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度拉满,捂嘴也要拍

体娱   2025-01-02 21:01   北京  


如果说元旦档哪部片子最适合普罗大众走进电影院欣赏,我想应该是《误杀3》。

连续三部《误杀》,已经把这个系列打造成了犯罪悬疑片的招牌IP。

其实这并不容易,因为相似的故事模式和故事背景,虽然会让观众形成一定的预期,也会产生困惑:

“误杀”的故事,还能拍出什么花来?

既要打破观众预期,实现推理上的爽感,又要结合社会议题,拍出悬疑之外的深度。

但《误杀3》,完全满足了观众的观影期待。它扎根现实,从涉及全球的大型犯罪出发,兼具类型化处理和创作者表达,再次证明了“误杀宇宙”的魅力。

作为系列作品,它还主动降低门槛,不需要看过前作也能融入故事,并且巧妙延续了IP的价值。

最吸引人的,是法与情的交织和善与恶冲突。

即便元旦档厮杀激烈,它还是厚积薄发,冲出重围,锁定了票房冠军。

今天,我就尽量在不剧透的情况下和大家好好聊聊《误杀3》。

01

离奇!反转不断

故事从一起绑架案开始,牵扯出背后更大的阴谋——涉及到拐卖儿童的跨国犯罪。

富豪郑炳睿(肖央 饰)因为孩子被绑架,便和老师李慧萍(佟丽娅 饰)踏上救女之路。

过程中,却发现绑匪(刘雅瑟 饰)目的不是赎金,而是借郑炳睿之口,揭露隐瞒许久的海难真相。

警察张景贤(段奕宏 饰)想参与调查绑架,却遭到郑炳睿的拒绝,只好在暗中监视。绑匪却在此刻,将矛头指向安全署长,甚至还绑架了他的儿子。

《误杀3》在文本结构上不算复杂,却用到很多技巧让故事更加曲折离奇。

比如绑匪要求郑炳睿进行“问答游戏”才给出女儿的线索,但问答游戏的过程会在大量视频平台直播。

而由于郑炳睿的身份原本就显赫,所有会收获大量的讨论和关注。

所有的细节,都是在发挥悬疑和猎奇属性。

导演准确地挤干了故事的水分,看似观众是上帝视角,但其实我们和欣赏直播的人一样,都是环环相扣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每个桥段都为了反转服务,每个反转也在埋下更多的草蛇灰线。

