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末彩蛋预警 ↓
“我敢说,十几年前经手卖出去的那些珍贵库存……绝大多数还静静沉睡在中国某个私人酒窖之中,从未被打开。”
最近蔡崇信买勃艮第特级田的新闻在酒圈很火热,享威上一次来法国探访葡萄酒酒庄,还是18年参加静茹姐组织的RVF勃艮第游学,时隔6年,终于有机会来到波尔多,来到木桐。
与木桐的缘起自2008年始,艺术家徐累老师为木桐创作了2008年的酒标,我们从而了解到这家独具艺术魅力的列级庄。亲友纷纷收藏数箱,每逢佳节都开几支来喝。有一次招待一位法国友人,他看到08木桐的酒标眼睛一亮,说请一定来波尔多,我亲自带你去木桐。
一诺千金,所以我们来了。比酒更有趣的,永远是背后的故事。
和乡村风光的勃艮第不同,波尔多明显更成熟,也更商业。作为法国第四大城市,既拥有精美的18世纪建筑群城市景观,又坐拥周边大片的葡萄园与酒庄。左岸名庄大多是承袭百年家业的政商贵族,譬如1855列级庄,国人最耳熟能详的拉菲、拉图、木桐;右岸则不少是二战之后的新时代传奇,比如白马、金钟、柏图斯。
带我们游览的法国朋友 Alex曾经为罗斯柴尔德家族工作多年,也是当年高端波尔多葡萄酒在中国推广的先锋。相比于“骄傲保守”的法国人来说,他是20年前波尔多难得勇闯中国的,得益于此,他也获得了超额的回报。一路见证了中国收藏级红酒当年的大起,又急流勇退及时切了赛道。
2008年是一个伟大的年份,随着北京举办奥运会,房价伴随着经济开始腾飞,先富起来的国人开始追求高端生活方式,与国际接轨。深谙此道的法国人最善于编制奢侈幻梦。这一年,木桐酒庄慧眼如炬的选择了中国艺术家徐累来创作2008这个意义非凡年份的酒标,拉菲也把“八”这个对于中国人吉祥的数字放在了酒瓶上。红酒在中国进入了黄金时代,越来越多的富商名流开始在豪宅装修中预留出葡萄酒窖的位置,更有甚者在波尔多一掷千金购买酒庄。
“因为波尔多两岸之间并无桥梁,酒庄城市之间车程遥远,很多中国富豪购买酒庄只是为了自己度假住宿方便,有地方招待朋友。”
作为最早且最老的法国 AOC,波尔多拥有大大小小近万家酒庄,每年生产5~7亿瓶红酒,目前,其中约10%出口至中国。中国已成为波尔多特级葡萄酒的最大市场。
波尔多每年总有几百家酒庄可供出售,80年代泡沫经济时期日本人也曾在波尔多大买特买,甚至触发了本地政府对于日本买家的收购禁令。而风水轮流转,对于大部分中国富豪来说,上海一套别墅的价格即可拥有一间波尔多酒庄,似乎是笔极划算的买卖。
酒庄就像富人盛宴蛋糕上最诱人的罐头樱桃,是奢饰生活方式最佳的装饰奖杯。
“为了招待来自中国的豪客,我们甚至在庄园备下猎枪,客人打下来的热乎野鸭,在晚餐桌上被主厨妙手做成北京烤鸭呈上。宾主尽欢,一夜间卖掉几十年的库存。”
Alex 的发小曾经在赌桌上赢得一间酒庄,对面是法国某财阀家族的小儿子,输红了眼,把自己名下的波尔多酒庄也压在牌桌上。发小是苏格兰人,接手这笔意外之财后,连库存都没盘明白,幸好在酒展上偶遇了小时候的玩伴,本地人 Alex。
一路上听“老波尔多人”讲了不少当年如何在波尔多招待尊贵中国VIP的故事,以及他们如何深入中国的腹地和客户在蒙古包内把酒言欢:你把这杯干了,我就把你们库存全包销了。
中国人和资本的涌入也改变了当地生态。你能在波尔多吃到正宗的北京烤鸭-全聚德。甚至连庄主们小圈子的定期盲品聚会,也定在当地一个川菜馆子(据说老板女儿很美)。
不过,我们来到的是2024年,尘埃落定后的波尔多。谈笑间买下酒庄的中国豪客,早已如云如燕,销声匿迹,只留下八卦传说。中国红酒进口量腰斩再脚斩,当年驰骋风云的葡萄酒经纪人早已经搬离这个曾被法国人推崇为最宜居的城市,转去几乎没有外来移民的海滨小镇比亚里茨定居。
曾经看过一条很有代表性的段子,一个红酒行业微信群,从业数十年的大哥,把群名称从左岸守护骑士,改成了左岸守陵人。也有红酒前辈痛心疾首和我们说:“你们威士忌千万不要走我们红酒的老路!”
