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
这是周亦见第204篇原创文章
“没有正确的政策,就没有正确的领导。”
毛选里的这句话,现在听起来仍然振聋发聩。
很多管理者都有“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困境。
不管是大型企业的运营,还是社区里的大小事务,这难题就摆在那,解决不好,麻烦不断。
这篇文章,我们翻开《毛选》,找找破解这个难题的办法。
一、管放背后的逻辑
什么叫“一管就死,一放就乱”呢?
简单说,“一管就死”就是管得太严,把大家的活力和创造力全给弄没了。
“一放就乱”呢,就是放手不管,结果没了规矩,到处乱糟糟。
就拿企业来说,有些公司规矩一大堆,员工干啥都得按部就班,一点自由发挥的空间都没有。
时间一长,员工就像机器人,只知道机械执行,企业也就没了生气。
这就是“一管就死”。
还有一种现象是完全放任自流,不加以引导和规范,人的一些负面行为就会肆意蔓延。
一些小创业公司,一开始强调自由创新,可是什么制度都没有。
结果员工各干各的,团队协作乱成一团,工作效率极低。
这就是典型的“一放就乱”。
从《毛选》里找原因,病根往往是权力太集中。
就像“左”倾错误,什么都得领导说了算,下面的人一点权力没有,只能被动接受。
直接把大家的手脚都捆住了,能有什么活力?
第二个原因是缺乏沟通。
管理者跟员工之间隔着一堵无形的墙,彼此的想法、需求没办法顺畅传达。
管理的不了解下面的实际情况而盲目决策,被管理的对管理政策不理解而产生抵触情绪,而且大多数人也不敢跟领导说真话。
两边信息不通,管理能不出问题吗?
二、《毛选》里有什么建议?
第一个建议,策略一定要活。
我在读书班里讲,任何事情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做事不能太死板,要灵活运用策略。
比如说教员,在抗日战争时期,针对日军的强大军事力量和国共合作的特殊背景,采取了持久战的战略方针。
在不同的作战阶段又有着不同的战术重点:
防御阶段以运动战为主,相持阶段注重游击战的开展,反攻阶段则转为大规模的运动战和阵地战相结合。
在管理上也是一样的,在制定和执行管理策略时,不能生搬硬套现成的模式或制度,要深入了解组织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灵活调整管理的方式方法。
市场变化了,企业的管理策略就要跟着变。
如果还守着老一套,肯定不行。
第二点,调动群众的积极性。
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这一点,在《毛选》里反复强调。
在土地革命的时候,通过“打土豪,分田地”,让农民看到了革命跟他们的利益是紧紧相连的。
这样一来,农民不再只是站在旁边看热闹,而是主动加入到革命中来,给红军提供粮食、情报,甚至直接参军上战场。
他们心里明白,这不是给领导打工,而是为了自己和家人的未来奋斗。
这种主动性和热情,是革命成功的重要基础。
同样的道理,放到现在的管理和团队建设中也适用。
一个团队或者公司的生命力和创新能力,最终还是取决于每个成员的积极性。
作为领导,最重要的就是要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让大家有归属感,感觉自己是团队的一部分。
当每个人都觉得“这是我自己的事”,都愿意出力,管理起来自然就容易多了。
在公司里,如果员工们都把自己当成公司的主人,为了公司的目标全力以赴,那“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难题自然就解决了。
第三点,制度建设也非常重要。
光靠激发热情还不够,制度也很关键。
制度不能太松,松了就没规矩;也不能太紧,紧了人受不了。
这个平衡点在哪呢?
就是在确保工作效率的同时,给予员工一定的自由度。
比如说,可以实行弹性工作制,只要按时按质完成任务,员工就可以自主选择工作的时间段。
当然,最好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员工干得好就奖励,这样能激发团队活力。
像一些企业搞的绩效奖金、股权激励,就是很好的手段。
最后,《毛选》读书班第2期即将开始。
想系统学习的朋友,可以了解详情:《毛选》读书班第2期,开始招募了
👇👇每天分享读书干货,关注我👇👇
粉丝福利:
添加微信:zyj99138,回复“《资治通鉴》”,可以领取《资治通鉴解密》电子书1本,欢迎与老周交个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