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译“化境论”体系建构
余承法
湖南师范大学
摘要:钱锺书1964年在《林纾的翻译》一文中标举的“化境论”一直受到学界的考察、阐释、评析和运用,但被普遍认为是自发的、片段的翻译思想,而非自成一体的翻译理论。本文基于整体观和跨学科视域,采取“以钱解钱”、“以钱证钱”、文字训诂和阐释循环等方法,建构包括来源、本质、原则、过程和机制在内的“化境论”体系,以期发扬光大钱氏翻译思想,推动中国传统译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助推深入系统的“钱学”研究。
关键词:钱锺书;“化境论”;翻译思想;全译;体系建构
1
引言
“化境论”是钱锺书1964年在《林纾的翻译》一文中从文字训诂出发、针对林译现象提出的翻译思想,其核心要义是挖掘出“译”“诱”“媒”“讹”“化”之间一脉通连、彼此呼应的意义。学界耳熟能详的是他对“化”的界定:“文学翻译的最高理想可以说是‘ 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钱锺书 2002:77)“化境论”一提出即受到高度关注,学人们在聚焦研究、比较研究和整体研究三大类别以及来源考辨、内涵诠释、功能评价、译艺赏鉴和平行比较等14个方面进行了诸多努力,产出了系列研究成果,但在研究队伍、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效上存在“十多十少”的失衡现象(余承法、庄义辉 2021)。学界普遍认为“化境论”只是钱氏偶尔表达的孤单见解和片段思想,而非自成一体的翻译理论。
钱锺书向来无意,也不屑建构理论体系,因为他认为“自发的孤立见解是自觉的周密理论的根苗”,“往往整个理论系统剩下来的有价值东西只是一些片段思想”(钱锺书 2002:33−34)。不仅包括“化境论”在内的钱氏翻译思想尚未形成理论体系,其整体的学术思想也是“以通览为基础”“以现象学为导向”“以非体系化为呈现方式”(蓝红军 2023:61−71)。刘靖之、罗新璋较早发掘了“化境论”的地位和价值,但都认为它无理论体系:前者指出“化境”是钱氏对翻译的独特见解,是朝向中国翻译理论发展的最高目标(刘靖之 1981:19);后者强调“化境”是构成我国翻译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概念,其本身并未构成一个体系(罗新璋 1984:19)。有人区分了“翻译思想”与“翻译理论”,认为“化境说”至多只能定位于翻译思想(黄忠廉 2016:5);有人综合学界观点,指出“化境论”是钱氏针对林译现象的重评而萌发的片段翻译思想,并非他刻意建构的翻译理论体系(余承法、梁琪婉 2023)。
也有学人意识到《林纾的翻译》一文中隐藏的某种系统化思路,如:王宏印(2003:190−191)坚信“以钱氏的渊博和精深,本来是应当有系统的翻译理论建树的”;杨全红(2019:38,65−74)质疑“钱氏译论无体系”的观点,认为他使用的成套术语“当也能构筑起‘化境’译论体系”;施佳胜、王心洁(2013:76)指出“钱锺书翻译思想应视为由‘化、讹、媒’组成的‘一分为三’的体系”。这些学人在表述中使用的“应当”“当”“应”等能愿动词表明,他们注意到“化境论”的“潜在体系”或“隐含体系”,但只是提出了“应然”问题,而未证实“实然”问题。学界往往注重搜集、整理、阐释和评析钱氏翻译思想,迄今为止的系统建构仅见于蓝红军(2023:144−186),但他只涉及本体、功能、方法和要素四个方面。李寄(2022a,2022b)指出“化境论”是一个由“化”“媒”“诱”“讹”等关键字支撑的文学翻译理论体系,诠释了其中的“诱”“媒”,但他局限于说文解字和文本细读,缺乏整体观照和互文视域。
