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听课笔记(执教:余映潮)

文摘   教育   2024-07-07 21:12   浙江  
(图片源于网络)
一、听课笔记

1.开课揭题,读资料,了解课文时代背景

开课揭题时,教师直接点明,本课要学的是一篇美文《圆明园的毁灭》。随后,教师在课件中先后出示四则和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让学生借助资料,迅速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

资料一: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毗邻颐和园,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由圆明园、畅春园、长春园三园组成,有园林风景百余处。

生读后,师提示,(这是一个)无限宏伟、壮丽、精致无比的园林建筑。

资料二:圆明园面积5200余亩,150余景,可以这样说,在中国乃至世界都不曾有过如此宏大精美的园林与建筑群落。

生读后,师引导学生再读“可以这样说……”部分句子后,联系课文,强调圆明园被侵略者毁灭了。

资料三: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

生读后,师提炼,圆明园,是东方文明的象征。

资料四: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于10月6日占据圆明园,10月18日,3500多名英军纵火焚烧圆明园。圆明园成为一片废墟。

【按:开课揭题之后,通过四则资料的补充说明,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对圆明园的价值及其毁灭的始末有所了解,让学生的学习建立在“第二套教学大纲”所构建的知识背景之上。】

了解完背景资料,教师揭示本节课的主要学习任务——情感丰富读课文——及教师围绕上述学习任务而设计的三个学习活动:一是了解什么是圆明园,二是欣赏课文的语言美,三是朗读表达悲愤情感的语句。

【按:余老师讲这堂课的学习任务及学习活动设计在开课第一环节就向学生和盘托出,一则是整堂课目标明确,二则让学生也带着明确的学习意识进入后续阶段的学习,三则,教师的提前告知,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不把学生当学生”“让学生在教师对之的充分尊重中成为学习的主人”的教学观念的体现。】

2.提取信息,圈词句,解读什么是圆明园

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及学习活动之后,教师带领学生开展第一个学习活动——提取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短语来说明什么是圆明园。在学生自学之前,教师还以“皇家园林”为例,为学生作“圆明园是皇家园林”的示范。教师示范之后,学生自主阅读全文几分钟,旋即交流自学成果。在交流时,学生们纷纷摘取“圆明三园”“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包揽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等关键语句来为圆明园做注解,在教师的提示下,一名学生别出心裁,以“一片灰烬”来为圆明园做注,令教师对之大为赞赏。

学生交流完自学成果,教师在课件中集中出示了交流环节中所涉及的关键信息,让学生朗读:

皇家园林、圆明三园、幻想的境界、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一片灰烬

学生先将课件中的关键信息齐读一遍,随后,教师示范朗读,读出从“赞叹”到“悲愤”的情感变化后,学生模仿教师的读法,读好课件中出示的关键信息。在这一环节的最后,教师让学生在文中圈出相应的关键信息,并小结本环节所用到的这种特殊的学习方法:从不同角度提取信息,概括事物或人物的特点,以此概括文章大意。

【按:本环节的教学围绕信息提取设计了“提取信息为圆明园做注释”和“用朗读表现课文由赞叹到悲愤的情感变化”这样两个教学活动。通过这样两个教学活动,学生现在“什么是圆明园”这一主问题的推动下,浏览全文,提取关键信息,感受到了作者笔下的圆明园之形象,再通过朗读,按照课文信息出示的线索,在朗读中体会到了文章情感脉络的起伏。】

