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山川湖海”人文主题单元统领下的古诗词阅读课,编者将《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三首古诗词汇成一编,作为“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的阅读要素的阅读实践对象。三首古诗词,都是写景佳作,字里行间,诗中图景跃然纸上,抓住关键词句,深研文句,结合人物生平,知人论世,还可以进一步地从诸多描写景物的词语中读出情感表达的细节,让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学习实现从“读懂古诗词”到“感受情感”最后到“对诗人词客建立个性化认知”的攀升。
细读课后习题可知,编者从诵读积累、对比阅读和感受画面的角度对我们的教学进行了提示:
课后习题一所要求的“有感情朗读”和“背诵课文”,指向的是贯穿整课教学的朗朗书声和古诗词教学课堂最终所要达到的对于诗词文本的“熟读成诵以积累语言”。至于“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要求,所提及的虽然只是一首古诗词,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则是针对本课所有古诗词的教学要求。
课后习题二要求学生从景色描写的角度感受不同诗人词客笔下相同景物上所蕴含的不同情感,要完成这样的教学要求,需要基于对诗词大意的准确解读和诗歌情感的精确把握,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比较”。因此,本道习题的教学要求,须得在第二课时学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后“杀一记回马枪”,引导学生在比较中提升古典诗词的阅读鉴赏能力。
课后习题三的教学要求围绕《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的景物描写展开,要求学生通过对诗中画面的想象来完成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这样的教学,同样适用于《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基于以上认识,联系学生在《草原》《丁香结》教学过程中对于“文本细读”的相关训练,再结合“知人论世”的诗教传统,我以为,本课三首古诗词的教学大致皆可沿着“读好古诗词——理清诗词大意——说清诗(词)中画面——细读品味情感——了解作者生平再谈感受”的教学流程进行教学。
开课伊始,揭示课题之后,我请学生自读本课所有古诗词的题目与作者,说说自己的发现。学生自读课题、作者信息之后,发现三首诗词的题目中都备注了“地点”信息,《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题目中都可以读出“夜晚”的信息,而从三首诗词的作者信息,还可以发现编者是按照“唐——北宋——南宋”的时间顺序来编排课文的。
完成对三首诗词题目的对比阅读之后,我便开始按照课文编排的顺序,逐首对本课的三首古诗词展开教学。
对于像《宿建德江》这样没有什么疑难字词的五言古诗,学生借助课文注音,很轻松地就能读准字音、读出五言古诗的节奏。于是,读好古诗之后,我立即请学生结合课文插图、注释等助学资料,自读古诗,尝试理解诗歌大意,并在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学生借助助学资料完成自学之后,自主交流阅读收获,在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移舟泊烟渚”中的“泊”即是“停”、“渚”为水中小块陆地,“烟渚”写的是水汽蒸腾的迷蒙景象;“日暮客愁新”中的“日暮”即傍晚时分,“客”乃留宿他乡的线索,“新”乃愁怨升起的意思;“野旷天低树”中的“野旷”讲的是住宿之地四周的视野辽阔,“天低树”表面写天幕低垂与树相接,“低”带动词含义,实则是四野空旷、极目远眺的视觉表达;“江清月近人”中的“月”之所以近人,乃是江水清澈而倒映月影于水中,而“客”在舟中,月影移动,似是“近人”。“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一联,对仗相当工整。
理清诗意之后,我请学生以替诗人代言的方式,化身诗人,用第一人称“我”的口吻讲述《宿建德江》中所描绘的画面。学生经过几番发言,基本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讲出了诗中所描绘的画面。不过,我在教学时没有及时提醒学生关注“日暮”到“月出”的时间变化,发现诗中画面随时推移的线索,实在有些可惜。
讲清诗中画面之后,我请学生回顾《草原》《丁香结》的学习体会,进而自读全诗,抓住诗中特别的字词与诗歌所描绘的画面,说说诗人将自己彼时彼刻的情感藏在何处。学生经过一番思索,从“移舟泊烟渚”的水雾迷蒙和在水中陆地歇宿中感受到了诗人的愁绪,从“日暮客愁新”的“日落时分,愁绪新生”和直截了当的“客愁”中感受到了诗人的愁,从“野旷天低树”的“旷野无人”中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寂,从“天低树”的拟人化表达中感受到气氛的低沉和“天对树的怜惜”,从“江清月近人”的拟人化表达中感受到“圆月近人”的孤独感。