路都是自己走的,当然有峰顶,亦有谷底。我们参观木桐的感受,就是在壁垒分明的左岸,浮浮沉沉,大浪淘沙,位列仙班的列级庄永远是高枕无忧的。当然,高枕无忧的原因,是祖辈传承把老本夯实到不能再厚。
木桐酒庄最为人称道的特色就是自1945年起,每年邀请一位著名艺术家创作酒标。从毕加索、夏加尔到安迪沃霍尔、康定斯基,在菲利普·德·罗思柴尔德男爵执掌木桐的漫长岁月里(1922-1988),他的众多举措,从首创在酒庄内装瓶、升格为列级庄,到把艺术与品牌强绑定,晚年在美国合作创建OPUS ONE……都给葡萄酒界带来了历史性的变革。
大小木桐堡,一横一纵,相映成趣:小木桐堡建于1885年,是一座维多利亚风格的小堡,青藤爬墙,角楼林立;而大木桐堡则是横向展开,自1960年代以来时时修缮。最新的酿酒车间是菲利普男爵唯一的女儿菲莉嫔一手操刀。整栋设计以戏剧为灵感,结合传统与现代,非常独特巧思,参观时一幕幕如移步换景。背后缘由,是女庄主在继承家业前做了几十年的戏剧演员,所邀请的建筑设计师亦是擅长设计戏院的背景。她还主持了作品一号新酒庄的新建及创办另一传奇智利活灵魂酒庄。
步入车间前的参观路线,仿佛即将参演一场戏剧。
木桐酒庄整个生产动线设计非常合理,结合传统人工(还在使用手工采摘及粒筛)与现代技术,整体风格温暖,不计成本的采用大量实木装饰,空气中徐徐喷淋水雾以保持湿度,漫步在木制发酵槽中如若仙境。
发酵车间利用重力发酵,发酵桶上还单独开了透明视窗,以方便随时观测葡萄发酵状态。多达44个木制发酵桶和20个不锈钢发酵罐,容积各异,以便针对不同地块和葡萄品种作出精确调整,表现各个地块的天赋特点及葡萄品种的精华。
而桶陈环节,每年1000支木桐的橡木桶,由12家法国最顶级的桶厂利用拿破仑时期种下的法国橡木来制作,且仅会使用一次(据说之后去往威士忌行业继续发挥余热)。装满红酒后,会先在地上呆6个月,再去地下酒窖桶陈12个月。在此期间,每周都会添桶加酒三次以避免蒸发过多;还会定期倒换桶以去除沉淀物。我们去很有幸赶上了今年刚装完瓶,看到了难得空荡荡的上层酒窖。酒窖始建于1926年,100米长,25米宽,随地势略微倾斜,最多可容纳1000支橡木桶。
实际满满当当是这样↓
到下层酒窖,感受到一支支橡木桶熟成澎湃的生命力,仿佛戏剧到达高潮的一幕。上锁的家族酒窖里,沉睡着12万支自1859年以来,每一个年份的美酒,以及波尔多其他顶级名庄的珍酿。“这是专属于家族的荣耀记忆和档案馆”。
我们还围观了质量控制(运气爆棚~法国夏天几乎没人在工作),木桐还在使用传统的鸡蛋清来澄清葡萄酒,以及传统的蜡烛法观察酒体。第一次见识,非常有趣。
穿过桶陈仓库,最震撼的还是参观罗柴家族的葡萄酒艺术博物馆,不仅收藏跨越四千年近四百件与酒相关的艺术品,更有1924至今所有艺术家合作酒标的原作。(版权问题不能拍照,但是在徐累老师原作前流连许久已经很幸运)。展品令人目不暇接:稀有的德国17世纪金银器、出自那不勒斯国王宝藏的高脚杯和酒具、中世纪壁毯、古物、古画、象牙、玻璃器皿和中国、日本、波斯的瓷器……这是一块魔幻神奇之地,如此多的艺术、文化和宗教创作汇聚一堂,清晰见证了葡萄酒与艺术之间永恒而丰富的互动交融。
最后的品鉴环节,我们喝到了2015年的大木桐。酒标的设计者为德国鬼才艺术家——格哈德·里希特,他为酒标取名“流动(Flux)”。15年是波尔多的大年,更是木桐具有纪念意义的一年。因为菲莉嫔·罗斯柴尔德女男爵于2014年去世,她的3名子女共同接管了木桐酒庄,因此3人中的菲利普·素汉·罗斯柴尔德作为酒庄代表在2015年份的酒标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意味着酒庄新时代的开始。
此外,酒庄的座右铭“木桐不变(Mouton ne change)”再一次出现在酒标上;在此之前,这一座右铭曾两次出现。第一次是1973年份的酒标,即木桐成功晋升为一级庄的关键年份;其二是1987年份的酒标,菲利普男爵于1988年与世长辞,他的女儿以其肖像画作作为1987年份的酒标,并在酒标下方写下致敬之词以及“木桐不变”这一座右铭。
从传统技艺的传承,始终如一的高品质,到丰富的历史底蕴,不断的革新与跨界合作,木桐一游,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的还有许多。尤其是这种不急不慢,认真做酒的心态,是木桐之所以为木桐的原因,也是繁华落尽,经典永存的秘籍。
下一站,我们去葡萄牙的杜罗河谷。
往期回顾
WhiskyENJOY享威
新锐创意酒类文化媒体
北京威士忌节WHISKY+主办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