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在全球化与信息化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节奏不再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自然时间表,而是转向更灵活多样的模式。城市运行和生活的全天候特征促使城市规划和治理开始关注夜间问题,催生出“24小时城市”(24-hour city)的概念。24小时城市强调城市服务和活动的全面性和连续性,既在白天拥有繁荣的商业和生产活动,又能在夜晚持续满足居民、游客和工作人群的日常生活、休闲娱乐、出行和安全等需求。作为一种城市发展愿景,24小时城市战略主要出现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城市,它不仅满足了数字时代打破时空限制、实现弹性生活方式的内在需求,也成为推动城市治理模式变革、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战略选择。
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全球城市出现广泛的经济衰退和文化活力下降,这使得24小时城市作为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和中心城区复苏的策略受到各地关注,以上海为首的国内城市也提出打造24小时城市。本文选取英国伦敦、美国纽约和日本东京作为研究案例,系统地梳理其概念内涵、产生背景、发展动力和主要措施,分析不同实践探索在各城市中的成效,结合我国特点提出相应建议,为国内24小时城市的发展提供参考。
1
24小时城市的概念与发展
1.1 24小时城市的概念辨析
24小时城市强调全天候为居民提供各类活动和服务,旨在通过发展夜间生活恢复市中心活力,缓解后工业化进程带来的内城衰败问题。该概念已经从增加夜间消费的单一经济目标扩展到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维度,以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24小时城市反映了城市对不同生活节奏的包容性,是城市中直接或间接发展的各种经济和社会功能的复合体。
24小时城市与24小时经济(24-hour economy)、夜间经济(night economy)密不可分,甚至被视为同等的概念。然而,夜间经济以18:00—次日6:00作为界定范围,与24小时城市强调的城市功能全天候具有时间维度差异。24小时经济虽然将时间范围拓展至全天,但其主要目标是经济增长,与24小时城市丰富的社会内涵相区别(见图1)。
1.2 24小时城市目标与治理的演变
24小时城市的概念最初源于英国,已有逾30年的历史。根据其发展目标和治理特征的演变,本文概括为4个发展阶段。
1.2.1 20世纪末:基于内城复兴与文化营造的夜间经济策略
传统工业化时期,“朝九晚五”固定工作模式下的生产节奏与郊区化共同导致了城市中心夜间活力的流失。为了应对夜间城市的空心化,24小时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旨在延长人们在市中心的停留时间,以增强经济活力和提升空间利用效率。其中,英国率先提出城市复兴的文化转向,期望培养“欧洲咖啡文化”扩大城市中心的24小时经济。受新自由主义和简•雅各布斯思想的影响,该时期的政策强调市场导向的规划方法,导致以饮酒为核心的夜间经济迅速扩张。以伦敦为例,1997—1999年间,西区的娱乐场所数量增长了2.8倍。
1.2.2 2000s:针对24小时城市负向效应的审视与应对
前一阶段英国24小时城市政策所期望的功能混合和夜间休闲活动丰富的景象未能实现,反而使夜间活动被贴上“酗酒”的标签。城市噪音、夜间犯罪和反社会行为等不良事件持续增多,引发居民和非政府组织的抗议和批评。相关研究将夜间暴力事件上升、城市监管缺失等问题归咎于政府部门对市场力量的“放任自流”。由此,地方政府开始重新评估夜间经济政策,试图通过制定法规、加强执法和引入民众自卫组织等手段降低夜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但过度管制策略又遭到居民不满。
