连通内外交通设施,设置步行交通、骑行交通和公交线路、地铁2号线、8号线的换乘站点,避免人车冲突,提高基地内部的可达性与安全性。二是结合产业基地配建客货集散场地和停车设施。根据不同时段,制定分时利用规则和收费限制标准,缓解基地内部的交通压力,同时利用农园,提供停泊车、车辆清洗、物流配送等服务,为失地居民增加就业岗位。三是确保场地功能对人群连续行为活动的支持(图8)。通过产业策划与功能设置,确定基地活力点,识别失地居民、其他社区居民、外来游客等不同群体的活动需求,利用慢行通道串联基地功能点位及公共空间,注重沿街景观小品、提示标识等对人群行为感知的正负反馈作用,引导人群持续进行活动,创造消费促进经济。


3.2.4均等配置绿色资源,提升人居环境品质

绿色资源的分配不仅是衡量绿化水平与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更是衡量社会公平与空间正义的标准之一。针对生态空间分散粗放、生产空间农作杂乱、生活空间品质低下等问题(图9),拟通过多样景观重塑,均等配置绿色资源,提升环境品质。一是明确蓝绿空间结构,串联生态节点(图10)。围绕元和塘水系,由北向南依次贯通活力岛、四处御窑遗址、河泾寺、特色农园体验区、南桥、宋泾桥、河流交汇三角洲处的游客中心等节点空间,形成基地蓝绿主轴,还原老街桥对桥、弄对弄、浜对浜的特色景观;同时凭借景观渗透,以御窑遗址公园为西向蓝绿次轴,进而确定基地蓝绿整体结构。二是结合农业生产培育可食景观。利用空旷场地设计观赏性艺圃,同时对建筑死角、住区边界等易被忽略的灰色空间,选择形态适中且生长周期较短的作物,如青菜、生菜、豆苗、韭菜等,考虑光照影响结合立体农架悬挂种植,美化立体空间。三是优化植被组合结构,丰富生活空间(表4)。选取商陆、睡莲、何首乌、翘果菊、枇杷等乡土植被,对其进行色彩提取,利用植被层次结构,结合不同建筑空间组合,营造公共敞开空间、半开敞空间、生活私密性空间以适宜当地居民的感官体验。


3.2.5重塑设施共享体系,优化邻里互动网络

包容共享的邻里互动网络需以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为底线,给予不同群体平等的福利待遇,从而破除失地居民的心理障碍,使其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表5、图11)。一是对现状设施予以提升改造。以农园特色为脉络,考虑建筑小品、建筑外立面、场地营造等趣味性设计,在北部御窑遗址展示区设置AI展示、影片放映、VR互动体验等智慧设施;同时对东北部商业零售片区进行整合,结合未来8号线轨道交通站点综合商业、休闲、娱乐、交通等设施,打造片区休闲娱乐服务中心。二是识别设施需求高地与配置洼地,补足各项短板。在基地1—5km的范围内,针对体育、便民、文化等设施供给滞后的情况进行补充;根据居民日常高强度的设施使用需求,于基地西北部设置便民服务中心;同时针对基地中部游览无安全设施、街道活力感低、包容性不足的情况,补充照明、安全标识、无障碍指示牌等设施,并设置亲水平台、活动广场等休闲设施以提升街区活力。三是基于目标群体的使用空间轨迹,保障各项包容性设施的供给。按照自发性活动、必要性活动、社会性活动等不同类型需求,为失地老人、失地居民子女,补充积极老龄型(养老院、医院、老年活动场所、无障碍设施)、儿童友好型(幼儿园、公园、广场)以及学龄教育型(幼儿园、小学、文教艺术中心)等设施。


4

结语

面向失地居民可持续生计的城中村包容性更新是体现社会包容与人本关怀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必要条件。本文基于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分析了城中村失地居民的包容性困境,结合苏州相城区元和街道陆慕老街,从功能、空间、交通、绿色、设施等方面,尝试探索并构建了可持续更新的技术路线,以期指导城中村包容性更新建设,实现城市发展福利的均等化。


本文通过实践尝试,讨论了面向失地居民的城中村包容性更新要点,主要包括:一是立足目标群体需求,策划产业功能,提升失地居民自身生产技能水平,增加其收入来源和发展空间;二是结合产业功能,依托场地现状基础条件整合空间、完善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为产业后续运营与失地居民后期就业支持提供物质配备;三是设计适合失地居民的社区空间和活动场所,促进失地居民与多元群体的交流和互动。包容失地居民可持续生计的更新设计,不仅有助于探索存量更新建设的新途径,更能实现失地居民的社会认同和社会融入,助力社会包容性建设。





(内容以原文为准)

