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课程——追光行动

文摘   2025-01-11 19:18   宁夏  



     生活化课程——追光行动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于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培养有明确的要求:“生活、卫生习惯良好,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其中,“3-4岁幼儿能在引导下不偏食、挑食。喜欢吃瓜果、蔬菜等新鲜食品;愿意饮用白开水,不贪喝饮料。”

缘起

      在上一周发现孩子的剩菜剩饭现象比较明显,在晨谈时我们一起讨论粮食从哪来时,他们回答粮食来自于种子;是农民伯伯辛苦种出来的……孩子们知道粮食是来之不易的却每天还在不断的浪费着食物,于是我们开始进行了一次关于节约粮食的主题教育……

用餐讨论

   教师:“从视频和图片中你看到了什么?”

   高昂昂:“盘子里不干净,有菜。”

   夏天:“有人倒饭”

   刘挹:“不能浪费食物”

   小冉:“我看见了有很多小朋友倒饭”

   杨朔宇:“菜和米饭混在一起了”

   马瑾悦:“盆子里的饭不能再吃了”

   金圣尧:“他们把食物浪费了,不能浪费”

  2、为什么不能浪费粮食?食物从哪来?

  兜兜:“浪费是不好的行为,农民伯伯种粮食很辛苦。

 元宝:“有人还饿肚子”

 汤圆:“食物是不能浪费的”

金圣尧:“农民伯伯得重新种”

 昂:“浪费了食物就没有吃的了,浪费食物就是浪费种子”

 刘恒安:“我爷爷种的”

 3、不浪费食物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

 朔朔:“不要倒饭,盘子里要吃干净”

 汤圆:“吃多少盛多少”

 兜兜:“吃完再盛”

 小君:“盛多少吃多少”

 元宝:“先少盛一点”


      教师总结:光盘行动的意义深远,餐桌上的浪费不仅浪费了食物、浪费了资源,也浪费了农民的辛勤劳动和社会资源,深入推行光盘行动,可以加强幼儿的节约意识、引导幼儿形成节约资源的意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




光盘行动一环境创设讨论

01.

      教师:有什么好方法鼓励小朋友进行光盘行动?
      马瑾怡:“谁吃完了给小朋友一个贴画”     

      金圣尧:“弄一个鼓,谁吃完了敲一下”      

      夏天:“弄一个贴画墙,谁吃完奖励贴贴粘在墙上”............

      通过孩子们的绘画中看出来大部分孩子对贴画比较熟悉,也可能是教师对孩子进行贴画鼓励,孩子从经验迁移到光盘行动中,也有部分孩子提出了不一样的鼓励方式,比如打卡加分、瓶子装毛球,用乐高比一比谁光盘次数多…针对于不同的几种方法该怎么选择出孩子们最喜欢的方式呢?我们采取了投票选择,投票选择具有公平公正性,以孩子为中心让选择出具有意义的光盘估计方式。

02.

光盘行动—投票选择




      在投票中显而易见孩子们对瓶子装毛球更感兴趣,以8票获胜,通过投票我们全体一致决定采用瓶子毛球鼓励方式进行光盘行动。




光盘行动—环境创设

03.

      环境初步创设,通过鼓励和记录自己光盘次数,让试行阶段的孩子们养成不浪费粮食的好习惯以及爱惜食物、节约粮食的美好品质。光盘行动,不止于此, 它是孩子小小人生中一个了解自己的开始。


04.

光盘行动—改造记录表




       在第一次讨论光盘是什么后,我们围绕光盘行动创设出了“追光行动的”环境,激发幼儿对光盘记录的意识,同时又能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记录习惯,在持续了一段时间后,新的问题产生了......

有人画错了格子。

记录表上的点被别人擦掉了。

我的记录不见了。

有人手伸的长长的,撕破了记录表。

      最初的记录表呈现在一张大的记录表格,每天吃完饭的小朋友会在记录表格上画点,用来表示这一餐光盘了,每到周五统计光盘次数,周一再重新记录,幼儿在记录表格上用白板笔记录容易被擦掉,并且不能长久保存记录,这是第一次记录表格的不好之处,随着问题的发现,幼儿不断提出修改意见,我们再一次进行了优化记录表格。

改造后的记录表格

      幼儿提出的两种表格方式,幼儿在图示认识折线图较为复杂,幼儿不擅长使用相对于第二种方法,大部分孩子比较喜欢第二种简单容易记录的表格,于是老师将幼儿绘制的表格进行了整理和打印,提供支持方便幼儿的重新记录。




光盘行动—食物调查

05.

1、我喜欢的食物

我喜欢胡萝卜,有胡萝卜素,对身体好。

我喜欢蔬菜,它让我们长高。

我喜欢白菜,有维生素。

     食物种类繁多,孩子们喜好也不同,于是开展了一次食物喜好大调查,通过分享自己喜欢吃的食物和不喜欢吃的食物   发现,甜品、水果食品最受孩子喜爱,而蔬菜、肉类则排在最后。


2、认识食物金字塔


      为了激发孩子们对各种食物的兴趣以及了解各类食物中的营养,我们一起认识了“食物宝塔”,知道了每天都需要吃不同类别的食物,均衡饮食对身体更加健康。


3、参观农工坊

      科学领域中四到五岁的幼儿对植物生长以及所生长需要的条件能有所感知,在科学区的区域创设里我们投放了小麦种子,让小朋友从最开始的挑选完整的种子到亲自培育去感知粮食的生长过程和每日变化,去体验到粮食的来之不易,将区域活动和光盘结合起来,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水培、种植体验感受粮食的来之不易、培养幼儿节约粮食不浪费的品德。

      观察食物的形态,从参观农工坊开始。农工坊有许多的食物,让幼儿更加了解食物从哪来,从农工坊发现种子变成食物的秘密。

大米是通过水稻脱壳,然后变成米饭。


小麦放进磨盘磨碎可以变成面包。


4、光盘行动,从我做起

       此次追光行动幼儿的发展:

      1、情感方面:孩子们通过光盘行动,了解了农民伯伯的辛苦播种。知道了要爱惜粮食、按需取餐,丰富了自己的生活经验。

      2.习惯方面:孩子们从刚开始的剩饭剩菜到现在的光盘,养成了健康的生活态度和节约粮食、爱惜粮食的好习惯。

图文:许   娟

编辑:范怡萌

 审核:宋苗苗


北京师范大学银川幼儿园
北师大银川学校是银川市人民政府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举办的一所集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的综合性学校,是银川市构建“首都+首府”教育合作共同体,全面提升银川市教育水平,打造“教育在银川”的品牌。办学目标:创办西部一流、全国知名的智慧创新学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