鉴于此,本文采取整体观和跨学科视域,基于钱锺书译思与译艺,充分、辩证吸收已有研究成果,采用“以钱解钱”、“以钱证钱”、文字训诂、阐释循环、联类、打通等方法,尝试建构包括来源、本质、原则、过程和机制在内的全译“化境论”体系,以期发扬光大钱锺书学术思想,推动中国传统译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2
“化境论”来源
本文基于图文整合模型理论、认知负不同于学者此前简单提及“化境”“同化之境”“化而为一”“信达化”等概念,钱氏从文字训诂出发,通过评析林纾的翻译,结合自己多年的翻译实践和理性思考,提出了富有创见和影响深远的“化境论”。“化境”是翻译实践中难以企及的目标、翻译研究中不能忽视的重要话题、中国译论发展 史中的核心术语,因此有必要首先考察其源流。
2.1 “化”“境”“化境”的阐发与挪用
钱锺书(2002:77)从许慎关于“囮”的一段训诂中挖掘“译”的“虚涵数意”,透视翻译能起的作用(诱)、难于避免的毛病(讹)、所向往的最高境界(化)。他将哲学变化范畴中的“化”与文艺境界范畴中的“境”相联系,将古典文艺美学中的“化境”概念挪移为翻译范畴。他曾援引荀子对“化”的界定:“状变而实无别而为异者,谓之‘化’”(钱锺书 1986:472),既用“化”点评严复、林纾和克洛岱尔等人的译作,主张译者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艺术创造性,又对“境”与“境界”“意境”的源流娴熟于心,多次评析儒、道、法家论悟言境,进一步明确“境”的内涵,阐述造艺中人与万物、人与艺术、心与手之间的互动关联。从钱氏释“化”时用带有引号的“化境”可以看出,“化境”并非他的首创,而是他对这个文艺术语进行的概念挪用、内涵限定与外延扩大。他在提出“化境”的前后,多次分别提及或论述“化”“境”,可见他心目中的翻译“化境”最初不是一个整体概念,也非单纯源于文艺“化境”,而是一个由“化”向“境”、因“境”求“化”的直观感悟和理性提升的过程(余承法、庄义辉 2022)。
2.2“化境论”考镜源流
从钱锺书对“化”“境”“化境”的阐发和挪用可知,“化境”兼含“化”“境”两个概念,是求“化”行为和入“境”结果的有机融合和高度统一。“化”为实,重在求“化”过程,强调翻译艺术的再创造;“境”为虚,重在结果,强调艺术升华的效果,入“境”是求“化”成功的标志。
文字学上,“化”的“化生”本义逐渐消失,“变化”“教化”等引申义日益成为主流,万“化”不离其本,即世间万物的形式改变和时空跨越都离不开其本源和实质。哲学上,“化”与“变”经历先分、后合、再分的认识过程,由单一概念合成整体概念,再演变为对偶范畴,分别接近事物量变和质变的内涵。“化”作为一种微观、缓慢、不易察觉的量变过程,是一种形式变动而内容保存的渐化状态。美学上,“化”的“变化”义更加突出,成为中国古典文艺中一个特殊的审美范畴,进而衍生出儒家的“教化”、道家的“物化”“独化”、佛家的“坐化”“化境”、阴阳家的“转化”等子范畴,侧重艺术创作的出神入化。
“境”是译者准确消化原文内容、有效化解语际矛盾、成功“化生”译文之后进入的艺术极境,是译作正“诱”功能有效发挥、积极之“讹”得以彰显、消极之“讹/吪”尽力避免的理想结果,也是评判“译”之行为守正出新、达到出神入化的标准和尺度。钱氏标举的“化境”既是哲学变化范畴之“化”在文艺美学领域的衍生,又是美学范畴之“境”的内涵丰富和外延拓展,求“化”和入“境”的理想目标是他矢志追求的“打通”理念,即中西打通、古今打通、文字文学文化打通、学科打通、创作与研究打通、翻译与写作打通。
