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应邀去山东大学给研究生讲课。计划用两个半天(本周五下午和本周六上午)讨论6个话题,如上图所示。肯定不能面面俱到,目的主要是引发大家的兴趣,姑且算导论。明天要攒片子,先用此文理一下思路。也相当于一个索引,因为这些问题在本公众号的过去文章都涉及过。
1、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讨论/创造理论?
答案很简单,理论思考有助于改善我们的生活、工作和人生。我用我自己的经历为例,来说明我是如何 把人生过成理论 的(PPT见 在宁波诺丁汉大学与博士生的交流)。在这样内卷 的世界,每个人都要找到自己的独特理论,正如每个公司都应有自己的理论那样。
理论的具体内容因人/公司而异,但对理论的追求是必须的,因而我们需要学习、讨论、创造理论。这不是故作惊人语,而是源于学术领域一个逐步兴起的战略流派:theory-based view of the firm。最近,这个学派的作者发布了一篇工作论文:Theory Is All You Need! 很显然,这是模仿那篇著名的论文: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 此文讨论的是AI和人的关系,基本立论就是理论思考是人的独特能力,不会被AI所取代。
如果我们把大模型视为直觉决策(系统1),那么理论思考代表着人脑的第二个操作系统(系统2)。两者的分工及其辩证关系是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一书的重点。应该说,系统1已沦陷,系统2请大家善加呵护。相关文章见 管理者如何从理论学习中获益?
似乎嫌人类内卷的还不够,智能机器现在又加入内卷大军的行列。理论创造能力可能是我们尊严最后的护城河。这里就不详细展开了。即便在讲座现场,这个话题也仅仅是一个引子,半小时。
2、战略理论基础及概览(兼论波特)
包含三方面内容。一是战略理论基础。注意,不是基础理论,而是任何战略理论都涉及若干基础概念和问题,它们定义了何谓战略管理。这些概念包括价值创造和价值捕获、绩效差异、租金类型、竞争优势的来源等。当然,还包括战略的定义、战略制定与战略实施的区分,等等。
二是战略理论的演化概览。我介绍著名的钟摆模型。这篇发表于1999年的论文是这样描绘战略理论的演进的。在上个世纪60-70年代,战略研究的核心主体是对大公司最佳实践的案例研究(如钱德勒的著作)。这时,钟摆的摆锤位于公司内部;80年代波特横空出世,钟摆摆向外部(产业分析),同时把经济学演绎法带入战略管理,开启了战略研究的科学范式;
随后兴起的是组织经济学范式,以TCE和代理理论为代表。由于它们关注的是公司边界(market-hierarchy-hybrid)问题,更由于其本质上持有的firm as nexus of contracts的隐喻,钟摆摆到了内外之间。第四个阶段,进入90年代,就是我们熟知的资源本位观(RBV)了。这时,钟摆又回到了内部,仿佛一轮回。尽管如此,和70年代的战略研究在范式上差异巨大。
这篇文章发表时,RBV还方兴未艾。25年后,RBV的主导地位稳固且没有让位的迹象。这里面有多方面原因。其中一个原因是RBV在Jay Barney带领下超强的演化和繁殖能力(下一讲展开)。另一个原因是管理学理论归根到底还是关于企业的学问,不能被经济分析越俎代庖。
但实际上,钟摆其实一直没有停下,只不过被RBV的光芒遮蔽了。平台研究,就是SCP传统(IO)的借尸还魂。甚至生态研究的结构主义,也是如此。这是摆向外部的力量。在平台之后,生态研究的兴起,实际上类似于组织经济学,把公司视为介于市场和组织之间的中间层,钟摆摆向了中间。RBV的态度,对完全站在对立面的外部范式,如平台,它是拒不承认其正统战略理论地位的。但对于生态,已经开始着手收编。
所以,会谈 从价值链论到生态场论 。
第三部分就是波特理论的介绍了。对于波特经典思想的解读,我在 战略理论的道法术 和 重读波特竞争优势理论——流行误读、明珠蒙尘与有心无力 都有展开。可能会稍微超纲,一是谈谈波特思想和我们老祖宗孙子兵法的共通之处(见 波孙共识-在能打胜仗的地方战斗);二是我要替波特辩护一下,为什么在高度动态复杂的情形下,五力分析并非全无帮助 (见管理者如何构建底层逻辑 以及视频)。
当然,Porter 1991是不是也得介绍下?波特以来的经典战略理论读书笔记 一文,以波特为锚点讨论了其他理论。这么看,要在1小时内搞定略有难度呀!尽管我自己是波特的粉丝,但现在学术发表要是引用波特基本上是减分项不是加分项-到底害不害学生呢?
