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六上第四单元是一个小说阅读单元,围绕“小说大多是虚构的,却又有生活的影子”这一人文主题,选编了《桥》《穷人》《金色的鱼钩》等三篇中外短篇小说,旨在通过本单元三篇小说的阅读,落实“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的阅读要素,同时,在单元习作中基于本单元的小说阅读体会,能够“发挥想象,创编生活故事”。
作为一种常见的故事类文本,小说总是在故事情节的设置、故事环境的烘托的基础上,辅以丰富而游有细节的人物描写以完成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因此,小说阅读的核心议题当围绕人物形象的解读来展开。而对小说人物形象的研读,除了抓住人物描写所常用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正面描写手法之外,还应当结合情节的发展状况、环境的烘托作用来对小说的艺术进行进一步的探究,从小说的侧面描写来完成对小说写法的深度解剖。依据“交流平台”的学法提示,我们不难发现,在教学整个单元的三篇小说的过程中,对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是对人物形象的初步感受,对小说相关情节的关注,可以帮助读者完成对人物形象的进一步研读,而对环境描写的聚焦,则是对小说艺术的深度感知。于是,在梳理情节的基础上,我们的教学基本可以按照“人物描写细节品读——联系情节深入研读——关注环境深度解析”的教学逻辑来完成本单元三篇课文的教学。
(一)第13课《桥》
《桥》是作家谈歌所写的微型小说,刻画了一个在洪水突发的危急情况之下,镇定自若地组织乱哄哄的人群在一座窄窄的木桥前有序疏散,在生死关头依然坚守底线,与自己的儿子一同牺牲在洪水中的党员形象。全文以短句为主,留白的环境描写,简洁的人物刻画,将洪水突发的紧张环境烘托无遗。在文章的最后,陡转一笔,揭示老支书与小伙子的父子关系,情节跌宕,一波三折,令人回味无穷。
课后四道习题,从语言风格、人物形象、环境描写的作用和小说情节的特点等角度对教学提出要求:
课后习题一要求学生通过朗读感受课文语言的特点,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同时,为通过“语言形式”感受“语言内容”做好铺垫。
课后习题二聚焦人物形象,要求学生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的描写的关注,联系情节感受分析人物形象。
课后习题第三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对环境描写和人物形象的关注,发现环境描写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作用。
课后习题四引导学生关注最扣人心弦的小说结尾,品味小说设置悬念的艺术魅力。
整篇课文的教学,不妨借助《语文作业本》中的情节鱼骨图,以对课文内容的简单梳理为开端,随后以鱼骨(下骨)所梳理的情节为线索,先沿着情节聚焦文中人物描写的语句,联系情节感受人物形象,接着,对照鱼骨图上骨部分的环境变化,聚焦课文中环境描写的语句,感受环境描写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作用。最后,品赏小说出人意料的结尾,通过正面品鉴、对比阅读等方法,感受小说结尾处所体现的高妙的小说艺术。在聚焦人物描写、环境描写以感受人物形象的过程中,批注、朗读等常规而有效的语文学习方式贯穿整篇课文教学的始终。
基于以上认知,我拟将本课两课时教学内容作如下安排:、
1.开课揭题,明确文体。
2.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什么。
(1)自主朗读,交流自己印象深刻的内容。
(2)自主完成《语作》第3题,核对修改。
3.关注人物描写,感受老汉形象。
(1)研读“人们惊慌”部分(第1~8段),感受老汉形象。
提示:外貌、神态描写(“清瘦”“不说话”“盯”“像一座山”等,交流阅读感受)——老汉与人群对比。
(备注:因直接描写“山洪来临”部分的第1到6段老汉并未正式出场,因此,在教学时,将第7到8段也归入“人们惊慌”中来。或许,可以这么解释,当人们在洪水面前惊慌无措时,老汉已经如山一般站在木桥前等候慌乱的人群涌过来了。)
(2)研读“老汉组织”部分(第9~16段),感受老汉形象。
提示:语言、神态描写(“沙哑地喊话”、简短有力的语言等,批注阅读感受)——对比人群的前后变化。
(3)研读“父子牺牲”部分(第17~23段),感受老汉形象。
提示:自主研读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突然从上前”“揪出”“吼道”“凶得像只豹子”),批注阅读感受——对比老汉和小伙子的形象。
(4)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片段,朗读。
1.回顾老汉形象,朗读片段。
提示:交流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作用。
2.聚焦环境描写,感受环境描写的作用。
引导:小说除了直接对人物的描写,也写到了其他内容。
(1)聚焦“山洪来临”部分(第1~6段),感受环境描写的作用。
提示:交流描写雨、木桥、洪水的句子的阅读感受——联系人们和老汉的表现,感受环境描写的作用。
(2)聚焦“水没腿深”“水冲桥塌”部分(第7~23段),感受环境描写的作用。
提示:交流环境描写的阅读感受——联系人物表现,感受环境描写的作用。
(3)自主选择喜欢的片段,朗读。
3.聚焦小说结尾,感受小说写法。