钱氏针对林译现象,以释“译”为楔子,以论“化”为主轴,贯通文字学、哲学和美学中的“化”,打通“化”与“译”“诱/媒”“讹”之间的脉络和关节,侧重论述“化”与“讹”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他融合各家流派中的“化”论与“意境”“境界”等美学思想,创造性地囊括文艺美学中的神韵、神似、气韵和妙物等概念,既鼓励译者与原文作者在精神和心灵上达成某种默契,又主张译者与译文读者在现实需求和审美期待方面实现趋同。他在《谈艺录》《管锥编》《七缀集》等论著中既分析了古今中外出神入化的诸多佳译,也评析了译而不化、化而不同的若干劣译,更是通过自己孜孜追求、字字珠玑的经典“化”译,阐明并践行了对“化境”译作的不懈追求。钱氏“化境论”经历了从主观感悟到客观分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提升、从实践摸索到理论思考再到实践检验的循环往复过程,汲取了中外文字学、哲学、文艺学、心理学和翻译学等学科领域的思想精髓,体现了译者与作者、译者与读者、译者与原文、译者与译文、原语文化与译语文化、原语世界与译语世界之间的和谐共生与互动共识。
3
“化境论”实质
学者们从不同学科视角对“化境论”进行现代诠释,揭示其内涵或实质。张柏然、张思杰(1997)认为“化境”的实质在于“化”;郑海凌(2000:99)则指出钱氏“译必讹”的观念从反面揭示了“化”的实质。王宏印(2003:181−187)将“化境论”解释为从“化”向“讹”的滑落,陈大亮(2006)强调,“化”“讹”相反相成,构成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而朱鸿亮(2006)指出“化境”至少包含译文与原文多与一的对应与衍生、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与交融等含义。于德英(2009)结合钱氏早期翻译观,认为“译”即“通”,“通”即“不隔”,“不隔”即“达”,“化境”是在种种阻隔中寻求诗意和不同文化间理解的不隔,是一种亦动亦静的不隔状态。葛中俊(2012)认为,钱氏翻译思想包括三个关键词:“换器弹曲”乃译之名,译之“化境”乃译之归,“失本成译”乃译之实。王军平、赵睿(2014)指出,“化”“讹”辩证统一,失本成译、讹化相生体现翻译的本质。杨全红(2019:38)提出“化境论”广义上是同时统摄“化”“诱”“讹”等“虚涵数意”的翻译思想,狭义上主要是文学翻译的最高理想。基于这些讨论和阐释,结合传统和现代的定位,笔者认为“化境论”是钱氏翻译思想的集大成,属于中国传统 译论范畴。
3.1“化境论”的内涵
“化境论”的内涵至少包括“译”“诱”“媒”“讹”“化”这些词源学上一脉通连、意义上彼此呼应的五个字。1)译,即钱锺书(2002:77)考证的“传四夷及鸟兽之语”,体现为翻译之本,是人类重要的跨语言、跨文化、跨时空、跨社会的交际行为。译的目的、功能、手段、毛病和理想等都蕴含在其他几个汉字之中。2)诱,古汉字为“㕗”,即“相訹呼也。······诱,或从言秀”(许慎 1963:189),如钱锺书(2002:77)所谓“好比‘鸟媒’对‘禽鸟’的引‘诱’”。它体现为译之目的,有正负之分:正诱指译者或译作“介绍大家去认识外国作品,引诱大家去爱好外国作品”;负诱指译作可能消灭原作,“无形中替作者拒绝读者”(钱锺书 2002:79−80)。3)媒,“谋也,谋合二姓”(许慎 1963:259),即如钱锺书(2002:80)所言的“仿佛做媒似的,使国与国之间缔结了‘文学姻缘’”,体现译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媒”可分为两类:“居间者”,即“所谓‘媒介者(intermediary)’,在‘发播者’(transmitter)和‘收受者’(receptor)之间,大起搭桥牵线的作用”(钱锺书 2002:148);“离间者”,即“媒介物反成障碍物,中间人变为离间人”(钱锺书 2002:143)。4)讹,古汉字为“譌”,即“譌言也”(许慎 1963:56),是钱锺书(2002:77)拈示的“翻译难于避免的毛病”,其原因在于不同语言文字之间、译者的理解和文风跟原作的内容与形式之间、译者的体会与表达之间必然存在距离。