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长安,唐诗故里。曹村作为长安城南第一大型村落,因其地势平坦、水流不断,形成曹村,其实应为漕村,即为古代漕运南山物产而形成的村落。村落东临滈河,南靠王庄村,西接子午古镇,北连递午村,村南环山大道贯通,107省道穿村而过,北边是终南大道。四通八达的交通十分便利。
当前,曹村共有14个村民小组,居民2240户,共5880人,拥有耕地5000余亩。2006年初,曹村被确定为长安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根据《长安县志》记载,曹村地处秦岭北麓,终南山下,距离西安城区25公里,历史悠久,人文厚重。宋代《长安志》记载,“唐大历元年(766),京兆尹(官名)黎干自南山谷口开漕渠,抵景风,沿喜门入苑,以漕薪炭”。当时长安城生活用燃料全部靠南山薪炭,皇宫所用薪炭由各里地方官员催齐,在这里收缴装船直运长安宫城。这里是漕渠南口,因而得名漕村,后简化为曹村。
曹村元君庙内大殿墙上石碑所记,早在唐代已是一个近千人的大村了,石碑为重修曹村元君庙碑记。20世纪80年代初期,瓦工出身的村民何应栋出任村长,大胆启用了多年的专政对象——原国民党黄埔军校桥梁系毕业的何应吉,将村中勘测、规划整改的重任,全盘委托于他。村大、人多、地形复杂、阻力重重,历经了十余年的艰辛。道路开通、村容整齐、水路终于畅通。至1999年,整改初具规模,新的村容村貌已具雏形,经过历届村两委会改造村容村貌,现在的村子景色优美、空气清新,晴天不见尘,雨天难现泥。
现在,曹村变美了,村民富裕了,各种小企业应运而生。如今全村共有8家木器厂、2家装订厂,机械修配、电器修理、面粉加工、食品作坊、服装裁剪等,遍布全村各个角落。另外,大型机械、长途货运极负盛名。40辆大型货运车长期在外,通行全国。17台装载机、19台挖掘机、七台塔吊服务于建筑工地。另有小型货运车70余辆,家用小轿车63辆。百余名出租车司机长期服务于西安市交通事业,在西安南郊八里村,说起出租车司机之家小曹村,几乎无人不知。
曹村的产业结构,已经由单一的粮食作物发展到种植小杂果核桃、樱桃、葡萄,而今已初见规模。另一特色产业是养殖业。5家养鸡场饲养蛋鸡4000余只,年产蛋量达60余吨。尤其奶牛饲养在周边一带很有名声,全村共有奶牛养殖户27家,饲养奶牛73头,年产鲜牛奶600余吨,供应着周边几十个村子和厂矿企业。提起曹村牛奶,无论产量还是质量,在沿山一带都极有口碑。
早在十多年前,退休干部李崇礼协同村两委会,多方筹集资金,在村中心盖起了老年活动室、老年大学。如今这里每天都聚着百余位老人,下棋、打扑克、玩麻将、看电视、听秦腔、做健美操。老协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逢年过节,举办联欢会,并与一些医疗机构联系,定期为老年人检查身体。村里若有老人过世,由老协组织召开追悼会,缅怀死者功德以示后人,此举在周边邻村引起极大反响。
曹村的老艺人何培勇自发组织“夕阳红演唱团”,逢年过节都有演出,歌舞、相声、小品、合唱、戏曲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乡间的重大节日、集市贸易、开业典礼,都是他们的用武之地。每年义务为本村和邻村演出40余场,深受群众欢迎和喜爱。
曹村人杰地灵,明代出过天官吕下问,民国出过中将何汉臣,20世纪80年代北京卫戍区副司令何应晙,红军将领吕亮先后任河南省主席、四川省文联主席。
文人有作家王渊平、阎道勇、李焕、刘仲军,诗人吕军保、宋利森。演艺界有秦腔演员刘万成(艺名万长子)、王兴博、闫国斌、闫更平、闫振俗、何瑞琴。书画、雕刻、雕塑人才济济,有闫永民、刘汉章、刘思孝、张乃民。新中国成立以来,曹村有不少人在全国名牌大学上学,自从恢复高考以后,每年考上大学的学生均在50人以上,为国家输送优秀人才数以千计。
曹村作为皇家内苑,在唐代被诗佛王维所看重。这位皇家近臣曾在此地购建终南别业。此地南北皆有佛寺,对于信佛的王摩洁而言,心向往之。当年王维从长安城内往城南的终南别业回返时,经常路过香积寺,诗人雅兴发作而写出这首《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这首《过香积寺》的诗作证明沉湎于佛学为主题的王维,极善描绘山林古寺的幽境,特别向往清高幽僻的意境,诗的眼“安禅制毒龙”是诗人心迹自然流露。王维在其诗中经常用佛家的“空”字表达心情,如“空山不见人”“空山新雨后”“夜静春山空”之类,含有宁静的意思,也含有空观思想。暮色降临,面对空阔幽静的水潭,看着澄清透彻的潭水,再联系到寺内修行学佛的僧人,诗人情不自禁地想起佛教的故事:在西方的一个水潭中,曾有一毒龙藏身,累累害人。佛门高僧以无边的佛法制服了毒龙,使其离潭他去,永不伤人。佛法可以制毒龙,亦可以克制世人心中欲念。
