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投资于有特许经营权的企业
巴菲特曾指出,那些拥有长期卓越前景的企业往往具备一种独特的特质——特许经营权。这类公司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不仅为人们所必需或渴望,而且在市场上几乎无可替代。巴菲特坚信,未来巨大的财富将流向那些能够洞察新兴特许经营权的人。
他进一步阐释道:“拥有特许权的企业,能够轻松提升价格,并且只需少量额外投资,便能增加销量和市场份额。”他比喻说:“有些企业拥有坚固的护城河,里面还有凶猛的守卫,这样的企业才是值得投资的。”
伟大的企业,按照巴菲特的定义,是那些即使在25年或30年后,依然能够保持其卓越地位的企业。他的投资哲学集中而简单:“真正卓越的投资理念往往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我们倾向于投资那些具有持续竞争优势,并且由一群能干且全心全意为股东服务的人管理的企业。当我们发现这样的企业,并且能够以合理的价格购买时,我们的投资几乎不会出错。”
在1991年致股东的信中,巴菲特对市场特许经营权给出了明确的定义:“具有市场特许经营权的产品和服务具备以下特征:(1)它们是人们需要或渴望的;(2)消费者认为找不到其他替代品;(3)不受价格管制的约束。企业是否具备这些特质,可以从它们是否能够自由地定期提高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从而获得较高的资本回报中看出。此外,特许经营企业能够容忍不良管理。即使管理不善,虽然会降低盈利能力,但不会致命。”
巴菲特将企业划分为两部分:少数拥有特许经营权的伟大企业和多数平庸的企业。
平庸企业提供的产品实际上是普通商品,无法与竞争对手区分开来。过去,普通商品包括石油、天然气、化学品等,今天,电脑、汽车、航空服务、银行和保险也成为了普通商品或服务。尽管有巨额的广告预算,但它们并未形成有意义的产品差异化。
通常,普通商品型企业是低回报企业,迟早会遇到利润问题。它们的产品与其他竞争对手没有太大区别,因此只能在价格上竞争,长期来看这必然会损害利润。这类企业唯一能舒服赚钱的时候,是供给短缺的时期,但这一因素极难预测,并且很难持续。
2.识别出那些拥有特许经营权的企业
巴菲特在86岁时开始投资苹果,因为他意识到苹果拥有特许经营权。从iOS操作系统到多样化的产品,苹果成功地留住了客户,建立了强大的全球特许经营权。苹果手机以13%的市场份额,获得了整个行业85%的利润。2019年其资本回报率高达143%,2020年拥有1920亿美元现金,市值达到1.3万亿美元的15%。在苹果不断分红和回购股票的过程中,伯克希尔的持股比例不断上升,而无需额外投资。
巴菲特于2016年开始购买苹果股票。2016年5月16日,购买了980万股苹果股票。到年底,伯克希尔拥有6700万股,总价值67亿美元,平均买入价格约为每股100美元。2017年,巴菲特又购买了1亿股,使苹果成为伯克希尔的第二大持仓股。这样,在伯克希尔的投资组合中,苹果公司的市值为280亿美元,略低于富国银行的290亿美元。2018年,巴菲特又增持了9000万股,使苹果成为伯克希尔迄今为止持仓最大的股票,相当于富国银行的两倍,美国银行的两倍,也是可口可乐的两倍。
我们拿白酒龙头和乳品龙头作个对比。
茅台和五粮液都是品牌驱动、产品有精神属性的高端白酒公司,由于与其他白酒品牌和品质的差异,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定价权。而伊利、蒙牛则更依赖广告、渠道等外力的推动。茅台的品牌拉力高于五粮液,因此销售费用率低于五粮液。伊利的销售费用是净利润的3倍,销售费用率一直超过20%,一年的销售费用高达200亿元。
跟白酒龙头对比,乳品行业是个苦生意,原因在于乳制品是一种几乎同质化的消费品。无论是伊利、蒙牛还是光明的产品,对消费者来说几乎没有差别。而白酒是差异化很大的商品。不要说茅台和二锅头有天壤之别,即使五粮液和茅台也很不相同。白酒的口感和品质有所不同,品牌蕴含的社交和情感价值更加重要。而乳制品只是一种满足蛋白质和口味需求的功能性产品,不具备社交和情感价值附加值。因此,茅台的净利润率(近50%)要比伊利(近10%)高得多,而销售费用率则低得多(茅台的销售费用率只有3.1%)。
许多国有企业拥有特殊的垄断性资源,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和一些关键资源。例如上海机场、长江电力、中国神华、中国国旅、中国烟草等公用事业、能源企业或其他垄断性企业都是国有企业,不少这类企业给投资者带来了不错的回报。竞争性行业的国企一般说来没有太大投资价值,而上述这些有特殊资源或政府特许经营的企业,则需要我们另眼相看。
3.拥有特许经营权的企业,在股价下跌时,正是我们重仓的时机
这里最好的例子是美国运通。
一个骗子,他买下大豆色拉油,储存在仓库里。这种色拉油在商品市场上每天都有市场报价,所以骗子以色拉油的库存仓单作为质押,从51家银行获得了贷款。
美国运通经营仓库储油罐,并出具库存仓单证明色拉油确实存在,并可供交易。很多银行以此为依据,向这个骗子发放了数千万美元的贷款。
