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沙龙分享: 节气中的传统文化

文化   2024-11-27 22:18   陕西  

11月22日,小雪节气。

11月23日,星期六。在每月指定的一个星期六,陕西培合文化艺术研究院举办主题沙龙的日子。11月份的主题沙龙,联合张培合读书会在小雪节气第二天共同举办,陕西培合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王玲开场时首先分享了有关“谦让”的原则问题。接着由陕西培合文化艺术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本届沙龙主讲嘉宾、習儒斋主王博太先生现场分享“节气中的传统文化”这个话题。

当日,邀请著名文化学者、陕西省企业文化建设协会会长、西安市人民政府参事、陕西培合文化艺术研究院发起者张培合先生莅临沙龙现场并从贵在坚持角度指导讲话,对每月坚持举办这样的主题沙龙表示肯定,希望采取多种多样的宣讲和传播方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做出越来越大的努力和贡献。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道法自然

借用二十四节气感悟天人合一理念


我国二十四节气告诉人们,每个四季的轮回过程里,立冬过后是小雪,小雪是第20个节气,小雪过后是大雪,大雪过后是冬至,冬至过后是小寒,小寒过后是大寒,大寒是第24个节气。大寒之后,又开始新一轮二十四节气的轮转了。


民间谚语,春打六九头。立春,是第一个节气,又一个年回来了。因为立春或在春节前或在春节后,这样的不同变化,导致农历年里有时会出现双立春,即农历年头和年尾都会有立春的节气,某个农历年里就没有立春的寡年现象了。比如,2019年猪年、2021年牛年、2024年龙年、2027年羊年都是“无春年”。民间盛传,无立春乃寡妇年,此年无春则“不宜结婚”,没有科学依据。


所谓的“无春年”只是农历与阳历巧合,有无立春只是由不同历法的时间差所造成,对个人生活和婚姻幸福并不会造成影响。我国古代的农历过新年,即春节,非常靠近立春,有时在农历新年的正月里,有时却还在没有过年的腊月里。使用公历年来划分二十四节气的时间节点,就很稳定,每月两节不会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诚如二十四节气歌谣所唱,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如果翻看农历日期就会发现,农历蛇年正月初六(2025年2月3日)立春,腊月十九(2026年2月4日)立春,这样以来,农历蛇年就有两个春天。今年是农历甲辰年,却是无春寡年。为了适应寒暑变化,古人在农历中每19个年头要加入7个闰月,才能保持节气和年月的协调稳定。学习节气文化,对以立春为属相轮回的界限,来推算生辰八字和给人算命,采取姑且听之莫相信态度。


二十四节气对自然气象和一年四季的特点表达准确,确实对农耕生产具有指导意义,我国先民将认知自然环境时序变化看作生产生活中的重要环节,发明二十四节气作为时间认知体系,指导民众的生产生活实践,并与自然节律、农耕生活紧密相连。形成“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种棉正适时”“夏至种豆,重阳种麦”“小麦点在寒露口,点一碗,收三斗”“寒露收豆,花生收在秋分后”等民间谚语。


这些民间谚语体现二十四节气的人文关怀就是满足人们对农耕生产时间的准确把握,易懂易记又明确具体。同时,二十四节气显示出的气候、气象,对农耕生产有影响作用。比如,“立春三场雨,遍地都是米”“立夏东南风,大旱六月中”“夏至刮东风,半月水来冲”,这些气象谚语都在提醒人们,做生产上的提早预防,生活上的提早准备。


中国人对宇宙和自然界的价值认知的独特观念表现在十四节气里面。尊重自然、顺应自然、道法自然,可持续发展理念显著表达,全国有许多地方每逢节气到来时候就会举办一系列相关文化活动,从而来展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和创造力,彰显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勃勃生机,以此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十四节气对应古人的自然时间观念与农耕生产时机的掌控,成为中华民族传统农耕社会的生活经验和文化标志,蕴含着丰富的生活智慧和文化财富。当前,农业现代化背景下,拥有很多关于气候和农业的科学新知识,但二十四节气并未过时而无用。现在的“二十四节气”对农事指导功能虽然减弱了,节气文化的社会功能却应该更加凸显并强化起来。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朝杜牧的这首《清明》诗之所以能够家喻户晓,就是因为包含着清明节气所赋予人们户外踏青扫墓祭祖的文化内容,传承着无比深远的中华祖脉文化而备受重视。


