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报告|《汉语方音字汇》读后感

学术   2024-11-21 08:10   广西  

《汉语方音字汇》是由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学教研室编纂的一本方言字音汇集,由文字改革出版社于1962年出版。1980年起由王福堂主持进行修订,1989年出版第二版,2003年由语文出版社出版了第二版重排本。

《汉语方音字汇》作为方言的字音汇集,需要反映汉语方言概貌,因此所收的方言点必须要具有一定地位,能够代表各个方言。全书收入20个方言点的字音材料,基本代表了现代汉语各大方言,分别是:官话:北京(北京官话)、济南(冀鲁官话)、西安(中原官话)、太原(西北官话)、武汉、成都(西南官话)、合肥、扬州(江淮官话),吴语:苏州(北区)、温州(南区),湘语:长沙(新湘语)、双峰(老湘语),赣语:南昌,客家话:梅县,粤语:广州、阳江,闽语:厦门、潮州(闽南话)、福州(闽东话)、建瓯(闽北话)。

《字汇》新版分前言、凡例、方言音系简介、正文、中古音音序索引和字目简体字繁体字异体字对照表六部分。编者在凡例中就将正文的方言点选择、编写的体例和结构、特殊情况的处理,以及后文所附字表的使用等各种问题进行了全面说明。方言音系简介则分别说明了二十个方言点的声韵调内容和特点。正文前的内容非常全面的讲述了这本书的结构,加上之后的中古音索引和字体对照表,让学者能够全面的学习相关内容并较快的掌握本书的使用方法。正文部分用表格形式收入了3000个单字字目,列出对照字音,字目按普通话音序排列(先按韵母的次序,韵母相同的再按声母的顺序排列,声韵都相同最后按声调的顺序排列),并注明中古音音韵地位(包括声、韵、调、摄、等、呼等项)。各方言点的读音都以城区中老年人的口音为依据,并以国际音标作音位性记音,各方言标音的宽严也大致平衡。书中注意搜罗一字多音,并区别一般异读、文白异读、口语用音、新旧读和俗读等不同情况。必要时还用脚注说明有关事项。表格横向看,是中古音和某一方言的众多字音;从纵向看,是所列字的中古音切和各现代方言的读音。

《字汇》具有较高的价值,首先体现在方言资料的全面性,书中收录的方言点涵盖了官话、吴语、湘语、赣语、客家话、粤语、闽语等主要汉语方言,为研究方言提供了比较全面的资料。其次,《字汇》不仅被用于方音与普通话语音、方音与方音、现代方音与以切韵音系为代表的中古音之间比较研究,还有助于汉语史研究,给学者们提供了非常便利的语音资料,成为汉语研究的重要参考书。最后,方言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反映不同地区的历史变迁和社会发展,《字汇》不仅是对汉语方言研究的宝贵贡献,也是对中华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记录。

不过《字汇》的编纂是存在一些问题的。比如王福堂先生在第二版出版后就提出某些方言点的代表性可能还有商量的余地,他认为苏州和上海,前者历来是吴语北区的当然代表,但目前的影响力已不如后者,而且本身也已经在接受后者的影响。潮州和汕头在潮汕方言中的情况类似。阳江在粤语中作为第二个代表点也许还不如广西南宁等地。因此,选择苏州、潮州、阳江还是选择上海、汕头、南宁更合适,可以有不同考虑。

另外,还有官话代表方言点的选择不全面。目前官话可细分为八种次方言,而《字汇》中所选的八个官话方言点只包括了北京官话、冀鲁官话、中原官话、江淮官话、西南官话。

还有一个口音的代表性问题。《字汇》中选择了城区口音作为代表,但一般来说城郊地区尤其是偏僻地区,语音受影响变化较慢,方言中往往保存较多的古音成分。比如太原南郊口音保存了中古宕江曾梗摄大量字音文白异读中阴阳对转的现象,反映了山西方言的重要特点。由于《字汇》中不选择城郊口音,因此这样的特点在此书中就难以发掘了。

此外《字汇》中虽注明有异读,但因表格中空间有限,对于一般意义的异读一概不注用例。另外表格中收字只收常用字,按字收音,因此那些中古音系中作为某些小韵代表字的生僻字,和在有些方言中缺乏书写形式的音节都没有收入进《字汇》,所以该书要想反映方言语音的结构整体及其演变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总之,《汉语方音字汇》一书目前仍是学者进行语音比较使用、研究方音特点及演变的重要参考书目。


西大语言学
整理方言资料,报道方言调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