这个骗子意识到,如果能让美国运通和其他银行相信,油罐里的色拉油比他实际拥有的更多,他就能借到更多资金。于是,他将大多数油罐注入了海水,只是在海水表面浮了一层真的色拉油。当美国运通和银行派人来检查时,他们会从罐仓里液体的表面取得样本,结果以为油罐里装满了价值不菲的色拉油。
1963年9月,骗子的胆子越来越大,以至于他认为自己可以操控市场,而且可以赚大钱。因为当年农作物歉收,苏联需要进口大量色拉油。于是,他动用贷款从经纪商那里融资,买入油料期货。
没想到,美国政府对苏联实施油料禁运,导致价格崩溃。骗子破产了,贷款银行总计损失超过1.5亿美元,他们找到美国运通希望得到赔偿。这个消息使得运通的股价断崖式暴跌,从64美元跌到38美元,分析师们担心公司能否存活下去。
20世纪60年代早期,美国运通公司是世界上领先的旅行支票提供商(占有60%的市场份额,它的收费也高于竞争对手),同时也是信用卡领域的龙头。巴菲特在奥马哈他最喜欢的一家餐厅进行观察,他发现一般人照常使用美国运通卡付账,完全没有受到华尔街色拉油丑闻影响。
巴菲特又到其他使用信用卡的餐馆和场所观察,发现商家依然接受美国运通卡;他到不同的银行和旅行社,发现人们依然喜欢使用美国运通的旅行支票;他与美国运通的竞争对手交流,发现这些同行依然认为运通是个强有力的对手;他询问一些朋友,在奥马哈之外的地方是否还能使用运通卡和运通的旅行支票,结果是他们依然认可运通的服务,认为华尔街丑闻无关紧要。
由此,巴菲特得出结论:美国运通的经济特许权完好无损。这是一家拥有定价权的公司,因为它在行业内居于支配地位,能通过强有力的品牌和网络抓住客户。
人们仍然信任运通的品牌,尽管它在色拉油事件上栽了跟头,但它凭借着过去的可信度,依然拥有强大的商誉,这是一个竞争优势。同时,人们使用旅行支票时采取预付方式,这为运通创造了巨额的现金浮存金。但是,这却不是一个“格雷厄姆式”的投资,因为美国运通的资产负债表并不强劲,不符合条件。
1964年巴菲特将40%的仓位买入了运通,共花费了1300万美元,最终获利2000万美元。
4.特许经营权会改变。
巴菲特与20世纪60年代开始投资报纸时,当时全美大约有1700份报纸,其中有将近1600份报纸是没有直接的竞争对手的。几乎所有的报纸拥有者都认为,他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的内容具有高品质。
巴菲特则不这么认为,他说事实上就算是三流的报纸,如果它是城镇里惟一的报纸,也能赚到足够的利润。
不可否认,一份高品质的报纸会有较大的市场渗透力,但巴菲特解释说即使是一份平凡的报纸,由于它可以将消息广为流传,所以对大众也是很重要的。城镇里的每个企业、每个房屋卖主或任何一个人,只要想将信息让大众知道,都需要报纸的宣传来达到目的。巴菲特相信拥有一份报纸,就好像从城镇里每一个想制作报纸广告的企业中,独占刊登广告权一样。
在互联网兴起之前,当天的电视和报纸是有特许经营权的行业,但后来情况完全变了。
在2002年的股东大会上,巴菲特说:“我们也不认为2002年电视台网络的特许经营权与1965年是一样的。而这些信念是逐渐改变的。谁知道它们是否精确或正确呢?但总的来说,这就是我们现在做出卖出股票的主要原因。”
5.识别真假“特许经营权”
要注意的是,投资者不能仅仅因为特许经营权而投资某家企业,有些特许经营权仅仅是难以进入而已,并非外部企业要“积极进入”有丰厚利润的行业。
比如自然垄断行业,铁路,不能说没有进入壁垒,但受到价格管制,大部分从业者也是吃苦微利,并不能带来超额回报。
投资者也不能因为有“差异化”而误以为这家企业有特许经营权。
比如奔驰汽车,有品牌优势,也有差异化特点。但看看资本回报率和市场份额的数据就知道,实际上利润水平跟打火机差不多。
虽然打火机没有差异化,而奔驰车有差异化,但因为新进入者也可以通过差异化的产品、自己的品牌来竞争,因而汽车行业也会沦为与打火机行业一样的,走到全行业回归平均利润,平均利润回归最低资本成本的道路。
究其原因,核心还是在于没有进入壁垒,是否有充分的定价权。所以奔驰、宝马虽然占据了高端、品牌、差异化几个特点,但没有“特许经营权”。
从这个角度来看,“造车新势力”们的未来又会如何呢?
6.结尾
最后要指出的是,投资的方式有很多种,不是说投资于有特许经营权的企业是投资的唯一解。
达摩达兰指出,投资者首先必须选择一个具有内在一致性的投资理念,这个投资理念不仅符合目标市场的实际情况,而且与投资者的个性特征相匹配。
投资于有特许经营权的企业,有逻辑上的获利必然性,具备一定投资能力的投资者,深度研究,持续观察,坚守能力圈,只在有安全边际时买入,就算有看错的情况,我认为很大概率能够将损失控制在可承受范围。
这种投资方式,对能力,心性,耐心,有很高的要求,适合这种方式的投资者,投资过程会是如“兔子繁殖”一般的复利过程,会比较省心(相对而言,绝不是说这种方式简单)。
我并不觉得选择不同投资方法、投资不同类型企业有优劣之分,投资者倾向于哪种风格,更多的是看自己的匹配度。
如我这种上班族,更喜欢将精力用于阅读、思考和生活的人,没那么多时间在股市中跑进跑出,会更侧重于投资于有特许经营权企业的投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