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续文化基因,厚植文化自信。
日前,周至县历史文化研究会第四届第一次会员代表会议在周至县城二曲镇圣学巷本部会议式召开,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周至文史会部分会员、理事会代表共45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史研会名誉会长李瑞祺主持,首先宣读并表决通过第四届周至县历史文化研究会新选组织机构及理事会成员名单。
新一届史研会工作提出五点设想,希望会员们同心同德,集思广益,把会务工作干得有声有色,更上一层楼,不辜负上届老同志的殷切希望,继往开来,再接再厉,与时俱进,砥砺前行,为促进周至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执行会长杨军康就下一步史研会研究课题项目作了具体安排。他建议各会员对研究的课题,能通过视频微信等网络平台扩大宣传。副会长王博太发言指出,史研会应把全面性,专业性,历史性作为办会宗旨。固定目标,不要走偏;要跟政府主管部门主动协调,争取支持;在办好本会的同时和其他协会保持联络沟通,取长补短,做好工作。副会长马途发言指出,史研会刊物不求多,应从精,与历史无关的文章要少登,让《周至文史》真正成为关心周至历史的人的精神家园。
当日,还有理事长李振旗先生,秘书长田养峰先生,监事长李欣先生,分别在周至县历史文化研究会第四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上讲话的对新一届史研会班子表示祝贺并提出殷切的希望。上届领导李水、梁植理、罗文希,以及会员代表马选红、白龙、陈勇、田引团、孙钦芳、侯保良等当会纷纷表态发言,全力支持新一届领导班子工作,表示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扬帆起航,再创辉煌。会议最后,邀请史研会顾问张勘仓先生讲话,他结合在周至工作多年的实践经验以及退休后热心文化事业的拼搏精神,对史研会新机构成员的就职表示祝贺,希望周至历史文化研究会能够认真挖掘周至4000多年的历史文化,把沉淀在周至的一颗颗历史文化珍珠擦洗干净,让明珠放入玉盘,闪闪发光,流放百世。
新入会会员白龙,系周至县翠峰镇农林村人,现就职于西安某小学,好书法,喜文史。当日驱车从西安回县城参加会议并代表新会员发言时说:“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周至县历史文化研究会这个重要的场合发言。首先,请允许我对第四届领导班子成员的产生表示最热烈的祝贺!你们的当选,是全体会员的信任与期待,也是周至县历史文化研究事业迈向新征程的重要标志。回顾过去,我们不得不对前面领导班子所做出的卓越成绩表示由衷的肯定和深深的敬意。在他们的带领下,周至县历史文化研究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们以无私的奉献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为保护、传承和弘扬周至县的历史文化付出了应有的努力。他们深入挖掘周至县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组织各种研讨活动、实地考察和调研,让那些沉睡在历史长河中的文化瑰宝重新焕发出光彩。他们积极与各界合作,推动历史文化与旅游、教育等领域的融合发展,为周至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周至县历史文化研究会致力于培养年轻一代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周至县的历史文化,为历史文化的传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此,白龙表示要向前面领导班子的各位成员送上最诚挚的感谢。感谢他们的无私付出,感谢他们为周至县历史文化研究事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上届会长们的努力和奉献将永远铭刻在周至县历史文化研究的史册上。
此次会议上,白龙还强调这样的历史文化典故,当年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张骞从西域带回来的水果葡萄就种植在周至县境内,成为汉武帝上林苑里的葡萄宫。可以肯定的是汉武帝在位时,欧亚种葡萄已传入中原。当时文学家司马相如所作《上林赋》中便提到了“樱桃、蒲陶”。据《三辅黄图》记载上林苑以西还有专门种植葡萄的“蒲萄宫”。汉哀帝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单于来朝即居住在“葡萄宫”,此后这个“葡萄宫”多指代胡人在京师的住处。我们应该像张骞一样,勇于开拓,积极与外界交流合作,将周至县的历史文化传播出去,同时吸收其他地区的优秀文化成果,丰富周至县历史文化的研究内容。
我们还要深入挖掘历史文化的内涵,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进行研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如考古学、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对周至县历史文化进行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注重对历史文化细节的研究,通过对历史文献的考证、文物的鉴定、民间传说的收集整理等,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揭示历史文化深刻内涵。还要加强对周至县域内历史名人、科举取仕者的资料整理工作。周至县历史上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杰出的人物,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的著作是周至县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他们的著作进行汇编、注解和研究,不仅可以丰富周至县的历史文化内涵,还可以为后人提供和积累宝贵的精神财富。
比如,周至县曾出过一位名叫李耳的伟大思想家,也就是老子。他的《道德经》影响了中国乃至世界几千年的历史。周至县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白龙指出,可以从老子的思想中汲取智慧,深入研究他的哲学理念对周至县历史文化的影响。可以组织专门的研究小组,对县域内历史名人、科举取仕者的生平事迹、著作进行全面的收集整理,尽力出版发行,让这些卓越的著作重见天日,让更多的人来读,对更多的人起到教化的作用。例如,周至终南镇北堡的清代进士,翰林院编修路德著作就有11种之多,已收入在《仁在堂文集》之中,又有《关中课士诗赋》《蒲编堂训蒙》《柽华馆诗集》《柽华馆文集》等。针对这些经典制作,可以通过查阅历史文献、走访民间、征集文物等方式,尽可能地收集到更多的资料。
然后,对这些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编目,建立起完整的历史名人、科举取仕者资料库。在资料整理的基础上,组织专家学者对他们的著作进行注解和研究。注解工作要力求准确、详细,为读者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研究工作要深入挖掘著作的思想内涵、艺术价值、历史意义等方面的内容,为周至县历史文化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此外,还可以通过举办学术研讨会、出版研究成果等方式,加强对历史名人、科举取仕者的研究和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周至县的历史名人、科举取仕者,感受他们的人格魅力和思想智慧,激发人们对历史文化的热爱和传承之情。总之,周至县历史文化研究会肩负着保护、传承和弘扬周至县历史文化的重要使命。在新的历史时期,全体会员们要团结一心,开拓创新,努力扩大对历史文化的研究。加强对县域内历史名人、科举取仕者的资料整理、汇编、注解和研究工作,为周至县历史文化研究事业做出重要贡献。
白 龙:字子云,号聿堂,陕西周至人。书法善隶书,工行草,常年临池不辍,书法厚重而沉稳。现为周至县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书法家协会会员,西安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西安未央凤凰城小学专职书法教师。编著《孙过庭草书临习技法精解》(上、下册)、《祝允明草书临习技法精解》《王献之行草临习技法精解》《智永真草千字文临习技法精解》《颜真卿行书临习技法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