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临床思维】辅助检查1:红细胞增多

学术   2024-09-15 22:29   浙江  


一、概述

定义

  • 红细胞减少

    • 红细胞数低于参考值低限即为贫血

  • 红细胞增多

    • 单位容积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及血细胞比容高于参考值高限

    • 成年男性:红细胞≥6.5×10^12/L,血红蛋白≥180g/L,血细胞比容≥0.55

    • 成年女性:红细胞≥6.0×10^12/L,血红蛋白≥170g/L,血细胞比容≥0.50

分类

  • 相对性红细胞增多症

    • 血液浓缩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过度利尿、休克、烧伤

    • 应激性红细胞增多症(假性红细胞增多症):情绪激动、肥胖、高血压、吸烟、饮酒

  • 绝对性红细胞增多症

    • 继发性

      • 组织缺氧: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肺脏疾病(如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等)及心血管疾病(如发绀性心脏病、动静脉瘘)

      • 肾脏疾病:肾动脉狭窄、肾积水、多囊肾、肾血管瘤、肾移植后

      • 肿瘤性疾病:肝癌、肾癌、小脑肿瘤、子宫肌瘤、嗜铬细胞瘤

      • 其他:家族性红细胞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伴红细胞增多症、高氧亲和力异常血红蛋白病

    • 原发性

      •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

二、病史采集

血浆容量减少史

  • 近期有无严重呕吐、腹泻,如食物中毒、急性胃肠炎、霍乱等,由于严重呕吐、腹泻引起脱水,血浆容量减少,血液浓缩,引起暂时性红细胞增多

  • 发热时应用退热药引起大量出汗,近期应用大剂量利尿剂或长期服用小剂量利尿剂均使排尿增多,从而使血浆容量减少,红细胞相对增多

  • 某些循环衰竭、血浆转移到组织间隙也可导致红细胞增多,如流行性出血热的休克与少尿期

  • 某些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伴甲亢危象时大汗、呕吐、腹泻、厌食等使血浆容量减少,糖尿病酸中毒、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及尿崩症等都可引起相对性红细胞增多

不良嗜好史

  • 长期吸烟、饮酒可引起应激性红细胞增多

  • 长期吸烟与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关系密切,COPD是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的常见原因

慢性心、肺疾病史

  • 有无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咳痰史

  • 有无心悸、气急、反复咯血史

  • 有无头晕、头痛、晕厥、抽搐史,有无强迫蹲踞体位

  • 如存在以上情况,则提示有慢性肺部疾病或先天性心脏病,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大血管完全转位,或因血液循环发生短路,使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氧张力降低,红细胞生成素增加,刺激红细胞生成增加

高组胺综合征

  • 表现为皮肤瘙痒、胃酸过多、胃十二指肠溃疡,此多见于PV

  • 其为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分泌过多组胺引起。

血液病家族史

  • 高氧亲和力异常血红蛋白病伴红细胞增多症者,常有家族遗传史,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 患者常无明显症状,多在体检时发现

肿瘤史

  • 着重询问患者有无肾肿瘤、肝肿瘤及子宫肌瘤史

  • 红细胞增多系肿瘤引起的伴癌综合征

三、体格检查

皮肤、黏膜

  • 注意口唇、鼻尖、颊部、指(趾)端有无发绀,此多见于慢性心肺疾病患者

  • PV患者多表现为面部皮肤、手掌皮肤黏膜呈紫红色

  • 因脱水引起相对性红细胞增多者:皮肤、黏膜弹性降低

杵状指(趾)

  • COPD

  • 发绀性心脏病

心肺检查

  • 桶状胸、肺部弥漫性湿啰音或哮鸣音见于COPD

  • 心前区隆起、心脏杂音提示发绀性心脏病

血压测量

  • PV患者由于血容量增加,3/5 的病例有高血压

  • 相对性红细胞增多者发生甲亢危象时血压偏低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皮质功能减退及尿崩症患者由于血浆容量减少而血压大多偏低

腹部检查

  • 80%的PV患者有脾大,半数以上有肝大,少数出现巨脾

  • 相对性及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肝脾不增大

血栓与出血表现

  • 多见于PV

四、辅助检查

必须要做的检查

  • 血常规

    • 包括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定量血细胞比容测定,这对确定有无红细胞增多症及病因鉴别诊断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 白细胞计数≥12×10^9/L和(或)血小板计数≥400×10^9/L对诊断PV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相对性及继发性者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基本正常