“讹”分为两类:消极性、破坏性的“讹”包括译文“失真和走样的地方,在意义或口吻上违背或很不贴合原文”(钱锺书 2002:78)、译者的“增补原作”“代笔改写”“任意删节”“胡乱猜测”以及“文字上的颠倒讹脱”等(钱锺书 2002:84−89);积极性、创造性的“讹”,是译者的明知故犯、对原作的添改润饰,帮助原作在译语世界获得“来世”,并产生抗腐作用。5)化,即“教行也”(许慎 1963:168),是钱锺书(2002:77)所指出的“翻译所向往的最高境界”。“化”属于“背出分训”:“囮”“讹”“化”同源同根,“囮”的本义是“用来捕获类鸟的鸟”,引申为“鸟媒”,喻为译或其媒介,引申为“化生”,亦即“化”的本义;加“言”之“化”为“讹”,本义为“错误”,引申为“谣言”“引诱”“讹诈”,而“讹”去掉虚假之“言”为“化”。由此可见,“化”中可能有“讹”,“讹”反衬“化”,避“讹”可求“化”,“化”“讹”相克相生,对立统一于具体的翻译实践。“化”在于“去痕存味”,是内容求真和形式造美的有机统一,是译者努力追求彻底和全部的“化”,实际操作中却难免存在某些方面、某种程度的不“化”,即现实之“讹”。
3.2 “化”体现为全译本质
以译作对原作内容的保留程度为基准,可将翻译二分为全译和变译。“全译,质言之,指完整性翻译,或译作力求完整的翻译活动”;“变译,质言之,指变通式翻译,或力求多样变通原作的翻译活动”(黄忠廉等 2019:5,10)。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变”是变译的本质属性,重在凸显原作的使用价值;“化”是全译的本质属性,意在再现原作的整体价值(关秀娟、张婉琪 2023)。
“化境”作为一个整体的译学概念,是钱氏揭示的翻译所向往的最高境界,亦即他指出的“席勒论艺术告警所谓内容尽化为形式而已”(钱锺书 1984:334)。从他对“化”“境”“化境”的阐发和挪用可知,“化境”兼含“化”“境”两个概念,是求“化”行为和入“境”结果的有机融合。“化”为实,重在求“化”过程,强调翻译艺术的再创造,旨在入“境”;“境”为虚,重在结果,强调艺术升华的效果,入“境”是求“化”成功的标志;求“化”过程和入“境”结果的高度统一即为“化境”
“化”是“化境论”的核心,贯穿全译实践的始终,包含并行分训的两种含义:作为名词,“化”是译者追求的最高境界或达到的最高标准;作为动词,“化”是“译者为消除语际内容与形式之间的‘ 一意多言’式矛盾,得原文之意、存原文之味、成译文之形的双语转换过程和结果”(余承法 2022:23);“化”的这一界定符合全译对完整传达原作的内在要求。因此“化境论”只适用于全译范畴,不适用于变译。有人指出或论述“化”为全译的本质属性,如:彭发胜(2006)认为“化”的“变化”本义包括从有形到无形、从形而下到形而上,这种双重、动态的语义功能涵盖翻译的两个层面,理应成为其本质属性;黄忠廉(2010)从哲学高度俯视翻译本质,论证“化”是全译的本质属性与精髓,而“变”是变译的本质属性;余承法(2016)结合“化”的文字学原解(教化、变化)、哲学通解(形变实存、量变质保)、美学专解(出神入化)和钱氏自解(译者对原文去痕、存味,并化生译文),论述“化”是全译最高标准与最高理想的通约、全译目的与手段的统一、全译主体与客体的融合、原文保真与译文求美的结晶、原文和译文艺术价值的共现,因而体现为全译的本质。
4
求化原则
