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
结束10天(10月18日~27日)的越南泰国行,昨日内部做了复盘会,今日把复盘成果精髓呈现给大家。
PS:继8月中旬开始,这已经是第三次出海商务考察,在马来西亚、越南、新加坡、泰国这片东南亚转。今年年初而三月还考察了孟加拉、斯里兰卡、新加坡,然后五六月也去了迪拜和沙特,本来上周还要赴印尼,可惜和泰国绿色博览会冲突,转道去了泰国。在疫情前,我已经走遍70个国度,从2015年创业搞跨境电商开始就在观察、辅助、支持中企出海。
回到复盘内容,以下包含最新的东南亚商业体纪实观察和较为自我主义的体验心得。
本篇为宏观情况的开篇,后续几天我还会从细分产业行业和国别来详述,欢迎关注公众号,查收后续软文。
1、海外市场,很小!
中国经济腾飞三十年,练就了所有中国人办事之快,生怕错过机会。
快这点在出海这件事上,也管用,但只针对第一个吃螃蟹的管用,1980年第一个去美国卖圣诞万圣节玩意的,赚大发了;1990年第一个去东南亚卖家居小商品的,赚大发了;2000年第一个去非洲和南美卖手机的,赚大发了;2010年第一个去欧洲卖光伏的,赚大发了;2020年第一个去全球卖奶茶和泡泡马特文创的,赚大发了。
现在,几乎所有的品类,去海外都拿不到首发。无论世界哪个角落,都有中国人的身影,2024年再想出海,别指望自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如果有人这么忽悠你,多半就是诈骗,要被割腰子的。
当错过了首发优势,再想去海外立足就没那么容易,因为除了美国和中国,全球没市场够大容得下海量竞争者,没有市场够富能产生海量的消费意愿。
印度市场够大,但贫富差距悬殊,大的那块人口消费力不行,孟加拉同理。印尼市场不小,且消费力比印度和孟加拉好,于是2023年中企去那儿如此趋之若鹜。
阿联酋市场够富,但人口太少,80%以上都是外籍,外籍人口偏向于回国消费。沙特市场不小,且消费力在被解放中,于是2024年中企如此去那儿如此趋之若鹜。
2、中企出海,必须有自己的特色!
有些“大国思潮爆棚”的媒体,谎称中企出海,干啥啥都行。
这种极端化思潮纯粹自己瞎臆想,要知道海外的每个国度都是独立的个体,早就脱去了殖民时代的附庸心态,每一国的精英们都有极强的独立自主意识,大家只想从合作中平等地赚取利益,谁薅谁的羊毛都难以维系。
所以,中企想把淘汰产能延展去海外赚取长尾边际效益,尤其是那些高污染的过剩产能,比如塑料制品生产之类的,绝对没有想象中的简单。
现在就连落后的西非都在呼吁减少碳排摒弃废气废水排放,对此,中企误以为人家拿着虚假的政令在捞黑钱,其实人家从精英到国民的保护意识也在觉醒,不欢迎这些污染物,于是,不少中企给了黑钱还办不下来事,气愤不已,黑吃黑是有原罪的。
另外,中企想把一些咋们本来就不擅长的理念输到海外也有点尴尬,比如先进的可持续发展观,我们中企确实有很不错的节能减排技术,但其实还没有成体系的理念、框架、系统、体制。我们大谈特谈从标准到产品的全流程思路,暂时也只能在中国本土高歌,出海之后,还不如踏踏实实阐述产品功能性价比来得现实,虽然卖产品几乎不赚钱,但可以先把业务跑起来,搭建起经销体系积累客户关系,慢慢地再考虑向高净值方向延展。
再说,这些掌控国家命脉的精英们几乎全都受到欧美西方主流思想影响,他们既然学习后又回到祖国,不全然是海外混不下了再不得不做出的妥协,有些还真的是想要做点事情的,怎么做呢,大概率是参照欧美西方标准做事,和欧美西方机构合作,他们既没有和中企合作的习惯,也骨子里有点看不上和中企合作。
3、出海,很慢!
出海在国内红红火火,各大新旧媒体都在疯狂地输出文案和短视频,营造出一派中企排队出海,中国品牌满大街都是的景象。
但其实真的走出去,Made in China确实到处可见,中国品牌则屈指可数,只在旅游区很高调罢了,而在广大的当地人社区不太多见,且处处规避自己中国身份,而是尽可能地融入本地化。
确实,工业园在被中企攻占,新租客大多都是中企,中国人还兴起了去海外建楼建工业园区,然后分租给中国伙伴的热潮。在中国人主办的商贸活动中能真实感受到中企出海的热情,但在当地本土活动中,在混杂多国的国际化活动中,没有感受到任何中企的独特之处,甚至可以说,少见中企的影子。
中国人若混在中国人的圈子里,那出海可火了,人人都迫不及待摩拳擦掌,但混到本地人或本地其他外国人圈子,中企出海速度并不快,不及当年欧美日韩的挺进速度,大多考察考察后并无实质性行动。
以至于现在当地的政府、政策宣导机构、招商机构、当地经营中企,看到中国来的商务考察团就摇头,很多直接拒绝考察团的参访,接待多了也没个实质性地合作推进,确实也挺烦人的。
4、开发本地市场,还是欧美订单转产地加工?