  • 骨髓检查

    • 由于PV属骨髓增殖性肿瘤,骨髓涂片显示全髓增生,即粒系、红系、巨核系三系均增生,故粒红比例大致正常,而继发性者只有红系增生,粒系、巨核系两系无明显异常,故粒红比例减小

    • 骨髓活检除能看到类似变化外,在PV患者中约1/5的病例有网状纤维增生(骨髓纤维化),继发性者则无

  • 动脉血氧饱和度测定

    • PV及继发于肾脏疾病、肿瘤性疾病的红细胞增多者由于无组织缺氧,血氧饱和度正常

    • 继发于严重心、肺疾病,新生儿,长期居住在高原地区及携氧功能低的异常血红蛋白病患者,血氧饱和度降低

  • 红细胞生成素(EPO)测定

    • 由于PV是克隆性红系自主生成,不依赖 EPO,因而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或免疫放射(IRMA)方法测定 EPO 常显示减少或正常

    • 继发于缺氧性红细胞增多症时,内源性EPO生成增多

    • 继发于非缺氧性红细胞增多症时,由于外源性EPO生成,从而检测EPO常是增加的

  • 基因检测

    • 骨髓增殖性肿瘤(MPN)的诊断中强调基因检测,95%的PV存在JAK2 V617F异常,3%~5%的患者存在JAK2 EXON12部分位点缺失或插入

    • 在未发现JAK2异常的患者中,可发现其他基因异常,如DNMT3aASXL1TET2、IDH1/2

    • 染色体异常也可以作为克隆性的依据,MPN-PV患者可以有染色体异常

应选择做的检查

  • 疑为血浆容量减少者

    • 应注意尿比重是否明显增加及血电解质变化

    • 甲状腺功能、血糖、血酮体、血清皮质醇检测有助于确诊相应的内分泌疾病

  • 疑为COPD者

    • 宜做呼吸功能检查及动脉血气分析

  • 疑为发绀性心脏病者

    • 可选做X线摄片、MRI、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多普勒超声检查

    • 必要时可选择进行心导管检查、心血管造影

  • 疑为肾脏疾病及肿瘤性疾病者

    • 可选做腹盆腔B超、CT检查及肿瘤标志物测定

  • 疑为家族性红细胞增多症者

    • 宜行家系调查

  • 疑为PV者

    • 应进行JAK2CALR(极少在PV中有异常)、MPLMPL是MPN常规检查基因,如果 MPL 异常可以排除 PV 诊断)、ASXL1BCR-ABL等基因检测

    • 骨髓涂片、骨髓活检是常规检查项目

    •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活性及积分测定血清维生素B12水平测定有助于诊断

    • 有条件者宜做红细胞容量测定,通常用51Cr或99Tc标记法测定红细胞容量,红细胞容量男性>36ml/kg女性>32ml/kg有助于PV诊断,相对性者红细胞容量正常

五、临床思维

是否为红细胞增多症

  • 高血压、情绪激动、红斑狼疮甚至寒冷等均可引起面部红润或面部呈紫红色,必须根据血液检查确定有无红细胞增多症

是否为相对性红细胞增多症

  • 是否为胃肠道失水

    • 急性胃肠炎病史很有帮助

    • 患者常有发热、腹痛、严重呕吐和(或)腹泻史

    • 查体发现患者有脱水表现,如口唇干裂、眼球凹陷、皮肤干燥伴弹性降低,严重者可出现血压降低、尿量减少

    • 胃肠减压、造瘘、肠梗阻等由于消化液大量丢失亦可引起脱水,病史和体格检查可提供诊断依据

  • 是否为胃肠道外失水

    • 胃肠道外失水原因包括大量利尿、尿崩症、急性肾衰竭多尿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肾小管酸中毒、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高温环境、剧烈运动、高热、甲亢危象等引起大量出汗

    • 大面积烧伤、剥脱性皮炎等大量浆液渗出

    • 详细询问病史及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可明确诊断

是否为缺氧性红细胞增多症

  • 是否为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

    • 正常足月新生儿外周血血红蛋白为180~195g/L,红细胞计数为 5.7×10^12/L~6.4×10^12/L,血细胞比容为0.53~0.54,2周后即恢复正常

