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
这是周亦见第214篇原创文章
1
史料故事
高后八年(辛酉,公元前180年)
齐王起兵,向各诸侯王送去书信,陈述诸吕罪行,号召诛杀诸吕。
相国吕产等人听说了这件事后,派颍阴侯灌婴带兵去攻打齐国。
灌婴到了荥阳,心里盘算着:“吕家的人在关中掌握着军队,想自己当皇帝。如果我现在打败了齐国,这只会让吕家的力量变得更强大。”
于是,灌婴决定不继续前进攻打齐国,而是留在荥阳驻扎下来,派人去跟齐王和其他诸侯沟通,希望他们能够联合起来,等待吕家内部发生变化时,一起行动消灭吕家。
齐王得知这个消息后,就撤回了自己的军队,在西部边界等待联盟的约定。
吕禄和吕产想要发动叛乱,但是他们在朝廷里害怕绛侯周勃和朱虚侯刘章等人,在外面又担心齐国和楚国的军队会来攻击他们,同时还怕灌婴会背叛他们。
于是打算等灌婴和齐国打起来后再行动,因为这些顾虑,迟迟没有做出决定。
2
解析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灌婴和齐王在等吕家内部混乱,而吕家又在等他俩开战。
等来等去,就把吕家的优势耗没了。
但这位仁兄忘了一件事,他们是造反,是上不得台面的事,宜快不宜慢。
慢了,就会被大家合围,丧失他那点优势。
吕禄、吕产的行为,其实反映了人在面对风险时的本能反应。
都想在绝对安全的情况下行动,但这个世界上,哪有100%的事呢?
过度追求安全,很容易错失良机。
大家可以观察那些有成就的人,哪个不是边做边摸索?
等到万事俱备再行动,估计黄花菜都凉了。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安全的,过度强调安全,是一种极端思想。
抓安全是没错的,这件事必须做,但任何事做过度性质就变了。
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乱象。
安全检查形式主义盛行,基层干部外行督导内行,企业疲于应付。
比如说:
1. 台账、会议、留痕一大堆,实际问题却一点没解决。
在安全工作上,各种签字、盖章、记录会议,看起来忙得不可开交,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地排查出安全隐患。
下面的单位整天忙于应对各种检查,忙着准备台账,忙着留下各种痕迹,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检查和排除隐患。
2. 安全检查标准一刀切,大公司的标准直接套用到小企业身上。
无论是开个小店还是办个小厂,审批流程都跟大企业一样复杂。
一个小企业总共才那么几个人,也要按照大企业的标准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这怎么可能做得到?
现在的情况是,一个人在干活,周围却有三四个监督的,本来十几分钟能完成的工作,硬是拖成了几个小时。
3. 安全规定脱离实际,八成都是老生常谈。
办公室里制定的安全规定和实际情况相差十万八千里,真正有用的指导和实施措施少之又少。
一年到头,从消防到自建房,从交通安全到防汛抗旱,各种安全生产文件堆积如山,但仔细一看,80%的内容都差不多,都是些陈词滥调。
结果就是,大家的时间都浪费在了无谓的事情上,业务水平却没有提升。
4. 安全检查只挑毛病,不提供解决方案。
检查团队一批接一批,指出的问题一堆又一堆,但是从来没有人给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检查时,这个说资料不齐全,那个说微信答题没完成,还有说没录制视频或没留下痕迹的。
所以形式主义越来越严重,检查的人只关心发现问题,却不考虑怎么解决问题。
安全的本质在于保护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这是不可动摇的核心目标。
但在部分地方,做的稍微过头了。
怎么解决过度的安全问题?
其实很简单,解决问题的时候多思考一下,看哪些问题应上升为安全问题,哪些没必要。
不要想当然地认为把一个问题安全化,就可以彻底把它解决。
👇👇每天分享读书干货,关注我👇👇
粉丝福利:
添加微信:zyj99138,回复“《资治通鉴》”,可以领取《资治通鉴解密》电子书1本,欢迎与老周交个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