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一轮冷空气来袭,全国进入流感与支原体感染的高发期。而作为细菌、支原体感染的常见药物,“抗生素”也进入了大家的视野。殊不知,滥用抗生素非但无效,反而有害。1
不仅如此,服用抗生素还可能会导致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2-3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旨在从专业医学角度出发,在流感高发期带大家认识抗生素、了解抗生素、警惕抗生素所带来的腹泻问题,并减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
抗生素,顾名思义是抵抗致病微生物的药物。是由细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物质。4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目前临床处方中1/3都含有抗生素,再加上患者在市场上自行购买的抗生素,目前抗生素在使用方面已经存在着严重的乱用和滥用现象,可能会导致:
1. 耐药菌株的广泛产生
正常使用的计量范围内不再有效,无法有效地控制感染;5
2. 严重的毒副反应
损伤听神经及肾脏,引起耳鸣、耳聋及肾功能衰竭,再生障碍性贫血,儿童牙齿发育异常,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及影响生长期的骨骼发育等;5
3. 过敏反应
药疹、药热,严重时还可能导致过敏性休克;5
4. 二重感染
体内敏感细菌被杀灭或抑制的同时,不敏感的微生物大量繁殖,从而破坏体内正常菌群平衡,造成菌群失调及致病菌的种类改变等系列问题。5
除此之外,服用抗生素还可能会导致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2-3
主要是指由抗生素药物使用造成的其他原因无法解释的腹泻,包括使用抗生素后8周内出现的腹泻,是药源性腹泻的常见类型。可能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和诊断程序增加等,增加患者的负担。2-3
● 表现
轻度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及性状变稀,一般无特定细菌感染;
重度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主要表现为致病菌(如艰难梭菌)大量繁殖,引起肠黏膜损伤和结肠炎症而发生腹泻,也称为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CDAD)。2-3
● 患病率与高发人群
同时,儿童和老人是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高发人群。6尤其对于药物代谢能力弱于成人的小朋友来说,6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病率达37.5%。年龄<1岁、抗生素使用时间≥1周,抗生素联用、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为儿童抗生素相关腹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7
● 触发机制
抗生素引起腹泻的作用机理复杂而多样化,主要原因是正常肠道微生态遭到破坏,致病微生物过度增殖。6
正常肠道菌群是防止致病菌的主要防线,6因此,如何针对性的保护肠道内的细胞与菌群,避免肠道菌群紊乱是预防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核心议题。
蒙脱石为腹泻的常用治疗药物,也是消化道黏膜保护剂之一,能有效地保护肠道细胞,确保肠道正常工作;同时,蒙脱石散也能通过吸附、抑制各种有害菌并清除肠道内的有害菌,平衡正常菌群,使肠道运输和吸收功能增强,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另外,已有研究证明蒙脱石散可与肠黏液糖蛋白相结合,形成肠内防御系统,防止多种细菌入侵、增强机体免疫功能。8
除此之外,微生态制剂日常被用于维持微生态平衡、改善宿主健康状态,能够起到降低肠道内有害物质吸收量,促进营养代谢,也有研究表明,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在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的同时能发挥免疫调节作用,提高患儿免疫能力。8
研究表明,微生态制剂与蒙脱石联用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效果更佳。8并且患儿治疗时对2种药物的依从性良好,有助于治疗效果的实现,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9
总的来说,抗生素作为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切记规范化使用,建议遵医嘱。当出现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时,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是否需要停用或调整用药。规范用药才能充分发挥抗生素疗效,并将弊端降至最低。11
内审号:SCA-CN-003902,有效期:2025年1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