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0日下午,秦大将军王翦后裔王建东、唐汾阳王郭子仪后裔郭兴前、唐西平郡王李晟后裔李珊在古城西安共同发起“中国梦/华夏魂/民族根,十三朝文化之都文化学者研讨会”,选址西安大雁塔喷泉北广场西北角慈恩镇二楼天下史馆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主题是“发扬忠武报国精神,传承中华忠孝文化”。长安文化学者、陕西培合文化艺术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習儒斋主王博太应邀请到会主题发言,自拟题目“传承中华忠孝文化,倡导长安倜傥精神”,因其立意新颖、内涵丰满,受到参会者的好评。
此次十三朝之都文化学者研讨会主题确定阐述发扬“忠武报国精神”传承“忠孝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其愿景是弘扬传承忠武报国与忠孝文化,铸就民族精神之魂,让其光辉遍洒中华,为民族发展精神指引。秉持忠武报国之勇毅、忠孝文化之温情,文化滋养心灵,使人人心怀家国,践行大义理念。弘扬忠武报国精神和忠孝文化,在时代浪潮中,将其融入社会血脉,激励民众为国家富强、家庭美满而奋斗为使命。
王博太先生首先向中华忠孝文化代表们表示诚挚的问候,向十三朝文化之都文化学者研讨会发起者王翦后裔王建东先生、郭子仪后裔郭兴前先生、李晟后裔李珊女士表达敬意。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孕育了十三朝古都。这座城市的南边有巍巍秦岭,那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北边的山里面埋葬着中华始祖轩辕黄帝,还有周秦汉唐的帝王将相们的陵寝。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这片热土是全世界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华各姓氏后裔们朝圣的地方。
大约十年前,王博太先生曾经陪同中华李氏西平堂晟公后裔联合会会长李晓炎先生寻访高陵三绝碑晟公墓,李晟再造大唐中兴大唐的功业青史留名,唐德宗时驻军渭北高陵地界白莽原,守护长安城,去世后就长眠在驻军地,千年岁月里渭水冲涮侵蚀北岸河堤,致使晟公墓地神道已被毁坏,幸有三绝碑还保存在今天的高陵博物馆,成为中华李氏西平堂千万后裔追忆祖先的标志。他还调查走访并参与过武动苏武、乾县武则天乾陵、礼泉唐太宗昭陵、富平王剪故里,参加中华各姓氏宗亲举办的忠孝文化典礼活动,见证中华各姓氏宗亲代表的文化认同度和精神归属感,彰显出民族大义使命。
今天,保护性开发和利用中华各姓氏宗亲文化遗存和遗产,体现为传承中华忠孝文化,倡导长安倜傥精神,对于天下史馆而言,已经给中华各姓氏家族搭建起文化交流的窗口,召开这样的十三朝文化之都学者研讨会,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和现实意义。我国王姓和李姓人口已经有上亿,张姓和刘姓的人口也接近上亿,杨姓、黄姓、吴姓、赵姓、周姓的人口数量最少都在2500万以上,这些人口普查排在前十位的姓氏人口超全国人口过半,应该涌现出社会各界的中坚力量,应该对经济社会发展、对科学文化进步做出更多突出的贡献。
站在平民视角来看,构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与魂,注重挖掘中华忠孝文化,关键体现在中华文化自觉、自信、自强的意识要强化,站在中华民族祖脉秦岭的高度,关键在倡导和彰显长安倜傥精神的风华气度。周秦汉唐为代表的盛世长安文化,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忠武将军,渭河边垂钓的姜子牙,秦将白起老家在眉县,汉代的卫青、霍去病,飞将军李广的细柳营,追随汉高祖的韩信和吃生彘肩的樊哙,唐太宗昭陵陪葬的秦琼、尉迟敬德、徐茂公、程咬金等,个个忠勇无比,足称定国安帮臣。还有古老文化名人,制礼作乐的周公姬旦。在终南山尊道贵德写出五千真言的老子李耳,在下马陵钻研儒学的董仲舒,在扶风写汉书的班固,在长安辅佐李世民的魏征,写在大唐诗人传里的名流更是人才济济。
长安文化研讨,可以溯源孔子崇拜周公的礼仪文化思想。孔子周游列国,寻找人生出路。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他感悟出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在长安,回望西汉太史公,司马迁就曾现身说法,倡导倜傥精神。他说;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我们在长安古城召开会议,所要表达的观点就是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传承中华祖脉文化,还不能停留在帝王将相陵墓前的认祖归宗和登高望远,更应反思帝王专制思想影响,加强自我修养的奋发意识,激发和形成新时代的家风家族优秀品质。祖祖辈辈生活在秦岭脚下,深感中华祖脉文化何其深远!其核心符号是姓氏。
我们真要知道自己姓甚为老几,就要懂得热爱祖祖辈辈生活的这片土地,让家国情怀和天下观念从庙堂走向民间,让每个人的精神根脉与价值观念付诸实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北宋文武双全的范仲淹在镇守西北边境时,眉县横渠张载曾北上延安找到范仲淹希望投军,发扬忠武报国精神。范仲淹说,青年人读书更重要,应该发挥文化力量为国尽忠在家尽孝,这样的张载苦下功夫,拥有名垂千古的四为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样体现出来强烈的文化担当与现实使命,成为文化自觉和精神自醒的动力源泉。
我们不难发现,古圣先贤的本质特征就表现出忠武报国和仁孝仁持家的传统价值观念,用中华文化传播者张培合先生的总结就是十五个字的做人准则,做人的基础上要以仁、义、礼、智信为准则,做人的态度上要以温、良、恭、俭、让为准则,做人的底线上要以忠、孝、忍、勇、廉为准则。长安李醉对他的醉门生提出“十德”要求,忠德:忠爱祖国、尊师重道、忠恕待人。孝德:敬亲养亲、兄友弟恭、友朋亲邻。仁德:以人为本、仁爱悯人、仁和容人。智德:明辨是非、为善去恶、求真求实。信德:诚实守信、自信互信、坚守信念。礼德:礼制为本、谦恭礼让、遵从礼仪。义德:道义情义、公平正义、见利思义。勤德:勤奋学习、热爱劳动、俭朴节约。勇德:自强不息、勇于担当、勇于创新。廉德:知廉知耻、律己修身、慎独慎微。这些都成为中华祖脉秦岭脚下长安文化底色,成为更具持久性和系统化的精神积淀,显现出中华民族这棵根底深厚的大树必将更加枝繁叶茂。
最近,长安老子文化国学研究院院长、西安市政协委员李醉先生对话習儒斋主终南山筑坛论道,智慧碰撞,提出并思考最能体现中华忠孝文化在长安的精神维度,借用各家文化学者启迪,认为自古以来形成的这座文化气质和精神底蕴显著的城市,务必要走出帝王专制思想的苑囿,共同倡导中国长安倜傥精神。为此,王博太先生将他的发言题目总结为“传承中华忠孝文化,倡导长安倜傥精神”,带给现场听众眼前发亮的思想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