每年谷雨节气,陕西白水和洛南县在纪念仓颉造字形成文化盛事。天雨粟,夜鬼哭。传说仓颉造字让老天爷都对人类刮目相待,天上直接把谷粒像下雨一样送达人间,鬼神都吓哭了。


芒种节气又和端午节在一起,闹龙舟吃粽子充满节庆文化气息。夏至和七夕节,秋分和中秋节,重阳节和立冬,还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这些有关二十四节气的文化现象,带给中国人美好的生活追求和人间向往。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儒学道家万物并作以观其复之信念


古代的《易经》里说:“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包羲氏就是中华始祖伏羲的别称。伏羲夜观天象、俯察地理,参透宇宙四时运转的奥秘,创立最早的八卦,后来经过周文王的改造,终于让八卦变六十四卦,出现的易学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称为变化之学。


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荀子说:“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中华儒学和道家对于世界图景的体认和解释拥有惊人相似的地方,自古以来这样一条绵延不尽的探索道路,代表着中国人从客观世界中认识主观世界,拥有从此岸走向彼岸的成长捷径,就是中国人以礼乐文明的方式,部分地保存着独特的宗教精神,认为世界和人类并不是被造物主创造出来的,而是天道本然自生的有机过程,宇宙的各个部分都从属于一个有机整体,共同参与生命过程相互作用。




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就已经影响到日本、朝鲜、韩国、越南、马来西亚等许多国家。这些国家将二十四节气予以本土化,形成自己的节气体系,以丰富农业、历法、节庆、社交、语言、文艺,以及衣食住行体学悟等生产生活各个方面。这些相关事实已经充分证明二十四节气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乃至整个人类世界文明进程中拥有重要意义与价值影响。二十四节气,被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这是中国人特有的时间认知体系和诗性表达方式。

2006年,“二十四节气”被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1年,九华立春祭、班春劝农、石阡说春等一些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项目被列入该遗产项目的扩展名录;2014年,三门祭冬、壮族霜降节、苗族赶秋、安仁赶分社等一些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项目被列入该遗产项目的扩展名录。


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其实,这个世界并不是用来征服的对象,而是与我平等的主体,“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山川河流乃至亭台楼榭,无不是人类融入世界、参天地化育万物的窗口。古人提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信仰,成就亘古不变的和合思想。或许,古老先民的仰观天象与俯察地理,并不是现代的科学主义和理性主义,却重在通过中国人特有的艺术、情感、感性的视角,来体认这个身在其中的地球脉动,并不是将自身置于物外来横加干涉大自然,而是追求身与物化之后才能神与物游的最高境界。


中国人的天人合一理念,体现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二十四节气里,尚且保存着一份上古天真和灵性。每个人同周围的环境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每个个体的充分发展决不是彻底斩断已有的人与自然的联系,而是规范、引导、影响、塑造这些联系。儒家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于自我修身的成德成仁的实践,拥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目标,从而在回馈社会时完成人生修行的完美境界。


我们要更进一步挖掘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力量,发挥好节气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和外应张力,从而在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坚定文化自信心和认同度,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不断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承载着的祖先对生命的解读和尊敬,体验中华民族的二十四节气精神财富,凝聚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彰显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通过二十四节气所蕴含着的古人对天文、地理、气象等自然规律和人文精神,更加深刻地总结认识五千年中华文明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性特色,终于走到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十四节气独特观念和重要象征

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心与认同度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我们知道,中国人认知社会本是一个天地人和深度融合的有机整体,有关国家、社会、宗族、家庭、个体之间的命运,自古以来相互息息相关,崇尚天人合一的和合文化,倡导天下为公的世界大同理想,根深叶茂。二十四节气里饱含着这种敬天爱民的崇德思想,自然投射到社会层面,让这个民族拥有尚德尚勇、向善向爱、重仁崇义、尊道贵德、替天行道、扶危济困的天然本性,向往安居乐业的人文理想而拒绝人间自私分离和战乱局面。


