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在单位里,无论你有多怂,这3件事上,一定要学会心狠:1、争取机会的时候;2、同事甩锅的时候;3、表功的时候

文摘   2025-01-31 07:05   山东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

作者:周亦见



职场如战场,心软易 “阵亡”

老话说得好:“慈不掌兵,义不掌财。”

这放在职场里,那也是相当贴切。

在单位里摸爬滚打,有3种情况,建议把心“狠”起来,千万别手软。

不然,被淘汰了都没地哭去。



1


《资治通鉴》汉纪

文帝前三年(甲子,公元前177年)

南阳人张释之担任骑兵禁卫官,十年没有升职,他打算辞职回家。

袁盎知道张释之有才能,向汉文帝推荐了他,于是张释之成了皇上的礼宾官。

有一次,张释之陪皇上到上林苑的虎圈游玩。

皇上问上林尉关于苑中禽兽的情况,上林尉回答不上来。

这时,管理虎圈的小吏啬夫在一旁详细作答,无论皇上问什么,他都能对答如流。

皇上觉得啬夫很能干,说:“官员就该这样啊,上林尉不行。”然后想让啬夫当上林令。

张释之听了之后,上前问皇上:“陛下怎么看绛侯周勃这个人?”

皇上回答:“他是忠厚老实的人。”

张释之又问:“那东阳侯张相如呢?”,皇上也认为张相如是忠厚长者。

张释之接着说:

“周勃和张相如都是忠厚之人,但他们面对问题时,并不会像啬夫那样巧言善辩。秦朝喜欢用这种精明的文官,他们以苛刻挑剔、明察秋毫为荣,结果导致国家只有表面繁荣,而无实际内容。

皇上听不到他们的过失,最终导致国家衰败瓦解。如果现在因为啬夫会说话就破格提拔他,我担心天下人都会学他,只重视口才而不重实干。

下级总是模仿上级的行为,比影子还快,像回声一样迅速。所以,皇上在提拔或贬低官员时,一定要谨慎。”

文帝觉得他说得对,便不再提拔啬夫。

回去的路上,皇上请张释之同乘一车,慢慢行驶,一路上讨论秦朝的政治得失,张释之的回答都很真诚。

回到宫中后,皇上任命张释之为负责宫门的公车令。



2


解析

在职场上,在3件事上必须心狠。

第一件事,是争机会。

机会这东西,有时候就像天上的流星,一闪而过,你要是不抓住就没了。

张释之要是不抓住这个向汉文帝进谏的机会,可能就继续在原来的岗位上默默无闻。

在职场里也是一样,那些升职、加薪、参与重要项目的机会,大家都眼巴巴地瞅着呢。

你要是脸皮薄,不好意思开口争取,总想着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那可就大错特错了。你不吭声,领导还以为你对这些没兴趣,或者觉得你没这个能力,直接把机会给别人了。

到时候,你就只能看着别人升职加薪,自己在原地干瞪眼,后悔都来不及。

就好比公司要选派人员去参加一个行业内的高端培训,这培训完回来,那在公司里可就是香饽饽,晋升机会大大的。

你心里想去,可又怕同事说你爱出风头,怕领导觉得你太功利,犹犹豫豫不敢报名。

结果呢,被一个平时业绩还不如你的同事抢先一步,主动找领导毛遂自荐,拿下了这个名额。

等人家培训回来,能力提升了,人脉拓展了,升职的时候你还能有啥话说?

所以该争取的时候,千万别心软,别犹豫。

第二件事,同事甩锅的时候,必须心狠。

这里扩展讲一下。

在职场里,甩锅这事太常见了。

就像做项目,明明是同事负责的环节出了岔子,到汇报的时候,他倒好,把责任全推给你,说你没配合好,或者说你给他的数据有误,让项目延期了。

这时候你要是脸皮薄,不敢反驳,怕得罪人,那这黑锅你可就背定了。

领导要是不明真相,还以为真是你的问题,对你的印象分刷刷往下掉,以后升职加薪,有好处能轮得到你吗?

不管在哪,都要坚守底线,该说清楚就说清楚。

不是我们的责任,坚决不能认。

你可以心平气和地把事实摆出来,拿出证据,比如工作记录、邮件往来啥的,让大家看看这事儿到底是谁负责的,问题出在哪。

别怕得罪人,你要是这次忍了,以后这种事儿只会越来越多,你就成了大家眼里的软柿子,谁都能捏一把。

要知道,保护好自己的工作成果和职业声誉,比什么都重要。

第三件事,表功的时候。

张释之跟着汉文帝出行,就这么一次虎圈之行,他表现的相当积极。

先是劝阻了汉文帝提拔啬夫,接着文帝跟他一路闲聊,问他秦朝政治的弊端,张释之那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回到宫里,汉文帝一高兴,就把他提拔为公车令,这是实实在在的升职。

公车令是管什么的呢?

他主要干四件事:

一是看守皇宫的南大门或是殿前的司马门,就像现在的门卫队长;二是负责宫里的夜巡工作,确保夜间的安全;

三是处理天下臣民和皇帝之间的信息传递,有点像今天的收发室主任,接收和分发信件之类的;

四是管理那些被皇帝召见的人,安排他们进宫的事宜。

简单来说,公车令是皇宫的门卫队长加上收发室主任。

这个职位不算太大,但有很多机会可以直接接触皇帝,好处你应该懂。

你想,张释之要是闷葫芦一个,文帝问啥他都哼哼哈哈,敷衍了事,或者只知道顺着文帝的话说,没有一点自己的见解,文帝能看重他吗?

肯定不能。

在职场里也是一样,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这话说得糙,但理不糙。

你辛辛苦苦做了个项目,天天加班,累得跟狗一样,成果也很显著,要是你不懂得跟领导汇报,领导还以为你整天闲着没事干呢。

但表功也要有个度,不能太过。

有的人干点活,就生怕别人不知道,到处宣扬,今天跟这个同事说自己多辛苦,明天跟那个领导讲自己功劳多大,把别人的功劳都踩在脚下,衬托自己。

这种人,一开始可能会引起领导的注意,可时间长了,大家都讨厌他,领导也会觉得这人太浮躁,不踏实。

真正高明的表功,是像张释之这样,在合适的时机,用恰当的方式,把自己的能力、见解展示出来。

你可以在项目总结会上,条理清晰地阐述自己在项目中的角色、付出的努力、解决的难题,重点突出成果,而且要把功劳归到团队身上。

顺带,提提领导的指导有方,既让大家看到你的本事,又不会显得你太张扬、太自负。

要知道,领导都喜欢既有能力,又懂得低调做人的下属。

写在最后:

人在职场,不能太软弱,该出手时就得出手,该强硬的时候就得强硬。

在争取机会、防止甩锅、恰当表功这3件事上,千万别怂。

但同时,也不能一味地强硬,平日里还是跟同事处好关系,毕竟多个朋友多条路。



END


关于读者群:


周亦见读者群已开放,欢迎微信找我:zyj99138,备注来意。


后续有免费的精讲课,欢迎与老周一起读历史,学《毛选》

 

扫描二维码

关注周亦见


周亦见圈子
读《毛选》,是为了学习思维,解析《资治通鉴》,则是看具体案例。两者结合,反复琢磨训练,才能实实在在的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