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儒家经典《诗经》“周南”和“召南”来探究汉水文化根脉渊源

文化   2024-10-12 16:52   陕西  


2024年国庆节假期里,習儒斋主作为秦岭南北麓文化交流志愿者前往汉水流域开展人文交流考察,结合儒家经典《诗经》的内容,与汉水流域的专家学者分享感受,希望秦岭南北麓文化交流志愿者的汉水文化研究,从解读《诗经》“周南”和“召南”起步,挖掘汉中市西乡县"汉人老家″品牌和旬阳白柳十里洼张家大院古民居保护的历史价值,重视南水北调水资源涵养地的现实地位,旬阳白柳十里洼张家大院还专意举办相关汉水文化饮食文化座谈会,陕西资深记者、学者李正善老师现场捐赠书籍给孩子们,更显文化意义,感悟汉水文化自觉、自信、自强的强大力量。


回望《诗经》年代,

掀开汉水文化壮阔幕布


我国江河体系里的汉江是一个相对独特的存在,作为我国内陆唯一一条东南西北走向的天然大江,汉江堪称古代中国航运价值最高的河流之一。水运时代,中国历史上的南北交流主要通过两横两纵的水运交通网络实现。两横是长江与黄河,两纵即汉江和大运河。从西汉到清代,先后有五次借助汉江把黄河、长江打通的工程尝试,因为秦岭的阻隔,始终没有成功。然而,头枕秦巴山地,怀抱汉中、江汉平原的汉江,已经为南北文明的沟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无数的贸易、战争由此发生。


黄河、长江是我国两条最重要的大河,在文明起源问题上却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中国的“两河文明”最早何时共尊一个王权传说是尧舜禹时代之后便是夏商周“三代”时期,即学界一般认为黄河流域的夏朝不可能远控至南方的长江,至于商朝的势力到没到长江,本来也是否定的人多、赞成的人少,但《诗经》证明西周王朝肯定将势力扩展到汉水了。


西周、秦汉的两次“大一统”塑造了中国。这之间的千余年就是《诗经》的年代。汉江,是《诗经》年代壮阔的幕布。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汉广》出自《国风·周南》,是《诗三百》中最引人遐想的几首诗。“游女”是谁?又为何“不可求”?她所在的汉江就是诗中的“汉”,又是怎样一条河流呢?产生在北方的《诗经》开篇却去寻访南方的汉水流域。汉江没有任何争议地成为解读《诗经》时代的河流线索。汉江发源于陕甘,蜿蜒流过整个湖北,在武汉汇进长江共入大海。作为长江最大支流,古人将其与长江、淮河、黄河相提并论,合称“江淮河汉”,并在《诗经》中多次被描绘,更被赋予了独特的浪漫色彩。汉江长达1500公里,《诗经》所收集的诗歌,正是在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为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周王朝收集形成《诗经》的时代。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周平王东迁洛邑(今洛阳)标志中国历史进入东周时期,此后的周天子地位已经形同虚设,诸侯国之间竞相争霸,让东周分成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面对“西周大一统”的分崩离析,孔子有感“礼崩乐坏”而编辑《诗》三百,借此恢复西周盛世的理想。《周南》《召南》主要讲夫妇之道为王化之始,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治国平天下,先得齐家,要齐家,先得有家,要有家,先得结婚,要结婚,先得谈恋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是《周南》第一首,也是《诗经》开篇之诗,是修齐治平的起始原点。


西周之际,汉江流域还是人迹罕至的南部边疆。正是一批批先民远离热土、逐水而居,才将文明向南推进。“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汉儒马融说:“乐得淑女,以配君子,三纲之首,王教之端,故人而不为,如向墙而立。”淑女配君子,是人生的开始,也是王道教化的起点。夫妇,人伦之始,王化之端。《毛诗传》解读《关雎》说:“夫妇有别则父子亲,父子亲则君臣敬,君臣敬则朝廷正,朝廷正则王化成。” 所以,三纲五常,夫妇为三纲之首,没夫妇,就没家庭,没家庭,就没国家。



“中国”何以形成?专家论断提出关键是“两次大一统”:第一次是西周封建,夏商周三分归一统;第二次是春秋战国纷争之后的秦汉大一统。而在周人的地理统一过程中,汉江发挥了关键的作用。汉江在两周时期的重要意义在于其中上游地区成为周朝分封诸侯国的主要区域,此地适宜早期居民的定居生活和农业生产。”周人通过分封将宗室亲戚分封或迁谪到汉水流域,和各地诸侯国一起,像藩篱屏障一般护卫着周天子,通过血缘纽带实现地缘控制,进而实现了周王朝八百年的家天下。


