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普通话的舌面腭化和尖团合流

学术   2024-08-02 08:01   广西  

谈到普通话的声母j[tɕ]q[tɕʰ]x[ɕ]和中古声母的对应关系,就必须涉及“舌面腭化”的问题,这也是所谓“尖团合流”的成因。普通话的声母读为j[tɕ]q[tɕʰ]x[ɕ]的字,在不发生舌面腭化的情况下,其声母有些原读g[k]k[kʰ]h[x],有些原读z[ts]c[tsʰ]s[s],反映出不同的中古声母来源。

一、舌面腭化

“舌面腭化”是指发音时舌面抬高、接近硬腭的语音现象。普通话的声母j[tɕ]q[tɕʰ]x[ɕ]就是腭化音。g[k]k[kʰ]h[x]变读为j[tɕ]q[tɕʰ]x[ɕ],和z[ts]c[tsʰ]s[s]变读为j[tɕ]q[tɕʰ]x[ɕ],都是舌面腭化。

(一)来源于g[k]k[kʰ]h[x]的j[tɕ]q[tɕʰ]x[ɕ]

在普通话的语音发展过程中,声母g[k]k[kʰ]h[x]在韵母[i][y]或以[i-][y-]为韵头的韵母之前(齐齿呼、撮口呼的前边)变成了j[tɕ]q[tɕʰ]x[ɕ],发生了声母的分化。

有些西南官话方言(包括老派北京话)有韵母iai[iai]。当iai[iai]与g[k]k[kʰ]h[x]相拼时,就会发生舌面腭化。普通话中没有韵母iai[iai],全部改读了。例如,普通话的“街”念jiē,该读音是这样来的:[kiai]→[tɕiai]→[tɕiɛ](调值略去)。舌面腭化后,[ai]韵变读为[ɛ]。

(二)来源于z[ts]c[tsʰ]s[s]的j[tɕ]q[tɕʰ]x[ɕ]

在普通话的语音发展过程中,声母z[ts]c[tsʰ]s[s]在韵母[i][y]或以[i-][y-]为韵头的韵母之前(齐齿呼、撮口呼的前边)变成了j[tɕ]q[tɕʰ]x[ɕ],也发生了声母的分化;且其变读发展到今天,与普通话的声母g[k]k[kʰ]h[x]的腭化结果刚好一致。

二、尖团合流

(一)尖团合流的成因:见组、精组声母的细音腭化

普通话的声母g[k]k[kʰ]h[x]来自中古的见组声母(包含“见溪群晓匣”,本为舌面后音)。

普通话的声母z[ts]c[tsʰ]s[s]来自中古的精组声母(包精清从心邪”,本为舌尖前音)。

“尖团合流”是见组、精组声母与细音(齐齿呼、撮口呼韵母)相拼时同时发生相同程度的舌面腭化的结果。古属精组和见组的声母在与细音相拼时,分别称作“尖音”和“团音”。“尖”和“团”都是对舌位的描述。当与含[i][y]的韵母相拼时,尖音和团音的变读情况如果相同,就认为是尖团合流。

1 普通话的尖团合流

中古声母

普通话声母

见组

洪音(开口呼、合口呼)

g[k]k[kʰ]h[x]

细音(齐齿呼、撮口呼)

j[tɕ]q[tɕʰ]x[ɕ]

精组

细音(齐齿呼、撮口呼)

洪音(开口呼、合口呼)

z[ts]c[tsʰ]s[s]

(二)完成尖团合流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事实上,在尖团合流的结果发生之前,一定经历了尖音、团音的变读逐渐趋同并取消对立固定在音系上的过程;从前代人在语流中为了发音时的省时、省力而自然发生的舌位偏移,到后代人认为尖、团同音,不可能一蹴而就。

尖团合流属于自然音变,但也不是必然的音变。有的方言没有发生舌面腭化,那就发生不了尖团合流;有的方言存在舌面腭化,但尖音或团音在变读时舌位偏移有限,也没有完成尖团合流。

