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六上第一单元是一个常规阅读单元,围绕“山川湖海”这一主题,选编了《草原》《丁香结》《古诗三首》(《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和《花之歌》等四篇课文,旨在通过本单元几篇课文的学习,习得“阅读时能从所读的能容想开去”的阅读要素,并能在“想开去”的阅读练习的基础上,能够围绕“习作时发挥想象,把重点部分写得详细一下”的习作要素完成题为“变形记”的想象作文。
对焦阅读要素,联系课后习题及“交流平台”等助学系统,我以为,要落实“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的教学,一则要读懂课文关键语句,聚焦四篇课文中描写性的语句,有老舍笔下的草原、宗璞笔下的丁香结、古代诗人词家笔下的风景乃至纪伯伦笔下的花,读懂其中一边写景状物一边抒发情感的情景交融性语句,感受作者一面观赏一面联想的写作方法,如对《草原》第1段的教学,二则要让生活照亮课文,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将对已有生活经验的回顾作为深入理解文中描写景物的阶梯,如理解《丁香结》中丁香花如何照耀作者的文思与梦想,三则从读课文走向悟人生,以课文内容所教给读者的思维方式观照现实生活,深化对生活本身的感受与理解,如学习《丁香结》中由丁香结引发对人生思考的思维方式,实现对生活百态的更多思考与感受。
完成阅读要素的落实之后,到了习作环节,学生便不仅能由对课文关键语句的研读,形成为“发挥想象,把重点部分写得详细一些”的遣词造句能力,还能将“变形成异物”之后的情境以关联自己最熟悉的现实生活为想象世界的参照系,写清变形之后的种种全新感受与奇特经历。如此,则本单元想象作文“变形记”的写法提示,实则源于阅读课上的文本细读与联想训练,阅读与写作,得以紧密相连。
(一)第1课《草原》
《草原》节选自老舍1960年代访问内蒙古草原之后的游记之作,全文共5段,先以情景交融的笔触详写初见草原的所见所想,以写景为主,再沿着“深入草原,喜迎远客——蒙古包前,主客相见——蒙古包内,盛情款待——唱歌跳舞,饭后惜别”的线索详写了访问经历,以叙事为主,可知,草原风景与蒙古风情,既是课文内容的两大板块,也是教学内容划分的重要依据。在教学时,我们不妨就以此为依据,在第一课时聚焦作者对于草原风景的描写,第二课时研读对蒙古风情的刻画。细读课后习题,编者也是如此提示我们:
课后习题一基于散文教学的一般要求,将朗读课文、想象景色、表现感受作为教学目标,要求学生以朗读的方式,结合想象感受草原风景,积累课文第1段这样优美的课文语言。
课后习题二则围绕对课文第1段的文本细读,提示学生从“直接描写景色+间接表达感受”的角度读懂“在写景中融入感受”的写法。
课后习题三则提示学生,先从文本细读的角度读懂字里行间的“蒙汉情深”,再通过对生活经验的回顾,联系“与人惜别的经历”以完成对课文内容的深度研读。除此之外,我以为,在“喜迎远客”“主客相见”“盛情款待”等细节中,均可让学生调动相关生活经验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基于以上认识,我拟将本课两课时教学环节作如下安排:
1.回顾老舍创作印象,了解课文创作背景。
2.认读词串,回顾梗概。
(1)基于预习复现课文中的草原印象:
清鲜、明朗、一碧千里、翠色欲流
群马疾驰、襟飘带舞、欢迎远客
不拘束、大方、羞涩
(2)老舍笔下的草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自读课文,梳理线索。
初见草原,景色迷人——深入草原,喜迎远客——蒙古包前,主客相见——蒙古包内,盛情款待——饭后惜别,唱歌跳舞
4.研读第1段,感受草原之美。
(1)齐读、自读第1段,圈画直接描写草原的句子。
(2)思考:作者用怎样的语言直接写出了草原的美。
提示:如“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等刻意重复的语句中的悠闲;“清鲜”的特殊用词;“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和谐统一等。
(3)再读第1段,你从哪些描写作者感受的句子中感受到了草原之美。
(4)思考:作者用怎样的语言间接地写出了草原的美。
提示:通过想象感受“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话那样”中的优美意境,感受“”感受“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的矛盾统一。
(5)思考:在直接写景的语段中融入个人感受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6)尝试背诵第1段。
1.回顾草原风光,感受老舍情景交融的写法。
2.以“喜迎远客”为教,感受“蒙汉情深”。
引导语:结合板书,不难发现,老舍的草原之行,不仅饱览了草原风光,还深入领略了蒙古风情,离别之后,不禁写下了“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诗句。
(1)简述诗歌大意。自读第2段,圈画“蒙汉情深”的语句,交流阅读感受。
(2)思考:作者用怎样的语言从“喜迎远客”的角度写出了“蒙汉情深”。
提示:“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中的盛装与速度,“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中刻意使用的逗号的表达效果。
