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铎故事|小鸟餐厅的创设

文摘   2025-01-12 20:18   宁夏  

小鸟餐厅的创设

—和小鸟一起生活—



      与小鸟“初见面”的日子里,在孩子们的绘画表征里谈到“我想给小鸟喂瓜子”、“我想喂苹果;他们吃加餐时,也会有孩子跑来问“沈老师,小鸟他能吃坚果吗?”他们还会迫不及待的把教室里的花叶揪下来给小鸟,当发现小鸟吃叶子后,来到生态园时他们会忙着给小鸟拔草、找小果子;记得有一次,一位园里工人看到孩子们围着鸟笼给小鸟拔草喂草,持有怀疑态度问他们小鸟它吃草吗?孩子们用他们的实践,自信的回答道“它吃呢啊~”

      在孩子们的世界里,对吃的关注度还是比较高的。那小鸟到底可以吃什么呢?和孩子们一起开启了小鸟的饮食之旅。



01

调查与分享


      为了让孩子们更清楚小鸟什么可以吃,什么不可以吃,我们以亲子调查表的形式,在家长的协助下和孩子一起查询信息,记录信息。与往常一样,第二天孩子们会把自己的调查表分享给大家。



02

信息统计



     由于本次的查询信息量比较大,内容比较杂,孩子们分享起来还会有许多重复,每个孩子都分享又会占用太多的时间。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


1.儿童会议:怎样可以更好的查看调查表?(如果想要查询小鸟可以吃什么,怎样快速的查到)

梁:我们可以把这些排整齐。
雷筱谷:就行分类。
灵犀:把能吃的剪开分开,不能吃的剪的分开,能吃的摆一横排,不能吃的也摆一横排
惠:还可以画格子来区分。
汤圆:能吃的画一个线条,不能吃的画一个圆圈。
灵犀:能吃的写下来,不能吃的写下来
惠:把所有不同类别的东西分类,比如蔬菜 、水果分类。

分析:孩子们已经超出老师的预计,通过自己的思考想出各种办法,这些办法也是成人日常使用的统计方法。


2.圆圈图(分类)

      在孩子们的建议下,老师运用了圆圈图的方式进行了统计,拿取孩子们的调查表逐一的进行着分类。这样看起来确实明确了许多,可是还是好多的调查表没有查阅完。

3.提取、整合信息

    集体活动过后,我们成立了信息筛选小组,我们会把从调查表中筛选出来的信息单独提取并表征出来,一类的夹在一起。


4.儿童海报《饮食分类》

     重新筛选表征出的小册子,确实查看起来比较方便,可是这样的表征图像就真的能够帮助到大家吗?这样的表征对于表征本人也许可以识别,但对于其他孩子呢?鉴于以上考虑,老师将幼儿表征图替换成了真实的图片,孩子们再次进行了分类,并以气泡图的形式进行了海报制作。经过多次的分类、整合与表征,我们终于制作出了孩子们看得懂得饮食参考图,方便他们的日常查询。

现场照片


将小组完成的儿童海报介绍、分享给大家。



03

制定周食谱


1.儿童会议

1)怎样可以让小鸟吃得更好?

灵:把生的青菜给小鸟喂
乐:给它喂各种食物
纳:给他准备吃饭的地方,当餐厅吃饭。
灵:用青花瓷做一个花瓶 上面画一些小花, 瓶口放一些树叶可以吃,用小绳子绑住。
惠:做一个小餐厅
仟仟:要有米和小碗。
笑笑:给他制定一个食谱,每天可以吃好几种食物。
韵:可以拿一个一次性纸杯,在纸杯上边那一个像长方形洞,嘴可以进去,纸杯里放小盘子。
姬:做个餐车,准备各种食物。

分析:从孩子们的畅谈中,可以了解到,孩子们想要为小鸟准备一个像自己家一样的餐厅,有各种吃的,还有餐具…

2)为什么要制定食谱?