3、资源本位观的理论谱系
这是当天上午的最后一个话题,计划是1.5小时。在我为本科生开设的《管理学经典选读课上》,这部分内容整整安排了5个session,包括经典RBV,高级RBV,关系RBV,动态RBV和KBV。要完全覆盖可能太仓促了,就分为4小节吧,每小结20分钟扼要讲述。
经典RBV- 必须要从沃伦菲尔特对波特的不满开始讲起,然后是Barney 1986的SFM逻辑。我特别喜欢这篇文章,与波特具有一种对称的理论美感,让我们理解:市场不完全性是竞争优势的前提,比较见 战略理论的道法术。可惜没有时间介绍Mahoney的market friction。当然,最终是Barney 1991的VRIN框架- 如果没有这篇文章,RBV可能不会被Priem抓到痛脚,但可能也不会达到直接与波特对垒的高度。
高级RBV- 这是一系列经典RBV延伸讨论的文章的总称,只能提2篇。Adegbesan (2009)挑战了SFM逻辑- 即便一个企业以同样的价格从SFM采购了要素资源,得益于异质性的资源互补性,仍然可能创造竞争优势。但竞争优势是一个价值捕获议题,而不仅仅是价值创造,所以还需要讨论双方的价值分配。What makes a resource valuable 一文实际上调和了RBV和定位理论-学术上看似对立的思想往往都是相通的。
动态RBV- 这一组文章包括资产积累、资源编排两大理论,但重点可能还是动态能力理论(DCT)。Teece不甘心能力理论被纳入资源理论,但无奈DC的定义就是基于resource base的。最近,Helfat撰文提出external-facing DCs,就是要摆脱这一“黑历史”,大有可为。DCT最大的问题是边界条件不清晰。人人都知道DC好,但DC也存在路径依赖,不是想培育就培育的。难不成答案是:我们需要动态培育动态能力的动态能力?
关系RBV- 动态RBV关注时间,关系RBV关注空间- 资源不一定在企业边界内。Dyer & Singh (1996)的relational view和Lavie (2007)的extended RBV,隔了十年遥遥相望,前者重点关注价值创造,后者重点关注价值捕获。Barney (2018)续写了1986年的SFM,拥抱firm as nexus这个隐喻,提出了stakeholder RBV。一般认为先价值创造后价值捕获,此文指出首先要慷慨分钱,哥几个才能好好地价值共创,反直觉又合乎逻辑。
关系天然是动态的,尤其体现在co-speciliazation概念中。这一点,Dyer 等(2014)年明确提出来了,对其20年前的静态模型做了订正。Barney (2018)也有这个意思。有趣的是,对于关系本身的深挖,比如从双边关系到多边关系,空间似乎留给了生态研究,但也不一定。
接下来是第二个半天的4、5、6议题。按照计划,这半天要讨论的数字化时代的战略理论。但其实并不存在这样的东西。对于初涉学术的学生而言,如果他们追逐所谓的digital,AI话题,而不去理解基础理论,几乎可以肯定说他们的学术生涯走不远。很遗憾我所接触到的很多年轻学子都是这样。尽管我不能改变什么,但我不想让局面变得更坏。
因此,接下来的3个议题,批判性为主
4、平台、网络效应与大者恒大
平台发了那么多实证和案例,我谓之不得要领。一方面,没理论。唯一原生的理论锚点就是网络效应,还来自经济学,管理学者很难上手。那些基于个案得到的相关性,也很难推广到一般性平台。另一方面,实证论文关注点过于细微,只能算平台运营策略,不大可能对实务界有影响。
平台研究能不能找到新理论锚点尚不清楚。在此前提下,对这个锚点的重新认识是我认为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务影响的事情。因此有了 平台、网络效应与大者恒大:幻想与现实,以及我早期的 网络效应进阶读物。我打算拿这个PPT讲一个小时。还会提到平台管制条件下的一些新研究方向。
