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成年人要学会“修剪”自己,没有期待,关系反而舒服了

文摘   2025-01-20 07:03   四川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

作者:周亦见



在园艺学中,有一个概念叫 “修剪”:通过去除多余的枝叶,让植物更加健康、美观地生长。

这个概念,放在成年人的生活中同样适用。

年少时,我们总是满怀期待,在各种关系里憧憬着完美的状态,希望事事遂愿,人人贴心。

到了一定年纪才明白,成年人要学会 “修剪” 自己,去除对人过多的没有期待

成年人的生活,充满了各种复杂的关系。

过多的期待,就像植物上多余的枝叶,徒增负担。



1


《资治通鉴》汉纪

文帝前二年(癸亥,公元前178年)
汉文帝非常宠爱慎夫人,常常让她和皇后一起坐在内廷。

有一次,文帝到宫廷卫队的驻地参观。

袁盎为慎夫人单独安排了一个座位,不让她的位置与皇后平级。

慎夫人非常生气,拒绝坐下。皇帝也生气了,起身回到后宫。

袁盎跟着皇帝进了后宫,对皇帝说:
“我听人说,尊贵和卑微要有秩序,这样上上下下才能和谐相处。现在陛下已经立了皇后,慎夫人就只能是妾。妾怎么能和平常的主子坐在一起呢?陛下如果喜欢慎夫人,可以多赏赐她礼物。但今天您让她和皇后同席,这是在给她招来未来的麻烦。陛下难道忘了‘人彘’吗?”

文帝意识到了问题,便把慎夫人叫回来,告诉了她袁盎的话。

慎夫人醒悟,于是赏赐了袁盎五十斤黄金。


2


袁盎的话术高明在哪?

袁盎说服刘恒的关键,其实就在最后一句话:陛下难道忘了人彘吗?

那两个字,直接让刘恒大惊失色。

当年刘恒在代国,虽然没见过戚夫人被弄成人彘后的样子,但这件事他不可能不知道,可以说整个朝廷上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刘邦特别宠爱戚夫人,冷落了吕雉。

吕雉是个狠人,后来上台后也不装了,直接把戚夫人变成了人彘

(吕雉砍去了她的手和脚,挖掉了眼睛,熏聋了耳朵,还给她灌下了哑药让她不能说话,最后把她扔进猪圈里,称为人彘”)

惨剧近在眼前,对后宫所有妃子都是个警醒。

所以袁盎提到人彘,就是要提醒刘恒:你再怎么喜欢慎夫人,也不能太过分。

就算慎夫人没孩子,不会引发夺嫡之争,但过分宠爱同样是大忌,会威胁到窦皇后的地位。

如果你纵容这种行为,最终只会给慎夫人带来灾难。

说服一个人最好的方式,就是站在他身边,为他着想,为他说话,最后达到了你的目的

我们复盘一下,袁盎是怎么说服汉文帝跟慎夫人呢?

他用同理心跟文帝建立了情感共鸣

什么是同理心呢?

简单说,就是你能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感受和理解他们的想法、需求。

人都希望被理解和认同,当你表现出能理解对方时,对方会觉得你和他是一伙的,心里的防备自然就少了,也更愿意听你的意见。

就像跟朋友聊天,当你分享自己的经历时,如果朋友能够感同身受地回应,你会觉得和他更亲近了,也会更愿意听他的建议。这就是情感共鸣。

这背后的逻辑,叫认知协调理论。

人总是希望能保持自己的行为和态度一致,要是不一致就会感觉不舒服,就像穿错鞋走路一样别扭。

所以,当你从对方的角度出发,你的观点更容易和他的现有认知匹配上,减少那种别扭的感觉,让他更容易接受你的观点。

而且,通过这种方式,你还能引导他重新思考问题,甚至改变看法。

因为你一开始是站在他这边的,他在心理上会不自觉的跟你的思路去考虑其他可能性,这样他就更容易接受你想让他做的改变。

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满足了对方的心理需求。

你为他着想,让他感觉到自己被尊重。

谁不愿意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被重视呢?

