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只盯着易烊千玺

体娱   2024-12-28 22:23   北京  

平心而论,元旦档我个人最期待的电影原本是《小小的我》。

最近几年,我们很明显地可以看到,有一些导演开始把镜头转向了更边缘的非主流群体以及他们的日常,包括本片的导演杨荔钠。

也有越来越多的明星选择放下偶像包袱,走进底层的困境,把他们的生活,带到主流观众的视野。

然而如此的创作,往往也面临着一种质疑:“你们不拍那些正面的,不就是为了讨好国外电影节吗?”

《小小的我》在东京首映之后,我们看到很多评论,在称赞易烊千玺对脑瘫患者细致入微的呈现,也能看到观众认为导演没有怜悯煽情,只是以平等的视角,展示脑瘫患者的生存空间。

我们本来期待着,《小小的我》能够打破无趣的质疑,提供给华语电影一个崭新的视角,一个全面的类型选择。

但在正式公映之后,我们却没有看到《小小的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反倒迎来了更两极的评价,和越来越乌烟瘴气的评论空间…

01

不平等的叙事

《小小的我》,当然不能算一部糟糕的电影。

它的确塑造了一种朴素真实的氛围,来展示刘春和作为残障人士在方方面面遇见的烦恼与阻碍,以及他身边的人,是如何陪伴着刘春和继续生活的。

导演的优点是没有利用刘春和的形象和身份来制造煽情狗血的内容,也没有谱写多么具有戏剧冲突的矛盾桥段。

从这点上来看,导演和编剧的初衷肯定是想以平等的视角来展开故事。

但问题是,写着写着,导演编剧作为正常人的视角,不自觉地就向病痛与苦难来倾斜。

主要呈现的几组矛盾,首先是刘春和与母亲之间的。

母亲一直对儿子的脑瘫症状有所畏惧,表面上不愿意承认他是残障人士,内心里,却始终认为儿子是累赘。因此母亲对待刘春和时,始终明里暗里带着一点“敌意”。

包括母亲生下女儿,害怕女儿也有什么问题,所以过分地紧张,甚至抗拒刘春和接触妹妹。
到了将近结尾处,导演编剧才用台词向我们揭示母亲这些年来的心路历程。而在她当初找不到刘春和的时候,甚至有“儿子丢了就好了”的念头。
另外本片贯穿的另一条矛盾的线索,是刘春和想要考取师范大学。
在开篇,就给我们讲述了他去培训班应聘老师的经历。通过课堂上孩子们对他怪异行动的嘲笑,来打破他的梦想。

其实这段设计,已经很令人不适了。

导演想要呈现刘春和的梦想被人嘲讽,却没有把嘲讽交给社会上的普通人,反倒利用没有被社会驯化过的小孩子,来增加对刘春和不幸的渲染。因为无论是观众还是刘春和,都没有办法来指责小孩子的言行。

而另一边,认为刘春和当不了老师的还有他的母亲,呈现的理由,是母亲对于刘春和残障现状的别扭心理。

虽然本片最多的冲突集中在母亲和刘春和,但他们的对手戏很少,我们大部分看到的只有两人充满矛盾和怨恨的结果,看不到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变化。

理解母亲的途径,只能依靠台词。

电影还为刘春和塑造了几个阻碍,比如遇到了令他有生理冲动的女性,他被姥姥带进了合唱团打鼓,他在公交车上被司机刁难等等。

然而这些桥段,也都是匆匆掠过:

女性被刘春和表白了欲望,就落荒而逃;刘春和训练了几次就克服身体障碍,掌握打鼓技巧;刘春和给有关部门写了一封举报司机的信,就得到道歉。

他遇到的困境,其实是很多普通人也会遇见的:

不理解自己的母亲,爱而不得的对象,无法实现的理想,得不到尊重的社会环境。

导演看似是在用普通人的视角写脑瘫患者,但却是利用脑瘫患者来放大普通人的社会矛盾。因为如果只写普通人遇到这种困难,本片得到的关注肯定会削弱。
所以导演更是放弃将内容聚焦于刘春和如何战胜困难,反复展示他异于常人的行为和处于病痛中的折磨。
于是即便没有煽情与狗血,本片利用着现实主义的风格,依旧把脑瘫患者,当作一种奇观展示给了观众。

02

不平衡的创作

在杨荔钠的前作,一部讲述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妈妈!》里,我们就可以看到,很多《小小的我》中的问题。