3.品味语言,观形式,收获课文写法秘诀

紧接着,教师带着学生进入开展第二次训练活动——品味《圆明园的毁灭》一文中的语言美,具体的方法也一并出示在课件中——重点品析第3段中语言表达之美

明确方法之后,学生齐读第3段后,教师指导学生用赞叹的语气读好这段话后,学生再次齐读课文。随后,教师为学生朗读第3段,提示学生从句式运用、词语运用的角度观察文中的语言表达之美,并用做记号、写旁批的方式将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完成自学之后,学生先和同学交流,再在自主发言的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在“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中发现了“有……也有……”句式对圆明园中多方面艺术特点的表现,在“漫步园内……流连其间……”中发现了象征手法的运用,更在“有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中发现了句子的对称之美。在此基础上,教师不仅通过课件充足第3段课文内容而让学生感受到文段“正面描叙+侧面烘托”的层次之美,感受游览笔记类文章的写法,还让学生读懂第3段中”前后列举,后有对应”的句式对称之美,更集中出示第3段中的四字短(词)语,让学生感受到第3段中“高雅词汇,写意抒情”的短语丰富美。看着课件中相近罗列的四字短(词)语,学生先齐读,再自读,最后在课文中圈出标记。

【按:本环节的教学旨在对课文语言之美进行品味。余老师带着学生将研读的目光聚焦在课文第三段的词语运用与句式运用上。首先,学生自主交流阅读感受,教师随机点破;接着,教师从句子的对称之美、文章层次的“先正面描叙,再侧面烘托”等方面结构文章的写法秘诀;最后,在集中出示课文第3段中的四字短(词)语,让学生朗读积累。如此,让学生对课文语言之美有了多方面、多层次的认知。】

4.朗读课文,悟主旨,师生合作升华情感

完成对课文语言之美的品味之后,教师带着学生以“组合课文文段”的方式进入本堂课上的第三次言语训练活动——深情朗读,以声传情。在这个环节,教师先以教师讲授、学生旁批的形式了解课文“首段以议论开头,末段以描述收束”“先描述,再议论”的行文特点,再以师生合作朗读的方式,朗读教师重新组合过的课文语段,一面回顾课文内容,一面品味课文语言,一面感受课文情感:

(师)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男合)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女合)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里放火。

(全班)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

(男女领)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全班)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按:在这个环节,余老师先以“教师讲授,学生笔记”的方式让学生对课文的行文结构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再将课文内容重组为上述朗读资源,让学生在合作朗读中,聚焦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毁灭的过程,在了解何为圆明园、感受圆明园之美的从基础上,“亲历”其毁灭的过程,感受其毁灭给我们带来的沉痛悲愤之情,进而对课文所表达的情感有了充分的感受。】

师生合作朗读结束,教师强调,三次训练,学习这篇课文,不是以铭记耻辱历史的方式点燃复仇的热血,而是要我们“珍惜和平,崇尚文明”,短短八字,尽得风流。

【按:整堂课的结尾处,虽然只有课件上简洁的八个大字,但是,以“珍惜和平,崇尚文明”来收束整堂课,升华课文主旨,真是余老师课程育人的点睛之笔。没有教师的这一提示,整堂课的情感便容易被定格在“悲愤”中,使学生“带着仇恨的怒火”走出课堂,不符合明文社会对于当代学生的精神要求——相比于从铭记历史中的耻辱与仇恨,我们更应该痛恨战争与野蛮。】

二、观课有感

余老师的这堂课,我在三四年前已经听过一遍,但当时疏于记录,因此,只留下了一些因记忆久远而变得模糊的印象,对于教学环节及余老师教学风格,已经没有太多话可说。这两天重“读”此课,联系着上周余温尚在的《牧场之国》,忽然觉得自己对余老师的语文教学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因而在此以记录的方式加深印象:

1.将课文教学建立在更宏阔浩大的背景知识的了解之上

在《圆明园的毁灭》和《牧场之国》的课堂上,余老师均在开课揭题之后,立即让学生通过一组资料性文本的朗读,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能够在更广阔的知识性了解上完成对圆明园及其毁灭、荷兰等与课文主题相关的主要事物(事件)的了解(如同苏霍姆林斯基的第二套教学大纲理念)。这样的教学设计,一则激趣,激发学生继续学习课文的兴趣;二则筑基,让学生能够站在更广阔的知识背景上进入到新课内容的学习;三则蓄势,为学生在研读文本的基础上,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等更深一层面的内容埋下伏笔,降低难度,铺垫情感。