对于大部分啥都想要的中企老板,自然即想要本地订单,又希望借助转产地生产加工而逃避欧美对Made in China的阻击战,但现实很残酷。
前者很难,还需要招聘和组建当地的市场销售团队,除了一些知名中企,比亚迪、华为、泡泡马特之类,其他大部分中企不太考虑也没那么大的资金实力,绝大多数中企还是以大宗贸易和跨境电商模式探索境外市场。但现在已经出现了大量的境外本地代运营服务,从市场推广、广告铺设、人才招聘、B端渠道对接、经销商招募、法律财务协助等全套全流程的代运营服务,这大大降低了普通中企出海试试水的代价,让这两三年考虑探索本地市场直销可能性的中企大幅增加。
后者也很难,欧美海关进口管制策略多变,今天可能你在越南组装的产品可以入关,明天就以零配件也是中国本土产而拒绝你,你又得考虑是不是要把整个产业链都挪到越南,后天就以股权结构中资占比来阻击你,欧美非常善于利用法规政策武器来获得全球竞争垄断地位,另外,转口制造本地也有类似的抵制竞争政策,比如越南对中国产品的反补贴也是令中企特别头痛的合规难题。
个人推荐,不同行业不同经营的企业选择不同的路径,这是个需要个性化规划的战略,这里只是说个大概举例而已。原则上当地政府文件支持的,就开发本土市场,没有提到的,就要谨慎。政府支持的,很多是当地缺乏技术基础的,欧美的技术最欢迎,但比不上中国技术性价比高,这时既有政策扶持可能性,又有市场空间。至于那些没有提到的,有的本就在当地没有未来,还有的是害怕中企抢了本地人蛋糕,导致失业等社会问题,这些产业即使有市场也不要尝试,不然很容易一赚钱就被清剿。
比如,新能源车相关的产业装备,发展非欧美市场正当时,自然不要错过这个时间窗口。但低端的廉价小商品或低端成衣制造则在东南亚市场没啥机会,就算是非洲市场也够呛。
5、最难的永远是招人
在听到超多中企老板在海外各地招人的抱怨,我就理解了当年为啥欧美企业出海世界各地,中国可谓是最成功。
中国改革开放之后,通过留学回国和本土高校扩招两种途径,培育了海量优秀的人才,尤其是上海这个外国人集聚的档口,想要找到一个业务娴熟中英流利职业素养一流的员工特别容易,这点在海外可绝非易事。
我们常夸赞新加坡人香港人的职业素养,其实只不过在新加坡或香港,国际商贸频繁,锻炼出符合全球化经营要求的人才占比较高而已。其实不管是菲律宾、越南、印尼、泰国、马来、阿联酋、摩洛哥、埃及、墨西哥、哈萨克斯坦等各地,精英阶层都非常国际化,只是这类人才数量太少,难以满足大批量外资进驻发展的需要。
另外,中企主流赴海外经营的产业,常常不是当地年轻人趋之若鹜的产业,年轻人向往的是新经济,创新金融、AI产业、游戏、文化创意等等,但中企主流出海的还是制造业。
同时,中企雇主品牌,也不是当地年轻人心驰神往的对象,实话说,中企雇主品牌在国内都不是中国年轻人向往的所在,更何况是在国外。
疫情后的这几年,中企出海出现新的趋势,一些在中国也才刚起步的产业方向或公司,甚至一些在中国根本就没有运营的公司,开始先国际化,再国内化。如果说这些公司所在的是传统行业,那我觉得是没有成功可能性的,整个盈利模式都没有磨合好,但是如果这些公司指望着在新经济里寻觅机会,那弯道超车机会巨大,只不过风险更为巨大。
当下,东南亚最火的新经济就是数字货币和金融创新。
不得不说,这是河边走路,有着巨大的风险,掌握哪些可以做,哪些绝对不能碰,才是企业正道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可能。这也是为什么我会劝很多中国律师,尤其是年轻律师做一定的尝试,要出海卷,也不能盲目出海卷,海外的业务更难获取,不另辟蹊径,根本没有机会。有些律所敢于尝试,就会迈出不同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