当然,中华民族秉持温良恭俭让的做人准则与做事态度,也造成中华农耕文明的缺憾与局限,就是面对外部世界入侵难免存在判断失误。儒家认为,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当西方列强依靠坚船利炮轰开天朝大国的门户时,惊醒天朝大国的迷梦,更让整个国家和民族陷入反思和自我觉悟,痛定思痛,自我改造,革故鼎新,来重新适应和对待在西方资本社会带来的弱肉强食丛林法则影响,却不得不重新思考国际秩序的主宰问题。


一百多年来,经过艰苦卓绝、奋发图强的努力,我们再度从自身做起,走上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今天通过学习和实践来感受二十四节气的魅力与智慧,并在这个主题文化沙龙活动上,主讲者用40分钟时间来宣传和推广二十四节气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二十四节气文化,共同传承和弘这样的中华民族宝贵文化遗产,更好地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感悟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实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文化努力和贡献。


大约在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中期的天文遗迹青台遗址,在河南郑州被发现后,足以证明传说里。周公测景台在洛邑附近(今登封市)测定二十四节气,还有元代观星台等这些重要遗迹,都是先民开展天文活动的实证。周公测景台包括台座、台柱两部分,西周周公曾在此用土圭测土深,观测正午日影,以求“天地中心”。元代观星台由天文学家郭守敬在周公测景台北邻创建,不仅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天文台,也是中国古代验证和测量二十四节气的天文场所。


大约2500年前,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其后,秦始皇大一统以咸阳为中心经由驰道巡游的行为,就是对上天日月星辰行为的模仿。仰观俯察之间,对于幽明之物的敬畏、敬仰、敬重产生了文明化的进程,也向自然注入了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慎终追远的情感和精神寄托。我们的老祖先第五大发明二十四节气,就是仰观天象,俯察地理的记忆,记录着具有中华民族个性特色的宇宙观与价值观。


孔子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中国人推崇自然法则下,万物运行自有其秩序,最高境界就是整个世界都要各归其位、各行其道。礼仪文化之所以长久不衰,就是“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道理,礼仪之邦名扬天下,正是世界文明运行规律的反映。春秋时期的史官便已知晓。四方二十八星宿在黄道上投射下影子,每一个星宿都分别对应着某一片地域,并以此坐标系来观察天象,从而推测诸侯国内发生的大事件。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热衷于修建阿房宫和巡游四方,修筑通达天下的驰道和秦直道,除了表面的好大喜功和追求享乐,更多是仰观天地宇宙带来的冲动和向往。显然,为政并没有以德,我们要重视二十四节气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赋予其新时代的精神内涵,将其作为中华文化符号植入人们心中。


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人的发明创造,一万年以来积累形成的中华智慧,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从自然物理时空转化为以文化人的时空,国运社稷、农事活动、生活节俗、时令饮食等都已纳入节气变化,更反映出中华民族对自然时序、亲情伦理、聚合团圆、家庭和睦、社会团结的追求与尊崇,这是农耕文明传承发展的缩影与投射,更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务必更好保护与传承的传统文化。


我们的古圣先贤是善于观察和体认这个物质变化的世界的。因为地处北半球,首先发现冬至这个节气,经过观测木影,在一个冬至与另一个冬至之间,计录了天上的月亮一共“圆”过十三次,在十三次之间就有十二个月。现在的数学方法判断,月亮圆缺一次即为一个月,所以用“月”来表示纪年,这就是农历年的启动,说两个冬至之间有十二个“月”。古老先民刚开始记录或许用简单的石头来记数,或者用结绳记事的办法,却并不懂得还会有小数点的出现,取整数来计算月数,并不准确的。观察发现,十九年里,大概要多出七个月圆来,因此才有十九年七闰的历法安排。


我们把月亮一个圆缺的变化,叫“月”(后叫“朔望月”),这一个月里有30天;12个月就是360天。现在,我们都知道一年有365天,划分出12个月,还有大月31天,小月30天之别,阳历的2月只有28天,出现闰2月时才会变成29天。难道我们的古人观察天象发现12个月共360天,出现错误了吗?这里就牵扯到太阴历和太阳历的关系问题。观察月亮圆缺变化,还要观察太阳在天上转动的时间节点,找出24个节气,并不就是360天的完全对应而是有月份和日期的变化。