2.以充分的言语实践活动让学生当堂完成语言训练任务

在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上,余老师总是习惯于设计出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的学习活动。其一,在读的方面,余老师在对背景资料的了解、课文经典语言的品读、课文高级词汇的积累等方面,均喜欢以全班齐读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其二,在写(包括创意性的说)的方面,余老师更喜欢设计一些开放性的话题,让学生在主问题的驱动下,一面钻研文本,一面开动脑筋,用个性化的表达来完成余老师布置的教学任务。《牧场之国》中,余老师分别以“写一句话”与“说一段话”先后让学生解释什么是荷兰、说说荷兰的哪些地方令人赞叹。在《圆明园的毁灭》中,余老师则通过提取关键信息说说什么是圆明园和分析第3段中的语言之美等学习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研读文本、创意表达的学习活动中来。其三,在交流评点学生的学习成果时,余老师总是愿意为更多的学生创造起立发言的机会,然后,通过教师对发言学生之学习成果精准又富有个性化的点评与提炼,让个别学生的自学成果辐射全班,使更多学生因此获益。

3.以看似各自独立实则前呼后应的板块式设计推进教学

余老师的课堂,看似简简单单,由几个各自独立的板块构成,但实际上,每一板块的教学,前呼后应,互为因果,共同致力于学生借助课文的学习,完成言语经验的积累和语言能力的提高。在《牧场之国》的教学中,“记一组词——写一句话——说一段话——答一次问”的教学环环相扣,形成合力。在《圆明园的毁灭》的教学中,余老师所涉及的几个板块,也是如此。首先,余老师在第一板块的教学中,以“读一组资料”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了解圆明园昔日之辉煌与被毁之悲愤;接着,余老师在第二板块中,以“提取关键信息解释什么是圆明园”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读全文,提取信息,从“赞叹”(如“皇家园林”等)和“悲愤”(如“一片灰烬”)等不同的角度,全面感知课文内容;随后,余老师在第三板块中,以“品味课文语言之美”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积累课文优质语言的同时,在对精美典雅的课文语言的品读中,从言语形式的角度留下对圆明园昔日之辉煌的深刻印象;最后,余老师在第四板块中,以“深情朗读,以声传情”的学习活动,师生合作朗读由教师摘取重组后关于圆明园如何毁灭的课文语段,在第三板块中感受到圆明园昔日辉煌的基础上,在朗读中深入感受圆明园被毁之悲愤。

由此可见,第一板块了解背景资料,第二板块整体把握文本,第三板块感受其辉煌,第四板块亲历其毁灭,四个板块的教学,教师带着学生完成了对《圆明园的毁灭》从浪漫到精准的研读。

4.课堂教学以师生间和谐融洽、平等自由的关系为前提

余老师的课堂,看似由教师非常“霸道”地为学生设计好了一个又一个“不容置疑”的学习活动。但在教学细节的处理中,余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始终维持在一种和谐融洽、自由平等的状态中。例如,在《圆明园的毁灭》第一板块,教师组织学生朗读完关于圆明园之毁灭的相关资料后,直接告诉学生,本课学习的主要任务就是“情感丰富读课文”,为了完成这一任务,需要完成“提取关键信息解释什么是圆明园”“欣赏课文语言美”“朗读课文表达悲愤情感的语句”等三个学习活动。这种直接告诉学生整堂课教学设计的教学行为,其实就是一种让学生通览整课设计、以全知的视角进入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人的教学理念的产物。在此基础上,教师在课堂上每推进一个板块的教学,都会再次向学生重申这一学习活动的目标,让学生“清醒地向课堂走去”。除此之外,在余老师的课堂上,我们虽然听不到他风趣幽默的表达,但每到学生发言,不论是面对学生精彩发言情不自禁的赞赏,还是面对学生不尽人意甚至学生的拒绝发言时那一句简短有力、诚恳真挚的“谢谢”,都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在余老师的语文课上,教师不是高高在上、全知全能的知识权威,而是和学生一道学习语文的亲切和蔼又热忱的言语实践与训练活动的同行者。

2024/7/7

御笔乘风
亦写亦画亦珍藏,童年往事随手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