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说一个职场上要考虑的“保命建议”

文摘   2024-11-29 07:02   四川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

这是周亦见第208篇原创文章




你好,我是周亦见。

看历史,读现实问题,咱们继续讲《资治通鉴》。

这篇文章,讲讲在职场上处于劣势时,如何妥善应对。


1


史料故事


《资治通鉴》汉纪

高后元年(甲寅,公元前187年)

吕后当政后,打算册封吕家人为王,先问了右丞相王陵。

王陵回答说:“当年高帝杀了白马立下誓言:‘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现在要封吕家人为王,这不符合之前的约定。”

吕后听了很不高兴,接着问左丞相陈平和太尉周勃。

两人回答说:“高帝打下江山后,把土地分给了自己的子弟。现在太后掌管大权,封吕家人为王,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吕后听后非常高兴。

朝会结束后,王陵责备陈平和周勃说:

“当初和高帝歃血为盟的时候,你们也在场。现在高帝去世了,太后掌权,想要封吕家人为王。你们这些人为了迎合太后的心意违背誓言,将来怎么有脸去见地下的高帝呢?”

陈平和周勃回答说:“现在这种情况,如果要在朝廷上直接反对,我们比不上您;但如果要保护国家,确保刘家的江山稳固,您就比不上我们了。”

王陵对此无话可说。

吕后任命王陵为皇帝的太傅,实际上是剥夺了他的丞相权力。

王陵便以生病为由,辞职回家。

于是,吕后便任命陈平为右丞相,审食其为左丞相。


2


解析



大汉刚建立时,刘邦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实行了分封制。

诸侯王都是刘家自己人,打断骨头连着筋,有事好商量,即便是有矛盾也是内部矛盾。

但好景不长,刘邦去世后,问题就来了。

惠帝年纪轻轻,没什么主见,这就导致了皇权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真空。

这时候,谁来填补这个真空呢?

答案就是外戚,也就是吕后的家族。

吕后在刘邦死后成了太后,实际上掌握了大权。

观察她的历史就能看出,吕后做事心狠手辣,亲自谋划部署除掉了韩信、彭越。

连刘邦都纠结不知道如何处理的两大猛将,她一个弱女子就除掉了。这能是普通人吗?

她很聪明,有手腕,也有野心。

于是当刘邦去世后,她看到皇权出现了空缺,便立即动手扩大吕家的影响力。

汉惠帝再时她只是名义上的太后,有些事不好决策,但汉惠帝一死,她就真正上位了。

吕后的做法,作为吕家人当然很开心,但有一拨人不舒服了。

这个不舒服的群体,就是功臣集团。

因为位置一共就那么多,提拔了吕家人,就意味着一部分功臣要下岗。

这个时候,他们会抱团在一起,一致对抗吕家势力。

不过呢,这个阵营内部也有分化。

面对吕后的做法,一部分人选择了硬刚。还有一部人选择了隐忍。

王陵的资历很老,是沛县的豪强。当年刘邦还未起义时,把他当成大哥看待。

王陵这个人的性格也很直,做事喜欢直来直去。

他反对吕后,我们完全可以理解。

但是大家是否注意到,另一个该反对的周勃竟然选择了隐忍。

周勃是武将,性格跟王陵很相似,只知道打仗,对政治一窍不通。他为什么能做出这个选择呢?

答案是陈平。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提到,陈平曾经跟周勃一起去杀樊哙,这是生死之交。

陈平在私下里,大概率跟他打好了招呼,要低调行事。

这就是盟友的好处。

从后来的结果看,隐忍派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硬刚派当时是舒服了,但话说完人就被撤职,丢了话语权。

王陵本人,也在汉高后七年去世。

当然了,我在读书班里也一再强调,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不说是硬刚派不行,只是说在当下的环境里,这个做法不合适。

如果王陵手握大权,硬刚后吕后无可奈何,那他大可以说硬话,不给好脸色。

可他当时就是个高级打工人,下岗就是领导一句话的事,他有什么资本硬刚呢?

没有底牌的硬刚,那是自掘坟墓。

面对强势的敌人,如果底子不硬,那最好的办法就是暂时妥协,进行策略性的退让。

策略性的退让,就是在某种特定情况下,为了实现长远的目标或者避免更大的损失,暂时放弃一些眼前的利益或立场。

这种方式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避免无谓的冲突。

有时候我们会遇到一些人,说话交流完全跟自己完全不是一个频道,不知道怎么就惹到他了。

这时候,其实可以试着退一步。我们没必要把自己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这些烂人身上。

不过,也有两点需要注意。

第一,这种退让不是真的屈服,而是一种主动性的战术选择,目的是为了在未来的某个时候重新获得优势。

退让不是无原则的妥协,必须有明确的底线。

底线之所以是底线,就是因为它是我们在面对各种选择和行为时,最后的坚守,一旦退让,就可能失去自我。

要让人知道你底线在哪里,这样人家就不敢轻易欺负你,但永远不可让人知你的底牌是什么,这样人家才不容易害你。

第二,在表面退让的时候,一定要暗中布局,不然就真的凉了。

运用我们的讲的矛盾分析法,就是看清敌我实力的发展情况,随后主动创造条件,积蓄力量,推动矛盾向我们期待的方向发展。

就比如抗战时期,前期我处于弱势,那就只能先战略性退让,以空间换时间。

随后积极统一战线,发动敌后武装,削弱日方的力量。

等到双方力量逐渐转变时,我们就掌握了主动权。什么时候反攻,怎么打,完全是我们说了算。

最后总结一下,这段历史看起来很短,但对我们打工人来说,背后的价值很大。

1、要理解并尊重权力现状:要分析所在单位或领域的重量级人物,保持尊重,在自己没有底牌的时候,千万不要硬刚。

2、有原则性也要有灵活性:在面对原则问题时,保持坚定是必要的,但同时也要懂得灵活,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






END


如果您觉得文章不错,欢迎把本号设为星标,您将第一时间阅读到原创文章。您的举手之劳,对老周帮助很大

欢迎在看、点赞,您的支持是老周持续更新的动力。



👇👇每天分享读书干货,关注我👇👇



粉丝福利:

添加微信:zyj99138,回复“《资治通鉴》”,可以领取《资治通鉴解密》电子书1本,欢迎与老周交个朋友



关于读书班:

如果你也想建立自己的思维体系,可以了解详情:《毛选》读书班第2期,开始招募了

往期推荐:





《资治通鉴》:关于提拔晋升(人事调整)的几点感悟!


《资治通鉴》谋略思维:不要相信人,要相信人性!


《资治通鉴》:怎么让对方死心塌地的相信你?


《资治通鉴》:公司开始走下坡路的征兆


《资治通鉴》里教育孩子的顶级思维,短短1句话,发人深省!

周亦见圈子
读《毛选》,是为了学习思维,解析《资治通鉴》,则是看具体案例。两者结合,反复琢磨训练,才能实实在在的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