1.2.3 2010s:面向公平与包容的多样化、可持续发展
随着夜间城市政策的调整与多方主体的参与,夜间经济影响力日益扩大,出现了商业绅士化、经营同质化、租金持续上涨等新困境,并导致空间隔离和社会分层。这引发了各方对24小时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包括如何更好地满足居民的夜间需求,如何实现多方协作治理,如何提升夜生活质量和安全性等问题。该阶段的实践城市从欧美地区扩展到澳大利亚和东南亚等地区,实践内容更加强调包容和公平,涉及种族、阶层、性别、环境等众多议题。
1.2.4 2020年以来:疫情冲击下的城市夜间活力复苏计划
新冠疫情对全球城市夜间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各类管制措施导致餐饮、娱乐、文化等夜间产业几近停摆,夜间活力复苏面临巨大挑战。疫情暴露出24小时城市的脆弱性,迫使城市管理者重新思考经济和活力的恢复策略。一方面,户外空间、公共建筑、城市交通设施等空间的有序管理和重新开放成为广受关注的议题;另一方面,线上娱乐活动和远程办公重塑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模式,日益多样的个体节奏导致社会同步性降低和个人主义加强。如何在构建24小时城市的过程中应对这些变化,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
2
打造24小时城市的主要动力
24小时城市战略的实施受到多方力量的推动,除了前文中所述的经济因素以外,政治目标和文化需求也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结合各城市的实践经历,解析不同力量推动发展24小时城市的形式及特征。
2.1 经济动力
发展夜间经济是24小时城市策略诞生的根本原因,但不同社会背景下各城市的目标设定有所不同,呈现“扩大内需”和“提升外需”两类。2007—2016年间,受经济衰退和经营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伦敦的夜店数量几乎减少一半,夜间经济缩水的同时,夜间文化丧失、就业减少等问题也接踵而至。这促使当地出台24小时城市政策以恢复夜间经济活力。从实施成效看,伦敦的夜间就业人口达到160万人,夜间商业活动每年创造的经济收入达到170亿—260亿英镑。东京的24小时城市战略聚焦国际游客,提出发展24小时城市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和促进夜间消费。这一策略主要由全国性社会组织、地方商业团体、经营者和区政府主导,通过整合夜间发展资源、组织特色夜间活动等方式促进夜间经济发展。总的来说,促进经济增长是各地24小时城市战略的根本动力,但相关实践偏重刺激消费、发展休闲娱乐产业,对公共服务相关的夜间需求关注不足。
2.2 政治动力
着眼于24小时城市的经济效应,城市政府逐渐将其视为一种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政治目标。以伦敦为例,2016年上任的伦敦市长萨迪克汗(Sadiq Aman Khan)将发展夜间经济、提升文化生活视为其工作重点,提出“24小时伦敦”(24 Hour London)愿景,目标将伦敦打造成夜生活规划方面的“全球领导者”。为此,伦敦市长推动设立夜间市长、组建夜间委员会、组织开展夜间城市问题研究(见图2),还成立专项基金支持街区实践。与伦敦不同,纽约政府曾依托禁酒令、《歌舞表演法》(Cabaret Law)对夜生活产业进行严厉打压。而随着当地政府对夜间发展的态度由抑制转向促进,管理部门放松了对夜生活的管制,还成立夜生活办公室专门负责夜间城市工作。可见,政府力量在推动城市规划、管理和资源配置向夜间延伸方面具有强制力,能自上而下地保障24小时城市政策的全面性和可持续性。
2.3 文化动力
