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用了四篇,都是围绕着出海宏观方面的一些个人心得,没有数据的堆砌(因为我觉得宏观指导不了咋们的微观工作,宏观数据太过好了),没有名人名言(因为我觉得大佬看到的世界和咋们需要面对的世界,不是一个世界),只是我用最朴素的方式,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和想到的。
1、到了2024年,“卖水的”,真的比挖矿的更有机会
假如你也是做赋能服务的,你应该同意,只有一个行业从业者的量级够大,才有机会。
20年前的所谓出海,是国际贸易,财务会计、报关员,驻扎在义乌,给这些做出口的贸易商做支持,就能做得盆满。
10年前的所谓出海,是国央企海外基建工程,翻译口译、食堂大厨,跟着国央企驻扎到海外各工程地,两三年赚的钱就能回家建楼。
3年前的所谓出海,是出口贸易受到各国反补贴反倾销的限制后,为了把业务继续下去,只能到当地或当地区域去建厂生产出口,在投资出海浪潮下,跟着企业出海的赋能机构种类就很多了,财税专家和涉外律师就不用提了,还有海外建厂专家、海外公司代运营专家、海外家族产业管理专家等等细分的赋能角色机会,越来越多。
毕竟,投资出海比之前的贸易出海和基建出海,要复杂很多很多,失败率杠杠的,前10年可以说,80%以上出海投资的都亏本了,只有少数正巧运气爆棚,抢占新能源红利的才有盈利,在如此高风险不确定投资面前,可不就得有专家的保驾护航。
比挖矿为例,十多年前就有不少中企出海挖矿,毕竟中国产业升级,矿业开采早就限制,从业者不得不出海挖矿,那一波是真的赚钱。
可惜,这几年,海外各国也开始注重环境保护,或者说借口环保排挤中企,还有报税的借口、有出口资质的借口、有财务账务不清的借口。这时,就需要专家出场谈判(吵架),争取平等权利。
这一机会中,量最大的就是已在海外经营数年的中企,他们已经投入巨资,一开始也拿地拿证招人动了工,但却因为真假政策的多变让自己不得不停业,处于沉默成本的煎熬中,那可不对法财税服务,有着极为迫切的需求。
2、挖矿很拥挤,跟着挖矿的“卖水”生意,还不拥挤!
近两年以新能源产业为主的各行各业,都在往外冲,一般在两年的筹建开业期之后,进入到正式运营后,各种奇奇怪怪的事都出来了,不少耽误项目进程的卡点是咋们在中国做事根本想不到的。
我认识一位专门为中企海外机构纠困的专家,也就是帮助年年亏损的海外分支机构扭亏为盈的服务,这两年供不应求,客户几乎都是国内上市公司在海外独资,或者收购过来的资产,一开始上市公司学国央企,直接派整个团队去运营,结果大多不成功,而且成本高昂,后来意识到,还不如找外援来纠困,好转后,再培养本地化团队继续运营,才有可持续发展可能性。
随着跟着中企出海的支持专家们越来越多,光是2024年,赴新加坡开设分所的中资律所就超过5家,如果以整个东南亚来统计,运营中的中资律所分所或办事处超过30家。"卖水的”越来越多,不拥挤吗?