西周王朝产生的《诗经》里才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小雅·谷风之什·北山》)的说法。《诗经》国风的头两篇《周南》《召南》分别是周公和召公治下的两个地区的诗歌,其内容主要表达男女情爱、夫妇人伦、修身齐家之事。西周文明的关键意义在于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形成。每一个时代的人均有其情感,但并非都能够传至后代并引发共鸣。夏商周三代之中,夏朝还未有文字证据发现。商朝虽有甲骨文,但记载的占卜、物候提供的更多是“信息”,考古出土的青铜器和人殉等,总使今人有隔阂之感。只有周王朝的诗书传承,形成儒家经典才把民族精神保留下来。



解读“周南”“召南”

西周王化之风向南传播过程


儒家孔子教育儿子的案例在《论语》的记载有这样的表达: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这个话翻译成白话文,孔子对儿子伯鱼说,你学习《周南》《召南》了吗?如果不学习《周南》《召南》,人生就好像面对着墙壁站着罢了!孔子认为,如果不学习《周南》《召南》,就找不到人生的道路,就会是死胡同。可见“二南”被解读为自北向南的德风王化过程,就连东周孔子当时都是认同的。


儒家《诗经》的“十五国风”,绝大多数都是以地区或相关元素加上“风”来命名,比如“秦风”指秦地的民歌,“王风”指东周洛邑的民歌,如是等等。那么,“十五国风”之中有两个部分的命名显得非常特殊,就是被合称为“二南”的“周南”和“召南”。这个“二南”在“十五国风诗”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学者提出自己的观点,“南”有“向南”之意,“周南”与“召南”就是表达周文王的王化之德,自北向南的过程。可见“二南”被解读为自北向南的德风王化过程,这与将“南”当作“正”的说法实际相通。最主流解释“周南”和“召南”是指“正风”,其他十三国之风皆为“变风”。


《诗经》的“风诗”有“正变”之分,即诗风分为“正风”和“变风”。按照传统的解读“变风”的含义,就是“变乎风之正体”,即这些诗是在正常风诗中分化出来的一种特殊文体,虽然本质上还是“风诗”,但在表达形式上却具有特殊的矫正王风含义。孔圣人对这周南、召南"二南″诗作的重视程度,还表现在他对儿子伯鱼说过不学礼无以立,不学诗无以言。《诗经》里的风,就是民歌,是一切人都可以唱的作品。孔子曾经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孔子说:“鸟兽是不可与同群的呀!我不和那天下人同群,又和谁同群呢?”)可见,孔子以“二南”教育儿子,希望他成为一个合群的人。


不难发现,西周忠实记录那个时代的《诗经》功不可没之处,就是情感最真挚的篇章诞生在汉水流域。西周时期,依古制每年春秋两季派采诗官员到各地去采集民歌,以“观风俗,知得失”。“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班固《汉书·食货志》)这大概就是诗经中国风的来源。宋代朱熹说:“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里面说:“风者,闾巷之情辞也。”由此可知,国风所写内容多为闾巷之间,男女之情。学诗可以兴观群怨,自不必待言,《周南》《召南》两篇位于国风之首,孔子说,学诗首先要学习这两篇。


儒家孔子的入世思想关键表现在服务大众、与众同乐。站在“诗礼家风”的教育角度,阐释“二南”的地位和价值,众多诗家对于“周南”、“召南”的解释和看法。凡所为人都是饮食男女,收录在《周南》里的十一篇诗作,言夫妇男女者有九首。收录在《召南》十五篇里,言夫妇男女者有十一首。孔子对《诗》进行这样的删定,使其成为儒家的必修教材,其编纂必然有着极为清晰的目的,所谓诗的“兴观群怨”功用,就是最为有力的证明。

东周社会环境的动荡和混乱,礼崩乐坏的现实使得人们的心理发生了变化甚至扭曲,以至难以排解生活中的苦难或者无法摆脱心灵上的困顿,所以在歌咏诗作时就会流露出负面情绪,体现在“十五国风”之中哪些属于“正风”,哪些又属于“变风”呢?正是在“二南”为正风的基调之下,读“二南”之诗,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受到熏染、感化。这就是孔子为“周南”和“召南”赋予极为重要且特殊的社会教化含义。