我们的古人观察木棒在太阳下的影子变化,发现这个冬至日到下个冬至日的一年里,对应月亮的12个月份和太阳影子的变化分出的十二个等分之间的节点,还是会有误差。于是,在我们的农历里就出现闰月的安排,来弥补太阳的一年周转和月亮的周转差距,自古就很重视这样的历法问题。古人观察天象来寻找日月星辰的变化规律所用的工具和人的视角局限,以及数学计算能力水平有所限制,真正要把一百年、一千年、三千年、五千年、一万年的历法推算出来,让每一个年、月、日都与相关天象对应更加准确,还真是不容易的事情。


站在民间实用的角度来看,通过观察太阳、月亮、星辰的运行规律和气候的变化,古老先民总结出了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许多实用的农谚和谚语,如“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夏至未至莫道热”等,这些谚语至今仍在指导着农业生产。同时二十四节气还体现了古人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追求,倡导人们顺应自然规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今天,我们已经逐渐远离了古老传统的农耕生活形态,但是二十四节气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智慧价值,却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其实,在现代城市里,我们更加向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古人生活状态。他们眼中的时间比我们更加立体有形,他们根据时间的变化,采桑养蚕、安排生产,春耕夏长,秋收冬藏,归附自然,根据自然规律来生活,实现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学习和传承二十四节气文化,更好地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让二十四节气文化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城市与乡村的桥梁,促进城乡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这本是穿越3000多年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和生存之道。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先民利用土圭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此确立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4个节气、先秦时期的《尚书》和《吕氏春秋》对春分、夏至、秋分、冬至4个节气都有所记述。二十四节气形成、定型于我国的黄河流域,是以黄河流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时序变化为基准,进而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民众的生活。我们要更好地阐发为保护、传承二十四节气的重要价值,更为充分地认识中华民族独特的哲学观念、知识体系与生活智慧,更进一步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心与文化认同度。


思考节气和气节的关系

体悟中华传统文化的道德观念


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古代帝王的治国理政,都以天子地位来重视节气文化,每朝每代都要制定历法称作皇历。黄帝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秦颛顼历被称为古六历,自西汉武帝时代颁布太初历以后,各朝代均颁布过历法。古代的皇帝们普遍都认为,天有所感,地有所动,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遇到的白虹贯日、日食月食、流星陨石等异常天象,都要与水旱之灾、地震等自然灾害联系起来,甚至还要感应到人事变故等各个方面,从天下一统的秦始皇帝、功勋卓著的汉武帝,千古一帝唐太宗,到骄纵奢靡的金主完颜亮、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都要反思政权的不足,在关怀民生方面而言,如果天灾导致人祸,或许还认为是自己的责任,出现自然异象的时候,甚至帝王们还会下罪己诏,来反思自己何处为难上天了。


汉代班固在《汉书·艺文志》里说:“天文者,序二十八宿,步五星日月,以纪吉凶之象,圣王所以参政也。”这就是古代中国天文学的意义。由此可知,中国古代“天文”的任务是观测天象,测算星辰的运行规律,从而体察吉凶,它对天下大事有重要的意义。


此外,在《周易·系辞上》有这样一段话:“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后面一个“象”即是将天象作为数术占卜用,可见,这里的“天文”应与“星占”是同一含义。 


古人认为,日月星辰,各有其神,各归其位,自有吉凶变化。我们的国土都在北半球,北斗七星四季不落。北斗星每年绕天极一周,北斗的斗柄在四季中指向十二个方位,对应着十二个月和时令节气。斗柄所指的方向是当旺之方位,所以,北斗星是星占之祖,日子、方位的吉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北斗的位置和指向。


还有关于历法的“干支”纪年法,也是中国伟大发明,这个十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个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地支纪年法,以立春为岁首,交节日为月首。通过天干地支来论述太阳与地球的关系,这二十四节气和十二个月建就是基本内容。纵观中国古代历法,大致说来包括推算朔望、二十四节气、安置闰月以及日月食和行星位置的计算等内容。当然,这些内容是随着天文学的发展逐步充实到历法中去的,并且经历过相当长的历史阶段。