(3)联系自己“喜迎远客”的经历,进一步感受“蒙汉情深”,朗读。
3.以“主客相见”为扶,感受“蒙汉情深”。
(1)自读第3段,圈画“蒙汉情深”的语句,交流阅读感受。
(2)思考:作者用怎样的语言从“主客相见”的角度写出了“蒙汉情深”。
提示:“许多匹马,许多辆车”“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你说你的,我说我的”等段语句中的舒缓热情,“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的矛盾统一。
(3)联系自己“主客相见”的经历,进一步感受“蒙汉情深”,朗读。
4.以“盛情款待”为放,感受“蒙汉情深”。
(1)自学:圈画句子——分析写法——联系生活经历感受,朗读。
提示:“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谁都有礼貌,谁都有那么亲热”“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等刻意重复中的情感,“既大方,又有点儿羞涩”“不管唱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等处的矛盾统一。
(2)互学:小组合作——交流分享。
5.出示《内蒙东部纪游·陈旗草原二首》,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交流草原给老舍留下的感受。
(其一)
陈旗一碧到云边,莫谓江南景独妍。
六月人归花满地,随时雨过翠连天。
远丘流雪群羊下,大野惊风匹马还。
隐隐牧歌何处起,遥看公社立炊烟。
(其二)
主人好客手抓羊,乳酒酥油色色香。
祝福频频难尽意,举杯切切莫相忘。
老翁犹唱当年曲,少女新添时代装。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6.小结老舍草原游记的写法。
提示:情景交融写景色,特殊语言叙真情。
(二)第2课《丁香结》
《丁香结》是作者宗璞所写的一篇借物抒情、托物感怀之作,文章共6段,先分别从各个角度描写了城里街旁、城外校园里和斗室外的丁香花,再写了自己对雨中丁香的感受,最后,通过对丁香结名字的由来及其引发的作者对人生的思考自然收束全文。由于作者在文中是从丁香花写到丁香结的,因此,在教学时,我们似乎也可以据此划分两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课时聚焦丁香花,感受作者对丁香花的细致描写,第二课时聚焦丁香结,了解丁香结名字的由来以及作者从中引发的对于人生的思考。
课文后面的三道课后习题及“阅读链接”正是分别从“丁香花”和“丁香结”的角度对本课的教学重点进行了提示:
课后习题一,立足“状物散文”的元素,在“朗读课文”以积累语言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学生通过阅读直接描写丁香的语句,了解“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丁香的”。
课后习题二对焦“阅读时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这一阅读要素,以第3段中“每到春来,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和第4段中将雨中丁香与微雨之关系的语句为例,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从“檐前积雪”身上寻找丁香的特点,也从丁香的特点关联它和微雨相连的必然性,以此感受作者观察丁香时所产生的联想。
课后习题三指向对阅读要素的进一步发挥,要求学生在读懂丁香结所引发的作者的思考之外,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作者的联想以及丁香结的理解。
“阅读链接”收集了四句与丁香(结)有关的诗句,作为古人将丁香结与愁怨相关联的文学传统的证据材料。
基于以上认识,我拟将本课两课时教学环节作如下安排:
1.开课揭题,简介作者。
2.朗读课文,了解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丁香。
(1)自读课文1到3段,画出直接描写丁香花的句子,自主朗读。
(2)交流你最喜欢的一处描写丁香的语句,说明理由,形成板书。
提示:城里街旁,人回望;城外校园,淡淡幽香;斗室外,照耀文思、梦想。
(3)简要分析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丁香。
提示:颜色、气味、位置、作用。
3.聚焦斗室外的丁香,感受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
引导语:作者最喜欢哪里的丁香?(斗室外)
(1)自学:第3段,画出表现了作者对丁香喜爱的句子,分析喜爱的原因。
(2)小组互学——全班交流。
提示:斗室外的丁香不仅有外形、香气之美,还照耀着作者的文思与梦想,斗室外的丁香与其他地方的丁香最大的区别在于,它陪伴作者多年,寄托了作者的情感。
4.聚焦雨中丁香。
(1)自读第4段,感受雨中丁香之特点。
提示:格外妩媚、线条模糊。
(2)印象派的画(课件出示)与雨中丁香有何相似之处?
(3)思考:丁香为什么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4)感受“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画面与意境。
提示:古人没有见过印象派的画,但是古人也很爱雨中的丁香。从古诗词中,你看到了怎样的丁香?