24小时城市的实现与居民的社会文化需求相辅相成。欧美文化中常将白天视为人们遵守社会规范的工作时间,夜晚则是摒弃约束的放松时刻。这推动了当地城市中歌舞剧院、酒吧等休闲场所的蓬勃发展。然而纽约政府曾经的严格监管却导致许多夜间文化活动受限,大量夜间场馆因违规经营而受罚或关闭。为了恢复丰富的夜间文化,纽约市民成立了众多社会团体为争取夜间活动合法化与政府进行长期博弈,最终促成了相关限制法令的废除和城市政策的完善。与欧美盛行的酒精文化不同,东京24小时城市服务的形成受益于当地的加班文化。20世纪80年代,日本白领阶层(salary man)的规模不断壮大,他们加班频繁,下班后常与同事前往居酒屋放松。由此推动了居酒屋、24小时便利店等夜间服务业的发展完善,成为一种特色夜间文化。可见,公众力量在城市治理中具有推动政策转型和激发市场活力的巨大能量。
3
24小时城市的推进策略
24小时城市的愿景规划及相关实践的内容广泛而复杂,涉及规划流程、空间利用、政府管理等多个层面。本文归纳出4项核心内容:优化土地和空间利用、加强交通配套、改进夜间照明和完善管理体系。
3.1 空间利用:混合用地与弹性利用
3.1.1 促进空间类型多样化与街区功能混合
空间多样性和用地功能混合是提升夜间活力和维护安全的关键措施之一。从城市层面看,夜间活动中心的类型应当多样化,服务对象各有侧重。以《大伦敦规划2021》为例,规划对伦敦市的夜间活动中心划分为面向国际、面向区域和面向周边3个级别,不同级别的夜间中心具有功能和需求的差异性(见图3)。但当前的分级主要依据服务规模划分,未对夜间中心的差异化发展作出进一步安排。
在街区尺度,24小时城市的夜间活动中心呈现出用地功能丰富的特征。用途混合和“街道眼”是规划建设中广泛应用的理念,尤其在市中心繁华地带。密集的夜间活动区域与历史建筑、城市地标和公交枢纽相结合,提供多元的休闲娱乐体验,有助于夜间服务的高效供给。以东京新宿交通枢纽片区为例,各类商业功能和文化休闲设施在此广泛聚集(见图4),能够满足夜间多种活动的需求,增加经过人群停留的时间和空间,使街区保持持续的活力。此外,居住功能也是提升街区夜间活力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英国城市推行“下商上住”(living over the shop)模式,认为居民能够对街道空间进行自然监视,增加对夜间经济产品的需求,实现市中心的平衡和可持续性。用地功能混合有利于不同生活节奏人群的混合,提升空间的时间利用率,但也可能因为节奏差异引发新的社会矛盾,如夜间噪音、照明对居民休息的影响,由此在街区功能混合的基础上应注意街区内部的进一步分区。
3.1.2 实施分时段的空间弹性利用策略
分时段的活动引导和空间供给是提高时空利用效率、促进消费的关键手段。追求经济增长的24小时政策倡导延长夜间活动时间、增加活动的场所和内容,让夜间活动突破时间和空间的约束。东京的TOD发展模式和地铁停运制度促进了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夜生活的繁荣。一方面,站点周边丰富的夜间活动场所让人流连忘返;另一方面,深夜地铁停运后,邻近的商业休闲场所为滞留人群提供了多样的停留选择,由此形成了活动人群在各类夜间场所逗留至清晨再搭乘首班车离开的景象(见图5)。但这种滞留型夜生活需具备出行距离远、出租车或网约车收费高的前提,并不具有普遍适用性。分时段灵活使用空间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时间策略,主要通过延长营业时间和空间分时利用两种方式来实现。一方面,24小时城市强调将日间活动延续至夜间,倡导延长营业时间以方便夜间活动人群。如东京在奥运会期间延长了博物馆和园林的开放时间;另一方面,通过临时策略,同一空间可以叠加多种功能。在伦敦沃尔瑟姆斯托高街(Walthamstow High Street)的一家店铺,经营主体、经营许可和经营内容在白天和夜晚分开设置,该店铺白天是馅饼店,夜晚则变成酒吧。在纽约的“临时开放餐厅计划”中,符合条件的沿街餐厅可以在9:00—23:00时占用人行道或车道摆放桌椅进行经营活动。该临时计划在2020年吸引了约1.5万家餐厅加入,创造4.2万个就业机会,后来被转变为一项长期政策。此外,临时策略还可应用于移动厕所供给、节事活动举办、季节变化应对等方面。
3.2 交通配套:差异化提升可达性
3.2.1 延长公共交通系统的运营时间
