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
这是周亦见第194篇原创文章
你好,我是周亦见。
看历史,读现实问题,咱们继续讲《资治通鉴》。
这篇文章,借英布之死,聊聊一个人的格局和结局。
1
史料故事
《资治通鉴》汉纪
高帝十一年(乙巳,公元前196年)
七月,淮南王英布反叛。
起初,在韩信被杀之后,英布心里就已经很害怕了。
后来彭越也被杀,并且被剁成肉酱分给了各个诸侯。
当使者带着肉酱来到淮南时,英布正在打猎,见到肉酱后非常恐惧,于是暗中命令手下集结兵力,准备应对周围郡县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
英布的一个宠爱的姬妾生病去看医生,而这位医生家正好与一个名叫贲赫的中大夫是对门邻居。
贲赫送了很多礼物给这位姬妾,并跟着她去医生家喝酒。
英布怀疑贲赫可能有不轨的行为,想要逮捕他。
贲赫得知消息后,立刻乘坐驿站的专用车辆前往长安向刘邦告密,说:“英布有谋反的迹象,应该在他动手之前就除掉他。”
刘邦问萧何,他说“英布不应该谋划,可能是仇家恶意诬告,建议先关押贲赫,派人秘密调查英布的情况。”
英布见贲赫因为告密而逃亡,已经猜到自己的阴谋可能泄露;再加上汉朝派来的使者也查到了一些线索,便下令杀了贲赫全家,并开始起兵造反。
英布的叛变消息传到朝廷,刘邦立即赦免了贲赫,并封他为将军。
接着,刘邦召集将领们商议对策,众人都说:“出兵打他,一个小子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
夏侯婴将此事问了以前楚国的令尹薛公。
薛公分析说:“英布一定会造反,因为之前几年内接连发生了彭越、韩信等人的死亡事件,这三人都是功勋卓著的大臣,现在他们死了,英布自然担心自己也会遭到同样的下场,所以才决定反抗。”
夏侯婴把薛公的话告诉了刘邦,刘邦召见。
薛公对刘邦说:“英布有三个计策,如果用上计,山东不再是大汉的土地;如果用中计,胜负未知;如果用下计,陛下可以安枕无忧了。”
刘邦问:“都是什么计策?”
薛公说道:“如果采用上策,他会向东攻取吴地,向西夺取楚地,再合并齐和鲁两地,并且向燕、赵两国传递檄文,坚守这些地方;
如果是中策,他会向东攻取吴地,向西夺取楚地,再合并韩国和魏国,占据敖仓的粮食,封锁成皋的关口;
若是下策,他会向东攻取吴地,向西夺取下蔡,然后把重点放在越地,自己退守长沙。”
刘邦问:“他会选择哪一种策略?”薛公回答说:“他会选择下策。”
刘邦又问:“为什么放弃上策和中策而选择下策呢?”
薛公解释道:“英布原本是骊山刑徒出身,后来自己成为了拥有万乘之尊的君主,他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不会考虑长远,也不会为百姓着想。所以说,他会选择下策。”
刘邦觉得很有道理,赏赐薛公一千户作为封地,并立皇子刘长为新的淮南王。
当时,刘邦身体不适,想要派太子去攻打黥布。
太子的四位宾客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和甪里先生对吕释之说:“如果让太子带兵出征,即使打了胜仗,他的地位也不会因此提高;但如果失败了,反而会遭到祸患。
你为什么不赶紧去请求吕后,在适当的时候向陛下哭诉:黥布是天下的猛将,擅长用兵。
现在各位将领,都是与当年与陛下平起平坐的人,如果让太子指挥这些人,就像是让羊去带领狼一样,没人愿意听从。
而且如果黥布知道了这件事,他一定会更加大胆地进攻西方。
虽然皇上身体不好,但还是请勉强乘坐车子,躺着也要亲自督军,这样诸位将领就不敢不尽力作战。为了妻子儿女,一定要振作起来!”
吕释之立刻连夜去见了吕后。
吕后找了个机会向刘邦哭诉,照着原话说了一遍。
刘邦说:“我就知道这小子不成器,还是我自己亲自去吧!”