普通话的声母g[k]k[kʰ]h[x]和z[ts]c[tsʰ]s[s]都在韵母[i][y]或以[i-][y-]为韵头的韵母之前发生舌位偏移,变读为j[tɕ]q[tɕʰ]x[ɕ],造成了尖团合流;前者是舌位从舌面后处前靠至舌面前,后者是舌位从舌尖前处后移至舌面前。历史上,二者的舌位偏移必然经历了一段过渡时期才能达成最终的偶合。

胶辽官话区中一些方言点区分尖团的情形可能可以印证普通话完成尖团合流所需要的过渡时期的存在。例如,在烟台方言中,“酒”(尖音)的声母读为[tɕ](舌面前,清,不送气,塞擦音),“九”(团音)的声母读为[c](舌面中,清,不送气塞音)。按照舌位由后到前排列,[k]>[c]>[tɕ]>[ts]。显然,舌尖中音[c]是从[k]到[tɕ]的中间状态;团音在变读时舌位偏移有限,未能与变读的尖音合流。

除烟台外,平度、蓬莱方言的团音也读为[c][cʰ][ç],但其尖音分别读为[ts][tsʰ][s](尚未腭化)和[tʃ][tʃʰ][ʃ](舌叶音,腭化程度有限)。胶辽官话区尖团音的对立存在多种情形,详见张春霞《山东三大官话区声母的尖团现象》,原文载《文教资料》,2012年第27期;另见孙庆玉《胶东方言尖团音调查研究》,鲁东大学学术硕士学位论文,2020年。

2 胶辽官话区中一些方言点区分尖团的情形

尖团音

例字

各方言点读音(声母)

普通话

莱州

平度

诸城

胶南

蓬莱

烟台

酒(尖音)

ts

ts

ȶ

九(团音)

c

c

c

3 上表涉及的音位(按发音部位排列)

齿间

舌尖前

舌叶

舌面前

舌面中

ts

ȶ

c

胶南(尖音)

莱州(尖音)

平度(尖音)

蓬莱(尖音)

诸城(团音)

诸城(尖音)

烟台(尖音)

莱州(团音)

胶南(团音)

平度(团音)

蓬莱(团音)

烟台(团音)

值得注意的是,当尖音、团音落实到具体的音系时,有的音位在不同音系中可能是尖音,可能是团音。例如[tʃ],在蓬莱方言中是尖音,但在诸城方言中是团音;又如[tɕ],在烟台方言中是尖音,但在莱州、胶南方言中是团音。可见尖音、团音的音位对立要在具体的音系中说明。一般而言,尖音的发音部位比团音靠前,但诸城方言刚好情况相反。

音系具有系统性,因此尖音和团音的全部声母一般是同时合流的;但在有些方言里,尖音和团音中只有部分声母合流,还有部分声母对立,这反映出演化的不规则,一些吴方言点就有这样的情况,而且存在大量的文白异读,例如嘉兴方言的“交”,白读作[kɔ⁵¹],文读作[tɕiɔ⁵¹],后者是受普通话的影响。

(三)是否完成尖团合流的判断标准

判断一个方言点是否完成尖团合流的标准是:古属见组(见溪群晓匣)和精组(精清从心邪)的字在韵母[i][y]或以[i-][y-]为韵头的韵母之前(即确保在相同语音条件下)今读声母是否相同。例如:“剑”(见母)和“箭”(精母)是否同音。北京话所谓的“女国音”(念j[tɕ]q[tɕʰ]x[ɕ]时舌位偏前)现象仍然是尖团合流的表现,因为念“剑”“箭”等字时舌位都偏前。北京话已经完成尖团合流,但京剧中的咬字还区分尖团,如将“小(xiǎo)姐(jiě)”念为“小(siǎo)姐(ziě)”。