延长公共交通的运营时间在各城市的24小时城市愿景中备受关注,尤其是延长地铁运营时间。这不仅有助于降低出行费用,还能提高夜间出行的安全性,是促进夜间经济繁荣的必要条件。例如,纽约拥有全天候运营的地铁系统,依赖分时检修系统保障了地铁运行的持续性;2016年伦敦也推出“通宵地铁”服务,在周五和周六有5条关键线路提供24小时服务(见表1)。通宵运营的公共交通受到中低收入夜间就业群体的广泛好评,使他们下班后更容易回到郊区的家。但全天候运营策略并不适用于所有城市,例如,东京在2013年推出的涩谷和六本木之间的夜间巴士服务,由于运营成本高昂、市场需求低迷,该项目仅维持了一年就被叫停。因此,对城市公共交通运营时间的调整需要考虑需求和成本问题,从中取得平衡。
在夜间公共交通不充足的地区和时段,出租车的使用频率明显上升。为确保夜间使用出租车的安全,各地实施了出租车预订服务、设立安全候车区、提供换乘指引等实践。此外,在缺乏深夜公共交通的地区,通宵经营的休闲活动场所被视为一个可行的替代方案。
3.2.2 提升街道空间的慢行交通环境
改善步行环境、实施分时交通管制,成为应对夜间出行行为变化、提升街道全天候利用效率的主要措施。受疫情影响,居家办公和线上娱乐的人数增多,夜生活目的地呈现由城市中心向居住地周边街区转移的趋势,引发了城市部门对居住地周边夜生活场所交通环境的关注。为了提升街区的全天候活力,伦敦实行了提升街区可步行/骑行性的发展策略。以伦敦牛津街(Oxford Street)的改造为例,该项目不仅对步行空间、自行车道进行了设施升级,还对道路通行车辆的类型、时段提出限制,如部分路段仅允许公交车、出租车、自行车和货车通行,前三者的通行时间被限制在7:00—19:00之间,而货车只能在7:00—11:00通行。环境改造和夜间交通管制为活动人群营造了良好的夜间活动环境,令牛津街的步行和骑自行车的人数增加
了50%。此外,前文所述的“临时开放餐厅计划”也是通过对街道临时占用来发展夜间活动的有效策略之一。
3.3 照明设计:时空差异化供给
3.3.1 因地制宜优化城市空间照明布局
对于希望充分利用24小时的城市而言,精心设计的照明至关重要。差异化的照明能增强入夜后城市空间的能见度和可识别性,不仅能确保人们在目的地之间安全、愉快地穿行,还有助于夜间活动的导引和集中安排,打造夜间城市形象。实践中,伦敦城的照明系统升级项目采取了因地制宜的配置策略,结合空间特征对城市空间照明进行分区和结构化安排(见图6),并借鉴凯文•林奇的城市意向五要素提出营造视线通廊、城市地标凸显、明暗分区等照明设计细则,丰富了夜间活动人群的感官体验。此外,改善照明和智能控制还具有减少碳排放、为故障检修节约人力和时间成本等优点。
3.3.2 结合需求进行分时分类动态调节
不当的照明可能破坏城市与自然时间周期的平衡,引发光污染、能源浪费等环境问题。对此,各城市主要采取了根据时间需求进行照明调控的策略,以减少过度照明引发的负面效应。在纽约萨拉托加泉(Saratoga Springs)的智能路灯改造项目中,通过对街区夜间活动的调查(见图7),确定将时间和活动作为智能照明实现的基准,分时分类进行照明调控。伦敦城也依赖其智能照明管理系统提出类似策略,当地将道路利用情景划分为高峰时段(5:00—21:00)、非高峰时段(21:00—24:00)、深夜(0:00—5:00)和紧急情况4类,设置不同的照明标准(见表2)。这种分时间智能调控设施不仅为一天中的照明安排带来便利,还有利于自动适应不同季节的时间变化。在城市照明设施之余,沿街商铺、流动摊贩产生的非正式照明也被各地视为灵活的照明补充。在纽约,沿街外摆经营的餐厅可以进行照明DIY,吸引顾客的同时也为街道营造出明亮和安全的环境。
3.4 治理手段:多元主体协同推进
3.4.1 成立专职夜间管理机构
在城市层面,设立专门的夜生活代表或夜间办公室被视为促进24小时城市运行的重要措施。这一专职的首要职责是充当地方政府或群众的代表,在行政区范围内开展夜生活的宣传与推广。此外,他们还扮演着多方利益主体之间的沟通桥梁(见图8)。
各城市专职夜间代表/办公室的职务设置及权力分配存在差异(见表3),主要为3种模式:(1)隶属于城市政府的专职部门。其成员由公职人员构成,拥有明确的管理权限和执法权力,能够直接影响夜间城市的管理和改革,如纽约市经济发展局下设的夜生活办公室。(2)由城市政府选出的夜生活代表。其通常来自夜间行业,具有丰富的夜间经济发展或夜生活推广经验,能够自上而下地宣传夜间城市政策,并为群众自下而上地向政府反馈需求,如伦敦的夜间市长。(3)因城市运动或夜间经济倡议而成立的行业协会或非营利组织等。其充当着政府部门的咨询机构,如日本夜间经济促进协会。不同形式的夜间组织在一个城市中往往组合存在,从不同维度完善城市的夜间治理。
3.4.2 鼓励多元主体积极参与
