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按上方卡片一键加入我们,前100000+已关注。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课在听中明。
我曾大胆想象,如果每天听一篇名师的公开课,肯定会练习自己的“课感”。
就像开车的老司机,已经无需通过背诵、记忆操作手册上的条款来开车,只凭“车感”就可以在道路上游刃有余。
于是上学期,我每天都要听一节名师公开课,然后梳理逐字稿才下班。每天要花2小时来做这件事,我坚持了一学期,把六年级下册的整册逐字稿都梳理了出来。
但是很遗憾,我觉察到并没有产生像开车的那种“课感”。
我很纳闷:为什么会这样?
其实这种场景我常常见到,也常常在做:拿着听课记录本和笔,匆匆忙忙悠悠闲闲坐在教室后排。
边听边写下大致流程,来不及写的就拍照,把执教者课件上的内容拍下来,抄在本子上。
听完课便合上记录本,上得特别精彩的,嘴巴里心里都在重复地念叨“太精彩了”“好厉害”,然后就又奔赴于自己班级管理的零零碎碎中去了。
甚至这本记录本到后来都没完整地再看过一遍。
偶尔需要上公开课,联想起这个课题,想起了某次听过一节精彩的课,才翻箱倒柜找记录本,然后进行翻版设计。
说白了就像踩西瓜皮,滑到了哪儿听到哪儿。
听的是课堂的文字和声音,没有明白这教学设计的底层逻辑。所以,不论怎么听,都没有进步。
这让我很是困顿,那要怎么听课才能有好的效果呢?
有一次教研课,因为是新尝试跨学科学习任务群设计与实施,将一篇散文跨学科与科学、美术等科目结合。由于是第二课时,并且作品展示环节没有展示,这篇课文也是新增的课文,导致最开始我真的没听懂。后来在老师说课环节中,我终于听明白了,并且发现这个设计真的太棒,是个很新颖的尝试。
为什么听了说课之后就明白了这堂课,原来没听懂?
我想,这是因为我课前没有去了解这篇课文的内容,不知道这个单元的内容,没有去查阅教材,没有去看教参,没有去了解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没有翻阅课标中对这个学段、对这个任务群的要求。
听课,只有做好了课前功夫,才能知根知底,心中有数,才知道听什么。“起点”——要知道学生进课堂前的最初状态;“难点”——解决“难在哪里”;“障碍点”——清楚“绊脚石”和“拦路虎”是什么;“提升点”——明白要带着孩子从哪里走到哪里去。
只有知道了要听什么,也才知道评什么。
这是听课前期的准备。
在听的过程中也应该有自己的思考:“为什么这个环节这样设计?”“还能怎样设计?”“如果是我上,我会怎么上?听他人的课,想自己的事儿。”
在日常的听课中,我经常只关注到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其实没有刻意去关注,除非“某个问题孩子回答得特别精彩,刚好走上了教师设计的路线,为课堂接下来的环节推波助澜”,又或者是“某个问题孩子们都没办法回答”,但是一般的环节没太去注意“孩子们是怎么去学的?”“学得怎么样?”
所以,听课不仅要关注“教师教”,还要关注“学生学”。还能在听完课后,总结一个最亮的点,提出一个有建设性的建议,并能针对某个问题支一个招,听出门道,评出品味。
除此,多看书吧。前两天我听了一节习作课,课后临时让老师们做观课分享,王老师脱口而出,全是某书中这样说道——,这些引用恰到好处,非常有说服力。
总之,听课也需要课前多准备,课中多思考,课后多看书。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让听课真正有意思,有意义。
【声明:本公众号尊重原创,贵在学习与分享。码字不易点赞加持呀。如觉侵权请联系小编立即处理。公众号中每一课的教学设计逐字稿是小编综合名师课堂、教参、教材、教学实际逐字逐句整理而成,可结合教材、课标一起看。关注我们,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