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鳏夫

文摘   2024-11-04 06:01   安徽  
1978年,蒙城县在高考中,考了个全阜阳地区倒数第一。挨了尅的教育局长决定要打翻身仗,采取的具体措施是,把全县应届生里的尖子生和落榜生中的优秀生,集中到教育局办高考复习尖子班

1978年的秋天,我以应届生中的尖子生的身份,进了第一届尖子班。吃住都在教育局大院内,教室是办公室腾挪出来的,食堂是职工食堂扩建的,宿舍倒是新建的,不过寒酸得可怜。靠着院子南边的墙头斜搭出一个庵棚,一溜长排。庵子里,地上铺上麦草,算作床铺,我们一个挨着一个就住在里面。现在觉得可怜,当时倒没有感觉,因为在家里也常睡这样的床铺。再说,宿舍虽然简朴,但总归是有住的地方。

生活很艰苦,学习很努力,没天没夜地学,但是,基础太薄弱,一时半会儿补不上来,1979年的高考,我还是没考上,成了落榜生,虽然只差了十几分。

该我走运,1979年的秋天,教育局又办了第二届尖子班。这一届,我是以优秀落榜生的身份进来的。这一届与上一届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庵棚拆了,不给宿舍了,住处得自己找。

这事对我来说,太难了。祖祖辈辈都是农民,在城里举目无亲,住处到哪里去找呢?跟父亲说了这事,父亲就想到了一个曾经下放到我们村的城里人家。父亲说:不管行不行,我也得去试试。还好,人家很给父亲面子,让我住到了他家。

早晨顶着星星我就起床了,他们一家人还都在酣睡中,我悄悄地离开;晚上,我又是在他们都睡熟了的时候,才悄悄地回来,对他们的打扰不大。

本以为就这样可以把尖子班读完,不曾料到,他们家的大儿子要结婚了,我住的房间就是新房,我必须走人了。

我把我的苦恼说给同学听,我的同学说:到我那儿去住吧。我的房东是个老鳏夫,一辈子没结婚,两间堂屋,一间厨房,宽敞。堂屋里,他住一间,我住一间,你就和我一起住。这让我喜出望外,我说:那房租贵不贵?贵了,我家支持不了。同学说:我们家跟他有点拐弯亲戚,不要我的房租。你先到我那里住着,到月底再说,实在太贵,我再回家找我父亲来跟他说说,怎么样?我还有其他办法吗?自然答应了。

当天下午放学后,同学就领着我去见未来的房东——老鳏夫。房子坐落在城乡结合部,房前有一个小池塘。很远就看见房子前面,池塘岸上,一棵老柳树下,坐着一位五十来岁的老汉。他正在吸旱烟,用右手托着烟袋,烟袋下方吊着一个大大的荷包,鼓鼓的,里面装满着烟叶沫。他,嘴不离烟嘴,一股股烟雾不断从嘴巴和鼻腔中冒出。人很矮小,瘦瘦的,脸是烟熏色,满脸的都是慈善与祥和。

我们走到他跟前,他坐着没起来,仰着脸,笑呵呵地看着我们。同学就把我介绍给了他,并说明了来意。他听完后,对我说:娃读书,好事,就搬过来住吧。我一颗悬着的心算是落了地,至于房租的问题,到时候再说吧,如果贵了,我就少吃点,总得有个睡的地方。

每天起床的时候,总是蹑手蹑脚的,怕惊醒了老人家。而我们走出房门时,他总会叮咛一句:走路慢点,张家有条恶狗,走他门口的时候,注意点!实际上,他早被我们惊醒了。刮风下雨的日子,他总要叮咛一句:带伞了没?别淋着!晚上十点半左右,我们才回来,他常常会问:饿不饿?我馍框子里还有剩馍,年轻人饿得快,拿块馍垫吧垫吧。实际上,每天回来,我都很饿,家里穷,不敢多吃,供应不起。然而,我从来没拿老人家的馍垫吧垫吧。人家让我住,已经千恩万谢了,哪里还有垫吧人家馍的道理?

到了月底,我提出房租问题,他一脸的惊诧:啥?给房租?一个人住也是住,两个人住也是住。你同学,我不要房租,凭啥向你要房租?安心住吧,别想房租的事了。都是穷人家,哪有那么多的钱,供你上学就了不起了,哪里还交得起房租?我的房租,就是你考上大学!听了老人家的一番话,我泪流满面,一时不知说啥好。

他笑着摸摸我的头说:“不要心事太重,心事太重了,影响学习。好好学习,考上了,来看看我就行了。”

1980年我考上了大学。拿到通知书之后,我独自备上厚礼去看望了老人家。

他为什么会成为鳏夫,我不知道,也没打听过。按照老人家的为人,该不会成为鳏夫啊?其中肯定有些特殊的原因,这在我的心里成为了一个永远的谜。


文汉文化
用文字与每一个有缘人,在心灵上相识,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