在街区管理实践中,各城市在政府执法机构的强制管理之外,形成多样化的公众管理参与。相较于警务部门的硬性执法,公众管理参与为夜间城市的安全治理和权益维护注入更多“软性”力量,得到各地居民的广泛认可和借鉴。市民参与管理的形式可概括为4类:(1)街区企业自治,即街区经营者和居民共同组成街区组织,筹集管理经费,完善街区的监控、卫生、景观等内容;(2)公益组织服务,志愿者团体和非营利组织在夜间提供各类服务,包括医疗救助、协助弱势群体回家等;(3)经营标准认证,由行业协会设立夜间经营标准和认证程序,为符合标准的企业颁发资格标识,夜间活动人群可通过认证标识快速辨识安全的夜间活动场所;(4)公私协作治理,政府部门与私营安保公司或经营者形成某种合作关系,共同监督、打击街头犯罪行为,以营造安全的夜间环境(见表4)。公众参与是24小时城市治理中的重要力量,能有效降低公共部门的治理成本,构筑和谐的社会关系。
3.4.3 建立动态监测与反馈机制
24小时城市运营的过程中,需要对发展情况与居民需求进行持续的追踪和评价,及时针对问题做出行动干预。在城市层面,政府部门的统计数据为认识24小时城市的发展情况起到良好数据支撑,如伦敦市政府设立的“夜间数据观测站”(Night Time Data Observatory)对就业、消费、交通、安全等部门的数据进行长期分析。相关报告发现,伦敦夜间游客的活动主要集中在中心区域,但该区居民从事夜间工作的比例却最低(见图9)。此外,专家团队和咨询机构也广泛参与到对24小时城市的整体评价中,如夜生活咨询公司VibeLab开发了一套名为Creative Footprint的夜生活评价方法,对纽约、东京等地的夜间活力进行整体评价。
街区层面的问题识别和反馈主要依赖社区委员会、项目专家、居民及游客的广泛参与。在传统调查方式之余,线上参与的形式受到社区组织的推广,如伦敦Catford社区委员会开发的Commonplace在线参与工具,使社区成员能够在网络上提交发展建议、参与社区决策。
4
对我国发展24小时城市的启示
当前,发展24小时城市已经成为大城市参与全球竞争的一种趋势。我国以上海为代表的城市虽然率先提出打造24小时城市,但实践中仍存在政策配套不足、市场需求有限等问题。与此同时,虽然我国城市已经有延长公共服务时间、夜间交通管制等与国外类似的实践,但对于各措施在24小时城市战略中的应用和推广仍缺乏统筹规划。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以下启示。
4.1 以公平和需求为导向
结合社会发展背景和人民需要,我国城市的24小时城市战略应更加兼顾社会公平。随着城市运行和生活活动转向全天候模式,居民需求日益个性化的同时,个体活动也面临严重的时空压缩。在这一背景下,单纯借鉴国际经验发展以刺激夜间消费为目标的24小时城市战略显然具有局限性。东京白领阶层推动的居酒屋文化和欧美城市悠久的酒精文化表明,居民需求是推动24小时城市实现的重要力量。由此,我国城市的24小时战略应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关注当代居民的生活节奏差异和时间贫困问题,从时间规划的视角探索城市资源的灵活供给策略,推动公共服务时间向夜间延伸以满足更广泛居民的生活需要。如浙江省自然博物馆设立了节假日全天候开放的展区,部分城市开设有24小时书店等。
4.2 时空资源的高效整合
时空资源配置是24小时城市实践的一个巨大挑战。首先,参照伦敦的夜间中心分级,我国城市可对夜间活动中心进行识别和分类,并在等级划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基于服务对象和功能定位的细分体系,如划分出服务游客为主的商业文化中心、生产交易为主的夜间就业中心等,根据类型特征进行差异化开发。其次,各城市夜间交通运营和照明设施升级的经验表明,完善的公共设施对维系城市夜间活力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结合我国部分城市已有的夜间公交线路和地铁服务时间临时延长的实践,城市规划和管理者应审慎评估夜间活动的实际需求,有的放矢地配置有限的公共资源,可考虑通过硬件升级实行设施智能化管控。最后,借鉴东京以文化为基础、以游客为对象的发展策略,我国城市可以深挖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结合夜间灯光秀、烟火秀等已有的特色项目进行开发传播,将其转化为夜间活动和旅游发展的新增长点。
