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废掉一个人最隐蔽的方式,是让他陷于底层习惯,如果想加快这个过程,那就鼓励他做擅长的事

文摘   2025-01-25 15:17   北京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

作者:周亦见



坏习惯就像毒药,会缓缓渗透你的生活,一点点毁掉你的人生。

我一直都觉得:

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

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习惯;

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性格;

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命运。



1


《资治通鉴》汉纪

文帝前三年(甲子,公元前177年)

淮南王刘长的身世很坎坷。


他的母亲本是赵王张敖献给刘邦的美人,一夜恩宠后有了身孕。


可恰逢贯高谋反事发,美人受牵连被关押在河内。


她的弟弟赵兼为救姐姐,向吕后身边的红人审食其求情,希望他能在吕后面前美言几句,放了自己的姐姐。


但吕后心生妒忌,对这事压根不上心,审食其见状,也没再多费口舌。


美人绝望之下,生下刘长后便悲愤自杀。


刘邦得知此事后,悔恨不已,给孩子取名刘长,交由吕后抚养。


刘长自幼失母,在吕后身边长大,与汉惠帝、吕后亲近,倒也平安无事。


但他心中始终对审食其怀恨在心,认为若不是审食其不作为,母亲怎会含冤而死。


等到汉文帝继位,此时高祖的儿子中,只剩他和刘长。


刘长自恃与文帝最亲,渐渐骄纵起来,常干些违法乱纪的事,文帝却总是宽容以待。


这一年,刘长入朝,跟着文帝打猎,与文帝同车,还亲昵地喊文帝 “大兄”,毫无君臣之礼。


他孔武有力,能扛鼎,心中的仇恨驱使他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


亲自拜访审食其,袖子里藏着铁锥,趁其不备,一锥锤死了审食其,又令随从砍下审食其的头。


随后,刘长光着膀子飞驰到皇宫,向文帝请罪。


文帝念及他是为母报仇,心有不忍,便赦免了他的罪。


经此一事,刘长并未收敛,反而愈发骄纵。


回到封国后,他出入用皇帝的警卫仪仗,称制如天子,在自己的地盘上搞起了 “小朝廷”,完全不把朝廷法令放在眼里。


大臣袁盎见状,忧心忡忡,向文帝进谏:“诸侯王太骄纵,必定会生祸患!”


文帝虽多次斥责,但也只是雷声大雨点小,让舅舅薄昭写信规劝,并未采取实质性的强硬措施。




2



汉文帝为什么要这么做?

他是真的疼爱弟弟,还是另有他想,我们不得而知。

但如果看看刘长的下场,你就大概猜到了。

文帝六年,淮南王刘长妄图谋反,准备用四十辆辇车在谷口发动叛乱,派人联络闽越、匈奴。

事败之后,丞相张苍等大臣联名上书,请求文帝严惩刘长。

文帝起初还不忍心,经群臣再三劝说,才免去其死罪,将他流放蜀郡。

袁盎对皇上说:

“陛下平时太宠着淮南王了,没给他安排严格管教的老师和辅佐大臣,才让他变得这么无法无天。

淮南王性格直来直去,现在突然这么对他,我怕他受不了这苦,在路上生病死了,那陛下可就有杀害亲弟弟的名声了,该怎么收场呢?”

文帝回答说:“我只是想让他吃点苦头,长点教训,马上我就派人把他接回来。”

结果,刘长在囚车里又气又恨,绝食而死。

囚车一路送到雍县,当地的官员打开囚车一看,发现淮南王已经不在人世了,赶紧上报朝廷。

文帝哭得很伤心,对袁盎说:“我没听你的话,导致淮南王死了,这可怎么办才好?”

袁盎建议说:“只有处决丞相和御史大夫,向全国百姓认错才行。”

于是,文帝下令让丞相和御史大夫,把沿途负责押送淮南王却没有按时提供食物的官员全部抓起来问罪,并且全部处死。

同时,按照诸侯王的礼仪把淮南王葬在雍县,并安排了三十户人家专门负责看守他的坟墓。

刘长本有一手好牌,身为高祖之子,又与文帝亲近,若能安分守己,必能荣华一生。

可为何落得如此下场?

从他的经历中,我们不难看出,习惯的力量是多么可怕。

文帝起初的宽容,看似是手足情深,实际让刘长陷入了底层骄纵的习惯。

他习惯了违法乱纪无人惩处,习惯了挑战权威。

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就如同脱缰的野马,难以控制,最终将他拖向了覆灭的深渊。

而文帝呢?

他真的只是单纯的纵容吗?未必。

在复杂的政治局势下,各方势力暗流涌动。

刘长作为宗室,手握一定权力,又有特殊身份,文帝或许想利用他来平衡各方,又或许想借他的骄纵,让他自我毁灭,从而消除潜在威胁。

这一招 “捧杀”,不可谓不高明。



3


假如汉文帝是欲擒故纵,这个过程是什么?


我们分析一下。

1. 小错不究:淮南王的小罪行,比如驱逐朝廷官员、乱封爵位等,并没有让汉文帝立即采取严厉措施。

因为这些还不足以将淮南王彻底打倒,也不利于汉文帝的政治形象。

2. 放纵:朝廷原本设有相国和太傅来监督诸侯王,但汉文帝对淮南王的行为选择视而不见,等于解除了对他的约束。

没了规矩,淮南王更加肆无忌惮。

3. 间接劝说:通过薄昭写信给淮南王。

但请注意,这里只是劝说,没有任何处理措施。

实际上,这是助长了他的气焰。

4. 等待机会:汉文帝耐心等待,直到淮南王主动发动叛乱。

既然你对大哥兵戈相向,那汉文帝就有了合法的理由去剥夺他的一切。

再总结一下思路:

欲擒故纵就是玩心理战术。

第一步,面对想对付的人,你要装出一副好大哥的样子,让他觉得你对他没威胁,甚至还挺好,这样他就容易放松警惕。

第二步,对于他犯的小错,你假装看不见,甚至还默许,给他创造条件让他越来越大胆。

第三步,等待时机,等他犯下无法挽回的大错,你再举着道义的大旗出手。

如此,证据确凿,谁都没话说,谁都救不了他。

这里面的道理,其实很值得琢磨。

有时候,顺着你、让你为所欲为的人,未必是真为你好;而那些指出你问题的人,可能恰恰是在帮你。

人啊,不管外界有没有规矩约束,最重要的是要懂得自我约束,心中要有敬畏。

《围炉夜话》里有句话,送给大家:

立身之道何穷,只得一敬字,便事事皆整。



END


如果您觉得文章不错,欢迎把本号设为星标,您将第一时间阅读到原创文章。您的举手之劳,对老周帮助很大

欢迎点赞、在看,您的支持是老周持续更新的动力。



👇👇每天分享读书干货,关注我👇👇



粉丝福利:

添加微信:zyj99138,回复“《资治通鉴》”,可以领取《资治通鉴解密》电子书1本,欢迎与老周交个朋友



周亦见圈子
读《毛选》,是为了学习思维,解析《资治通鉴》,则是看具体案例。两者结合,反复琢磨训练,才能实实在在的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