无论哪种范畴、类别和层次的翻译标准或原则,都是为了反映翻译的内在规律:全译标准是追求译作与原作的极似,变译标准是追求“三特”即特定条件下特定读者的特殊需求。“化境论”是钱氏长期对翻译标准/原则进行实践总结和理论思考的结晶,是“充分体现民族特性和文化个性”的中国式翻译思想凝练(朱健平、霍兴、 洪远 2021)。有人认为“化境”是难以细化操作的标准或可望而不可即的理想境界,“感性”且“神秘化”(张道振 2021),但译者可根据全译的目的、语境和内容,对“化境”进行细化落实。全译“化境”原则是全译实践遵循的标准和全译批评依据的尺度,归根结底取决于全译的本质属性。既然全译力求译作与原作的文化信息极似,而“化”追求译作跟原作“状变而实无别”,全译的内涵与“化”的界定就存在内在的逻辑一致性:求极似是全译规律,求化是全译原则,求似是求化的基础,最终是为了求化。笔者借鉴邢福义“小句中枢说”中的“表-里-值”小三角理论和黄忠廉“小句中枢全译说”的相关界说,确立了以语用价值为关键和核心、语里意义为基础和前提、语表形式为结果和外化的全译求化的三位一体原则,包括语用价值优先准则、语里意 义次之准则、语表形式第三准则(余承法 2014)。
4.1语用价值优先准则
全译中的语用价值是双语语表形式体现出来的价值,可根据论述需要简称为“语值”或“值”(黄忠廉 2008:148),包括因不同文化背景、语境和修辞手段而产生的相应价值,即文化值、语境值和修辞值。全译的首要目的是真实体现作者意图、完整再现原作价值,终极目标是通过缔结一场文字、文学和文化姻缘,推动语言壁垒的凿通、中西文化的互文和人类文明的互鉴,因此再现原作不同层面的语用价值是译者必须优先遵循的准则。译者需要尽可能把握原文蕴含的文化内涵、理解其语义内容,将自己的所解、所知、所感融入译语文化,结合具体语境选择恰当规范的译语表达形式。如果原作同时具备文化值、语境值和修辞值,且三者均能在译语中再现,则是一种完美追求;否则,按取大优先的顺序依次实现。
4.2 语里意义次之准则
全译中的语里意义是原语和译语的各种表达形式承载的信息内容,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或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有时根据需要简称为“语里”或“里”(黄忠廉 2008:147)。根据语言表达形式的单位,语里意义相应地分为音位/字位义、语素义、词义、短语义、小句义、复句义、句群义、语篇义、章节义、篇义和书义。语里意义次之准则,指译者在完整再现原作语用价值的前提下,考虑如何通过保留或改变原作形式,准确传达其语里意义。若语用价值在原作中凸显,则语用价值优先,驱动语里意义的传递,再由语里意义决定语表形式;若语用价值在原作中缺失(如大多数科技著述),则直接由语里意义决定语表形式,推进译作的成型与成活;若译语表达中的语用价值与语里意 义存在冲突,则以语用价值再现为准绳,超越语里意义的传递,直接选用合适的译语表达形式。
4.3 语表形式第三准则
全译中的语表形式是原语和译语都有的外在表达形式(黄忠廉 2008:146),包括声音和文字,可根据需要简称为“语表”或“表”。每种语言都有各自独特的语表形式,而全译主要是转化语言符号的交际活动,双语的语表存在完全对应、不完全对应和非对应等多种关系。在分属不同语系的汉语和英语中,表意文字和拼音文字较多体现为非对应关系。作者从著书撰文到布局谋篇、从造句遣词到运用标点,都体现其匠心独运和因难见巧,很难为同语中的其他作者、异语交流中的译者复制或照搬。即使是作者的自译作品,也可能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如据笔者的语料统计和对比分析,钱氏在1983年第一届中美比较文学学者研讨会上的英文发言“Opening Address to the First SinoAmericanSymposium on Comparative Literature”和随后发表的中文讲稿《在中美比较文学学者双边讨论会上的发言》并非完全对应(余承法 2022:254−255)。在全译活动中,译作语表的选择取决于原作语里的传递,归根结底由原作语值决定,因此语表处于最次要地位,是译者遵循的第三准则。译者在完整再现原作语用价值和/或准确传达原作语里意义的前提下,尽可能实现译作与原作的形似,追求三“似”齐备、三全其美的理想境界;否则,只能退而求其次,先确保语用价值再现,再传递其语里意义,通常需要对原作语形采取增、减、移、换、分、合等手段。
