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六上课文6《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叙事(2024)

文摘   教育   2024-09-19 21:47   浙江  
一、教材简析

统编六上第6课《狼牙山五壮士》是一篇革命传统文化课文,同时,也是一篇典型的通过点面结合的方法塑造人物、描写场景的文章,因此,不论是“革命岁月”的人文主题,还是“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的阅读要素,都很符合本单元的教学需求。因此,在教学上,也须牢牢抓住革命文化的人文主题与点面结合的写法特色来设计教学活动。

从革命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作为一篇以为抗日英雄作传的故事类文本,作者通过动作、语言、神态等人物描写手法,以朴实而生动的语言塑造了马宝玉等五位革命英雄形象。在教学时,不妨引导学生不断抓住文中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的关键信息,在深度感受人物形象的过程中,传承作者编织在字里行间的革命精神文化财产。对于,课后习题二也是这样从人物描写细节品读的角度提示学生如何体会五位壮士的英雄形象的。除此之外,作者在“引上绝路”部分前后对五位英雄从“战士”到“壮士”的称呼变化,也是引导学生读懂人物形象、感受英雄的精神境界的一把重要的钥匙。在教学时,如果能够适时引起学生对从“战士”到“壮士”的称呼变化的关注与思考,想必能够让学生从作者朴素的文字中读出“简单”背后的“深刻”与“深厚”。

从点面结合的写法特色的角度来看,课文除了在第2段“痛击敌人”部分通过“先写群体,再写个体”的“面——点”线索来塑造人物、描写场面之外,在“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英勇跳崖”等部分,分别依据叙事的需要,安排了“面——点——面”“面——点——面——点”等不同的点面变化线索。在教学时,在读懂内容、抓住人物描写的细节感受人物形象的基础上,不妨让学生从读相关语段的“感性认知”转入“理性分析”,从点面变化线索的角度把握文章写法,加深对课文的写法认知。

基于以上认识,我准备这样安排《狼牙山五壮士》两课时教学内容的划分:

第一课时,先在揭题导入的基础上围绕课后习题一展开教学,通过概括小标题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再重点聚焦课文第2段,一面结合课后习题二抓住人物描写的细节感受五位战士的英雄形象,一面结合课后习题三从点面结合的写法角度研读文本。

第二课时,将“抓住人物描写细节感受人物形象——分析点面结合的写法”的教学设计延伸到“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英勇跳崖”等部分的中,先抓住人物描写的关键词句感受人物形象,再从相关部分中梳理出点面结合的变化线索。在教学“引上绝路”部分的第3段时,不妨将文中从“战士”到“壮士”的称呼变化线索作为引导学生深度感受英雄人物形象的催化剂。

此外,在整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在体会人物形象、感受写法特点的基础上的朗读活动将贯穿始终,成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积累语言经验的有效方法。

二、教学叙事
第一课时教学叙事

开课伊始,揭示课题,因课前没有布置学生预习,便让学生带着“课文写了什么”的思考将课文朗读一遍。朗读结束,学生通过对我板书在黑板上的“日寇”“晋察冀根据地”等两个词语的认读和交流,联系课文第1段的“1941年秋”等信息,了解了文中故事的时代背景。

了解故事背景之后,我直奔课后习题一而去,在点明课文写了五位革命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主力转移而壮烈牺牲的过程的基础上,让学生关注课后习题一中已经给出的“接受任务”和“英勇跳崖”。接着,学生先找到与“接受任务”和“英勇跳崖”相关联的语段,再通过对相关语段中关键信息的圈画,逆推编者是怎样通过围绕“五位战士做了什么”来抓住关键句、提取关键词,进而完成对这两个小标题的概括的。

在学生读懂课后习题一的两个“范例”的基础上,我请学生自读剩余的第2到5段,试着围绕“五位战士做了什么”将这部分课文一分为三,概括出相应的小标题。学生完成后自学之后,在小组交流小标题的基础上,先明确每个部分的段落划分,再在段落划分的基础上,交流各自概括的小标题,在充分比较的基础上,逐步将中间三部分内容概括并板书为“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其中,当学生将第2段内容概括为 “痛击敌人”之后,跟着概括出的第4到5段内容为“打击敌人”,与“痛击敌人”有些雷同。于是,我引导学生比较第2段和第4、5段内容的不同之处,进而抓住地点的变化将第4、5段的小标题确认为“顶峰歼敌”或“山顶歼敌”。完成对小标题的概括之后,学生借助小标题,很轻松就讲清楚了课文大意。

围绕课后习题一借助小标题完成对课文内容的梳理之后,我以“课文塑造了怎样的五个战士”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第2段。学生先带着“第2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的思考自读第2段,进而在交流中从结构上发现了这段话运用了类似于“先总再分”的结构。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点明这段话“先描写群体,再描写个体”的“点面结合”的写法。