于是,他率领军队向东进发,群臣留守都城,并送行至霸上。
张良虽然生病了,但也强撑着起身,觐见刘邦说:“我应该随军出征,但我病得很重。楚人行动迅速而凶悍,希望陛下不要直接与他们硬拼。”
张良建议,让太子担任将军,监督关中的军队。
刘邦说:“子房虽然病了,但是还是要躺在床上教导太子。”
此时,叔孙通担任太傅,而留侯张良则代理少傅的工作。
朝廷调动了上郡、北地、陇西等地的车骑兵,以及巴蜀的士兵和中尉的部队共三万人作为皇太子的护卫,驻扎在霸上。
英布刚开始反叛时,他对自己的将领们说:“刘邦已经老了,厌倦了战争,肯定不会亲自来。如果是派其他将领来的话,我只担心淮韩信和彭越,但现在这两个人都已经死了,剩下的人都不足为惧。”
因此,便发动了叛乱。
果然如薛公所预料的那样,英布向东攻打荆国,荆王刘贾逃跑并在富陵被杀。
英布收编了他的全部兵力,然后渡过淮河攻打楚国。
楚国派出军队在徐、僮两地之间迎战,分成了三个部分,打算互相救援来牵制英布。
有人劝说楚国将领:“英布善于用兵,士卒一向畏惧他。况且按照兵法来说,诸侯在自己的领地上作战容易分散力量,现在分成三部分,一旦有一支部队被打败,其他的都会逃散,怎么能互相救援呢?”
楚国将领,没有听从这个建议。
英布击败了一支部队,结果另外两支部队果然溃散逃跑。
随后,英布继续向西进军。
十月,刘邦与英布的军队在蕲县以西相遇。
英布的军队都是精锐,刘邦驻扎在庸城。
刘邦观察英布军队的阵势,发现布置得像项羽当年一模一样,心里十分厌恶。
两人远远地看见对方,刘邦大声问英布:“你为什么要造反?”
英布回答说:“我想当皇帝!”
刘邦怒骂了他一顿,开战。
英布军被打败,渡过淮河,数次再战均失败。
英布没办法,只好带着一百多人逃到了江南地区。
刘邦派了一个别将,继续追击,在洮水南北打了两次,再次大败英布残余部队。
英布是故去长沙王吴芮的女婿,现在的长沙王是吴臣,英布的小舅子。
吴臣派使者告诉英布,要帮助他逃往越国。
英布相信了使者,跟着去了,结果在田舍里被杀害。
2
解析
英布也算是一代名将,为什么输的这么快?
英布这个人,是典型的“小地主”思维。
这种人,一般就是有点小成就就满足了。当初随何劝说英布背叛项羽的时候,就看得一清二楚。
英布的这种眼界,决定了他的失败是迟早的事。
当然,除了眼界外,英布输的快有3个原因。
第一,英布没想到刘邦会亲自上战场。
作为汉朝的创始人,刘邦对英布集团的压力可想而知。所以在开战前,英布还跟手下保证刘邦不会来,好让大家安心。
但是,当刘邦真的出现在战场上时,一定会给英布军打击。
不过有一说一,英布手下的精锐部队,战斗力还是很厉害的。
在记录这场战斗时,司马光做了些简化。
但看看最后的结果,就知道这仗打得有多惨烈了。
在督战的时候,刘邦被英布的士兵射伤。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两点:
1. 刘邦不是坐在车里指挥,而是亲自跑到前线去督战。
2. 即便是亲自督战,效果没有太好,刘邦不得已跑到前面,用自己的万乘之尊,堵住将领们的退路。
他站的位置离前线有多近呢?近到都能被英布的军队射中。
第二,英布的战略是防守而不是进攻,这就注定了他会处于被动。
打仗讲究的就是气势,越勇猛就越能化劣势为优势。
但英布的态度相当保守,从他的行动就可以看出,英布只想图一个南方。
说到底,他没有什么大志向,事前没有任何准备,只是见到韩信、彭越都被杀,被逼无奈反了罢了。
赶鸭子上架,一般都很难有所作为。
第三,经历了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争霸之后,士卒渴望和平。
除非能当将领,否则一般参军的士卒,待遇都很低。人家犯不着为了英布的事业,去抛家舍业的造反。
常年征战在外,待遇低又生死未卜,士兵们早就厌倦了这样的生活。
谁不想回到家,老婆孩子热炕头呢?
秦朝推翻了,以为可以过上好日子了,结果又要打项羽,好不容易打赢了,现在大汉建立了,又要去反皇帝?
累了,真的累了。
大汉建立,已经有了稳定了趋势。
吴回正是看到了这一点,这才没有帮英布。
他很清楚历史的发展方向,宁愿接受可能的废黜,也不愿意反抗。
👇👇每天分享读书干货,关注我👇👇
粉丝福利:
添加微信:zyj99138,回复“《资治通鉴》”,可以领取《资治通鉴解密》电子书1本,欢迎与老周交个朋友
关于咨询:
老周对职场上那些事儿有些认识,大家有拿不准的、不知道怎么办的,可以微信问我,备注“咨询”。另外,最近咨询的朋友逐渐多了,人一多,回复的就慢,大家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