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还是孤独终老呢?

科技   2024-11-13 07:00   中国  

昨日的大事件,震撼人心,愤慨至极,令人发指。

人世间,怎么会有如此之大恶,超越我等想象力之极限。

作为一个孤家寡人,我边不解边庆幸自己没有摊上这等大事件,当然,我的不解,不仅在于不能理解一个62岁的成年人会如此丧失理智,更加不能理解为何有人为如此“小事”而失去理智。

别骂我是坐着说话不腰疼,论“对方的稀烂”,我可碰到过比这更“低端局多了去”的,而且不止一次,论“损失之巨大”,我不相信有多少人能和我的遭遇和损失相提并论。

别说犯下如此惊动高层的大恶之事,就连寻个短见,我都觉得极为不值得。

由于我是那种特别无法独自一人生活的人类,我至今没有放弃寻找另一半,但我确实也已经在心理建设层面,能够接受最糟的终局,那就是孤独终老。

我的自我安慰是,作为一个女性,我已经习惯去容忍别人,而不像男性那么固执自我,我可以同龄的三五好友一起养老,我的身体也相对于同龄男性要好,我甚至可以像"出走的决心”那样一个人独行,毕竟作为人畜无害的女性,我更容易在路上结交好友混入当地人圈子,而独行的男性,则大多只是“移动地孤独着”。

这不是我所谓女权主义的危言,而是有着东亚邻国的真实数据支撑。

韩国保健福祉部2024年公布近年来韩国大幅上升的“孤独死”人数:2019年2949人,2020年3279人,2021年3378人,2022年3559人,2023年3661人。其中,“孤独死”案例中男性占大多数,基本是女性的5倍多,且50岁至69岁死者占比较高。总体而言,2022年和2023年,该国逾半数“孤独死”案例为五六十岁男性。

为此,首尔在10月,启动了一个耗资4513亿韩元的庞大项目,去缓解孤独,北欧等国早就有类似的政策,只不过他们的问题,远没有日韩那么严重。

要知道,那部知名的《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描绘的是一个丧失爱人的情种老头的自杀决定,而当下的日韩“孤独死”,很多是一生未娶的中老年男性,他们拒绝情感,甚至拒绝人最基本的社会属性。

据韩国统计厅数据,2023年韩国“一人户”家庭共有782.9万户,占总数的35.5%。这一比例已超过传统意义上的三口之家(占比32.3%)。有说法称,在韩国,每个人一生中都至少会经历一次独居,各个年龄段的独居者比例都在增加。

对比之下,我们中国的数据,也让人震惊。广东、四川、浙江,可都是中国富裕的地区啊,中国独居的现象,相对于日韩,还是有些许不同。

在日韩,二三十岁人群“孤独死”主要关联找不到工作、被裁员等因素。五六十岁人群“孤独死”的情形往往涉及离婚、配偶过世、慢性病、住房无保障等原因。由于在“家务应由女性承担”这一社会氛围中长大,很多中老年男性并不习惯一个人居住生活,“孤独死”的风险也相应增加。

而中国这批“一人户”,多出现在中高收入和中高教育水平的家庭后代中,显然,那么多中国人选择孤独,并非是现实意义上的没钱花,可能更偏向于北欧等国孤独的成因,那就是“一个人没负担无忧无虑地呆着”和“担负起重任繁衍下一代”的选择中,很多人,尤其是男性,选择了前者,让自己开心就结束了。

还好我们庞大的人口基数,“耗得起”,不用像韩国那么焦虑。

不同于韩国忙着开“心理咨询热线”,我们琢磨着怎么在孤独人群身上捞钱,比如一人火锅啦、单身外卖啊、单人份披萨啦。。。。

但大家别再自欺欺人了,做商业的都知道,这些怎么可能比得上第二份半价、怎么可能比得上家庭大圆桌的消费。

一拖二、一拖三、一拖四,甚至一拖7口之家的消费场景不让人心潮澎湃吗,要不是人口趋势无法扭转,谁愿意在那“孤独”地研究“孤独”经济模型恶。

问题并不在于婚姻,还是孤独。

而是,远离垃圾,远离渣。


爱学习的EmmaSong
Emma Song的个人平台,用以发布个人原创文章,以及最新视野和观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