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年龄学历不限、工作收入稳定、需求巨大的工种

科技   2024-10-05 22:30   上海  
“他太重了,翻身好累”
最初我以为护工的抱怨,是争取好评甚至加钱的暗示。
给我爸翻身和擦拭大小便一段时间后,我内心都把这句话唠叨个好多次。
别胖,不然病了会被极度嫌弃。
之前我还和我妈调侃: 大不了去做护工,会英语可以去澳洲欧美做护工,收入高,这是最容易拿到工作签证最容易移民的职业了,只不过脏一点,累一点而已。

现在的我,月薪三万也不干这活儿(澳洲护工收入差不多七八千澳币,也就是三万多人民币,如果五六万我还是会考虑的)

不是我怕脏怕累,钱到位一年都睡不好也可以忍受,关键是这份工作表面得辛苦之下,需要擅长语言艺术、能持续输出情绪价值、不管怎么被嫌弃被嘲讽被指责,仍然“不内耗很自我”。

这不比上班难受嘛,于是乎,至今,全球都在抢护理人才,可还是捉襟见肘,特别是适老护工,相对于育婴嫂和常规护理岗,更被嫌弃,其中,又尤其以重症适老护工最为难招人,要不是中国足够大,各地来沪务工人员足够多,才刚刚够满足各大养老适老及医护机构的需求

即使如此,节假日临时需要个人,一人难求。
人一难受,情绪就易失控,对听到的任何话都极为敏感,如我爸这般脑萎缩,神智忽清醒忽迷糊的大有人在,还有一些在治疗中缺氧伤了脑神经,一天能问几次自己在哪里,并对“错误”的回应恶语相向,对于,护理人员必须谨慎表达,并对“冲突”和“谩骂”一笑了之

我之前不理解为啥澳洲PR签证对护理工没有很高语言要求,听不懂病人表达不是会误事嘛,现在我在医院,护工基本都不是本地人,照顾这群出口只会上海话松江话的老人,也毫无障碍。

我大概理解了医疗体系和养老适老体系的差别。

养老院是匹配“健康老人”的,他们生活自理,行动自如,只是有点慢性病而已,这群老人是当下大街小巷最亮的仔,隔三岔五旅个游,在养老院里呆着也是琴棋书画广场舞天天轮着转。

在养老院里,护工的工作较为清闲,体力要求不高,反而对情商要求很高,能为老人输出高能量的情绪价值,说白了,就是会吹捧。

而护理院、康复医院(老年科),这些是匹配“病重老人”的,即使不如我爸那么严重的健康问题,能走能吃能睡,但也需要他人协助的,出行需要轮椅或拐杖,因为走不稳时刻有跌倒的危险,吃饭和睡觉也需要辅助,因为饮食和床铺都需要按需调节,不然就会各种难受。

在护理院和康复医院里,和药物相关的知识由医生和护士掌握,护工只需要执行,一天几顿几粒药,一天几次擦身,一天几次吃饭,一天几次打水,严格地遵循即可。

当然,以上分类,只是针对于大众化的医疗和适老体系,是考虑经济学上的资源最优匹配而设定的规则,在高端私人医院里,不是按照老人身体状况来做出上述区分的,而只是看客户想要花多少钱来享受服务,护工大多一对一和多对一提供服务。

公立的医院和适老体系里,有少数病患选择一对一的护工服务,大多数选择一对多服务模式,过去,护工的服务质量没有约束,一对几随性而为之,现在为保证服务质量,会对一对几上限进行限制(一般一对三),可以实现基本的有求有应(护工一次照料病人过多,病人想要喝水自己碰不到水杯常常渴上半天之久)

作为一个护工,一晚上断断续续起床四五次,五点多就要醒,忙前忙后,空闲看手机有被家属批评的危险,直到晚上十点多,也只能躺在一个搭出来的长得像个床的板子上,睡觉打呼和微弱声音唤不醒的人都无法胜任这份工作。

能体谅这份辛苦的病人和家属并不多,毕竟他们自己也都在经受煎熬,情绪不好的时候,共情真的不容易。

“这样的工作,就该机器人来干”

在前不久的人工智能大会上,我看到许多照顾类机器人,既有干脏活儿累活儿的,也有纯粹情感关怀类的,可惜,仍需完善。

最缺的是小关节灵活运动能力,和所谓的“高情商”。

目前的机器人能“轻松”抬起二三百斤病人去做理疗,但却很难掌控给病人喂食、剪指甲、擦拭粪便、按摩等等小动作的尺度,因为病人和正常人不同,比如他们在进食过程中,会发生很多意想不到的“麻烦”,会忽然咳嗽、会乱动、会嘴找不准吸管,总之,很考验机器人的“学习能力”,自适应地去调节小管关节的灵巧运作,这样的能力要求,可比工厂流水线上的机器人要求高出不少。

“高情商”就更别提了,我很难想象让我爸和“文小言”对话一段时候会怎么样,我爸的表达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难理解的Prompt了,AI得多智能才能应对这挑战额。

AI也不是毫无价值,很多老人都饱受脑萎缩之苦,需要大量的认知训练来缓解大脑的衰退,说白了就是不停地“用脑”,可以是不停地对话,可以是不停地做题,反正不能是看电视这种单项输入,而是简单的双向交互

护工真挺难坚持陪着老人做几加几的算数,这需要强大的耐心,AI倒是有这种耐心,超越人类的耐心。

也许,不久的将来,养老院、护理院、康复院之类,就满是机器人AI护工的身影。


爱学习的EmmaSong
Emma Song的个人平台,用以发布个人原创文章,以及最新视野和观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