4.3 完善管理和公众参与
政府管理和公众参与是保障24小时城市策略有效实施的重要内容。英国在推行24小时城市初期的放任自流和纽约对夜间娱乐场所的严格管制经验表明,政府部门应审慎权衡管制与放任的尺度,既要协调部门利益,发挥政府强制力为政策实施提供保障,又要对市场发育进行放权。一方面,政府部门应围绕24小时城市的发展目标制定完善的管理和实施办法,建立健全的跨部门合作机制,统筹推进24小时战略的实施;另一方面,要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共治,引导市场主体、公众组织和居民在规划、建设和管理中发挥自身作用,群策群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规范性。当前,上海市已经设置了“夜间区长”“夜生活首席执行官”推动夜间经济,个别街区还成立“商家自治委员会”进行自我管理。在这些实践的基础上,我国城市可进一步鼓励公益组织和行业协会参与夜间治理,通过提供夜间帮扶、开展行业认证等手段提高城市运行效率。
4.4 动态灵活的管控策略
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和多样化的市民需求,实行动态灵活的管控策略至关重要。在公共空间利用方面,可以借鉴纽约“临时开放餐厅计划”的经验,根据时空需求特征允许餐饮、零售等业态弹性使用街道空间,满足市民需求的同时盘活城市存量空间资源。在特殊时期,还可以通过调整许可内容,将临时占用政策转化为常态化的空间利用机制,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此外,城市管理者可充分利用已有的大数据平台,动态监测城市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城市热点区域和潜在问题,并相应调整规划方案和管理措施。可借鉴伦敦、纽约的治理经验成立专门的夜间事务管理机构,针对夜间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开展议题设置、利益协调、矛盾化解等工作,不断提高城市夜间治理的有效性。
5
结语
本文聚焦全球化和信息化浪潮下24小时城市的发展趋势,探讨了其演进历程、概念内涵及推进策略。文章首先辨析了24小时城市与夜间经济、24小时经济的联系和区别,在发展历程梳理的基础上,以伦敦、纽约、东京为例,剖析推动24小时城市运行的3种典型动力,揭示市场、政府、市民在不同情景中的作用差异。实践层面,优化时空利用、强化交通配套、改善照明设施和完善管理体系已成为各城市的普遍共识和行动策略,但同时也面临政策目标冲突、部门协调困难、公共资源配置失衡、应对外部冲击乏力等诸多挑战。借鉴国际经验,提出我国城市应发展以公平为导向的24小时城市战略,同时需要完善顶层设计、引入多元主体、协调时空资源配置和探索灵活的管理策略。
关注时间维度是24小时城市规划的核心特征。未来随着时空压缩加剧,不同时区之间的联通将更加紧密,异地协同和全时在线或将成为常态,需要以开放、协同、弹性的理念来优化城市时空秩序。24小时城市策略通过对昼夜节律和时段特征等时间尺度的考量,推动城市规划由静态蓝图向动态引导转变。充分挖掘“时间红利”,采取精细化的分区分时管理,将有助于提高城市时空资源利用效率,化解时空冲突,实现“夜有所息”与“夜有所享”的平衡,为破解“昼夜失衡”难题、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
(内容以原文为准)
《空间与社会评论》长期征稿启事
办刊宗旨
本刊旨在推进空间与社会的跨学科研究,结合中国的国土空间规划、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城市更新、历史文化保护、社区发展、社会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聚焦大都市圈的空间与社会问题,为规划、社会、建筑、地理、景观、文化、历史等相关领域的学者搭建交流平台,助力建设美丽中国、营造美好生活。
栏目介绍