5
求化过程
钱锺书提出“化境论”时,学界尚未真正关注翻译过程,后来才有人开始关注求化过程。江帆(2001)以杨宪益、戴乃迭英译的鲁迅散文《雪》为范例,指出“化”是文学翻译的必要过程,分析译者的求化过程包括熔解、提炼和重铸三个层次。郑延国(2002:453)认为翻译实质上是一个引诱、求化和避讹的过程。李文革(2003)运用符号学翻译观,阐释“化境”的层次、步骤和途径,即“语用合一,意境再现”。彭发胜(2006)对翻译“化境”过程进行现象学描述,将其分为“融、通、化、生”四个阶段。这些成果为探究分层分类的全译求化过程奠定了基础。
5.1 全译过程的分层分类
根据具体阶段,全译过程可二分为宏观与微观:宏观过程是全译的外部机制,包括原作选取、译前准备、译中操作、译后校改和文化传播五个环节;微观过程指译中操作的思维-语言过程,属于全译的内部机制,可细分为原语理解、语际转化和译语表达三个环节。根据全译作品的输出形式,全译过程可分为笔译过程与口译过程,前者细分为选择文本、进行翻译、校对出版和读者反馈等,后者细分为接受任务、听清发言、理解、记忆和表达等。根据文本类型,全译分为文学全译和非文学全译,相应地就有文学全译过程和非文学全译过程:前者强调文学路径,涉及译者艺术审美中的心理、认知、形象建构、叙事策略和再创造等;后者扩展到从对比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认知科学、人类学、文化学和人工智能等多学科领域考察翻译行为的程序、步骤和策略。
5.2 求化过程的宏观与微观
根据全译宏观过程的阶段划分,基于钱氏对“化境论”相关概念的解释,结合他终生追求的“打通”理想,可以将全译求化的宏观过程概括为:引“诱”(目的)-做“媒”(功能)-避“讹”(手段)-求“化”(操作)-入“境”(结果)-打通(理想)。动作与阶段的对应关系体现在:引“诱”→原作选取,做“媒”→译前准备,避“讹”、求“化”→译中操作,入“境”→译后校改,打通→文化传播。
在全译微观过程的三个阶段中,语际转化是以思维为主、语言为辅的活动,前涉原语理解,后涉译语表达,因而居于轴心环节。语际转化包括转换和求化:转换指双语语表形式的变换,求化旨在化解语际内容与形式之间的“一意多言”式矛盾,既是转换的目的,也是转换的结果,转换成功即为求化。因此,“化”是全译微观过程的轴心环节,即转化的核心和精髓。全译求化的微观过程可据此分为三个阶段:融化原作-转化双语-化生译作,需要运用理解、转化和表达的相应策略、方法与技巧。
6
求化机制
全译“化境论”的关键是建立以全译事实为依据、求化原则为指导、求化过程为贯穿、入“境”为结果的全译求化机制。全译求化机制指“人和/或机器因原文语用价值再现和语里意义传达之需,对原文的语表形式进行数量增减、位置移动、方式变换、结构分合时遵循的原则、执行的程序、运用的策略、采取的手段与方法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行为,包括单一机制和组合机制”(余承法 2022:68)。单一机制是针对一个语言单位、围绕一种求化手段、采取一种求化方法所运用的机制,根据对原作语表形式的处理,可分为等化机制与非等化机制。等化机制追求译作与原作的语表形式对应、语里意义对等、语用价值趋同;非等化机制是对原作的语表形式进行适当的非对应处理,可分为繁化机制、简化机制、移化机制、换化机制、分化机制、合化机制。组合机制是针对原作语言单位、围绕两种及以上求化手段、对两种或多种求化方法进行组合运用的机制,包括二合、三合、四合、五合、六合机制。全译求化机制遵循“三个充分”即观察充分、描写充分、解释充分的研究要求,按照“两个三角”即“语表形式—语里意义—语用价值”小三角和“语际对比—思维转换—文化交流”大三角的研究思路,建构一个可操作、能验证、相对客观、比较科学的体系。笔者基于自建全译语料库的统计与分析得出结论:单一机制的使用具有倾向性,组合机制的运用存在失衡性(余承法 2022:256−306)。