课到最后,我向学生讲述了孟浩然在君王面前吟诵“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诗坛轶事,引发学生对孟浩然人生遭际对于孟浩然诗中愁绪之关系的思考。由此,学生对诗人人生际遇与诗歌创作风格有了更深一层的认知。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朗读教学,也不存在什么困难。因此,学生稍事练习,便就可以进入借助助学资料理解诗意的环节。在学生结合自己的自学体会交流对关键字词的理解时,我随机告诉学生西湖三面环山的地理环境以理解“未遮山”的含义,引导学生想象大雨过后的天空和湖面以理解“水如天”的景象。
疏通之词之后,学生结合诗句讲画面。这一次,我一句诗句所描绘的画面,设计了“教——扶——放”的教学过程。首先,我请学生以“黑云翻墨未遮山”为例,说说要想说好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要抓住哪些关键词。学生稍作思考,确定了“黑”“翻”“遮”为这一句诗所描绘画面的关键,并在此基础上,联系下句,在“天上黑云翻滚,但暂时还没有遮住西湖的群山”之后补上“一场大雨蓄势待发,即将来临”的“联想”。接着,学生聚焦“白雨跳珠乱入船”,抓住“白”“跳”“乱”讲出了诗中所描绘的画面。但可惜的是,我忘记在此时提示学生,用一个类似于“忽然”“不一会儿”的关联词,将“黑云翻墨”与“白雨跳珠”两句联结在一起,并引导学生发现苏轼此联中“黑白相对”的画面变化中的颜色对比。最后,学生自主研读“卷起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所描绘的画面。同样的,由于我在上述环节忘记提示学生用“忽然”“不一会儿”这样的词语联结变换的画面,此处从“卷地风来”到“水如天”的动静变化,也就没能落实下去,教到实处。
讲清画面之后,我也忘记让学生在关注到诗人“游览西湖踪迹”的基础上,以诗人的口吻讲述当日游湖所见。实在可惜。
我请学生聚焦诗中的关键字词句与画面,说说诗人在哪些地方将自己的情感编织进去。学生经过一番思索,从“黑云未遮山”中看到了尚能欣赏大雨来临前的西湖群山的喜悦,从“白雨跳珠”中看到了将扰乱游湖雅兴的瓢泼大雨比作“珍珠”中的愉悦,从卷地狂风“忽吹散”中看到了大雨骤停的惊喜,从“望湖楼下水如天”中感受到诗人心中的安闲与悠然。
最后,我简述东坡在常人眼中常常失意的宦海浮沉的一生,结合东坡“九死蛮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等苦中作乐、在逆境中得超然的文学作品,让学生了解苏东坡可以被称为千古第一文学、几年前来吸粉无数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结合《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学习体会说说对东坡及其文学创作的认识时,学生不仅有话可说,还不由地将东坡与孟浩然作比较,并在对于同处逆境之中心态迥异的两个诗人的比较中表达了对东坡其人其诗其精神的景仰与向往。
到了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学的细节要比前面两首复杂一些。
开课揭题之后,我先请学生说说由《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知道了关于这首词的什么。学生表示,“西江月”是词牌,代表着如今已经失传当年则为词的演唱所定下的曲调,“夜行黄沙道中”则是词的题目,与内容紧密相关,提示了与词作内容的时间和地点。接着,我由词牌谈到了此前学过的《清平乐·村居》《卜算子·咏梅》,课外了解的《望江南·多少恨》(李煜)《满江红·怒发冲冠》等词的词牌,让学生据此猜测词牌的曲调特点。学生大多依据自己对词的内容的理解对曲调的风格进行了的推测。于是,带着对词牌“西江月”曲调风格的好奇,我们正式开启了《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学习之旅。
读准字音环节,指名发言的学生在自读之后的展示环节暴露了对于注释6的忽视,故而读错了“路转溪桥湖忽见”之“见”的读音。正音之后,指名尝试展示朗读的节奏。果然,在“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路转溪桥忽见”等处的朗读节奏上,学生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首先引起学生关注的“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的朗读,学生通过现成词语停顿确认了“天外”“山前”的停顿,再在我的提示下通过对“七八个星在哪里”“两三点雨从哪里吹来”的回答,确定并统一了“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的停顿。接着,学生进一步通过语感统一了“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的停顿,但我以为,此处的“别枝”并非“明月别枝”,而是与“明月”并列的“横斜的树枝”,故而“惊鹊”并非因“明月”出山而惊起,而是因词客“夜行黄沙道中”而惊起,下句的“清风”“半夜”“鸣蝉”,也是各自独立的景与物。因此,“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似乎才最符合本句的停顿。而弄明白此处停顿的关键,就在于对注释3(别枝:横斜的树枝)的适时关注与合理使用。