本刊分固定栏目和专题栏目,每期设置主题,将提前半年以上发布。2024年第一期拟为“包容性空间生产”,第二期拟为“社区发展与韧性”。固定栏目为与主题结合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本集刊同时开辟“空间与社会”基础研究专栏,并根据热点问题和新研究方法的出现设置不同的专题栏目。
投稿须知
本刊刊登研究性论文,不刊登译文或已公开发表的论文。
本刊保证审稿工作科学、公平、公正,采用同行专家匿名评审制度。
本刊随时接受来稿,稿件请直接投寄本刊编辑部电子邮箱,切勿一稿多投,审稿周期一般为2个月左右。
本刊不收取任何费用,稿件一经刊用,即奉稿酬并赠送样刊两册。
本刊所发表的稿件,作者若无特别要求,均加入数字化期刊网络系统。
稿件须符合学术规范,不得抄袭、剽窃他人成果,不得伪造、篡改数据,也不允许任何其他学术不端行为,不涉及国家机密。
请确保对将要提交的稿件拥有完全的知识产权,包括图片、图表等不侵犯第三方的任何权利、不含有法律法规等禁止的内容;如果图片、图表等是从第三方获得,请确保已经得到相应权利方的使用许可授权。
稿件一经本刊发表,版权即为本刊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翻译。
稿件的国内外版权事宜,均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有关国际法规。
格式要求
投稿请提供Word电子文本。
文字篇幅以1.5万~1.8万字为宜。
请在来稿首页写明:文章标题、作者简介(姓名、工作单位全称、职称、研究方向、联系电话、详细通信地址、电邮地址等)。
稿件须完整,包括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摘要(300字左右)、3~5个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
来稿请附“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摘要和关键词”的英文翻译。
稿件如受基金资助,请在标题上加脚注说明,包括基金项目名称和编号。
稿件文献引用参照《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15)的格式。凡引用文献,须在篇末列入参考文献。
稿件正文层次最多为4级,标题序号依次采用“一、”“(一)”“1.”“(1)”。一级标题居中,二级标题左对齐,三、四级标题左缩进2格。图表要清晰,符合出版质量要求。
审定与出版
本刊实行三级审稿制,即编辑部初审、同行专家评审和主编/总编终审。收到投稿后的3~6个月内,编辑部将通过电子邮件告知作者稿件是否录用。若录用,编辑部将及时向作者反馈返修意见;若不录用,编辑部将通过电子邮件告知作者。编辑部及评审专家有权对录用稿件作适当文字删改。
投稿信息
投稿邮箱:rosas@tjupdi.com
编辑部联系人:冯梦雯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1239号同济大学文远楼314室《空间与社会评论》编辑部
《空间与社会评论》辑刊现已正式被“中国学术辑刊全文数据库”(知网)全文收录,欢迎点击知网链接查阅:
https://kns.cnki.net/knavi/journals/KOSH/detail?uniplatform=NZKPT
编辑:王天翔
城市与社会研究中心
中心邮箱:csrc@tjupdi.com
中心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1239号同济大学文远楼314室
“城市与社会研究中心”(City & Society Research Center)由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与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共同创建,致力于城乡规划与社会学等社会科学学科交叉领域的研究。中心以空间为视角,以上海为重点研究对象,推动多学科合作共同对新的研究方法以及新的城市问题进行研究与实验,并将研究成果运用到城乡规划和城市社会学等领域的实践、教学和科研中,以期为城市治理和城市规划的决策提供新的参考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