6.1 单一机制的运用具有倾向性
等化、繁化、简化、移化、换化、分化、合化等7种全译求化单一机制存在机制间性,即它们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独立性表现在每种机制不同的内涵、外延、理据和类别,确保其运用的必要性和可操作性;关联性表现为两种机制之间的重叠、交叉或合用,促成机制组合的可能性和可行性。7种单一机制按运用频率依次排序为:繁化/简化>移化/换化>分化/合化>等化,其单用与具体的全译目的、语言对、操作准则、语境和语言单位密切相关,具体表现如下:1)等化机制倾向于亲属语言之间的互译,体现为译作与原作的思维顺序同构、表达顺序相同、表达方式互文、语义兼容,执行“对形等义同值”的操作准则,较多用于小句及以下语言单位。2)繁化和简化是运用理据相同、操作方式相反的一对单一机制,多操作于词和短语,少用于复句及以上单位。繁化机制执行“繁形不添义不增值”的操作准则,多用于汉译英;简化机制执行“简形不损义不贬值”的操作准则,多用于英译汉。3)移化和换化是操作方式不同、往往相伴运用的一对机制:移化机制涉及原作单位的移位,执行“移形不易意不变值”的操作准则,多用于小句之内;换化机制涉及译作跟原作表达方式的交换,执行“换形不改意不动值”的操作准则,以小句之内的操作为主,有时涉及句类之间的交换。4)分化和合化是运用理据相同、操作手段相反的一对单一机制,多操作于句子,偶尔涉及句群。分化机制执行“分形不断义不损值”的操作准则,多用于英译汉;合化机制执行“合形不漏义不变值”的 操作准则,多用于汉译英。
6.2 组合机制的运用存在失衡性
全译求化组合机制是指从繁化、简化、移化、换化、分化、合化6种非等化的单一机制中任选2种、3种、4种、5种、6种,进行组配使用,就有15种二合机制、20种三合机制、15种四合机制、6种五合机制、1种六合机制,共五类57种。组合机制的类型根据实际运用数量依次排序为:三合机制>二合机制=四合机制>五合机制>六合机制(余承法 2022:311)。机制组合的数量越多,牵制因素越多,组合难度越大,运用频率越低。由于各种单一机制的组合能力不同,相互组合的关系有别,57种组合机制在相应类别中的运用频率存在失衡性。
7
结论
针对学界认为钱锺书“‘化境论’非理论、无体系”的观点,本文基于整体观和跨学科视域,考察了“化境论”的来源,从哲学高度阐述了“化”体现为全译本质的特征,明确了全译求化三位一体原则,剖析了包含全译目的、功能、手段、操作、结果与理想的全译过程论,确立了一个完整、客观、能操作、可验证的全译求化机制系统,从而建构了全译“化境论”体系(见表1)。
在全译“化境论”体系中,“化境”的源流考镜是体系建构的前提和起点,“化”体现为全译本质的特征是融合贯通全译与“化境论”的基石,求化三位一体是规范全译行为、提高译作质量的基本原则,宏观和微观过程贯穿全译行为的始终,求化机制是进行全译实践、考察全译活动的核心与关键。“化境论”体系建构,对于译学而言,有助于深入开展钱锺书等翻译(理论)家译论与译艺的互动研究,发扬和光大中国传统翻译思想,推动建设立足本土传统、吸收域外智慧、面向未来发展的中国翻译理论体系、话语体系和学科体系;对于“钱学”而言,既是驳斥学界一般认为的钱锺书学术“有思想而无理论”的论点,也是为了回应王水照(2020:13)的呼吁:“‘钱学’的重点或中心点不能不是从其学术著作中努力阐发其义蕴,寻绎其本身固有的‘自觉的周密理论’。”
* 参考文献略
* 本文转载自首发公众号:翻译学通讯,文章原载于《外国语》2024年第6期第102-110页。推送已获得作者授权,引用请以期刊版本为准,转发请注明“翻译传播学研究”以及文献来源。
文字编辑:苗云龙 设计编辑:赵雯颖
一次审校:李孟维 二次审校:唐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