当对方感受到这种尊重后,为了这种感觉,更愿意你的建议,即便不是最优解

从我们现实的人际关系出发,这点很有参考价值。

对此,戴尔·卡耐基有句话如果想要让交情变得长久,你让别人适当为你做一点小事,这会让别人有存在感和重要性

这从侧面说明,关注别人的感觉、让对方觉得自己重要,是多么的关键。

当你站在别人的角度为他考虑时,你就是在给他一种“我很重要”的感觉和存在感。

这其实从侧面告诉我们,关系好了,说服自然容易



3


袁盎的话有价值吗?


上面讲了他的话术高超,但其实就内容来说,也很有价值。

慎夫人其实根本没法跟窦皇后硬碰硬,如果真的这么做了,结局很可能非常惨烈。

其一,慎夫人只是汉文帝的宠妾,而窦皇后是正儿八经的皇后。

封建统治者维护的,就是等级森严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下,皇后的地位是受婚姻制度和传统礼仪保护的,有绝对的合法性和权威性。

不管慎夫人多得宠,在身份上她永远比不上皇后,这就是她的最大劣势。

其二,家族背景。

窦皇后虽然出身不算特别高贵,但经过多年经营,她的家族在朝廷里已经站稳了脚跟。

她哥哥窦长君、弟弟窦少君等人都有了不小的权势,甚至窦家有三个人被封侯,形成了一股不容小觑的政治力量,这大大巩固了窦皇后的地位。

反观慎夫人的家族,史书上几乎没提过什么,估计没什么强大的背景或势力可以依赖。

所以在宫廷斗争这种大事上,慎夫人完全得不到家族的支持。

其三,古代宫廷里,母凭子贵是很常见的现象。

窦皇后育有一女二男,其中长子刘启还被立为太子,这让她皇后的位子更加稳固。

而慎夫人呢,一生都没生下孩子,没有子女作为后盾,她在宫中的地位自然就更脆弱了。

一旦失去了皇帝的宠爱,她在宫里的日子肯定不会好过。

所以综合来看,慎夫人根本没有跟窦皇后对抗的能力和资本。

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退,从《矛盾论》的角度分析,她也没有转变局势的条件,那未来就注定了。

怎么办呢?

没有期待后,她跟窦皇后以及汉文帝的关系反而舒服了。

但请大家注意,我说的是砍掉那些不太靠谱的期待。

期待本身是个好事,能让人充满干劲。但有时候,期待跟现实差得太多,就会让人自我折磨。

比如说,按照别人的剧本给自己设目标,对不确定性很大的事抱有太大的希望,或者把自己的快乐全压在别人身上,这些做法都不太理智。

要知道,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没有那么简单。

很多人对待期待有双重标准:一边希望别人对自己始终如一,另一边自己却想怎么来就怎么来。

健康的期待,应该是“随遇而安”的态度,别太想掌控一切,给自己留点余地。

当你不对某些事过于较真时,你会发现关系变得更轻松自然,而且还能给自己一个“不必完美”的许可。

当然,以上我说的是一种思考方式,包含了如何看待他人和事情、了解自己以及给予他人的能力。

跟人交往,我们应该接受各种可能性,既相互吸引又各自独立。即使有一天分开了,也依然是完整的自己。

少了那些过度的期待,关系反而更加舒适自在。




END


如果您觉得文章不错,欢迎把本号设为星标,您将第一时间阅读到原创文章。您的举手之劳,对老周帮助很大

欢迎点赞、在看,您的支持是老周持续更新的动力。



👇👇每天分享读书干货,关注我👇👇



粉丝福利:

添加微信:zyj99138,回复“《资治通鉴》”,可以领取《资治通鉴解密》电子书1本,欢迎与老周交个朋友



周亦见圈子
读《毛选》,是为了学习思维,解析《资治通鉴》,则是看具体案例。两者结合,反复琢磨训练,才能实实在在的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