5.选读自己喜欢的语句,感受丁香之美。
1.回顾第一课时所学,由诗句关注“丁香结”的说法。
2.自读第5段,了解“丁香结”说法的由来。
3联系“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与“阅读链接”中的诗词摘句,说说古人诗词中对于丁香结有着怎样的看法,这样的看法可能是古人在怎样的情况下产生的。
4.自读第6段,说说宗璞对丁香结的理解。联系第3段,谈谈宗璞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看法。
5.比较古人和宗璞对于丁香结的理解,你更喜欢谁对丁香结的思考?结合生活实际说明理由。
(三)第3课《古诗词三首》
《古诗词三首》包含了《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三首诗词。三首诗词,所写之景不同,所抒之情也迥异,相同的地方是,都皆有诗人词客眼前所见之景的刻画,表达了各自在当时当地的情感与心境。因此,在教学时,“读诗句——明诗意——感画面——悟诗情”的学法基本一致:首先,借由对诗词的反复朗读,把握节奏,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其次,交流各自对诗词文句的理解,深临眼观作者始终所描绘的情境;最后,或借助对诗句的文本细读,或结合诗人词客的生平资料,感受诗词背后的心境与情感。
1.夜宿建德江上的孟浩然,在烟霭迷蒙的江渚旁,看落日西坠,心中愁云新起,一灭一生,愁绪陡增。一怀愁绪的孟夫子在小舟上放眼望去,四野辽阔无垠,天穹苍郁仿佛直压树头,低头俯视,一湾清江水中,明月近人,又增思乡情。
2.六月二十七日的望湖楼上,酒后微醺的东坡老,看西湖顶上,黑云翻滚于群山之上,大雨如珠蹦跳入船。顷刻之间,清凉风起,吹散山头滚滚黑云,吹走湖上舟中乱入白雨,只留望湖楼下,明净宛如天空的西子湖水,一派雨后清明的大好世界。
3. 夜行黄沙道中的辛弃疾,看明月升起,跃离枝头,惊得乌鹊振翅,半夜清风送爽,中有蝉鸣声声。扑鼻尽是稻花香,满耳蛙鸣聒噪,大抵丰年气象已具备。抬头瞭望,七八个星子缀天边;额头清凉,两三点雨水落山前。山路弯弯,村道曲折处,转过一溪一桥,正见一片社林边,茅店旧时常经过。
一样的月夜景色,孟浩然满腹解不开吹不散的愁闷,到了辛弃疾这里,成了一怀丰年在望的憧憬。相距不远的江南山水,在苏东坡的眼中,乱云翻滚暴雨倾盆皆会过去,大风刮过处,世界定会重归于澄澈清明的美好境界。
课后三道习题提示我们:
1.对于经典古诗词的教学,朗读是根本,背诵是目标,能默写最好(课后习题一)。
2.对于写到同样景物的诗,不妨比较诗情以见诗人境界之不同(课后习题二)。
3.对于诗中每句转一个场景的写景佳作,不妨逐句“描绘”,连缀四幅连续变化的画面而见诗人性情的旷达超然(课后习题三)。
(四)第4课《花之歌》
《花之歌》是一篇以第一人称的创意角度赞美花朵的散文诗。作者纪伯伦收集了大量与花有关的信息以为素材,通过诗化的语言,在花身上赋予人的性情以为之唱赞歌。在“阅读提示”中,编者从朗读课文、寻找文中证明“我”是花的线索以及从想象奇特的角度研读课文与“阅读链接”等三方面提示了本课教学的几个目标。因此,在教学时,我们不妨从朗读入手,使学生充分接触课文语言,再由课文特别的写法,找到文中诸多花之线索,最后,在了解课文特别写法的基础上,感受课文及“阅读链接”中奇特的想象与特别的写法。
基于以上认知,我拟将本课教学作如下安排:
1. 单元回顾,读题导入。
(1)回顾单元前三篇课文在写法上的相似之处:情景交融的写法,富有想象力的笔触。
(2)读题,了解课文主题——赞美花。
2.朗读课文,寻找文中可以证明“我”是花的线索,感受作者拟人化的写法。
2.自读课文,感受作者对于花的赞美,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说说作者用怎样的语言写出对花的赞美。
4.小结课文写法特色。
提示:拟人手法;基于客观信事实,逆向推演成文。
5.拓展阅读,比较写法。
(1)自读“阅读链接”,感受作者奇妙的想象。
(2)说说《杨柳和水莲》与《花之歌》在写法上的相似之处。
提示:拟人手法;先有对事物的客观认识,再由此而“反推”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