《空间与社会评论》长期征稿启事


办刊宗旨

本刊旨在推进空间与社会的跨学科研究,结合中国的国土空间规划、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城市更新、历史文化保护、社区发展、社会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聚焦大都市圈的空间与社会问题,为规划、社会、建筑、地理、历史、文化、管理等相关领域的学者搭建交流平台,助力建设美丽中国、营造美好生活。


集刊介绍

本刊包括固定栏目、专题栏目和创新栏目三大部分,固定栏目以理论研究为主,内容为跨学科的空间研究成果;每期设置主题作为专题栏目,主题将提前半年左右发布;创新栏目为根据热点问题和新研究方法而设置的案例和方法研究栏目。同时,将设置学术笔谈或学术对话栏目,拟邀请跨学科的专家学者对空间研究发表自己的观点。


2025年第一期拟为“社区空间韧性更新”,不同学科和专业可从住房、公共服务供应、社会适应、社会治理、公平公正、气候变化、邻里、共享等视角展开关于社区更新的讨论。


2005年第二期拟为“多样化空间价值营造”,不同学科和专业可从空间效能与品质,记忆与身份、日常生活与日常性空间、邻里重建、城市风貌、空间公正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健康、教育、美学、生态、安全等视角展开关于空间价值的讨论。


诚邀广大专业人员投稿交流。


投稿须知

  1. 本刊刊登研究性论文,不刊登译文或已公开发表的论文。

  2. 本刊保证审稿工作科学、公平、公正,采用同行专家匿名评审制度。

  3. 本刊随时接受来稿,稿件请直接投寄本刊编辑部电子邮箱,切勿一稿多投,审稿周期一般为2个月左右。

  4. 本刊不收取任何费用,稿件一经刊用,即奉稿酬并赠送样刊两册。

  5. 本刊所发表的稿件,作者若无特别要求,均加入数字化期刊网络系统。

  6. 稿件须符合学术规范,不得抄袭、剽窃他人成果,不得伪造、篡改数据,也不允许任何其他学术不端行为,不涉及国家机密。

  7. 请确保对将要提交的稿件拥有完全的知识产权,包括图片、图表等不侵犯第三方的任何权利、不含有法律法规等禁止的内容;如果图片、图表等是从第三方获得,请确保已经得到相应权利方的使用许可授权。

  8. 稿件一经本刊发表,版权即为本刊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翻译。

  9. 稿件的国内外版权事宜,均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有关国际法规。


格式要求

  1. 稿件请提供Word电子文本。

  2. 文字篇幅以1.5万~1.8万字为宜。

  3. 请在稿件首页写明:文章标题、作者简介(姓名、工作单位全称、职称、研究方向、联系电话、详细通信地址、电邮地址等)。

  4. 稿件须完整,包括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摘要(300字左右)、3~5个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

  5. 稿件请附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摘要和关键词的英文翻译。

  6. 稿件如受基金资助,请在标题上加脚注说明,包括基金项目名称和编号。

  7. 稿件文献引用参照《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7714-2015)的格式。凡引用文献,须在篇末列入参考文献。

  8. 稿件正文层次最多为4级,标题序号依次采用“一、”“(一)”“1.”“(1)”。一级标题居中,二级标题左对齐,三、四级标题左缩进2格。图表要清晰,符合出版质量要求。


审定与出版

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制,即编辑部初审、同行专家评审和主编/总编终审。收到投稿后的3~6个月内,编辑部将通过电子邮件告知作者稿件是否录用。若录用,编辑部将及时向作者反馈返修意见;若不录用,编辑部将通过电子邮件告知作者。编辑部及评审专家有权对录用稿件作适当文字删改。


投稿信息

投稿邮箱:rosas@tjupdi.com

编辑部联系人:冯梦雯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1239号同济大学文远楼314室《空间与社会评论》编辑部



《空间与社会评论》辑刊现已正式被“中国学术辑刊全文数据库”(知网)全文收录,欢迎点击知网链接查阅:

https://kns.cnki.net/knavi/journals/KOSH/detail?uniplatform=NZKPT



编辑:王天翔


城市与社会研究中心

中心邮箱:csrc@tjupdi.com
中心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1239号同济大学文远楼314室


“城市与社会研究中心”(City & Society Research Center)由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与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共同创建,致力于城乡规划与社会学等社会科学学科交叉领域的研究。中心以空间为视角,以上海为重点研究对象,推动多学科合作共同对新的研究方法以及新的城市问题进行研究与实验,并将研究成果运用到城乡规划和城市社会学等领域的实践、教学和科研中,以期为城市治理和城市规划的决策提供新的参考维度。

上海城市研究
城市与社会研究中心(CSRC)由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与同济大学社会学系合作成立,致力于推动城市研究领域的多学科合作,探讨新的研究方法与路径,分享前沿研究成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