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学天赋的误解,是90%家长鸡娃路上最大的问题

教育   2024-11-05 21:28   上海  


前天写了一篇关于“阿里数学竞赛”的文章,说将来数学成绩好的人,平均收入会更高,这个趋势会越来越明显


因此,我建议大家要在孩子的数学学习上继续加大投入,天才难遇,但不少孩子都能够培养成为数学高手


有朋友就说,数学高手也要有天赋,不需要培养也培养不出。


很多人是从心底带着被数学硬控的恐惧同意这一点的。


但我今天偏偏想说服大家,学习数学,存在破解之道


01



不要和天才比天赋


什么是天赋?知乎上面抖机灵的答案似乎很准确:



的确,相对于这次阿里数学竞赛最小获奖者邓乐言(铜奖,参加比赛时初三),以及北大的韦神等人,我们都没有数学天赋。


历史上还有更恐怖的天赋者,比如印度的拉马努金。他常常随手写一个公式,没人知道怎么来的,他也不证明,但是验证一下就是正确的。给大家看一个例子,本文不是数学题帖,不想把大家吓走,但是这种式子正常人看着都觉得不可思议:



圆周率的倒数居然能等于这么一个奇怪的式子?这些9801,1103,26390怎么来的,没人知道。所以光凭研究拉马努金留下来的这些公式,就诞生了不少数学界的顶级奖项获得者。


拉马努金传记电影《知无涯者》剧照


我不知道大家的感觉,我看拉马努金,就像看一个“外星人”。


但是“外星人”永远是少数。他们连总人口的0.01%都不到。


反正我们可以相信一点,中学数学并不是为他们这样的人设计的。


那普通人难道就没有天赋的差异吗?既然都是普通人了,差别很大吗?一起看看下面这位同学的数学学习经历。


02



如何评价他的天赋?


《我要上清华》的作者祈风,在书中叙述了他自己的故事。初中时是中等生,高一变成了全年级倒数,高二奋发图强,后期成绩突飞猛进,高三又因为种种原因最终名落孙山。


在复读的一年中,又经历了各种上下波折,但最终得偿所愿,高考数学146分,被清华录取


自己经历过差生、中等生和优等生的不同阶段,也看过复读班很多同学的复读经历,他是怎么看待数学学习的?


在经过浑浑噩噩的高一阶段,高二上学期他打算一雪前耻,结果预料不到的是这样的结果:


随着知识量和难度的双重提升,我的错误率有增无减。我们当时在高二上学期学习导函数,这是高考数学中最困难烦琐的一部分,是高考最后一道大题考查的知识点。努力学习了一个多月后,我愕然发现:尽管我做了那么多数学题,看了那么多遍课本、导学案、练习册、习题集及课外书上的导函数大题,但我还是几乎一道都做不出来,在函数求导之后便束手无策。


那时我并不明白,我那段时间所谓的“努力学习”,其实应该说是“努力死记硬背”。结果就是没有学会的知识一做就错,学会的知识因为粗心大意也时不时出现一些问题,小错误不断、大错误不停。


不经思考、不寻找真正的原因,这样的“努力”说成自我安慰,或者不断加深错误认知更为合适。不得不说,我寻错了方向。


矛盾出现了,如果以结果看,数学高考146分,只错一道题,并录取清华,祈风应该是常人眼中天赋极高的人了,可他在高中学习的这段经历和内心的体验,与一个所谓的“没有数学天赋”的人有何不同?如果不是后来的彻底反思与改变,外人对他的评价是否也是“天赋不足”?



这里说一个插曲,因为祈风的高考逆袭经历,周围同学给他发各种智力测试的问卷,结果却出乎这些人的预料:大多数情况下,祈风的测试结果并不如他们


很多人的学习失败,是和那时的祈风一样,用着错误的方法,在错误的方向上,做着自我安慰似的努力。当遇到挫折的时候,常常寻找一个共同的借口让自己好受一点:


我没有学习数学的天赋。


03



学生学数学犯的错


先开宗明义,对于中小学的孩子来说,数学能力就主要体现在:能否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和扎实基本功;能否把不同模块的数学知识关联起来


德国马普(Max Planck Institute)人类认知与脑科学研究所于2020年完成的研究发现,每个人的数学能力,大约有五分之一是由基因决定的,其余的部分受到环境、教育等后天因素的影响


那为什么很多“普通人”自认学不好数学?原因五花八门。但是有一个关键点,数学的知识体系就像一环一环连接在一起的铁链。如果其中一个环断裂,没连上,整个学科体系就崩塌了,学习者就有一种无力感。




每个基础性的知识点、基础性的运算技能,都是形成其它更高层次知识概念理解与应用能力的一环。比如基础运算能力 - 代数式 - 方程  - 函数等都一环套一环,前面没学好,后面就是在流沙上搭房子,地基不牢。


因此普通人学不好数学,基本都是“链条断了”,存在没有解决的基础性问题。究其根本,可能原因如下:


不理解:听老师讲,听不明白。不正视理解问题,习惯性用死记硬背来解决问题。

不熟练:好像听懂了,但是没有练习巩固,技能不熟练,要用的时候用不好。

记不住:记不住常见的题型,解题的方法,知识的关联点等等。

联系不起来:知识零零散散,学了后面不知道和前面有什么关系,题目一旦要联系不同知识点,就难以做出。

不会寻找、弥补漏洞: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没有知识上的漏洞,也不会主动解决漏洞。

不会举一反三:只会做做过的类型,不会做“没见过”的题目。


照我看来,这几个没有一个要靠所谓的天赋才能解决。有些孩子,可能做的快一点,但大多数孩子同样也能做到。我给他们开个方子:


不理解:可能老师不好,也可能准备不足。预习做了吗?教材仔细读了吗?现在资讯如此发达,网上有无数视频讲解知识点,讲的都很好,看了吗?很多孩子会搜视频去看游戏怎么玩、cosplay怎么搞,花时间找数学视频帮助自己了吗?这个是天赋问题还是动力问题?


