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按上方卡片一键加入我们,前100000+已关注。
在小孩子的世界里,万事万物都有生命、有情感、有活动能力。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幼儿时期的孩子身上普遍存在“泛灵心理”,把世间万物同化于他自己的活动之中。
一个孩子下午没精神:“老师,我的眼睛实在是要关门了。”
吃了一颗薄荷糖,他说:“我的喉咙里开始刮风啦”。
鞋子里进了一颗石子,“石子想穿我的鞋”。
晚上,没有月亮,“妈妈,月亮关灯睡觉了。”
下雨天,雨滴在路面积水打起了泡,女儿说:“雨点在吹泡泡啦”。
晴天,走在绿荫下看着阳光透过缝隙在地上留下的绿荫,孩子说:"看,太阳画的画真漂亮。"
走在路上,冰糕被晒融化了:“太阳也热,想吃冰糕啦。”
讲台上几只捡到的铅笔,小朋友说:“看,这些迷路的小孩在找主人。”
学校发水果,小杰说:“我想把水果和家人分享。”
我:“好呀。”
“可是我好饿。”
“那怎么办呢?”
“这样吧,我先吃了,老师你再给我发一个。”
“这样吗?可是每人只有一个。”
“那好吧,我还是让肚子打会儿鼓吧”
《小王子》里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每个大人都曾经是小孩,只是他们忘了。”
每个大人都曾在小时候做过一回诗人,只是后来学会了很多字,很多形容词,忘记了真实,忘记了看已有的美好。
不论几岁,希望都能和孩子一样发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诗意”。
这些"诗性",需要我们老师和家长一同去保护。不要打压,不要嘲笑。压着压着,那么珍贵的东西就消失不见了。
包括那忽闪忽闪,泛着清澈的光的眼神。都需要我们去保护。
【声明:本公众号尊重原创,贵在学习与分享。关于“识字与写字”解读的梳理源自网络整理,如觉侵权请联系删。公众号中每一课的教学设计逐字稿是小编综合名师课堂、教参、教材逐字逐句整理而成,可结合教材、课标一起看。关注我们,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