我在 数字化时代的新平台现象 提出一个新方向:平台变异 (platform variation)。平台之所以代表过一个时代,是因为在那个时代背景下曾经创造过价值使其可以达到那种高度。那么,需要明白,一是平台如何创造价值,一是时代背景发生了何种变化,进而可判断,平台商业模式如何变异。这个方向摆脱了网络效应,但仍然有巨大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5、生态研究
我会介绍生态的分类,然后聚焦在战略研究所关注的managed ecosystem之上。我会介绍生态研究的两大原生理论视角:ecosystem-as-structure 和ecosystem-as-coevolution。
之所以说原生,是因为这两大视角都没有在更广阔的战略文献中找到根。一个隐喻要在学术研究中站稳脚跟,一个重要因素是它能够与更广阔的、更坚实的理论传统建立联系。ecosystem-as-structure基本上是一个经验文献。如果说理论,一个可能是demand-side perspective,一个可能是SCP,都是“非主流”。ecosystem-as-coevolution则比ecosystem-as-structure还不如,连construct都说不清楚。
Jacobides 等(2018)不是theory,是toward theory,充其量只是提供了一个building block,但不包含任何因果关系。很显然,对non-generic的强调,使其与RBV走得更近了。Foss、Felin等最近连续发表三篇文章(SO,LRP, JOM),对生态文献开炮。可喜可贺,总算有主流战略学者正眼看生态这个领域了。这三篇文章的共同理论主线是TCE,把生态视为一个hybrid governance structure,着眼于capability来进行立论。
其实,我认为,firm as a nexus这个隐喻,已经让生态隐喻失去存在的价值。如果RBV拥抱stakeholder nexus,大概率生态概念在战略领域会成为一个lip service。上面看到的,拥抱capability school,可能是唯一的选择。有待继续观察。另一个值得观察的方向是把生态文献和OT的传统相结合。这是我在尝试的一个方向,在这个场合不提。
6、数字化颠覆了传统战略理论吗?
我有十年数字化行业经验,教过三届《数字化转型》的MBA课程,多次组织国发院的企业家校友进行数字化相关研讨,也作为数字化专家应邀出席过各种场合。然而,数字化的理论似乎乏善可陈。我们最近发表了一篇数字化创新和转型的 学术文章,无非也就是把创业学领域的机会概念、OT领域的Thomspon模型引入数字化情景而已。
这意味着,一方面,存在大量的理论创新机会;另一方面,没有什么数字化理论值得讲授给学生。有的,只是经典理论在数字化情景下的应用。情景是新奇的,结论也可能新奇,但用于分析的理论,却还是经典的。这不是轻视数字化。相反,正是因为数字化现在渗透到了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以至于数字化商业受到的制度约束无处不在,其商业规律不再单由数字世界的超时空规律说了算,参见我们的 数字化机会空间(DOS)。
一定要讲,可能就介绍下 数字化课程知识体系梳理 了。该课程主线是数字化,副线是战略。数字化主线主要讨论三个问题。一是数字化基础设施如何塑造价值创造机遇,二是数字化创新如何在竞争中获利,三是一系列数字化创新如何组织起来以实现所谓的数字化转型。至于副线,都在前面介绍过了。所以这个话题就当前面的理论知识在数字化情景下的集中应用吧。比如,我可以谈谈 生成式AI的承诺与(商业)挑战
结语
数字化时代的战略管理理论,在逻辑上,毫无疑义地存在。因为战略管理理论是存在的,它在数字化时代(一个具体的时空)当然也存在。但其实,是哄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