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车”的故事
文摘
2024-09-13 06:00
安徽
【故乡改开前被广泛使用的太平车】
“太平车”这个名字,我上大学之前,从来就没有听说过,只知道生产队里有辆“大车”。上了大学之后,从书本上,才知道“大车”原来还有一个洋气的名字叫“太平车”。据史料记载,太平车的发明可以追溯到夏禹时期。当时有个叫“奚仲”的人,被封为夏车正,主管天下造车之事。奚仲父子在原有舟车的基础上,创制了四轮太平车,因其滚动平稳而得名。如果这个说法属实,那么四五千年之后的改革开放前后时期,我的故乡依然还在享受着奚仲父子发明创造遗留下来的恩泽。太平车呈显为长方体,有车厢、车毂、车轮等主要构件,车身四周的木板被铁铆和木楔固定。四个轱辘转起来,会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所以,读到杜牧的《阿房宫赋》中的“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句时,我就特别有感觉,我就会想儿时老家大车拉动后的情形来。在我老家,用来拉大车的是犍牛,一般情况下是两头,货物特别重的时候,也用三头。每头牛的鼻子上,都会扯出一根缰绳来,一直扯到车把式的手中。车把式,靠着缰绳的紧或松来指挥牛儿行走的方向,从而调动大车的走向。太平车是没有驾辕的,牛儿拐弯了,车未必跟着拐,所以,车把式还得有个副手,叫“调车的”。副手跟在大车后面,大车需要拐弯的时候,他跳下来,用力将大车调转方向,以保证大车按照预想的方向走。可以用它来迎娶新娘。牛脑袋上正中间,系上一绺红布条,车厢里贴上红“喜”字,底部铺上苇席,苇席上先铺上一件铺被,铺被上放着一件新盖被。新娘坐在铺被上,腿上盖着新被,手里打着一把红色的油纸伞。车把式、调车的、放炮的,坐在车帮上,“咕噜”“咕噜”地就把新娘从娘家拉回来了。我家大嫂就是这样给娶到我家的。 平时主要用它来拉粪、拉土。那个时候,国家的化肥产量还没上来,给田地施肥,主要靠土杂肥。每个生产队,靠近牛棚的地方,都有一个大粪坑。牛粪与一些绿植、垃圾,一起放到粪坑里去,经过污水发酵后,跳下去几个青壮男人,把粪坑里的污秽甩出来,扒开晾晒,就成了土杂肥了。春、秋两季开种前,把这些东西拉到田地里去,撒开,就算是给新一季庄稼施底肥了。到了冬天,驴骡牛马都要拉进屋里饲养,它们的拉撒都在屋里,需要垫很多的土。入冬前,生产队就要拉很多土预备着。把大车赶到取土的地方,一锹一锹地把土甩到车厢里去,拉回到牛屋前,几个壮劳力一起用后背,把大车抵翻,一车土就卸了下来。一车一车的土,堆成堆,堆得小山似的。到了午季收麦子,大车负责把割下来的麦秆拉回到打麦场里。大车的四角各竖起一根立柱,一人多高。四根立柱之间放上一个大网,从立柱的顶端一直铺到大车的箱底。割下来的麦秆,一摞一摞的,男劳力用木叉,一挑一摞,高高举起,一甩,甩到大网里。整个大车装满后,有点像现在的一节集装箱,摇摇晃晃地拉到打麦场里。找到两根预先埋在车厢里的大绠,把拉车的牛调过来,拉动大绠,一车麦秆就卸下来了。就这样,几百亩的麦秆,一大车一大车地给拉到打麦场里来,等待脱粒。后来,生产队里添置两辆板车,能给大车打打下手。再后来,生产队里又添置了一辆胶轮马车,可以帮大车分担不少的任务,但有些运输,胶轮马车是替代不了的。所以,故乡的“太平车”一直用到了改革开放后的好几年。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飞速发展,农家的工具就不断迭代更换着,小四轮、小三轮、小型收割机、大型联合收割机……大嫂的孙媳妇是坐着“宝马”来我们家的。改革开放后十年不到,太平车,在我的故乡,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用十来年的时间,就结束了一个流传了四五千年的历史故事。改革开放在我国历史上的伟大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文汉文化
用文字与每一个有缘人,在心灵上相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