你以为的好人或许怀揣不可告人的秘密,穷凶极恶的反派背后也有可能藏着令人动容的隐情。

整个过程似乎是在玩一种悬疑解谜类游戏,充分调动观众与银幕故事进行互动。

前一秒还在为某个角色的命运揪心,下一秒又急转直下颠覆我们的认知。

随着跌宕起伏的内容,神经随时紧绷,对故事分析和猜测的速度,赶不上编剧的脑洞大开。

观众很快就融入《误杀3》所营造的紧张刺激氛围中,跟随角色在错综复杂的迷局里挣扎探索。

电影还故意设置了犯罪悬疑片中常见的缺陷,比如工具人过多、女性沦为镶边绿叶等等。

直到真相大白,才会发现原来这些“问题”也是有意为之。

《误杀3》超标完成了一部犯罪悬疑片能够带来的基本爽感,呈现了新时代语境下犯罪悬疑片的独特魅力。

02

生猛!尺度全开‍‍‍‍‍‍‍

更有意思的,是《误杀3》给国产片带来的尺度,通过“惊悚”给予观众强烈刺激,大胆映射现实中的“萝莉岛”等等丑闻事件。

比如郑炳睿在废弃孤儿院掀开白布之后,出现的几十个染血的布娃娃,与墙上鲜红的大字映衬,隔着银幕也能感受到恐惧。

它毫不避讳将拐卖儿童这一社会毒瘤赤裸呈现,彻底打破了过往电影中 “孩子不会受到伤害” 的不成文规定。

还揭露了跨国人口交易产业链的嚣张与黑暗,寻找着犯罪的根源。

被拐儿童在暗无天日的环境中,像货物一样被分批卖出。有的走陆路,有的走水路,他们的命运被明码标价,没了人的尊严。

“有的孩子是孩子,但有的孩子只是商品。”这句台词虽然刺耳,但被具象化地呈现在大银幕上,折射的是残酷现实,让人不寒而栗。

一些孩子被迫去偷盗,贩毒;一些孩子为了活命,成了下一代人贩子。稚嫩的双手沾染了恶,天真被磨灭得丝毫不剩。

更有甚者,为了让孩子成为乞讨的 “摇钱树”,丧心病狂的人贩子竟亲手将他们致残,可怜的孩子只能在痛苦中挣扎求生。

这些震撼的场景,犹如一把把利刃,狠狠割开社会的伤疤,让我们去直视一度被忽略的残酷现实。

《误杀3》对于社会公权力和官民关系的拆解也入木三分,勾勒出令人胆寒的社会图景。

故事中,安全署长这一原本应是百姓守护者的角色,却沦为拐卖儿童链条上的始作俑者,为谋取私利,他不惜动用手中权力,将无辜孩子的命运玩弄于股掌之间。

当警察内部出现这样的败类,正义的天平便开始倾斜。

有一场戏,某位正直的警察意识到署长可能参与罪恶勾当,试图揭露真相,却惨遭杀害。

凸显的就是,公权力被腐蚀之后的恐怖。

无论你拥有多少财富,无论你处于什么地位,当面对更高的权力时,大家都是弱势的一方…

如果百姓内心的信任轰然崩塌,那么对统治阶层就会充满猜忌与恐惧。

现实中当公权力失信于民,社会秩序便会陷入混乱的泥沼,百姓将如惊弓之鸟,惶惶不可终日。

这些生猛内容不但指出社会结构中的危机,更是提醒我们要守护公权力的纯粹。

否则电影中的悲剧就不只是故事,也很有可能在现实中继续。

03

真相?正义难求

犯罪悬疑片的一大看点,就是对人性的拆解。《误杀3》则像一把尖锐的手术刀,精准地剖析人性的复杂纹理。

深陷绝境的父亲郑炳睿,他的人生轨迹原本就无奈与悲凉。

童年,为了躲避被拐卖的厄运,他被迫卷入人贩子的勾当,成为加害者的一员。

在郑炳睿心中:“这里不是人间,而是地狱。”

成年,他渴望洗刷双手的血腥,所以做慈善,礼佛。他对女儿炽热的爱,是他在黑暗中唯一的救赎。

面对女儿被绑架的绝境,昔日的恐惧与当下的愤怒交织在一起,让他反复失控,不惜以暴制暴,甚至对抗法律,乃至“杀红了眼”。

这可能就是人们常说的,孩子是这个社会的最大公约数。

本片的多重反转,不断使郑炳睿智立体化,也在不断违背着观众的预期,最终塑造了一个复杂多面的饱满角色。

起初你会以为他是为了救女,不惜践踏法律与道德底线的父亲。

当郑炳睿原本就沾满泥泞的人生被揭开,你才发现他已经化身地狱修罗。

当你以为他对女儿的付出昭示着再极端的坏人也有着人性光辉,但每一次生死抉择面前,不管他如何痛苦挣扎,似乎又总会屈从于人性的懦弱。

而电影真相大白时,你才会发现为了孩子牺牲付出的平凡父母是另有其人。

《误杀3》的角色塑造并非非黑即白,而是构建了一片又一片混沌的灰色地带。

在极端环境与巨大压力之下,每个人内心的善恶天平都可能发生倾斜,一念之差,便可能踏入截然不同的轨迹。

它的结局处理堪称神来之笔,放弃了大团圆和简单的伸张正义套路,而是采用开放式结局,为观众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

郑炳睿在经历了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挣扎与较量之后,他是否能救下女儿,自己又将面临怎样的法律制裁,这些关键问题都被导演巧妙地留白。

《误杀3》没有强行安排坏人进行虚伪忏悔,也没有让受害者违背内心选择和解。

这种贴切而残酷的处理方式,与现实的复杂性高度契合。

我已经记不清有多久没看到过,结局不用字幕来提示角色命运的国产犯罪悬疑片。

现实中并非所有的故事都有一个完美句号,正义的到来往往要伴随着漫长的等待与艰辛的斗争。

《误杀3》的开放式结局,正是对这一现实的映照。

它能让人们在走出电影院之后,依然沉浸在故事之中回味。

观众会凭借自己的价值观与生命经验,对角色命运进行不同猜测,每个人的内心里,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误杀3》结局。

这种与观众的互动,提升了电影讨论度,也让本片主题在银幕之外得以延伸和升华,引起对人性、司法、正义、公平等等问题的认识。

《误杀3》之于“误杀宇宙”,无疑是一次大胆尝试。

在架构与主题上进行创新,为国产犯罪悬疑类型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足以证明我们的国产电影,是具备拍摄成熟完整的商业片的能力。

2025年《误杀3》可以说是为电影市场开了个好头,也给无数创作者带来了信心。


往期文章:2024年,最后一烂

微信&微博:局外人看电影
顺手点赞|在看,谢~

局外人看电影
提供个安静的地方看电影,想·享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