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五下课文10《杨氏之子》听课笔记(执教:于永正)

文摘   教育   2024-06-23 17:10   浙江  
一、听课笔记

1.板书课题,预习成果检测

开课伊始,于老师板书课题后,以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来上课,必定“有备而来”为由,请学生结合预习所得,说说课文的出处与作者。当学生说出课文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后,教师进一步补充了两条信息,一条是刘义庆乃是江苏徐州人,与于老师是同乡,另一条是关于课文中的杨氏之子,教师课前在查阅资料、请教专家的基础上,知道文中的杨氏之子可能是杨修(非三国时期的杨修),以此让学生感受到,教师课前备课时能够比学生“更有收获”的学习方法。

【按:小小一个揭题导入的环节,于老师却在“预习检测”的基础上,一面通过刘义庆与上课老师同为徐州人这一信息的输出,让学生看见了课上所学之古文与眼前上课之老师之间隐隐相牵的关联,对整堂课的学习建立了美好的学习期待,一面又以“刘义庆是徐州人”“文中的杨氏之子可能是南朝的杨修”等课外信息的随口讲述,让学生在对课文产生兴趣的同时,看见教师如何通过在备课阶段查找资料、请教专家等方法增加收获的学习方法,给学生做了“如何学语文”的良好示范。】

2.难点聚焦,疏通疑难字词

揭题结束,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重点词汇的意思和重要句子的读法。首先,于老师板书“诣”,指名朗读“诣”所在的语句后,指名说说字义。第一位学生简单地将之理解为“拜见”,于老师对此并不满意,于是,第二位发言的学生进一步结合自己的预习收获,将之解释为“下级参见上级”,教师这才满意,并顺势用“起立和老师握手”的特殊方式大肆表扬了该生爱读书的好习惯。接着,教师板书“聪惠”,学生依据已知,结合“惠”通“慧”将之解释为“聪慧、聪明”后,教师更进一步地向学生口述了“惠”在词典中诸如“仁爱”“好处”“善”“有礼”等八九种义项,以此让学生再次感受到“多读书,多查阅相关资料,就能收获更多”的学习方法。最后,教师以“同事说于老师课前把停顿读错了”为话头,引导学生在“学生试读——教师故意读错,因学生为之纠正读法——辨析‘家禽’意思以明确读法——教师向学生学习正确读法”的学习活动中,带着愉悦的体验,将“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句的停顿读正确。

按:对于“多查资料,多读书”的学习方法,此处亦有示范:一方面,教师请学生补充说明“诣”的意思时,大力表扬其因多读书而知晓“诣”不仅有“拜见”的意思,且有“下级拜见上级”之意;另一方面,教师在引导学生关注“聪惠”的意思时,告诉学生,词典中,关于“惠”的意思有八九个义项之多。除此之外,教师通过向学生示弱的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在为教师“纠正”“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句的停顿的过程中,读好这一难读句子的停顿。

3.师生合作,讲清课文大意

疏通疑难字词、读好疑难停顿后,于老师以“老师读古文,学生说今译”的方式,与学生合作,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大意。在学生逐句讲述的过程中,教师适时提示学生,讲好“谁为谁设果”的疑难处的今译。

【按:在“师读一句原文,生讲一句今译”的过程中,教师随机点破,解疑释难,让学生在疏通疑难字词的基础上,了解文章梗概,讲清课文大意。】

4.比赛背诵,积累课文语言

学生讲清全文大意之后,教师在课前“将课文读过数遍”的基础上,指名背诵课文,一面检测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一面增加学生与文本“亲密接触”的次数。三名学生逐个背诵全文之后,教师亲自示范如何加上动作、带上表情背诵课文,并让学生在起立尝试练习一遍后,上台和老师比赛背书。如此,一面用不同形式的朗读背诵激发学生朗读课文的兴趣,一面也让学生在反复读文的过程中,将课文语言尽可能多地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让课文内容更加了然于心。

【按:不论是指名背诵全文,还是上台和老师比赛表演背诵全文,目的只有一个,在反反复复的诵读中,积累课文语言,培养文言语感,为后续深入研读课文积累足够的感性认知基础。不过,在比赛表演和此前指名背诵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由于教师在初读环节对文中多音字的关注还不够,对于文中其他难读句子的停顿也没有一一落实,致使学生对于“为设果”之“为”的读音以及“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的停顿都还有所迟疑。对于这两点,一则统编教材如今的课后习题已经关注到了上述难读句子的停顿,二则,我如今在教学《杨氏之子》时,总是会在揭题导入之后,直接让学生借助注释与课文注音朗读全文,随后正音,以此解决文中如“为设果”“应声答曰”中的难读生字的读音。此外,本环节还有一处细节值得品味,那就是,当一名学生上台和老师比赛表演而找不到话筒时,于老师立即为学生找来,一面将更好的一个话筒地给学生,一面对所有的学生说:“时刻不要忘记别人。”可见,于老师课堂教学的点点滴滴,不只是在教学生学语文,更是时时刻刻不忘教学生学做人!】

