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
这是周亦见第209篇原创文章
你好,我是周亦见。
看历史,读现实问题,咱们继续讲《资治通鉴》。
这篇文章,讲讲一个人在处于劣势时,如何妥善应对。
1
史料故事
高后三年(丙辰,公元前185年)
少帝渐渐长大,知道自己并不是皇后的亲生儿子,就说:“皇后怎么能够害死我的亲生母亲,还给我起名字呢!等我长大了,一定要报仇!”
这些话传到了吕后的耳朵里,非常生气,就把少帝关到了永巷,对外宣称说皇帝生病了,不允许任何人去见他。
吕后对大臣们说:“现在皇帝长时间生病没有好转,精神混乱,已经无法继续治理国家了,应该有人来代替他。”
大臣都表示:“太后为了天下百姓考虑,我们一定奉诏。”
于是将少帝废除,并秘密杀害,将恒山王刘义为新的皇帝,改名为刘弘。
但没有用新年号,仍继续用吕后的纪年。
2
解析
少帝刘恭的身世,非常曲折。
当年吕后为了亲上加亲,将年仅11岁的外孙女张嫣立为汉惠帝的皇后。
但问题来了,张嫣这个年纪根本怀不上孕,怎么生娃呢?
这当然难不倒吕后,汉惠帝与宫女生了一个孩子,她便把孩子抢了过来,让张嫣抚养。
同时为了以绝后患,将宫女处死。
这个孩子,就是少帝刘恭。
汉惠帝知道这一切,但没有任何办法。
所有人都认为,只是死了一个宫女罢了,不必大惊小怪。
刘盈去世后,这个孩子即位,于是吕后便可以顺理成章的临朝掌权。
之所以要杀刘恭,其实很正常。
在权力场上,既然少帝已经表现出了敌意,那就是自己的敌人。
对待敌人,吕后没有必要心慈手软,不然到时候死的就是她。
少帝应该怎么做呢?
前期只有一个办法:继续装孙子。
你不愤,可是又能怎么办呢?
名义上是皇帝,但其实就是吕后养的一个吉祥物。
他知道自己的身世后,不该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而是应该隐忍。
连一个自己人都没有,你就说找吕后报仇,不是给身边的小太监送礼吗?
即便真的有人对吕后不爽,打算将其除掉,可人家为什么要跟少帝联合呢?
现在的他,既没有能力,也没有权力,就是个花架子。
历史上有很多前期被权臣架空,后期成功翻盘的皇帝。
就比如说后来的汉宣帝刘询,在霍光的阴影下,处处以霍光为尊,让霍光认为其对自己没有威胁,最终在霍光病逝后成功清算霍家,收拢皇权。
如果少帝能够隐忍,暗中培养自己的亲信和势力,等待时机成熟再行动,大概就不会落得这个结局。
他可以低调行事,不引起吕后的怀疑。
同时,利用自己的身份,暗中联络一些对吕后不满的大臣,等待时机一举推翻吕后的统治。
可惜的是,少帝终究是年轻气盛,没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过早地暴露了自己的想法。
最后,梳理下身处弱势时的对策。
第一、隐忍,避免直接冲突。表面上,以吕后为尊,事事请问,让她觉得自己没有危险,被完全拿捏住。
第二、等待时机。一方面积蓄力量,另一方面等待对手犯错。
第三、争取外部支持。要注意尺度,不能说的太直白,以免被卖。
👇👇每天分享读书干货,关注我👇👇
粉丝福利:
添加微信:zyj99138,回复“《资治通鉴》”,可以领取《资治通鉴解密》电子书1本,欢迎与老周交个朋友
关于读书班:
如果你也想建立自己的思维体系,可以了解详情:《毛选》读书班第2期,开始招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