“周南”即周之南,“召南”即召之南。“周”地之西为犬戎,之北为豳,之东为诸侯列国,唯有“南面”地域最广,所采诗歌多是此间作品。而这里又是受到周文王德化最早的地区,所以“周南”收录的作品才会显得浑融含蓄,中正平和。“召南”也同此理。这“二南”诗作之所以温柔平易,因为其正风的地位,即社会风俗所致。可见环境对于诗风的影响,因果的倒置让其社会风俗和创作地域互为影响。




其实,八方“南”为正,八音“南”为和,《诗》之正风,故名“南”。“二南”所收录的诗歌,多具有平易之心,温柔之气,恰如南风触物,物皆畅茂。简言之,“南”所代表的含义,只不过是一个方位的表达而已。,所以“二南”之诗的中正平和,被认作诗经中的风诗之“正风”。所以,这些用“南”来命名的诗作,或因社会风俗变化而带来的道德观念改变,或因收录诗歌产生的范围难以框定而命名。




诚然,《诗经》按各地歌谣、正声雅乐和祭祀乐歌而分为风、雅、颂,其中以十五国风最引人关注,开首二卷《周南》《召南》又以情诗出名。它们诞生于周王朝的南部,孔子对“二南”极为重视。他说:“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作为一个人而不学习“二南”,就会像面对墙壁而立,寸步难行。“二南”最为原始,感情最为奔放,按理说应被想要恢复礼乐的孔子舍弃,却最被他重视,这是何故?编诗的孔子恰恰从“二南”朴素的情感中看到人的情感与礼乐制度之间的紧密关系,因其中的情感均包含着一种克制,这是其升华为礼乐的基础。正是因为这些基层诗歌关乎婚恋家庭的言说和书写,才为以伦理家庭为治国之基的西周所最看重。




后来“战国七雄”皆有统一中国之心,而具备实力的汉江边楚和秦,终究让汉江流域成为两国争夺的主战场,秦巴山地,江汉平原,壮阔到令人有恐惧。正如汉江的名字,“汉”是浩大之意,古人将宇宙也形容为“汉”,故而有“天汉”“云汉”之说,《诗经》中“倬彼云汉,昭回于天”(《大雅·云汉》),“维天有汉,监亦有光”(《小雅·大东》),写的就是天上的“汉”的壮丽。东周时,这个“汉”字被用在了汉江之上,楚国不久后即被秦所灭。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开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一统”。然而,造化弄人,十五年后,项羽刘邦的楚汉相争,所赋予的汉水文化,让人感叹汉水: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附:欣赏《诗经·周南·汉广》诗作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

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

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南方有乔木高大无荫,不能在树下休息;

汉水边美丽温婉的女子,可遇而不可求。

汉水广阔无垠,以致于不可以横渡两岸;

汉水渊远流长,以致于不可以追溯尽头。

嫁娶用的薪柴参差交错,快点用刀割下;

美丽女子即将出嫁,赶紧喂饱她的小马。

汉水的广阔无垠,以致于不可横渡两岸;

汉水的渊远流长,以致于不可追溯尽头。

嫁娶所用薪柴参差交错,快点用刀割下;

美丽女子即将出嫁,赶紧喂饱她的小马。

汉水的广阔无垠,以致于不可横渡两岸;

汉水的渊远流长,以致于不可追溯尽头。




这首诗描写一位男子爱上一位江上往来的姑娘,但是追求失望,诗中充满了深深地叹息和徘徊观望。通过这首诗,映入脑海的是那一望无际的汉江水,以及江上虚无缥缈的烟波,虽然心上人就在对岸,却无法到达目的地,就在这种可望而不可得的过程中,让我们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骚动和压抑,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流向和思绪徘徊。诗中的景物包括乔木、江水、烟波、樵歌都被注入了感情和思绪,并且带着这种感情和思绪而摇曳动荡,因为人的感情作用而把景物意象化了,那滔滔的江水仿佛在诉说着哀怨的心曲,那袅袅的烟波仿佛凝聚着失落的目光,那深远的樵歌仿佛吟唱着主人公绵绵不尽的愁思……让我们仿佛感觉到整个天地都是如此的苍茫和令人伤感,由此进入一个极美的艺术境界,在这种醇美的汉水之境里把自己都消融掉了。



習儒斋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