5.关注人物,读懂聪惠内涵

等学生通过上述环节的学习,对课文内容足够熟悉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慧”句,猜猜老师在读到这句话时心里会冒出一个什么问题。一生说出与老师所想一致的问题之后,教师立即将课堂的中心转向对杨氏之子的聪惠表现在哪里的探究。第一名回答的学生以“杨修姓杨,孔君平以杨梅和杨家相关联,孔君平姓孔,杨修以孔雀与孔君平家相关联”首先揭开了杨氏之子聪惠的秘密,于老师据此小结杨氏之子善听的智慧。接着,教师进一步提示学生思考孔君平当时心中作何想法,以此引导发现杨氏之子迅速读懂孔君平以姓氏与之开玩笑的思维之敏捷,再进一步修正学生对杨氏之子“以牙还牙”的认识,将其中的贬义弱化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礼貌。

在读懂杨氏之子与孔君平各以姓氏做文章的言语智慧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以“杨氏之子不但聪明,而且……”来感受到杨氏之子对答如流的同时所保持的礼貌与教养。接着,学生便回到文本,读懂杨氏之子“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中的委婉、“为设果,果有杨梅”中的客气大方以及等孔君平说完之后才回答的礼貌(对于这一点,虽然有些牵强,但于老师还是给了举手回答的那位学生以莫大的肯定,并在再次询问其姓名后(此生在上台表扬朗读环节毛遂自荐时,于老师也问过其大名),以“陈氏之子12岁,甚聪慧”的文言话语赞美他的发言)。

【按:于老师以“杨氏之子的‘聪惠’表现在哪里”为这篇小古文教学内容探究的核心问题,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引向深处。例如,当学生隐约读懂了孔君平与杨氏之子都在言语之间围绕姓氏做文章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从对孔君平当时心中怎么想的心里还原中进一步明确;当学生在从“以牙还牙”到“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评价转换中隐约感受到杨氏之子的教养时,教师适时地以“杨氏之子不仅聪明,而且……”来引导学生从杨氏之子“为设果”的行为细节和“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的语言细节的多重解读中更进一步地明确这一观点。对于这个环节,我以为,在引导学生围绕“聪惠”找依据时,不妨直接提示学生,要从课文中的“每一句话”中找到杨氏之子聪惠的理由。由此,让学生逐步从原文中找到杨氏之子聪惠的关键词句,再由对这些关键词句的解读,找到其聪惠的多重理由。照于老师的说法,学生虽然最后也能找齐理由。但如此教学,“从文本中找依据”的阅读方法指导,似乎有些不够落地。】

6.创意练笔,丰富故事细节

读懂杨氏之子的聪慧,本课的教学任务已基本完成。但于老师则新增一个“《杨氏之子》故事新编”的练笔活动。在这个环节,教师将教室里的学生一分为三,分别展开想象将课文语言写具体。在分配任务时,于老师提示学生,写第一部分的学生要结合插图,重点描写杨氏之子的外貌、穿戴,写第二部分的学生要写一写孔君平到杨家之后,谁来开门,谁来招待,谁去叫来杨氏之子,写第三部分的学生要接着课文内容,继续写一写孔君平和杨氏之子的后续对话。

在于老师的精心安排下,短短五六分钟时间,学生便依照自己领到的任务写出了相当不错的片段。在交流练笔时,对于学生一些不太确切的 用词,于老师一一指出,指导修改,如一学生在描写杨氏之子的外貌时,将小男孩的眉毛写成“柳叶眉”,于老师提示将之改为“浓眉大眼”,一生将杨氏之子的鼻子写作“中等大小”,于老师也建议其对之进行修改;对于学生的精彩会带,于老师则丝毫不吝啬自己的溢美之词,对之大加赞赏,例如,一生将当天的天气与课文内容联系起来,写出了“风和日丽,山上飘着杨梅的香味”的句子,一生在续写孔杨二人的对话时,写到了孔君平自述家中确实养有孔雀,邀请杨氏之子上门戏耍,而杨氏之子则欣然答应,并带上先生最爱吃的杨梅去拜访孔君平的细节。

【按:通常,我们在教学《杨氏之子》时,引导学生读懂杨氏之子的多重“聪惠”之后,最多再做一个文本迁移阅读或仿杨氏子回答的创意表达便就结束。于老师此处的设计,看似“多余”,实为“亮点”。“亮”在何处?让学生在对课文内容深度认知的基础上,带着对杨氏之子和孔君平的人物印象进行练笔,并非“无源之水”“无根之木”。通过练笔,教师为学生创造了运用现成语言材料表达训练的大好机会。在交流练笔成果时,我们也看到了,学生在课上所感受到的杨氏之子的聪惠,落实在了学生对他的外貌描写中,表现在了他与孔君平后续交流的语言描写中。】

课到最后,于老师送给学生三句话:“字,是写出来的;书,是读出来的;文章,是做出来的。”

