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六上第13课《桥》是小说单元的开门第一课,是作家谈歌创作的一篇微型小说。课文由27个简短而充满阅读张力的段落构成,写了一位老支书在洪水肆虐的危急关头,沉着冷静地组织慌乱的人群疏散,大公无私地在逃生的人群中揪出既是一名党员也是他儿子的小伙子,最后,父子俩在木桥前双双遇难的感人事迹。小说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鲜明,富有表现力的环境描写穿插其间,有效地为渲染气氛、塑造人物而服务。
围绕单元“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的阅读要素,依据课文特点,编者通过如下四道课后习题对本课的教学进行了提示:
课后习题一提示我们教学时要适时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对课文短句为主的语言特点进行感受。对此,我以为,我们不仅可以在初读课文阶段让学生通过朗读的方式走进文本(据朱老师说,普希金、屠格涅夫时代的欧洲,朗读小说是一种文艺生活方式),建立对课文内容和语言的初步印象,还可以在引导学生聚焦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时,随着对课文内容研读的深入而安排“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片段进行朗读”的教学活动。
课后习题二和课后习题三则提示我们,在教学时,分别引导学生聚焦课文的情节和环境描写的部分,完成对人物形象的研读。其中,情节的研读当与动作、语言、神态等直接描写人物的语言相对接,而环境的研读则指向环境描写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作用。
课后习题四则提示我们,在通过情节和环境的关注完成对人物形象的感知之后,可以引导学生对小说极具表现力的结尾的表达效果进行品析,以此感受短篇小说情节陡转以造就的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表达效果。
基于以上认识,我准备对本课两课时教学作如下的简要安排:
1.开课揭题,简介作者,了解课文体裁(微型小说、小小说),结合单元篇章页明确小说读法。
2.朗读全文,随机交流印象深刻的内容。
提示:依据学生回答,教师从人物、情节、环境的角度进行简要评价后,重申阅读要素中提到的小说读法。
3.结合《语文作业本》习题,完成情节梳理。
提示:自主完成——交流核对——修改完善——发现“上骨写环境,下骨写情节”。
上骨:山洪来临——水没腿深——水冲桥塌——洪水退去。
下骨:人们惊慌——老汉组织——父子牺牲——祭奠父子
4.聚焦直接描写老汉的情节,感受人物形象。
(1)自读“老汉组织”“父子牺牲”部分,关注动作、语言、神态,联系情节,感受人物形象,撰写批注。
(2)交流自学成果,板书老汉形象。
(3)选择喜欢的语段,朗读。
5.聚焦描写其他人物的情节,感受其他人物对老汉的塑造作用。
(1)自读“人们惊慌”“祭奠父子”部分,关注其他人物的表现,感受老汉形象,撰写批注。
(2)交流自学成果,感受次要人物对主要人物的衬托作用。
(3)选择喜欢的语段,朗读。
1.回顾旧知,感受小说情节与人物形象之关系。
2.以“水没腿深”处的环境描写为“教”,联系老汉在洪水中的表现,感受环境描写对人物形象的作用。
3.以“父子牺牲”处的环境描写为“扶”,联系老汉在洪水中的表现,感受环境描写对人物形象的作用。
4.以“山洪来临”处的环境描写为“放”,联系老汉在洪水中的表现,感受环境描写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作用。
5.选择喜欢的片段,朗读。
6.探究:小说结尾才点明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这样结尾妙在何处。
开课伊始,揭示课题之后,直接点明课文是一篇微型小说,也叫小小说,是作者谈歌几十年前的作品,甫一发表,就获得了全国大奖。随后,依据课文是一篇小说的文体特性,请学生依据阅读经验简要交流小说的基本特点,学生大多从虚构、源于生活、常与作者的生活经历相关联等角度谈了自己对小说的认识。接着,引导学生关注单元篇章页,通过对阅读要素的关注,知道本单元的学习任务是学会通过小说的情节和环境来完成对人物形象的感受。
解题之后,我聚焦课后习题一,请学生朗读这篇短小精致、语言颇有特色的小说,读后随机交流自己对小说内容的印象。随机交流时,依据学生的回答,从小说的情节、环境、人物形象等角度对学生的发言进行引导性的评价。
学生完成对小说初步印象的交流之后,我以“小说篇幅短小,情节简单”为由,请学生借助《语文作业本》中的情节鱼骨图梳理课文内容。在学生自主完成情节鱼骨图的过程中,我先将事先写好的词卡贴到黑板上,还原《语文作业本》中的情节鱼骨图,再在巡视中关注学生的完成情况,请学生将有参考价值的答案板贴在对应位置。随后,大部分学生完成任务之后,我先请林潇宇讲清题目中的上骨和下骨分别是从“洪水怎么样”和“主要人物怎么样”的角度来提示我们梳理情节的。接着,学生通过比较,认为山洪来临时,张晨曦的“惊醒村庄”不如曹曦元的“人群惊慌”准确,胡峻钏的“人哄过桥”不如陈梓萱的“水渐上升”和徐梓潇的“洪水没腿”恰当,而对于吴杨写在“水冲桥塌”对面的“父子牺牲”和黄意涵写于“祭奠父子”对面的“洪水退去”,则并无异议。由此,完成了对情节鱼骨图的基本梳理:
上骨:山洪来临——洪水没腿——水冲桥塌——洪水退去
下骨:人群惊慌——老汉组织——父子牺牲——祭奠父子