这首诗所描绘的幽静山林景色亦足以证明当年天门街口的曹村,可以听佛寺钟声和终南山呜咽的泉声,这钟声和泉声非但没有冲淡整个环境的平静,反而增添了深山丛林的僻静之感。可以想见,王维居住在终南别业追求的恬淡宁静的生活气氛。无独有偶,中唐时代的名相裴休所建元君庙就在曹村中央,发现在明代碑石上面记得很清楚,裴休是中唐的著名人物,与同时代的诗人韩愈、贾岛,孟郊,刘禹锡,白居易,柳宗元交往很多。
裴休的功绩是盐税改革,还是文宗的太子太傅,当朝的名相,《全唐诗》上收录有他的诗作,所以这个元君庙石碑的发现,对于把曹村建设成为唐诗故里策源地,更是拥有根本的人文基础。唐代天门街元君庙,近现代成为曹村小学,但里随着村办小学的生源逐渐消失,小学又被改造成为民宿。这一块元君庙石碑证明,这里在唐代是诗人们经常居住的地方。曹村村道路口,即将勒石命名。既然曹村所在地是唐代为诗人居住和活动的中心,还是大唐故都长安城南天门街必经之地。那么,在此立石刻上“曹村:唐诗文化艺术村”九个大字,加持大唐天门街王维终南别业,非常地有合理的基础和条件,对于打造长安唐诗文化体验核心区更有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今天,长安区打造“山水长安,唐诗故里”核心体验区,曹村元君庙无疑是唐诗故里这个地带的中心点,距离王维诗歌艺术馆只有一百米。今年夏天,伴随着王维诗歌艺术馆落成,曹村村口立起多块碑石,向游客讲述这里是大唐长安通往终南山天子峪的天门街必经之地,唐代诗佛王维在天门街旁营建终南别业就在今天王维诗歌艺术馆营建处。这里还终南别业和蓝田辋川别业,共同组成王维在中年时代和老年时代隐居之地。唐朝中晚期名相、盐税改革者之一的裴休在曹村修建元君庙留下的碑石成为不解之缘,更让这里从盛唐到中晚唐都与诗人有着深厚情宜和广泛联系。
裴休,生于公元791年,864年去世,享年73岁,字公美,孟州济源(今属河南)人。裴休幼年时,志操坚正,白天学习经籍,夜里攻习诗赋。唐穆宗长庆年间中乡试。唐文宗大和元年(827年),入为监察御史、右补阙、史馆修撰。武宗会昌年间,以尚书郎历典数郡。大中元年(847年),累官至户部侍郎,充诸道盐铁转运使,转兵部侍郎,兼御史大夫,领使如故。裴休充任诸道盐铁转运使时,大力进行漕运及茶税改革,制定了《盐法八事》和《茶法十二条》,其改革既打击私贩盐茶偷税,又严禁乱设卡收税,减少了茶农、商人的纳税,增加了当时的朝廷盐茶税收。
裴休善于作文写诗,书法自成一家,现传世拓本有《定慧禅师碑》。还专攻佛典,经常与僧人讲求佛理,中年后不食荤血,经常斋戒禁食欲。唐大中六年(852年),裴休以本官同平章事,判使如故。唐大中十年(856年),罢相职,检校户部尚书、汴州刺史、御史大夫,充宣武军节度使,又进阶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河东县子,守太子少保,分司东都。唐大中十一年(857年),检校户部尚书、潞州大都督府长史、御史大夫,充昭义节度、潞磁邢洺观察使。唐大中十三年(859年),加检校吏部尚书、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观察等使。唐大中十四年(860年)八月,以本官兼凤翔尹,充凤翔陇州节度使。唐懿宗咸通元年(860年),入为户部尚书,累迁吏部尚书、太子少师。唐咸通五年(864年),逝于任上。长安唐诗之旅把曹村作为策源地,作为唐诗文化艺术村,裴休所建元君庙应该发挥唐诗发源地重要历史标志作用。
唐诗之旅既是一种发掘,唐诗之旅更是一种创造。曹村人王渊平作为长安唐诗之旅组委会主任,对曹村建设成为唐代天门街口的唐诗文化艺术村充满信心,曹村地位得到显现立石题字更有力度。鉴于曹村及其周边丰富多彩的唐诗文化艺术积淀。曹村显然已经成为唐诗之旅策源地,曹村更应该成为唐诗文化艺术村,作为一种特殊表达,让长安唐诗之旅的徽号和影响力,足以穿透历史和震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