在《妈妈!》里女儿得了阿尔兹海默症,需要更年迈的母亲的照料,虽然女儿的病情加重,我们看到人物生长在特殊年代的不安全感、以及对父亲的眷恋之情。

但看到最后,我们只记得导演对特殊年代的思考和女儿与父亲的牵绊,却忘记了阿尔兹海默症,更忘记了本片核心应该是“妈妈”。

在《小小的我》中,导演与编剧自顾自地在展示家庭问题和家庭困境,用看似平等的视角,忽略了自己对脑瘫患者真正的关怀。

它不断地贬低着母亲对于刘春和的照顾不周和态度不端,却忽略了直接抛弃妻子病儿的父亲,甚至,父亲好像就从来没存在过。

电影里的刘春和,是天才式的病儿。是可以找到兼职,可以考取师范大学的形象。

但我们却看不到他为了生活是如何努力的,更看不到他的聪明才智。

从某种层面来说,刘春和拿到通知书的结局,就像青春偶像剧里一个学期内早恋泡吧闹家庭矛盾逃学完了之后还能考清北的校霸角色,都是带着过度理想化的爽文式结局。

本片最根本的问题在于,没有在剧本上好好下功夫。

《小小的我》缺乏能够串联起全片的内容,几乎可以说是由刘春和与姥姥的生活碎片来组成。

几个小事件,要么有头没尾,要么有尾没头,要么缺乏发展的过程。

整部电影就是味如嚼蜡,观众很难搞清楚,到底是在讲述什么故事,导演试图表达什么。一切的内容,都是凭借着想当然。

导演需要刘春和遇见困难,便怎么努力也跨不过去;需要刘春和得到认可,即便他做错了也能收获好的结果;需要刘春和跟人吵架了,就马上安排母亲出来。

如果行为缺乏逻辑了,便用台词糊弄着找补一下。

因此本片的大部分人物,都相当扁平与工具化,缺乏真正的角色魅力与人物行动线,只是为了衬托刘春和的苦难、或者缓解刘春和的苦难而存在。

而更遗憾的是,刘春和作为核心人物的形象依然是模糊的。

03

不平凡的人物

在电影中的刘春和作为一个基本上干什么都成功,也能考取大学的人,不要说在残障人士里,在健康的人里也算是命挺好的了。

他虽然也面临许多问题,但始终有姥姥在无条件地帮助呵护他。

刘春和的形象,写得不够平凡。

而最失衡的桥段,则是他遇见了雅雅。他对雅雅有着正常的生理反应,雅雅也对他有着猎奇,雅雅甚至主动让他摸了自己的胸,结果转身就跑路了。

想写残障人士有生理需求的出发点是非常好的,但导演编剧却把整个桥段写得非常病态。

在这里,导演还为刘春和安排了大段的台词跟激烈争吵的戏份。

但最大的问题也开始暴露,刘春和本来一直保持很好的平衡,竟然被打破了,他的口齿开始变得清晰,台词开始变得流畅,所有肢体的行动也变得“好”了一点。

批评刘春和的形象塑造,并不等于在指责易烊千玺。

客观来说,作为95后-00后这个大范围里的新生代的一员。在大部分同辈们还在古偶剧里打转的时候,易烊千玺已经有了好几个足以成为代表作的角色了。

而刘春和的形象,明显是他所有作品中挑战最大的一个。

饰演一个具有强烈形象特征的残障人士,需要在整个拍摄周期内长期保持着稳定的眼神、表情、行动障碍的角色行为特征;

还需要能够基于此来揣摩人物心理,把握人物情绪,并把这些东西都贴切地呈现,对于任何职业演员来说都是非常困难的。

在《小小的我》中,易烊千玺对残障角色的诠释不可谓不成功。

他呈现出了相当强的演员信念,为了诠释角色奉献了自己的一切。

因此,本片的各个部门也颇为了解,本片真正的看点,就是易烊千玺真实地表演出了一个残障人士的生活形态。

从《小小的我》的内容到宣发,都是在强调易烊千玺的大变身。

本片真正的核心,就是在欣赏易烊千玺和林晓杰两位优秀演员。
以至于有时候忘记了,核心不应该是演员,而是角色,而是千千万万个“小小的我”。
即便关注了脑瘫患者的形象,把病态塑造得惟妙惟肖,却忽略了深入脑瘫患者生存困境的可能性,这是最令我可惜和难过的。


往期文章:不敢明说,越来越癫...

微信&微博:局外人看电影
顺手点赞|在看,谢~

局外人看电影
提供个安静的地方看电影,想·享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