不熟练:这个只靠练习即可。人家做一套卷子熟练,你觉得不行,那就做两套、三套。有的孩子学数学使用眼睛看的,而不是动手,一看就会,一做就废,其实就是懂了皮毛,但熟练度差太远。这个是天赋问题还是勤奋不够的问题?


记不住:记忆虽然有一些“硬件差异”,但更多是方法问题。如果已经理解,可以通过阶段性整理,让知识更加系统便于记忆,并通过适当反复,增进效果。这个是天赋问题,还是方法问题?


知识联系不起来:某种程度上来说,还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不灵活,查找理解、熟练和记忆方面有无问题。适当做综合练习,体会前后知识联系,也会有帮助。这个是天赋问题,还是细节问题?


不会寻找、弥补漏洞:典型的眼高手低,觉得懂了,实际上距离全面理解还有很远的距离。所有的练习、过程中的考试,全部的目标都应该是寻找自己知识上的弱点。错题有没有仔细分析,认真溯源,找到知识上的漏洞?这个是天赋问题,还是学习能力不足问题?


不会举一反三:反思过少,练习过少。引用祈风的观点:我不会举一反三,那我先举三反一,拿着题目仔细的研究,理解概念应用的模式。总结、汇总每一种概念的应用模式之后,就会发现考卷上没有什么新鲜的东西。这个是天赋问题,还是下的功夫够不够的问题?


如果看完这个上面的解决方案,还觉得数学学习是天赋问题的,欢迎留言讨论😄。


04



我们可能忽略了更重要的问题


相比上文所说的动力、勤奋、方法、细节等问题,我们更容易忽略以下问题:


祈风写到过两个典型的学生。第一个我们叫他“自我暗示者”。


这个同学给自己起网名叫“笨小孩”,因为他认定了他笨、跟不上别人的节奏,所以就算给他认真讲题他也会发呆、或者刻意感叹别人的聪明,结果就是高中时每次给他讲题都很烦躁。


因为到他耳朵里的不是思路,而是“他真聪明,我真笨”。而我在琢磨题目、知识点的时候,他往往在抄写一些励志的句子,然后贴到桌子上、书立上。结果就像很多同学一样,觉得自己努力了。


第二个是一位女同学,我们暂且叫她“考试焦虑者”。


复读时班上有一个女同学特别厉害,无论哪一科都能很快做完,而且拿着她的答案你只想给参考答案扣分。她两次高考都被当做绝对的状元种子选手,但她心态很不好,觉得自己一到大考就会崩溃,结果果然如此,第二次高考时我和她在同一个考点,她紧张得全身发抖。结果两次高考都是500多分。


不管我们是不是认可“天赋”这件事情,这两种学生都没有办法发挥他们自身能力的全部潜能。当然,心态方面的挑战还有很多,比如畏难情绪、学科恐惧、意志力不足、过度依赖他人等等。


数学学习,甚至是所有学科的学习,心态至关重要,信心第一。一个没有自信,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学好的人,一个不去想法设法解决自己学习困难的人而早早躺平的人,当然只会在那里自怨自艾,把一切推到:


我没有学习数学的天赋。



引用另一位知乎答友(@Rose北大PKU)描述自己的逆袭道路(年级倒数第一到北大,数学140+):


所有人都是会有惰性的普通人。


学霸不会告诉你,他也有熬不下去做题到崩溃的时候,他只会说自己天生聪明。


你看见的,都是别人想让你看见的样子。


一两年时间从双非一本复读逆袭清北的学长姐真人经历不在少数,我们不会问别人“我能行吗?”而是在一片嘲笑声中默默告诉自己“我可以。”


没有多厉害,都是在努力实现梦想的普通人罢了~


在这样的信念和信心下,她的时间计划是论分钟计的,并且把高考复习的任务仔细拆解到每一天,为了完成任务,她说:“我一直不敢喝水,因为去洗手间的几分钟对我来说,是一件浪费时间的事情。我对自己说。睁开眼睛的每一秒都要在学习。”


没有这样的信心,没有这样的努力,任何人,不要把数学的好坏,推给天赋。

Introduction·介绍

创作|顾问型家长·小D爸·小D妈   支持|小D、雪莉

介绍|小D爸,教育硕士,正高级教师,曾从事本土、双语、国际学校管理咨询;小D,6年级学生

觉得好,“分享”“在看”与“点赞”吧

顾问型家长修炼手册
教育硕士,正高级教师,公立、民办双语、国际学校管理与咨询经历,家庭教育咨询专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