汤:吃错东西,小鸟会死掉。
纳:研究小鸟吃的啥,小鸟吃的更丰富。
梁:更清楚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
灵:吃了坏了会拉肚子。
王雨菡:要分类 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
乐乐:吃的不好,粑粑会拉不出来。
陈景:不能吃巧克力,会死。
笑笑:不能吃种子,不容易消化。
王马:吃坏的它就起不来了。

分析:从孩子们的讨论中,可以了解到,他们会结合自身健康经验推测如果…就会各种不适,意识到食谱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出孩子们对调查、分类、统计出饮食结果的“牢记心间”。


2.绘画表征《我为小鸟配餐点》

    假如我是小小配餐员,我会这样为小鸟搭配食物,孩子们以绘画表征的方式进行了试配餐。


3.食谱制定

      通过之前的活动,孩子们知道要为小鸟准备丰富的餐点,可每天要准备几种呢?怎样搭配才更科学呢?我们一起查阅了小鸟一周吃每类食物的频次,开启了小鸟的食谱制定计划。

1)表格再认识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的使用表格,我们在制定表格食谱前,以我们每天最熟悉的播报表格为例,对表格再认识与解读。

分析:在以播报表格为例前,老师还打印了孩子们的周食谱,一是平时幼儿见不到食谱,二是食谱上密密麻麻的字,孩子们看上去就像是天书,还记得孩子拿起食谱歪着脖子认真思考的模样。于是再三思考选择了播报表格,方便幼儿的再认识与运用。

2)制作表格

      我们搜索到的信息为“一周谷物每天一次,蔬菜隔天一次,动物蛋白1次…”,最初制定的表格,横标为时间(周几),纵标为各类食物,以打“✓”标志来记录表示。

3)表格具象化

      表格制作出来后,虽然表格表示并没问题,但有大部分孩子不会读表,我们又对表格进行了二次“升级”,把上次的表格信息进行了再统计与具象表征。这样孩子们只需要找对周几,看同行是什么类食物就可以了。

4)儿童海报:小鸟的周食谱

      在老师的引导下,我们制作了“小鸟食谱”的儿童海报。



04

小小饲养员

1.回顾与思考:如何根据周食谱为小鸟配餐


2.儿童会议:食物从哪来?

     孩子们了解了怎样根据食谱为小鸟配餐,可是什么都没有,拿什么喂小鸟呢?


花花:可以买一些。
梁:还可以做一些。
韵:我们吃坚果时,可以给它留一点。
暖暖:可以从家里带。


      在孩子们的建议下,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准备了小鸟可以吃的食物,有从家带来的谷物和虾皮,有水培蔬菜,有孩子们吃剩下的坚果,还有生活区制作银耳羹的红枸杞~在自然生活区,这里更像小鸟的餐厅,小鸟的家,除了分类摆放好的食物,还有加工食物的案板、刀具和捣碎器等。

3.今天我配餐

     有了上学期照护小鱼的记录经验,这次饲养记录在上次记录表格基础上进行了优化与升级。考虑到每天小鸟吃得种类不一样,制订了数字表格,每一个数字代表一类食物,对照食谱海报就可以对应记录了。除此之外,还有对小鸟状态的记录,培养了幼儿对小鸟的日常观察能力与观察习惯。



05

活动反思

      从最初孩子们对小鸟吃什么的关心,到最后孩子们作为日常活动为小鸟精心备餐。他们已经把小鸟融入到他们的生活。老师也像孩子一样,通过谈话与观察,帮助他们实现他们的想法,一起融入孩子们的世界。当孩子们通过调查表调查小鸟饮食时,可以吃什么不可以吃什么的观念已经牢牢的刻在了他们心里,他们也会因小鸟吃什么产生讨论,也会产生疑问时去瞧一瞧他们的饮食海报。虽然在制定食谱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教师支持上的困难与调整,但制定出的食谱最终成为了他们配餐的参照,他们可以“有理有据”、“一本正经”的去做事情。


幸福的种子在扎根

图文丨沈静

编辑丨沈静

审核丨宋苗苗



北京师范大学银川幼儿园
北师大银川学校是银川市人民政府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举办的一所集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的综合性学校,是银川市构建“首都+首府”教育合作共同体,全面提升银川市教育水平,打造“教育在银川”的品牌。办学目标:创办西部一流、全国知名的智慧创新学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