(1)自读“洪水退去”部分,交流阅读感受。
(2)比较“提前告知父子关系”,感受小说结尾的好处。
(二)第14课《穷人》
《穷人》是世界文豪托尔斯泰的短篇小说,写了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寒夜,渔夫出海打渔,守在家中的妻子桑娜发现邻居西蒙病死后,不顾自家生活的艰辛,毅然决然地将西蒙家的两名孤儿带回家中。等到渔夫归来,桑娜告知西蒙一家的遭遇后,渔夫也和桑娜一样,毫不犹豫地决定收养孤儿。文中虽然身陷贫穷却从未丧失良善的人性的夫妻俩,在物质上是穷人,在精神上却相当富有。也正因为文中这些穷人们在精神上的富有,所以,作者在描写到屋外寒风呼啸的同时,通过对渔夫家中环境的描写、两户家庭孩子们的健康状况等来表现这些穷人们“并不那么贫穷的一面”。
课后四道习题,分别从课文内容的梳理、人物形象的感知、环境描写的作用和心理活动的练笔等方面提示我们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
课后习题一基于课文篇幅和文体特性,要求学生通过快速默读的方式迅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课后习题二从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提示学生关注文中人物的对话描写和心理活动描写,感受作家笔下的人物形象。
课后习题三以渔夫家的小屋“温暖而舒适”为例,提示学生关注小说中环境描写对于人物形象的侧面塑造作用。
课后小练笔则聚焦渔夫抱怨生活艰难时桑娜的心理活动,让学生尝试描写桑娜在生活艰难与收养孤儿之间摇摆不定的心理活动。
好的小说必然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本身,好的小说也一定会具有许多值得细味的细节安排。从课后习题的设计来看,我以为,本课的教学可以在速读课文,把握文章梗概的基础上,从“穷人之穷”与“穷人不穷”两个角度完成对文本内容的深度研读:第一课时,聚焦“穷人之穷”,从人物描写的细节和环境描写等方面,分别对桑娜、渔夫、西蒙等人的“穷”进行研读;第二课时,聚焦“穷人不穷”,也从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等方面,分别对文中人物的“富有之处”进行研读,以此完成对文中人物形象从“穷”到“不穷”的深度认知。
基于以上认识,我拟将本课两课时教学内容作如下安排:
1.开课揭题,简要了解作者。
2.快速默读,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提示:板书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借助《语作》情节图梳理课文内容,概述内容时注意讲出情节设计中穷人的“穷”。
3.聚焦人物描写上的“穷人之穷”。
(1)自读直接描写桑娜和渔夫的语句,交流对于“穷人之穷”的看法。(对话、心理描写)
(2)再读人物描写部分,抓住关键语句,品味“穷人之穷”。
(3)选读喜欢的片段。
(4)关注课后小练笔,从“穷”的角度表现桑娜的心理活动。
4.关注环境描写上的“穷人之穷”。
提示:联系《桥》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感受环境描写对于“穷人之穷”的表现作用。
5.联系“穷人收养孤儿”的情节,初步感受“穷人不穷”。
1.回顾旧知,交流作者如何写出穷人的穷。聚焦情节,交流对“穷人不穷”初步感受。
2.聚焦人物描写,感受“穷人不穷”。
(1)自读课文,关注人物描写的细节,批注并交流对“穷人不穷”的感受。
(2)选读喜欢的片段。
(3)关注课后小练笔,从“穷人不穷”的角度将桑娜的心理活动写得比第一课时更丰富。
3.聚焦环境描写,感受“穷人不穷”。
提示:再读环境描写,感受环境描写对于“穷人不穷”的表现作用,批注并交流。
4.小结托尔斯泰如何塑造穷人的小说艺术。
5.自读“资料袋”,结合课文的学习体会,交流对“资料袋”的阅读感受。
(三)第15课《金色的鱼钩》
《金色的鱼钩》是一篇革命传统文化类型的小说,整篇小说按照时间顺序,写了红军长征路上过草地时,一位留下来照顾掉队的三位小同志的炊事班长,为了确保三位小同志的健康,将千辛万苦找来的食物全让给他们吃,最终导致自己饿死的感人故事。小说的情节并不曲折,主要通过大量的人物对话和心理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因此,在教学时,我们不妨就按照“阅读提示”的要求,在对老班长舍己为人的高大形象有了基本的认知之后,便可以按照依据时间线索梳理出来的情节板块,逐层研读,交流分享印证老班长相关形象的细节,在阅读体会的交流和相关片段的朗读中,用丰富的文本细节有血有肉地感受人物形象。
基于以上认识,我拟将本课时教学内容作如下安排:
1.开课揭题,简介故事背景。
2.梳理梗概,初知形象。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金色的鱼钩写了一件什么事,完成《语作》情节鱼骨图。
(2)借助情节鱼骨图,简述课文梗概,初步感受老班长的人物形象。
3.聚焦细节,感受形象。
(1)研读第1~3段,从直接描写人物的语句中感受老班长形象。
提示:正面描写。
(2)研读“一天”部分,圈画关键语句,感受老班长形象。
提示:侧面描写。
(3)自读其余部分,圈画关键语句,批注对老班长形象的感受。
(4)自主选读或合作朗读课文片段,感受人物形象。
(5)讨论:除了对老班长的直接描写,课文还花了很多笔墨写小梁的心理活动,这些描写能否简化?
4.思考:小梁为什么珍藏鱼钩?
2024/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