读好停顿之后,学生开始借助助学资料,自主研读,标记并交流读懂与疑难之处。“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是六个组成风景的意象,构成了“夜行黄沙道中”独特的背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需要辨明的则是“稻花香”和“蛙声”,分别从嗅觉、声音等多个角度写出了丰收的喜悦。“七八个星天外”,对应此前的“明月”,月明之夜,星星自然稀疏;“两三点雨山前”,须知前路可见青山,而山前吹来的雨点不多,两三点而已。月明星稀,微雨随风而来,写的还是散步的好天气。最后一句,学生在解读上却遇上了困难。因为,按照“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的顺序来解读,是不符合逻辑的。学生在单句解读的时候并无困难,但是,到了要以诗人词客的口吻讲述“我”夜行黄沙道中的所见所感时,就会无法转圜。于是,当指名以词客辛弃疾的口吻将整首词将成一个小故事时,发言的张艺瀚果然遇到了困难。好在班中自有明白人在,其他学生立即通过补充发言,按照“路转溪桥忽然看见旧时茅店在社林边”的逻辑,理清了最后一句的线索。
等学生以辛弃疾的口吻讲清词意,将整首词讲成一个夜间散步的小故事后,还是回到抓住关键词句对情感的把握上,让学生细读文本,发现作者潜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线索。有了此前的训练,学生轻车熟路地就找到了线索——“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夜间行走因此别有声色,不再孤单;“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鼻之所嗅,耳之所闻,皆是“丰收的喜悦”;“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星光闪烁中,微雨山前来,好不惬意;“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夜行遇到熟悉的茅店,心头陡然一喜……学到此处,当我再让学生结合词句内容谈谈对词牌“西江月”曲调风格的猜测时,学生大多从悠扬、闲散、喜悦、轻快的角度进行了分析。
课近尾声,我简介辛弃疾一身肝胆报国无门的遭遇,也告诉学生“稼轩”之名由来的含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结合此词谈谈对辛弃疾其人其词的感受,学生很自然地就从“身处逆境,心怀百姓”的角度谈了对辛弃疾的认识。而与之相比之下,同样写到异乡的月夜,却只是一味地“对月伤怀”的孟浩然,在人生的境界上,比之辛稼轩,显然略逊一筹。
2024/9/7
这一课《古诗词三首》的教学,有课堂教学过程中灵光一闪而想要保留的经验,也有课后反思课堂未曾留意的遗憾,记录在此,以为将来再教此课提供一线可贵的线索:
1.抓住关键词汇,想象画面,把握情感。
以《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一句的教学为例,在引导学生说清诗中所描绘的画面之前,不妨先有意识地引导学很说说要想说好这句诗中的画面,要重点关注句子中的哪些词(如“翻”“未遮山”等),再让学生依据自己确定的关键词说好画面。同样的,在引导学生把握诗歌情感时,也不妨联系本单元前两篇课文《草原》《丁香结》等课文的教学,让学生从关键字词的解读入手,完成对诗歌情感的把握。
2.聚焦诗文线索,着眼变化,讲清画面。
本篇课文中说收录的三首古诗,在写法上,都有一条明确的时间线索。《宿建德江》,从“日暮”到“月近人”,是一条时间推移的线索;《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七言四句,每相邻的两句之间,从“黑云翻墨”到“白雨跳珠”,从“白雨跳珠”到“卷地风来”,从“卷地风来”到“湖水如天”,都蕴含着骤然切换场景的瞬间;《西江月·夜行黄沙中》,从上片到下片,有从稻田,到旧时茅店社林边的地点变化线索,也有清风明月夜到两三点微雨的天气变化线索。在教学时,尤其是在引导学生以诗人词客的口吻将诗词中的画面讲进故事中的时候,这样线索,可以让学生在创意表达中讲述诗意所涉及画面的转换更有条理,更显逻辑。
3.适时借助注释,突破难点,读好停顿。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的停顿,不妨利用注释中对“别枝”的解释——“横斜的树枝”,再联系下一句“清风半夜鸣蝉”,进而得出“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的停顿。这样的停顿,也为之后讲清词句画面的教学做了铺垫。
202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