下表整理了在《方言调查字表》中普通话的声母为j[tɕ]q[tɕʰ]x[ɕ]但在不发生尖团合流的情况下声母当读为z[ts]c[tsʰ]s[s]的字。这些字的声母均来源于中古的精组(精清从心邪)。为列表简便,下表中的多音字没有标注出来。

4 声母本读尖音的字

韵系

声调

假开三:麻




邪斜



藉褯

泻卸

遇合三:鱼








序叙绪





遇合三:虞



须须需



取娶






蟹开三:祭

祭际穄





蟹开四:齐


齐脐

西栖犀




细婿


效开三:宵

焦蕉椒

锹缲

樵瞧

消宵霄硝销




俏偢

笑鞘


效开四:萧




萧箫












流开三:尤

秋鞦


修羞

囚泅







秀綉宿锈

咸开三:盐叶

尖歼

签㡨














深开三:侵缉











集辑


习袭

山开三:仙薛

仙鲜

鲜癣


箭溅


贱饯

线




薛泄


山开四:先屑











屑楔


山合三:仙薛



全泉









旋镟




臻开三:真质

臻开三:臻栉

辛新薪





进晋


信讯



七漆

悉膝


臻合一:魂没




















臻合三:谆术




旬循巡








迅濬


焌黢


戌恤


宕开三:阳药

浆将

厢箱湘襄阳相

详祥

蒋奖桨


想鮝

象像橡

酱将



爵雀


曾开三:蒸职
















即鲫



息熄媳


梗开三:清昔

精晶睛

晴情䝼



静靖




性姓


积迹脊


籍藉

惜昔

席夕

梗开四:青锡


青蜻


星腥











锡析


在大多数情况下,当同一组韵与精组声母相拼时,要么声母全部今读j[tɕ]q[tɕʰ]x[ɕ],要么声母全部今读z[ts]c[tsʰ]s[s];声母今读出现j[tɕ]q[tɕʰ]x[ɕ]和z[ts]c[tsʰ]s[s]混杂的只有“臻合一:魂没”和“臻合三:谆术”这两组韵;臻合一:魂没”的从母平声还出现了声母今读例外字“蹲”(d[t])。

三、尖团合流后普通话的声韵配合

下表展示了普通话声母g[k]k[kʰ]h[x],j[tɕ]q[tɕʰ]x[ɕ],z[ts]c[tsʰ]s[s]各自与“四呼”及其相应韵母的拼合情况。下表的韵母直接用汉语拼音表示;其中,ï同时代表[ɿ][ʅ],ê代表[ɛ]

5 普通话声韵配合表(局部)

韵母

舌面后音

舌面前音

舌尖前音

g

k

h

j

q

x

z

c

s

开口呼

ï







a




o










e




ê










er










ai




ei






ao




ou




an




en




ang




eng




齐齿呼

i







ia







ie







iao







iou







ian







in







iang







ing







合口呼

u




宿

ua







uo




uai







uei




uan




uen




uang

广







ueng










ung




撮口呼

ü







üe







üan







ün







üong







因为j[tɕ]q[tɕʰ]x[ɕ]不能与合口呼韵母相拼,所以如将拼音jü简写为ju的情况不会产生歧义;因为尖团合流,所以拼音zi、ci、si的i不会产生读为[i]还是[ɿ]的歧义。

结语

普通话的声母j[tɕ]q[tɕʰ]x[ɕ]来源于当中古的见组、精组声母与细音相拼时发生舌面腭化引起的尖团合流。舌面腭化是尖团合流的成因,但舌面腭化并不必然引发尖团合流。本文主要讨论的是普通话的尖团合流,而尖音、团音的音位对立或不对立都要在具体的方言音系中说明。普通话虽不分尖团,但区别尖团有利于我们把握普通话的声母为j[tɕ]q[tɕʰ]x[ɕ]的这批字的中古声母来源。


西大语言学
整理方言资料,报道方言调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