点明写法之后,学生先聚焦第2段开头部分对五壮士的群体描写,抓住关键词句,从“一边痛击敌人,一边有计划地引敌上山”“利用险要地形”“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等细节中读出了五战士群体英勇善战的形象。研读完“群体描写”,学生开始研读五战士的个体描写部分。这部分的教学,同样从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的自读批注开始。在交流过程中,学生从作者对五位壮士个体描写的动作、神态中纷纷读出了各具特点的形象——班长马宝玉的“沉着指挥”、副班长葛振林“大吼一声”、战士宋学义的扔手榴弹时“把胳膊抡一个圈”的独特动作、小战士胡德林和胡福才“绷紧脸”“全神贯注地瞄准……射击”等细节,学生读出了五位战士的英勇,也读出了他们对侵略者的仇恨。

在对群体描写和个体描写均进行了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学生合作朗读,整体感受了第2段的内容和写法之后,我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班长——副班长——战士——小战士”的出场顺序是否能换和文中具体的人物姓名是否能换成“有的战士……有的战士……有的战士……还有的战士”这两个问题,进而从写法层面上建立起对课文的更深的认知。最后,学生再次朗读第2段,从点面结合这一写法的表达效果的角度谈了自己的感受。

第二课时教学叙事

第二课时的教学,从对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的回顾中开启。学生回顾了列小标题以把握文章内容和从点面结合的写法视角重温第2段内容之后,我便带着学生继续课文后面几部分内容的学习。

有了第2段教学过程中“抓住关键词句感受战士形象”的基础,我便渐渐放开手脚,让学生自读课文第3段,圈画出在“引上绝路”部分的关键词句,感受这部分内容中战士们的英雄形象。学生自读之后,首先关注到的便是第3段中描写马宝玉的相关语句,从“斩钉截铁”“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等细节中,学生读出了英勇无畏、不怕牺牲、坚定不移地用生命守护群众和主力的班长形象。接着,学生又从战士们的“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中读出了战士们的英雄形象。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关注第3段前面部分战士们对于“两条路”的选择,在对两条路线的不同后果的预判中,学生读懂了战士们在个人的生死与集体的安危之间毅然选择了后者中所蕴含的牺牲精神,进而对第3段中人物描写部分的语句有了更深的认知。

课文读到这里,我适时抛出“课文题目是‘狼牙山五壮士’,但作者一并不是从一开始就称这五位英雄为‘壮士’的”的问题,进而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对五位战士从“战士”到“壮士”的称呼变化的分界点,就在他们决定牺牲自己将敌人引上绝路的第3段和第4段之间。由此,在这一微妙的语言细节中,学生读出了作者对于五位壮士牺牲精神的无比崇敬与由衷赞美。

完成对“战士”到“壮士”称呼变化的研读之后,我引导学生从点面结合的角度审视课文第3段,在写法层面上读懂了这段话“面——点——面”的点面安排线索。

由此,我为“顶峰歼敌”和“英勇跳崖”部分的学习理出了一条“抓住关键词句感受人物形象——从点面变化线索读懂行文结构——朗读相关语段”的任务推进路线。接下来的学习,我便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先抓关键词句感受人物形象,写好批注,再分析相关部分的点面变化线索,最后朗读相关语段。

在“顶峰歼敌”部分,学生先从与马宝玉相关的“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拧开盖子——用尽全身力气扔向敌人”和“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等描写中感受到了战斗英雄对于敌人的仇恨,再从与马宝玉相关的“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和“石头像雹子一样”“叽里呱啦——纷纷坠落深谷”等描写中进一步感受到战斗英雄对于敌人的仇恨。随后,从“顶峰歼敌”的语段中理出了“面——点——面——点”的点面变化线索。

在“英勇跳崖”部分,学生们同样先从人物描写的动作(如“屹立——回望——微笑——激动”“砸碎——纵身跳入”“昂首挺胸”等)、语言(“壮烈豪迈”“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等)等细节中感受人物形象,再进一步从这部分内容中理出一条“面——点——面”的点面变化线索。

在朗朗读书声中,学生完成了对每一部分课文在文本细读基础上的有感情朗读;在朗朗读书声后,学生再次结合课文内容加深了对“点面结合写场景”的写法的认识。稍有遗憾的是,我没能记得从点面结合的角度进一步引导学生感受,整篇课文《狼牙山五壮士》也是整个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的“一点”,由此“一斑”,可知“全豹”。

2024/9/19

御笔乘风
亦写亦画亦珍藏,童年往事随手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