完成对情节图的梳理之后,我围绕课后习题二的学习任务,以“小说以塑造人物为目的”引导学生将目光聚焦到文中的老汉身上。接下来,我便请学生先阅读直接描写了老汉动作、神态、语言的“老汉组织”和“父子牺牲”部分,让学生抓住关键语句,感受老汉的人物形象。学生经过一番自学之后,抓住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中的情节,从第8段老汉的“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中读出老汉在灾难面前、比之于其他村民的沉着冷静、临危不乱,从第10到13段老汉让不想排队的党员退党的言行中感受到老汉的威严,从老汉将混在人群中的小伙子、也是他的儿子从队伍里揪出来的行为中读出老汉的公事公办、不徇私情、铁面无私,也从老汉与小伙子在最后关头互相推让唯一的生机中读出老汉的爱子情深……
完成对直接描写老汉的“老汉组织”与“父子牺牲”部分的研读后,我随机情节对于人物塑造的作用。接着,将学生的目光聚焦到没有直接描写老汉的“人们惊慌”和“祭奠父子”部分,请学生联系相关情节,说说这部分内容对于老汉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否有用。学生经过一番思考,读出了“人们惊慌”部分的情节对于老汉沉着镇定形象的铺垫与衬托作用,也读出了“祭奠父子”部分对于老汉大公无私、父子情深部分的深入刻画。在此基础上,我告诉学生,好的小说,不仅能通过与主要任务直接相关的情节来塑造人物形象,还可以通过看似与之无关的情节来侧面烘托人物形象。在高明的小说家笔下,侧面描写的情节的表达效果,也并不比直接描写逊色。
第一课时的教学到此结束,主要就是围绕课后习题二来展开。原本打算穿插其间的朗读教学,由于时间关系,只能留到第二课时去补上了。
开课伊始,围绕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对如何聚焦情节把握人物形象进行简单的回顾之后,便揭示了这节课的学习内容——聚焦“上骨”,感受环境描写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作用——也即围绕课后习题三展开教学。
首先,我以“老汉组织”对应的“水没腿深”部分为“教”,直接引导学生关注第7段中环境描写的语句。学生通过对“木桥”“没腿深的水”的关注,联系上下文,读懂了洪水的凶猛、木桥上生机的渺茫,再联系人们的惊慌、老汉的镇定,对老汉临危不乱、沉着冷静的形象有了更深的认知。
接着,我以“父子牺牲”对应的“水冲桥塌”部分为“扶”,学生完成批注之后,交流自学成果。学生从第14段“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中,聚焦“舔”读出了洪水宛如死神的恐怖,聚焦“水……人们的腰”感受到形势的愈加危急,再联系老汉此刻铁面无私的所作所为,也就感受到了环境描写对老汉形象的又一处深层塑造作用。接下来,学生分别聚焦第17段“木桥也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等处的环境描写,完成了透过环境描写感受人物形象的多次研读。此处的教学,遗漏了对第23段“一片白茫茫的世界”的研读,遗憾。
最后,我以“人们惊慌”“祭奠父子”部分对应的“洪水来临”和“洪水退去”部分为“放”,请学生自主阅读,再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全班分享。在交流时,学生从第1段“像泼。像倒。”的两个简洁的比喻以及两个比喻句之间的特殊标点“句号”(在第1段的教学过程中,随机完成对短句朗读的初步指导)和第2段“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狂奔而来,势不可当”中读出了洪水的来势汹汹,从第3段人们惊慌逃跑的场景中读出洪水的可怕,从第5段对死亡的拟人化描写和第4、6段对求生希望渺茫的描写中读出人们的无助,从第24段“五天以后,洪水退了”的时间词“五天以后”中感受到洪水的浩大与等待的煎熬,在读懂以上环境描写的同时,学生联系老汉在后续情节中的所作所为,对老汉的形象,有了更多次也更深层次的认知。
写课到此,值得多记一笔的是,当我们围绕环境描写的语言进行交流分享时,随着交流的深入,在我有意无意的提示下,胡峻钏忽然举手,发现了小说行文的另一条线索,洪水来去的线索:“一脚踩进水里——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没腿深的水里——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一片白茫茫的世界——五天以后,洪水退了”。这样的教学发现,这样的教学相长,无疑为我将来再教《桥》增添了一条珍贵的文本解读线索。
完成对环境描写对老汉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之后,我带着回过头去关注课后习题一的学习要求,请学生或独立完成,或与同学合作,选择自己喜欢的片段进行朗读。学生简单练习之后,我借助板书,按照小说情节的发展顺序请学生逐层展示朗读。
几轮朗读展示下来,学生基本完成了课后习题一的学习目标,我在一组学生展示完“祭奠父子”后随机引导学生围绕课后习题四中的问题进行思考。经过两堂课的文本研读与朗读体会,学生对于这篇小说“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尾自然是憋了一肚子的话要说,从跌宕起伏的情节安排、从最后揭秘父子关系使前文内容更耐人寻味等角度,学生完成了对小说结尾之机巧匠心的多元品读。
今天下午,两节连堂,教学体验竟是相当的不错。整个的教学过程相当流畅,学生参与度也因文本可读性的增强而提高。第二课时结束,在我非常难得地按时下课后,吴杨不禁大声发出“没有‘死人’(装死不参与课堂的同学)的语文课可真舒服”的由衷感慨。而如果不是一向不爱说话的林潇宇等几个学生在第一课时结束的课后围着我继续讨论诸如为何第1段中的“像泼。像倒。”中是用句号连接等问题,我在第二课时中抓住第1段中的标点符号进行“言语形式”的研读的教学灵感,也就无从发源了。当然,这样美好的教学体验,和午自修期间我“排除万难”为学生争取到的15分钟午睡时间也不无关联——短暂的小憩之后,一觉醒来,学生的精神状态,比之没有休息的午间时间,应该会好很多。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