目前来看,两级分化,一部分律师业务做得风生水起,一部分律师在海外熬了一年都没几单只能悻悻回国。我聊了好几位成功者,发现他们的特别之处:本就在海外当地求学、会当地语、扎根年数超过三年以上、出来前就拥有稳定的出海中企客源。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成功故事,我下面举个例子,是一位我相当相当相当推荐的越南本地的高级合伙人,她在越南的成功经历,可以说是一个经典样板,值得这波想要出海的律所和律师团队们学习。
首先,浙商之女,人家亲戚朋友七大姑八大姨都在海外各地经商,法律业务出海之前就对中企在海外什么样的情况,了如指掌。
其次,需求洞察,中企出海路数各异,有的是依托国际大型基建的衍生供应商,有的是外贸转落地经营的中小商户,有的是为了移民而不得不在当地搞点生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搞钱办法,表面上的生意不一定是他们真正赚钱的生意,如果不是道中人,很难摸清楚人家真正的法律服务需求。
另外,资金底子,出海巨花钱,别说去欧美了,就算出海非洲,都需要雄厚的现金流做底,而且中企出去信贷很难搞到,基本靠真金白银在做生意。对于法律服务提供者也是一样,要租高大上的场地,要雇佣一定数量的人手,若靠国内交付,别说本地人不信,本地中企也不会委托。
最后,扎根够久,老外看着都和蔼可亲的,但其实和老外做生意,需要更久的磨合和相互赢得信任的过程,随时约随时就要见,定期往返国内外的做法,信任关系不好建立,会出现不少业务机会推进不下去的尴尬。
和驻外的中国律师们聊,各有各的故事,只有一句话是每个人都强调再三的,那就是“有多愿意沉下心来”。
专业工作者,不管是律师、财税专家、咨询师,都崇尚效率。
可,“一带一路”国家,就没几个有效率的,在如此经商环境中,急性子的中国人沉不下心是多数。
3,中国专家,还不够强
相对于本地的同行专业人士,中国专家的相对优势并不明显。
论对本地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行业人脉的积累,中国专家肯定和当地专家没法比,一般客户都默认,中国专家的价值在于沟通便利,具体专业的活儿还是当地专家来干,中国专家相当于一个Coordinater的角色。
但中国专家可不喜欢这个角色定位,这个角色适合刚毕业的留学生来干,而不是拥有15年+经验的老法师,中国这批出海的老法师,追求的是把全流程的活儿都干了,或者说把全流程中的关键环节干了,把无足轻重的落地杂活累活给当地专家。
其实,为啥现在越来越老法师专家主动走出去见客户,也是希望在项目中参与得更多。
过去涉外的业务,整个项目的大头是给到海外本地专家的,中国律师只是收个中介费,那时中国律师国内业务忙都忙不过来,看不上涉外这些非标低频单,但现在国内业务过卷,专家们意识到涉外业务不仅量起来了利润空间还大,自然就立马转来竞争。
这一年,我带了几位国内的律师,出来看看,至今,看过的都失望而归,并不是对海外业务机会失望,而是对自己能不能接得到接得下海外业务失望。
当然我带的这几位国内律师,以前很少接触涉外业务,只是在一些涉外争议中代理中方与海外机构斗法而已,他们出海看看主要也是为了看看非诉业务的机会窗口。
在实践中,他们发现,一切都要从头学起。就算是本科学的是国际法,其实课程主体都是国内法,只有两三门涉及到海外,而且主要是英美法,至于“一带一路”这些国家的法律,尤其是穆斯林法律体系,完全毫无基础,对于中年人,一切从头学起,确实有点吃力。
学会了也远远不够,没有投入足够的时间和当地的“公检法”混眼熟,操作时就啥也干不下去,事事拖沓。
而且在海外,律师还需要和当地的中国人商会、各种名不正言不顺的私人机构搞关系,参加各种乱七八糟的商贸活动,甚至社区服务,才有可能融入本地体系。
同时,中国律师掌控中企客户的能力也没有想象中的坚若磐石。
尤其对于东南亚这片华人泛滥的区位,华裔可会搞人际关系,又懂得装逼耍牛逼,没多久就能笼络住中企领导的心意,再加上东南亚当地人也很勤奋,他们学中文的速度已经赶超我们学当地话,你说压力大不大。
一带一路国家的人,和咋们都对欧美有过誉的信任,总觉得欧美人说的更对,对于中国专家,有点儿底子里的不信任,说到底,咋们还不够努力,在各个方面都没有打好品牌牌,正所谓,路还长,同志们还要多多努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