    • 如新生儿出生后48小时内血红蛋白>220g/L,血细胞比容>0.60,患儿有嗜睡、惊厥、呼吸窘迫,皮肤、黏膜呈红紫色,可诊断为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

  • 是否为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

    • 通常移居海拔3000m以上地区,生活超过8年,红细胞计数>6.5×10^12/L,血红蛋白>200g/L,血细胞比容>0.65,并有头痛、头晕、乏力、心悸、气短、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称为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

    • 患者皮肤黏膜呈红紫色,血压可升高,肝脾不增大,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及白细胞计数正常。高原生活史是诊断的有力证据

  • 是否为严重慢性心肺疾病引起的红细胞增多症

    • 包括COPD、肺源性心脏病、弥漫性肺纤维化、严重脊椎畸形、法洛三联症、法洛四联症、右向左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大血管完全转位等

    • 患者有心肺疾病的症状与体征,如杵状指(趾),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有肝淤血增大、脾大

    • 结合心肺X线摄片、CT、MRI、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等检查可明确诊断

是否为非缺氧性红细胞增多症

  • 是否为肾脏病变

    • 包括肾囊肿、肾盂积水、多囊肾、肾血管瘤、肾动脉狭窄、肾透析及肾移植者

    • 可通过尿液检查、肾功能检查、肾脏B超和肾脏CT等影像学检查等可明确诊断,必要时做肾血管多普勒超声、静脉肾盂造影检查

  • 是否为肿瘤性疾病

    • 肾癌、肝癌、小脑血管母细胞瘤、子宫肌瘤等较为多见,其次为嗜铬细胞瘤、胃癌、肺癌、前列腺癌、卵巢癌、乳腺癌等

    • 通过相应器官超声、CT及MRI检查,结合AFP、CEA、CA19-9、CA125、PSA等肿瘤标志物测定,可明确诊断,必要时借助PET/CT及病理活检

是否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为原因不明的骨髓增殖性疾病,典型病例皮肤黏膜呈暗红色,脾大,排除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诊断并不困难

  • 2016年WHO提出的诊断标准如下

    • 主要标准

      • 血红蛋白>165g/L(男)或>160g/L(女)

      • JAK2 V617F突变或有其他功能相同突变如JAK2第12外显子突变

    • 次要标准

      • 骨髓活检显示年龄校正三系血细胞增生(全骨髓增生),即显著红系、粒系和巨核系增生

      • 血清 EPO 低于正常参考范围

      • 骨髓细胞体外培养有内源性红系集落形成

    • 符合两项主要标准,一项次要标准,或第一项主要标准加上两项次要标准,即可诊断。

是否为家族性红细胞增多性疾病

  • 此类患者有家族遗传史,常有基因突变

  • 具体类型如下:血红蛋白氧亲和力升高,氧解离曲线左移,造成组织缺氧,引起EPO增加,导致红细胞增多;也有EPO受体基因突变导致EPO敏感性增加,极微量 EPO 即可刺激血红蛋白合成

  • 患者脾脏不增大,红细胞及血小板正常,可以通过基因检测明确诊断

  • 此类患者既往认为无临床症状,但随着对疾病认识的深入,这部分患者是否会出现心血管疾病,有待进一步总结

如何处理

  • 相对性或应激性红细胞增多症

    • 相对性红细胞增多症以治疗原发病为主,必要时静脉补充一定量液体和电解质

    • 应激性红细胞增多症应控制饮食,调整饮食结构,多运动,戒除烟酒

  • 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

    • 有症状者可按(20±10)ml/kg血浆置换患儿等量血液

  • 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

    • 移居到海拔低处,不能移居者可用己烯雌酚5mg/d,每日3次,30~40日为1个疗程,继之以1~2mg/d维持,必要时静脉放血治疗

  • 慢性心肺疾病引起的红细胞增多症

    • 治疗原发病

  • 非缺氧性红细胞增多症

    • 治疗原发病

  •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 静脉放血治疗

    • 32P口服或静脉注射

    • 化学治疗,以羟基脲为首选,其他如白消安、美法仑、苯丁酸氮芥亦可选用

    • 生物治疗中干扰素具有抗增生作用

  • 家族性红细胞增多症

    • 一般不需要治疗

Dobutamine
内科/急诊/重症/执业医师/医考/规培考试/西医综合
 最新文章