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六上课文5《七律·长征》教学叙事(2024)

文摘   教育   2024-09-18 21:57   浙江  
一、教材简析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写于长征即将取得胜利之时的鼓舞士气之作,全诗四联八句,先总写“长征艰难而红军不怕”,再逐一罗列五岭、乌蒙、金沙、大渡、岷山等长征路上极具代表性的关键地点,在承认这些关键地点的诸如“逶迤”“磅礴”“云崖”“铁索寒”“千里雪”等客观困难的同时,从红军将士们在如上万水千山的艰难险阻面前视之如“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令敌人胆寒)”以及“更喜……尽开颜”等表现中,将红军将士们在困难面前所展现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表露无疑。

基于以上认识,我决定从“长征之难长征之难”与“红军不怕”的角度将课文内容一分为二,第一课时从“长征之难”的角度进行研读,让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结合相关资料,展开合理想象,用小练笔的方式表现出“长征之难”;第二课时,让学生聚焦“红军不怕”,同样在关键词句的解读、补充资料的关联以及合理想象的助力下,在第一课时“长征之难”小练笔的基础上,补上“红军不怕”的细节描写。如此,在分两次让学生沿着“五岭——乌蒙——金沙——大渡——岷山”的地点线索细读全诗,感受长征路上客观现实的艰难险阻与红军将士主观态度上的无所畏惧的同时,也让学生两次从“点”的角度研读长征,进而感受到“点面结合”之写法的表达效果。

在抓住“长征之难”与“红军不怕”的线索完成两课时教学的同时,课后习题一“读好课文”与“背诵课文”的教学要求自然贯穿与两课时教学的始终,课后习题二对诗句意思与表达情感的把握,在对“长征之难”与“红军不怕”的文本细读与练笔实践中自然解决,而“阅读链接”中收录的《菩萨蛮·大柏地》,则作为学完课文之后的比较阅读素材,从内容与写法等角度的比较中加深对《七律·长征》的印象。

二、教学叙事

第一课时教学叙事

开课伊始,揭示课题。学生读题之后,围绕课题中的“七律”和“长征”分别进行解读。“七律”的教学,一则引导学生通过直观比较发现“七律”与小学生常见古诗在形式上的不同,二则提示学生回顾五年级学过的《山居秋暝》来理解律诗四联八句的特点,随机板书“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长征”的教学,一则引导学生从诗题的角度了解“题目对全诗内容的概括”,二则请学生结合课前查阅的资料,说说对长征以及为什么要长征的了解,我也随机补充学生的发言,让学生从时代背景的角度对长征建立起更全面的认知——

揭题结束,学生带着把课文读正确的任务自读全诗,随后指名朗读。指名朗读的谢明豪将“五岭逶迤腾细浪”的“岭”读作第二声,他生指出之后,我通过“五岭逶迤”与“乌蒙磅礴”的对仗关系进一步说明“岭”当读第三声。接着,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朗读全文,读出七言诗的节奏。

将课文读好之后,我直接引导学生发现全诗都是围绕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来写的。于是,我先让学生讨论首联是怎样描写长征的长的。学生抓住“远征”和“万水千山”谈了对长征之长的感受。我进一步补充资料,告诉学生,红军长征历时两年,经过14个省,18座大山,24条大河,爬过了海拔3500米的雪山,走过了一万五千多平方公里的草地,史称二万五千里长征。在了解长征基本信息的基础上,我请学生结合首联内容,谈谈毛泽东笔下的红军战士们是怎么看待长征的,这样的长征,难吗?学生先从“远征难”“万水千山”中读出了长征在客观条件下的“难”,再从“不怕”“只等闲”中读出了红军不以之为难的主观感受。

抓住首联中的关键词感受到红军对千难万险的长征感觉不难之后,我请学生默读课文,圈出诗中写到了长征路长的哪些地点。学生自读圈画之后,我将“五岭——乌蒙——金沙(江)——大渡(河)——岷山”等地点信息板书在黑板上。完成板书之后,分别让学生找到上述地点与万水和千山的一一对应关系,顺势简要点明课文“点面结合”的写法。接着,便请学生带着“抓住关键词句,说说课文在哪些地方写出了长征的难”的任务默读课文。经过一番细读,学生从“磅礴”中读出了乌蒙山的高大难攀,从“逶迤”中读出了五岭山脉的层层叠叠没有尽头,从“云崖”中读出金沙江两岸的险要地形,从“铁索寒”中读出大渡河上铁索桥的令人胆寒,也从“千里雪”中读出岷山的难以逾越。

完成对长征之难的文本细读之后,我请学生一面欣赏课前搜集的关于红军发生在五岭、乌蒙、金沙江、大渡桥、岷山以及草地上的故事图片以及相关地点的实景照片,一面将出示的照片与诗中的某些关键语句对上号。在对长征路上的万水千山有了一定感性认知之后,我请学生自主选择一句或一联诗句,结合课前对长征故事和历史的了解,展开想象,写出红军在长征路上在某一地点上所遭遇的难。学生刷刷动笔之后,有人以红军为第一人称自述长征路上的艰难,有人展开想象大肆渲染了万水千山中的险情,纷纷用自己的方式将长征路上万水千山的艰难述诸形象的文字。

课到此处,原本想就点面结合的好处的角度引导学生对毛泽东为什么选择这几处地方来写进行思考,但由于时间已近下课,我便将这个问题预留到第二课时的尾声。

第二课时教学叙事

简单回顾第一课时所学内容之后,我请学生再读课文,从“不难”的角度研读文本,找到红军不怕长征之难、将长征路上的千难险阻等闲视之的关键信息。

学生经过一番自学之后,从“腾细浪”中读出延绵不绝的五岭山脉在红军眼中不过如细小的波浪不成气候,从“走泥丸”中读出气势磅礴的乌蒙山在红军眼中不过一颗泥丸大小,从“云崖暖”中读出金沙江水虽然凶险,却令红军心中生出暖意,从“铁索寒”中读出飞夺泸定桥之后的大渡桥之令敌方部队心惊胆寒的大快人心,从“更喜”“尽开颜”中读出红军走过千里雪山之后的心中喜悦。

在此基础上,我请学生找出上节课从“长征之难”的角度所写的小练笔,在“长征之难”的基础上,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补写“红军的不怕”。又一轮的刷刷动笔之后,学生进一步结合资料,发挥想象,在“长征之难”的基础上,补上了“红军不怕”的精彩描写——

经过对“红军不怕”的小练笔的一番交流之后,学生对于红军在长征的艰难险阻面前的无所畏惧已经有了相当感性的认知,于是,我顺势点明了诗中战士们身上所闪烁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并让学生读出全诗的磅礴浩荡、乐观向上的气势。在此基础上,当我终于向学生抛出“在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上,作者为什么单单选中了诗中的这五处地点来写”的问题之后,学生很快就从诗中所及的五个地点的在长征路上的典型性等角度进行了回答,而我则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了点面结合的描写手法“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的表达效果。

课到最后,我请学生自读“阅读链接”中毛泽东的《菩萨蛮·大柏地》,在教师讲解的辅助下粗知大意后,通过对比《七律·长征》,发现了两个均含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均写于革命战斗事业胜利之后、均从小的切口写出大的感受(以点带面)等诸多在写法与内容上的共通之处。

2024/9/18

御笔乘风
亦写亦画亦珍藏,童年往事随手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