【按:整堂课的教学,于老师始终没有忘记对学生习惯的培养,观念的引导。从开课揭题环节中,教师对学生读书方法的指导与示范,到课中数次请学生为老师的朗读“纠偏”、和老师比赛朗读等环节的设计,再到此处从读书、写字、做文章等方面的谆谆教诲,都可见于老师想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这一堂语文课,这一篇文言文,而是于老师认为对学生终身学习语文有用的方法与观念。老师之爱学生,也当为之计深远。于老师的这堂课,为学生所想的,也很多,很远。】

二、观课有感

时隔数年,当自己已将这篇课文教过几遍,且又听了几堂新近的教学课例之后,回过头来重“读”于老师的这个课例时,依然处处是感动,每每见惊喜。于老师晚年的语文课,大多能让观者体会到老先生几十年教学经验与教学思想的精华所在。简简单单的教学环节设计,时时刻刻为儿童学语文服务的学科立场,不厌其烦的习惯培养与观念养成意识,都是于老师身上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的地方。

1.简简单单教语文

于老师的这堂课,是在15年前的2009年上的。其时,声光幻影的技术应该已经开始渗透到小学语文的课堂,各种标新立异的理论也依然在层出不穷地丰富或扰乱小学语文教学。但时隔15年,当我们回头审视于老师这一课的教学环节时,会发现,于老师这堂课,简单得近乎原始。且不论这堂课的形式简单到了只有一块黑板和少得可怜的粉笔字而已的板书,只要对这堂课的教学环节稍作梳理,我们就会发现,于老师的这节课,只有“揭题导入,了解课文出处——疑难字词梳理,读好节奏——今译课文大意——熟读成诵——探究‘聪惠’内涵——故事新编”这样几个简单得有些离谱的环节。可就是于老师如此简单朴素的语文课,于老师依然让学生学得兴趣昂然。

可见,简单的教学设计,未必不符合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未必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意愿,未必不能让学生学好语文,而那些过于精致、包装过甚的语文课,未必因为其理论的前卫、形式的多样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如此简单的设计,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教学效果,一则因为于老师所具备的高超的教学技艺,二则也是因为于老师如上的简单设计,准确地把握了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无怪乎,上海师范大学的吴忠豪教授在今年上半年的一次高端教研活动中的评价环节,由活动中几位新生代名师的示范课讲到,当代名师在知识储备和教学技能上可能已经超过了老一辈的名师,但在对语文教学规律性问题的把握上,还得好好向前辈们学习。

2.时时刻刻为儿童

在于老师的这堂课中,有无数的教学细节,反映着于老师教育哲学中的儿童观。而于老师的儿童观,一言以蔽之,就是教师在课堂上时时刻刻处处都在以与儿童相似的方式靠近儿童、为儿童的学习服务。例如,上课之前,于老师就在几句简单的寒暄之间将自己和学生拉成一伙:“教同学们久等了,不好意思。下午很疲劳,老师们更疲劳,听了一天的课。咱们精神抖擞,把课上好,叫老师们满意。好不好?”又如,在这堂课上,于老师多次“矮下身子”,甘做学生进步的阶梯,一会儿在朗读“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时故意读错,因学生跃跃欲试为老师纠偏,一会儿加上动作添上表情示范背诵课文,激励学生上台和老师“比赛”,一会儿让学生猜一猜,读到“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时,老师心里想到了一个什么问题;再如,当课堂推进到故事新编的创意练笔时,用时已经不少,于是,于老师贴心地提醒学生:“如果你已经忍无可忍地想要‘那个’,不用请假,悄悄地去就行了……”……在诸如此类的教学细节中,忽强忽弱的于老师,亦庄亦谐的于老师,体贴入微的于老师,时时刻刻都在用儿童喜欢的方式,教学生学语文。怪不得,有专家认为,于永正语文教学成功的秘诀就是——于永正和儿童相似。

3.反反复复成习惯

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功;观念的形成,说一遍不成。在这堂课上,于老师为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在揭题导入环节,就一连将“多查资料,多读书”的读书秘法强调几遍:在介绍作者信息时,教师特意强调,刘义庆是江苏徐州人,和于老师是老乡,这不就是在告诉学生,当你养成了“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多查资料、多请教专家、多读书的方法之后,你也许就能发现遥远时代里的古人与你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与学生分享教师课前查找资料、咨询专家之后发现的“杨氏之子可能就是杨修”的观点时,于老师不无得意地向学生炫耀,因为老师在备课时多查资料多请教他人,所以收获比你们多。当一名学生依据自己课外阅读的收获更进一步地指出“诣”有“下级拜见上级”的意思时,当于老师在课堂上脱口而出地背诵工具书中关于“惠”的多种解释时,于老师无一不是在反反复复地向学生强调——多读书,多查资料,多请教他人,多得收获的学习方法与观念。一堂课所能学到的知识,总是有限的;一种习惯和观念所能带给学生的影响,则往往是非常深远的。

2024/6/22

御笔乘风
亦写亦画亦珍藏,童年往事随手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