这样的老黄历作为一种带有每日吉凶宜忌的万年历,在乡村集贸市场上还能找到包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日历,诉说着中华民族千年的农耕文化与天文智慧。这不仅是时间的标记,是古人观察太阳运行,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还是中华民族古代农耕社会生活与情感的寄托,更是连接古今、沟通天地的文化纽带。 这个问题似乎很多余。自古以来就是这样安排的。那么,谁这样安排的,为啥安排12个月,而不是10个月?这里就牵扯到一个日历法则。


古老先民在生产生活中,对周围世界会产生好奇,针对“日出日落”这个习以为常的现象,有一个先民就开始思考和计算了:看见太阳升起来了,就放一块石头在地上,太阳落下之后看不见了,又放另外一种石头。这个太阳的存在叫“日”。看见太阳下山躲起来了,就叫“夜”,这样就有了“日”和“夜”的概念。然后,发现无论是日还是夜,头顶上的“天”还是在的,于是就发明了“天”,给“大”上面画一横,就是“天”。一日一夜,就形成了一天。这个“天人合一”从“天”的发明就体现出来了。



世界上的事情,总要有人坚持不懈去做,这样的“天人合一”的发明创造还一直有人在观察,一直有人在记录。经过漫长的观察和记录发现,在日夜变换的过程之中后,总会重复出现下雪、下雨,寒冷、暑热的天气变化,还有树叶枯黄、草木重新生长变绿等现象--非常容易发现的现象。后来,有一个人突然发现,照在地上的身影,长短竟然也会变化,于是就专心研究影子。他在一块平地上插一根木棒,观察发现即使太阳在头顶,影子也会从长变短,从短变长,而且会有一个最短和最长的变化规律。木棒的影子变得最长的时间最容易观察,而且很有特点,那一天日短夜长,天气越来越冷。这一天就是冬至,最早被文字记载记录的节气。三千年前的《周易》早就告诉我们思考问题的方法,只不过没有去认真领悟和感受其中的智慧罢了。



君子以类聚辨物:摘自《周易·象上》。 《周易》认为,天地万物以族类相聚合,同类的事物会聚集在一起。不同的群体之间,就会显示出事物的差异。因此,可以通过对聚合的群体进行区别、分类,以此来辨别事物的同异。同时,警醒人们,应谨慎选择自己所亲近的群体,要与君子同群。


君子以同而异:摘自《周易·象传下·睽》。《周易》认为,君子应找出事物的共同点,并辨别它们各自的特点,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适中,求大同,存小异,不在细枝末节上纠缠。求同存异,是一种胸怀,更是一种境界。


君子以议德行:摘自《周易·象传》。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君子因此制订礼数、法度为准则,并对德行经常予以评议。“制数度”用制度来施行节制,“议德行”用舆论来加强节制。用制度和舆论构筑起一道节制的堤坝,就能确保世道人心朝着正确的方向。


君子以向晦入宴息:摘自《周易·象传·随》。君子以向晦入宴息。顺应自然,不逆天道。太阳落山了,天黑下来了,君子就自然而然地回家安歇了。



最后,谈一谈节气和气节的关系。其实二者之间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它们都与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有关。


首先,节气表现一年中自然现象的变化和时间顺序,是古人根据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需要,对天象、气候的观察和总结而制定的节点。其中,二十四节气是人们感受自然时序变化的一种方式,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内容和形式。


其次,气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价值观念,强调人的自主自觉性、品格认知度和道德修养水平,以及个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所表现出的坚定信念和原则。指人们在道德、行为和性格上的高尚品质和原则信念。


虽然节气和气节不是直接相关的概念,但是它们却是相同汉字的不同组合词语,并且都与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从节气的观察和体验中领悟自然规律和变化,同时也可以从气节的内涵中汲取道德和精神力量,不断提升自身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人生社会有节,人身人性有气,节气不仅成为时间坐标,也演化成气节,提醒人生百年,需要有精神气,有守有节。可以说: 中国源远流长的精神气节,其源头正是时间中的节气。


用《二十四节气歌》记住节气名字: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通过这首节气歌将二十四个节气的顺序和名字都列出来了: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今天的主题分享就到这里!


附:小雪古诗五首


《问刘十九》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小雪》唐·戴叔伦

花雪随风不厌看,更多还肯失林峦。

愁人正在书窗下,一片飞来一片寒。


《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四时》东晋·陶渊明

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

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寒松。


《梅花》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習儒斋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