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对付小人最毒的方式,是4个字!

文摘   2024-11-19 07:00   四川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

这是周亦见第198篇原创文章



你好,我是周亦见。

看历史,读现实问题,咱们继续讲《资治通鉴》。

这篇文章,讲讲陈平对付小人的手段,对我们职场生存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1


史料故事


《资治通鉴》汉纪

高帝十二年(丙午,公元前195年)

当初,刘邦病得很重,有人诬告樊哙说:“樊哙跟吕后一伙,万一皇上不在了,他就打算带兵杀了赵王如意和他的随从。”

刘邦大怒,便用了陈平的主意,把周勃叫到床前,下令说:“陈平马上乘坐驿车,带周勃去前线,把樊哙的头砍了,让周勃接替他的位置。”

两人领了命令,上了车出发,路上商量:

“樊哙是皇上的老朋友,立过不少功,又是吕后妹妹的丈夫,身份尊贵。皇上现在这么生气要杀他,回头可能会后悔。我们不如先抓了樊哙,用囚车送回京城,让皇上自己决定怎么处置。”

到了军营附近,他们建了高台,用皇上的符节召樊哙过来。

樊哙一来,就被反绑起来,装上了囚车,送去长安。

同时,周勃代替樊哙指挥军队,继续平定燕国的叛乱。

陈平在赶往长安的路上,听说皇上已经去世了,担心吕后的妹妹吕媭会在太后面前说他的坏话,于是加快速度先回了长安。

路上碰到了使者,说皇上已经下旨让陈平和灌婴去守荥阳。

但是,陈平没有去荥阳,而是直接赶往未央宫,痛哭流涕地请求留在宫里守护皇上的灵柩。

吕后看到陈平这样,就让他做了郎中令,负责管理宫门,并让他成了汉惠帝的老师。

于是,吕媭在吕后面前说陈平的坏话没有作用。

樊哙被押送到长安后,很快就得到了赦免,官职和封地都没有变。


2


解析


1、刘邦去世前,为什么要除掉樊哙?

这是刘邦的最后一招棋。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刘邦的儿子们年纪都还小,最大的刘肥才25岁左右,最小的刘恒才8岁。

一旦他驾崩,功臣集团跟外戚集团的平衡就打破了,吕后一定会架空儿子,自己掌权。

吕家人很强势,如果就此发展下去,汉家的江山很可能要变色。

刘邦能怎么办呢?

他只有尽自己最后的力量,扶一把弱势的功臣集团。

请大家注意干活的两个人,一个是陈平,另一个周勃,背后大有讲究。

刘邦对陈平非常了解,这个人会算计,手段毒。

但即便如此,刘邦也还是选择信任他。

因为陈平这个人虽然聪明,但人缘并不好,也没有强大的背景支持,他即便是当了高官,也掀不起什么大浪。

所以,刘邦托孤的时候告诉吕后,陈平可以当丞相,但必须有个人辅助,他一个人撑不起来。

安排辅助的这个人,就是周勃。但因为陈平加入汉营比较晚,跟沛县的功臣集团关系一般。

周勃年轻有为,是功臣集团里的核心成员之一,将来保护刘家江山的重任,估计也会落在他的肩上。

但是,周勃这个人比较直率,不太擅长计谋,所以需要有个聪明的人来辅佐他,这个聪明的人就是陈平。

所以,刘邦派陈平和周勃一起去处理樊哙,就是想通过这件事让两人绑定生死,顺势让陈平成为功臣集团的智囊。

背后的逻辑也很简单:周勃只知道执行命令,对其他的事一窍不通。

刘邦让他砍自己曾经的战友樊哙,他心里肯定犯嘀咕,大概率会找一起执行任务的陈平商量。

这是件弄不好会掉脑袋的差事,两人为了保命一起冒险,自然就成了最信任的伙伴。

一文一武配合,在刘邦去世后,功臣集团就有足够的能力,对抗吕家的势力,保住刘家江山。

而且,如果不出手救樊哙,陈平怎么能让吕后相信自己呢?

这是刘邦的最后一招,非常高明。

当然了,这个人事布局也很巧妙,因为权力分散后不容易出现独揽大权的人。

等解决了外戚的威胁,功臣们也不容易联合起来造反。

不是因为他们多忠诚,而是因为功臣中人才济济,谁也当不了老大。

特别是陈平,人缘不好,名声也不好,再怎么折腾他也成不了权臣。

周勃呢,没多少学识,也没什么心机,再怎么努力他也威胁不到皇帝。

让他们俩掌管功臣集团,就算他们想造反,最后也只能把皇位传给刘邦的后代。

可见,杀樊哙就是个幌子,要是真想杀,让周勃一个人去就行了。

2、陈平的极限求生手段

上面从刘邦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下面换在陈平的视角,看看这场惊心动魄的职场危机。

对刘邦来说只是下棋,但对于陈平来说,他确实在鬼门关前转了一个圈。

刘邦很快要驾崩了,如果真的按照他的意思办,陈平就得罪了吕后,很难活着。

在职场上,如果领导交给你一件大概率要背锅的事,你怎么操作?

陈平的办法很绝,把难题甩回给刘邦:不杀樊哙,而是囚禁起来让刘邦自己处理。

如果刘邦能坚持住,要杀要放,他自己决定,吕后也怨恨不到陈平。

如果刘邦挺不住,人活着,事情就有了转机。

不管哪种情况,陈平都立于不败之地。

后来的情况,跟他预料的完全相同,刘邦驾崩了。但新的问题马上就出现了。

因为陈平抓了樊哙,肯定会引起吕媭的怨恨。

吕媭为了保全丈夫,一定会求助姐姐吕后。吕后万一发火,陈平就要凉凉。

他是怎么做的?

陈平的操作很值得我们学习,他放下一切,直接跑到宫里哭丧了。

明面上是哭刘邦,实际上是紧密的联络吕后。

吕媭没有机会向姐姐说坏话,即便是说了坏话,陈平人就在这里,也能马上进行解释。

如此,便解除了一场危机。

陈平这个人的政治嗅觉很灵敏,当时那个情况,如果他不立刻去宫里,十有八九会被杀。

从这段历史里,我们可以学到最实际的一点:如果得知有小人对付自己,别理他,关键是要抓住核心领导,这才是破局之策。

道理很简单,小人进谗言就是想借刀杀人,你提前把刀安抚好,自然解决了危机。

这个思路,跟之前分析的甘茂劝秦武王一模一样。






END


如果您觉得文章不错,欢迎把本号设为星标,您将第一时间阅读到原创文章。您的举手之劳,对老周帮助很大

欢迎在看、点赞,您的支持是老周持续更新的动力。



👇👇每天分享读书干货,关注我👇👇




粉丝福利:

添加微信:zyj99138,回复“《资治通鉴》”,可以领取《资治通鉴解密》电子书1本,欢迎与老周交个朋友


于读书班:

《毛选》读书班第2期即将开始,想加入的朋友可以微信咨询。


往期推荐:





《资治通鉴》:关于提拔晋升(人事调整)的几点感悟!


《资治通鉴》谋略思维:不要相信人,要相信人性!


《资治通鉴》:怎么让对方死心塌地的相信你?


《资治通鉴》:公司开始走下坡路的征兆


《资治通鉴》里教育孩子的顶级思维,短短1句话,发人深省!

周亦见圈子
读《毛选》,是为了学习思维,解析《资治通鉴》,则是看具体案例。两者结合,反复琢磨训练,才能实实在在的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